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空调的制热量要高于制冷量
制热的热量里包含压缩机运转时的机械功在内,所以会比制冷时的热量大。
制冷时,室内侧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液态冷媒吸收空间里的热;汽化成为常温低压的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利用电能带动压缩机将冷媒泵压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这个被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冷媒所含的高温热中,就包括冷媒因压力瞬间改变时的物理特性原理;所产生之升压升温的热能,及压缩机因电能转化为动能时产生的机械功热能。这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再经室外侧的冷凝器散热;液化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冷媒。
而制热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只是让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冷媒,经由管路系统的切换,先进到室内侧的热交换器内;进行散热冷却成为常温高压的冷媒液体,这冷媒再经由膨胀阀的节流原理使冷媒降压降温成为低压低温的液态冷媒,再进入室外侧的热交换器中吸取室外的热汽化为低压常温的气态冷媒回压缩机。这就是冷媒的循环原理。
所以制热时,释放到室内的暖气制热量,包括冷媒系统运行中吸受的热能及机械功热能,高于制冷时,冷媒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热能将空气温度降温吹出冷气的制冷量。
B. 空调的制冷量和制热量为什么不是一样大
通常空调制冷量要小于制热量:
第一个原因是制冷的时候压缩机工作产生的热量是无用功,而制热的时候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就能利用制热。
第二个原因,空调本身制冷功率要比制热功率低。
这里我要介绍一个参数:“能效比”。
能效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制冷(热)量与实际输入功率之比。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热)量。空调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
比如,一台空调的制冷量:2300W,制冷功率:702W,制热量:2620(3220)W,制热功率:730(1330)W。
能效比“EER”=2300/702=3.276。
在相同能效比的前提下制热量应该是730*3.276=2391.7<2620。
但空调实际制热量是2620,多出来的2620-2391.7=228.3热量就是空调器本身运行产生的热量。因此正常情况下,空调的制热量都会比制冷量高。
PS:参数中制热量2620(3220)括号中的制热量是带电辅加热空调在电辅加热运行时的制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