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是什么
数控车床对刀的操作有试切对刀和机外对刀仪这两种对刀方法。
1、试切对刀的操作步骤:
(1)、选择机床的手动操作模式;
(2)、启动主轴,试切工件外圆,保持X方向不移动;
(3)、停主轴,测量出工件的外径值;
(4)、选择机床的MDI操作模式;
(5)、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钮;
(6)、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7)、光标移至“G54”;
(8)、输入X及测量的直径值;
(9)、按下屏幕下方的“测量”软键;
(10)、启动主轴, 试切工件端面, 保持Z方向不移动;
2、机外对刀仪对刀的操作步骤:
(1)、移动基准刀,让刀位点对准显微镜的十字线中心;
(2)、将基准刀在该点的相对位置清零,具体操作是选择相对位置显示;
(3)、将其刀具补偿值清零, 具体操作是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钮,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 在基准刀相对应的刀具补偿号上输入Xo、Zo;
(4)、选择机床的手动操作模式,移出刀架,换刀;
(5)、使其刀位点对准显微镜的十字线中心;
(6)、选择机床的MDI操作模式;
(7)、设置刀具补偿值, 具体操作是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 “形状”, 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8)、移出刀架, 执行自动换刀指令即可。
(1)机床怎么样对刀视频扩展阅读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斜床身数控车床的维护保养如下分析:
为了保证斜床身数控车床的工作精度,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对自用斜床身数控车床进行合理的维护保养工作。车床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当台湾台钰精机数控车床运行500h以后,需进行一级保养。
斜床身数控车床保养工作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配合进行。保养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探,然后按保养内容和要求进行保养。
Ⅱ 数控机床怎么对刀啊请教哦。有视频的就更好 了。
你看看有没有帮助!!!
数控车床对刀有关的概念和对刀方法
(1)刀位点:代表刀具的基准点,也是对刀时的注视点,一般是刀具上的一点。
(2)起刀点:起刀点是刀具相对与工件运动的起点,即零件加工程序开始时刀位点的起始位置,而且往往还是程序的
运行的终点。
(3)对刀点与对刀:对刀点是用来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点,是确定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关系的点。
对刀就是将刀具的刀位点置于对刀点上,以便建立工件坐标系。
(4)对刀基准(点):对刀时为确定对刀点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该基可以是点、线、面,它可以设在工件上或夹具上
或机床上。
(5)对刀参考点:是用来代表刀架、刀台或刀盘在机床坐标系内的位置的参考点,也称刀架中心或刀具参考点。
用试切法确定起刀点的位置对刀的步骤
(1)在MDI或手动方式下,用基准刀切削工件端面;
(2)用点动移动X轴使刀具试切该端面,然后刀具沿X轴方向退出,停主轴。
记录该Z轴坐标值并输入系统。
(3)用基准刀切量工件外径。
(4)用点动移动Z轴使刀具切该工件的外圆表面,然后刀具沿Z方向退出,停主轴。用游表卡尺测量工件的直径,记录该
X坐标值并输入系统。
(5)对第二把刀,让刀架退离工件足够的地方,选择刀具号,重复(1)—(4)步骤。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Z轴对刀器
Z轴对刀器主要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的Z轴坐标,或者说是确定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高度。Z轴对刀器有光电式()和指针式等类型,通过光电指示或指针,判断刀具与对刀器是否接触,对刀精度一般可达
100.0±0.0025(mm),对刀器标定高度的重复精度一般为0.001~0.002(mm)。对刀器带有磁性表座,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工件或夹具上。Z轴对刀器高度一般为50mm或lOOmm。
Z轴对刀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刀具装在主轴上,将Z轴对刀器吸附在已经装夹好的工件或夹具平面上。
(2)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刀具端面靠近Z轴对刀器上表面。
(3)改用步进或电子手轮微调操作,让刀具端面慢慢接触到Z轴对刀器上表面,直到Z轴对刀器发光或指针指示到零位。
(4)记下机械坐标系中的Z值数据。
(5)在当前刀具情况下,工件或夹具平面在机床坐标系中的Z坐标值为此数据值再减去Z轴对刀器的高度。
(6)若工件坐标系Z坐标零点设定在工件或夹具的对刀平面上,则此值即为工件坐标系Z坐标零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也就是Z坐标零点偏置值。
3.寻边器
寻边器主要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X、Y零点偏置值,也可测量工件的简单尺寸。它有偏心式()、迥转式()和光电式()等类型。
偏心式、迥转式寻边器为机械式构造。机床主轴中心距被测表面的距离为测量圆柱的半径值。
光电式寻边器的测头一般为10mm的钢球,用弹簧拉紧在光电式寻边器的测杆上,碰到工件时可以退让,并将电路导通,发出光讯号。通过光电式寻边器的指示和机床坐标位置可得到被测表面的坐标位置。利用测头的对称性,还可以测量一些简单的尺寸。
Ⅲ 数控车床怎么对刀,有图有步骤。
1、试切对刀
试切对刀主要用在建立加工坐标系。在安装好工件后,为了可以加工出需要的加工件,要将编程原点设定为加工原点,建立加工坐标系,用来确定刀具和工件的相对位置,使刀具按照编程轨迹进行运动,最终加工出所需零件。
试切对刀的步骤主要有:
(1)选择机床的手动操作模式;
(2)启动主轴,试切工件外圆,保持X方向不移动;
(3)停主轴,测量出工件的外径值;
(4)选择机床的MDI操作模式;
(5)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钮;
(3)将其刀具补偿值清零, 具体操作是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钮,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 在基准刀相对应的刀具补偿号上输入Xo、Zo;
(4)选择机床的手动操作模式,移出刀架,换刀;
(5)使其刀位点对准显微镜的十字线中心;
(6)选择机床的MDI操作模式;
(7)设置刀具补偿值, 具体操作是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 “形状”, 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8)移出刀架, 执行自动换刀指令即可。
具体不懂的咨询鸿轩数控
Ⅳ 数控机床的对刀步骤具体是怎样的
车床:对X轴时,在刀尖碰到工件时再切一点然后移动Z轴,使得刀多切一点工件,然后平移Z轴往+Z方向移动(远离工件)这时测出工件的直径值,输入到刀补测量页面中刀所对应到刀补值中,最好多输入几次,防止没输入进去。对Z轴时,理论上刀尖碰到工件右端面就好了,直接在刀补测量页面中刀所对应到刀补值中输入0就好了,多输几次。但是最好了,把整个右端面稍微车掉一点,右端面车掉时,移动+x(远离工件)输入测量值0。
Ⅳ 车床对刀操作步骤
GSK928TC对刀方法按以下步骤:
一. 在车床上装夹好试车的工件,选择任意一把刀(一般是加工中的第一号刀);
2. 对1号刀:
启动主轴正转,在手动方式下按T 1 1回车键,移动刀具,在试车工件上车一外园,在X轴不移动的情况下沿Z正方向退到安全位置,停止主轴;测量所车外园的直径(假设为&32㎜),此时按I键,屏幕显示刀偏X,再按3 2 键,按回车键,显示T1X,按回车键,此时1号刀偏X向已设置好。
启动主轴正转,移动刀具,在试车工件上车一端面,在Z轴不移动的情况下沿X正方向退到安全位置,停止主轴;测量所车端面的长度(编程时,程序零点一般在端面都为0),此时按K键,屏幕显示刀偏Z,再按0 键,按回车键,显示T1Z,按回车键,此时1号刀偏Z向已设置好。
3. 对2号刀:
启动主轴正转,在手动方式下按T 2 2 回车键,移动刀具,在试车工件上车一外园或者内孔,在X轴不移动的情况下沿Z方向退到安全位置,停止主轴;测量所车外园的直径或者内孔直径(假设为&18㎜),此时按I键,屏幕显示刀偏X,再按1 8 键 ,按回车键,显示T2X,按回车键,此时1号刀偏X向已设置好。
启动主轴正转,移动刀具,在试车工件上车一端面,在Z轴不移动的情况下沿X方向退到安全位置,停止主轴;测量所车端面的长度(编程时,程序零点一般在端面都为0)此时按K键,屏幕显示刀偏Z,再按0 键,按回车键,显示T2Z,按回车键,此时2号刀偏Z向已设置好。
4. 对3.4号刀和对2号刀方法一样,
5. 对好所有刀具后, 按T 1 1 回车键,按XZ键, 将刀具移到安全位置,
6. 按自动键,方可加工零件。
注!!运行前,仔细检查程序是否正确,对刀过程是否正确,并降低快速进给倍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Ⅵ 操作数控车床怎样对刀
用外圆车刀先试车一外圆,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圆直径。
用外圆车刀先试车一外圆,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圆直径后,用X坐标减外圆直径,所的值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X值里。用外圆车刀先试车一外圆端面,记住当前Z坐标,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Z值里。
通过对刀将刀偏值写入参数从而获得工件坐标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他通过刀偏与机械坐标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要不断电、不改变刀偏值,工件坐标系就会存在且不会变,即使断电,重启后回参考点,工件坐标系还在原来的位置。
(6)机床怎么样对刀视频扩展阅读:
操作数控车床的相关要求规定:
1、在对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值个加上100后写入其对应刀补,每一把刀都如此,这样每一把刀的刀补就都是相对于参考点的。
2、G92起点设为X100 Z100,试验后可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每一次加工的起点都是参考点,刀具移动距离较长,但由于这是G00 快速移动,还可以接受。
3、在对基准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及对刀直径都记录下来,系统一旦重启,可以手动的将刀具移动到G92 起点位置。
Ⅶ 数控机床对刀详细的过程
方法是多种的,而且互有联系,没办法只介绍一种。
1、对刀方法:数控加工的对刀,对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还会影响数控机床的操作。
所谓对刀,就是在工件坐标系中使刀具的刀位点位于起刀点(对刀点)上,使其在数控程序的控制下,由此刀具所切削出的加工表面相对于定位基准有正确的尺寸关系,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在数控加工中,对刀的基本方法有试切法、对刀仪对刀、ATC对刀和自动对刀等。
2、试切法:根据数控机床所用的位置检测装置不同,试切法分为相对式和绝对式两种。在相对式试切法对刀中,可采用三种方法:
一是用量具(如钢板尺等)直接测量,对准对刀尺寸,这种对刀方法简便但不精确;
二是通过刀位点与定位块的工作面对齐后,移开刀具至对刀尺寸,这种方法的对刀准确度取决于刀位点与定位块工作面对齐的精度;
三是将工件加工面先光一刀,测出工件尺寸,间接算出对刀尺寸,这种方法最为精确。在绝对式试切法对刀中,需采用基准刀,然后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测出其他刀具的刀位点与基准刀之间的偏差,作为其他刀具的设定刀补值。以上试切法,采用“试切——测量——调整(补偿)”的对刀模式,故占用机床时间较多,效率较低,但由于方法简单,所需辅助设备少,因此广泛被用于经济型低档数控机床中。
3、对刀仪对刀:对刀仪对刀分为机内对刀仪对刀和机外对刀仪对刀两种。机内对刀仪对刀是将刀具直接安装在机床某一固定位置上(对车床,刀具直接安装在刀架上或通过刀夹再安装在刀架上),此方法比较多地用于车削类数控机床中。
而机外对刀仪对刀必须通过刀夹再安装在刀架上(车床),连同刀夹一起,预先在机床外面校正好,然后把刀装上机床就可以使用了,此方法目前主要用于镗铣类数控机床中,如加工中心等。
采用对刀仪对刀需添置对刀仪辅助设备,成本较高,装卸刀具费力,但可节省机床的对刀时间,提高了对刀精度,一般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数控机床中。
4、ATC对刀:AIC对刀是在机床上利用对刀显微镜自动计算出刀具长度的方法。由于操纵对刀镜以及对刀过程还是手动操作和目视,故仍有一定的对刀误差。
与对刀仪对刀相比,只是装卸刀具要方便轻松些。自动对刀是利用CNC装置的刀具检测功能,自动精确地测出刀具各个坐标方向的长度,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并且不用停顿就直接加工工件。
与前面的对刀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减少了对刀误差,提高了对刀精度和对刀效率,但需由刀检传感器和刀位点检测系统组成的自动对刀系统,而且CNC系统必须具备刀具自动检测的辅助功能,系统较复杂,投入资金大,一般用于高档数控机床中。
5、自动对刀:自动对刀是利用CNC装置的刀具检测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功能,自动精确地测出刀具各个坐标方向的长度,并且不用停顿就直接加工工件。自动对刀亦称刀尖检口功能。
在加工中心上一次安装工件后,需用刀库中的多把刀具加工工件的多个表面。为提高对刀精度和对刀效率,一般采用机外对刀仪对刀、ATC对刀和自动对刀等方法,其中机外对仪对刀一般广泛用于中档铿铣类加工中心上。
在采用对刀仪对刀时,一般先选择基准芯棒对准好工件表面,以确定工件坐标原点,然后选择某一个方便对刀的面,采用动态(刀转)对刀方式。
(7)机床怎么样对刀视频扩展阅读
例子如下:
例如,当加工零件时,如果按φ38㎜→φ36㎜→φ34㎜的次序安排车削,不仅会增加刀具返回对刀点所需的空行程时间,而且还可能使台阶的外直角处产生毛刺(飞边)。
对这类直径相差不大的台阶轴,当第一刀的切削深度(图中最大切削深度可为3㎜左右)未超限时,宜按φ34㎜→φ36㎜→φ38㎜的次序先近后远地安排车削。
Ⅷ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
数控车削加工中,应首先确定零件的加工原点,以建立准确的加工坐标系,同时考虑刀具的不同尺寸对加工的影响。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刀来解决。(1)一般对刀
一般对刀是指在机床上使用相对位置检测手动对刀。下面以z向对刀为例说明对刀方法,见图5-24。
刀具安装后,先移动刀具手动切削工件右端面,再沿x向退刀,将右端面与加工原点距离n输入数控系统,即完成这把刀具z向对刀过程。
手动对刀是基本对刀方法,但它还是没跳出传统车床的“试切--测量--调整”的对刀模式,占用较多的在机床上时间。此方法较为落后。(2)
机外对刀仪对刀
机外对刀的本质是测量出刀具假想刀尖点到刀具台基准之间x及z方向的距离。利用机外对刀仪可将刀具预先在机床外校对好,以便装上机床后将对刀长度输入相应刀具补偿号即可以使用,如图5-25所示。(3)自动对刀
自动对刀是通过刀尖检测系统实现的,刀尖以设定的速度向接触式传感器接近,当刀尖与传感器接触并发出信号,数控系统立即记下该瞬间的坐标值,并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
Ⅸ 求 广州数控GSK980TDB车床的对刀方法,最好是视频。
一、数控车床980T系统对刀分X轴、Z轴两个方向
1、 X轴对刀步骤
把坐标系原点设在零件端面上
(1)、启动机床,用手轮方式将刀具移动至靠近工件外圆面位置,“注”(使用手轮进给倍率为0.1的速度)。
(2)、将主轴正转,刀具以手轮进给倍率为0.01的速度进行外圆碰刀,后Z轴正向退出,X轴在相对坐标进行清零,X轴进刀(进刀量在0.2mm左右),再Z轴往负方向进行外圆车削(以手轮进给倍率为0.001的速度、车削外圆长度大约为10mm左右)。
(此时注意车削完后X轴不能动,只能把Z轴往正方向退出)。
(3)、停机(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车削后外圆的直径。
(4)、将系统操作面板切换至录入方式(MDT)方式界面,输入“G50X20.0”(在这里X20.0是指工件车削后测量出的尺寸)。
(5)、同时在录入方式下执行该值--按下“循环启动键”
(6)、X轴对刀完成,把刀具退开。
2、Z轴对刀步骤
(1)、启动机床,用手轮方式将刀具移动至靠近工件端面位置,“注”(使用手轮进给倍率为0.1的速度)。
(2)、将主轴正转,刀具以手轮进给倍率为0.01的速度进行端面碰刀,后X轴正向退出,Z轴在相对坐标进行清零,Z轴进刀(进刀量在0.1mm左右),再X轴往负方向进行端面车削(车完整个端面)。
(此时注意车削完后Z轴不能动,只能把X轴往正方向退出)。
(3)、将系统操作面板切换至录入方式(MDT)方式界面,输入“G50Z0”(在这里Z0是指工件车削后端面位置)。
(4)、同时在录入方式下执行该值--按下“循环启动键”
(5)、Z轴对刀完成,把刀具退开。
3、验正坐标的步骤
(1)、在录入方式下:输入G00 X50.0 Z0 T0101(注:在这里X值是输入大于工件毛坯直径为原则、T0101是指该刀具处于的刀号位置)
(2)、输入完后:把刀具用手动方式远离工件、同时把控制G00速度的倍率开关调到最慢状态(为F0)
(3)、各步骤进入安全位置后:再按下“循环启动键“使刀具慢速接近工件原点。
(4)、检查刀具处于的位置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