A. 什么是机械工业.化工厂和机床厂
机械工业是指利用金属切削机床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行业。它狭义上指的是机器制造工业,通常我们更多地使用这个概念。机械工业被认为是“工业的心脏”,是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手段,也是所有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快机械工业的发展。
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在旧中国时期,大部分机械工业都是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能力低的小作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小,且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和内地的几个主要城市。而在民族地区,只有些简单的修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机械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在,从生产一般机电产品到复杂精密设备,甚至电子产品,各省区都已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现代化机械工业系统。并出现了一批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等门类的机械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昆明、贵阳、南宁、柳州、梧州等市。
但民族地区的机械工业目前仍然不能满足其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是:虽然发展较快,但基础薄弱,生产水平低,设备陈旧耗能高,经济效益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应变能力差,管理落后,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等。因此,近年来各省区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导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机械工业的改革和技术改造、产品更新,使机械工业得到更加协调、健康的发展。
机械工业可以按照其服务对象分为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等机械制造业。
1. 工业设备制造业:它指的是生产装备工业本身的各种机器设备的企业。主要包括重型机械、通用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电器制造和轻纺工业设备等。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工业设备制造业很少有全国意义的大型企业,但各省区都普遍建立了一批中小型企业,不断增加新品种,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农业机械制造业:它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机械生产。民族地区地域辽阔,长期以来又是农业生产占重要地位,对各种农业机械有着广泛的市场和需求。在众多的农业机械中,拖拉机是最基本的农业机械。柳州是全国八大拖拉机生产基地之一,乌鲁木齐、喀什、西宁、银川、昆明、贵阳等地有各种类型的农机企业,内蒙古海拉尔为牧业机械主要产地,其他农具与配件生产则遍布各省、自治区。
3. 运输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输机械制造包括铁路机车车辆、汽车、船舶和飞机制造等。由于民族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运输机械制造发展较缓慢。主要生产汽车和摩托车等。例如,广西的汽车业是一个新兴而富有潜力的行业。柳州汽车厂继生产2.5吨和5吨载重汽车后,又积极生产节能的微型客、货车,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在地区分布上也不够平衡,主要分布在广西、内蒙古、云南、贵州、青海和新疆等省区。
B. 地理上工业部门有哪些
地理上常见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以下12个粗分类:
冶金工业:专门从事金属矿物的开采、冶炼和加工,如钢铁、有色金属等。
电力工业:负责电能的生成、传输和分配,包括火电、水电、核电等多种形式。
煤炭及炼焦工业:专注于煤炭的开采、洗选以及通过炼焦过程将煤炭转化为焦炭等化工原料。
石油工业:涵盖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炼制及化工产品的生产。
化学工业:以化学方法为主,生产各种化学品,包括塑料、橡胶、化肥、农药等。
机械工业:制造和修理各种机械设备,如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等。
建材工业:生产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等,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
森林工业:以森林资源为原料,进行木材采伐、加工及林产化学产品的生产。
食品工业:对农产品和畜禽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各种食品,如饮料、糖果、肉类制品等。
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包括纤维原料的加工、纺织品的制造以及皮革的加工和制品生产。
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生产纸张、纸板以及各种文教用品,如笔、墨、纸张等。
其他工业:包括一些不属于上述分类的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仪器仪表工业等。
这些工业部门在地理上往往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分工协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