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氨制冷怎么融霜

氨制冷怎么融霜

发布时间:2023-01-09 16:23:24

㈠ 冷库里面的冷风机有哪些除霜的方法

冷库现行的除霜方法有:
1、压缩空气除霜,它的优势在于保证制冷系统的连续工作,从而提高装置的日产量.但由于需要压缩空气,融霜过程也是比较耗电的,另外装置的价格昂贵也是一大缺点,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冷库融霜时间较长,对库温有一定的影响,烟台制冷设备系统分调节站复杂。
2、电热融霜,利用电热元件发热对冷库来进行融霜。系统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但耗电多。
3、人工扫霜,简单易行,对库温影响小,但劳动强度大,除霜不彻底,有局限性,人工除霜,也有一个人工费用和运行费用的平衡问题.由于各个冷冻厂储藏货物的品种不同,包装情况也不一样,排管的结霜速度相差很大,所以人工除霜的时间间隔只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4、水冲霜,优点是方法简单易行,最易实现自动化.主要缺点是耗能,单纯用电热来融化霜层的除霜方法是所有方法中能耗代价最高的.在大中型冷库的制冷系统中一般很少使用纯热电融霜的方法.但是水冲霜的方法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水冲霜还容易使库内起雾,造成冷间顶棚滴水,使使用寿命降低等。
5.热气融霜,由于目前多数食品冷库用氨制冷系统,所以热气融霜又称热氨融霜.该方法是把经过油分器滤油后的压缩机排气引入蒸发器里,利用热气的显热和潜热来加热和融化蒸发器外表面的凝霜,从而达到除霜的目的.融霜前必须排除蒸发器里原有的低温制冷剂液体,因此热氨融霜的制冷系统需要设置排液设施来承接融霜前蒸发器内的残液和融霜过程中热气凝成的液体.
热气融霜的优点是节能,因为在正常的制冷循环中,热氨气体就需要用冷却水来冷却使之液化,在热气融霜过程中,霜在被融化的同时起着冷却水的作用,此时,蒸发器变成了不需冷却水的冷凝器,融霜时又不需要耗费电能,比起电热融霜和水冲霜有双重节能的功效.该方法的缺点是系统比较复杂,系统中要专门设置排液桶承液或利用低循桶承液.利用低循桶承液,会增加恢复正常供冷时的蒸发温度,影响降温速度.专设排液桶承液,系统的工作相对稳定,但由于增设排液桶增加了系统接管的复杂性,同时,融霜排液桶的设置也要额外地占用机房面积,增加投资成本.在操作过程中,若对融霜机理没有正确的理解,还可能引起系统的故障.总之,热气融霜的制冷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在热氨流速、流量的确定和合理的融霜时间方面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按《冷库设计规范》计算的排液桶体积也不够合理.

㈡ 氨泵供液系统是如何实现热氨融霜的

氨泵供液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高压氨液经节流后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闪发气体被分离出,氨液由氨泵输往蒸发器吸热蒸发,蒸发形成的气体和未蒸发的液体一并返回低压缩环桶被再次分离,气体和闪发气体被压缩机吸走,液体和补充来的氨液供氨泵再循环。
氨泵供液系统是如何实现热氨融霜:首先关闭汽、液分调节站上的供液阀和回汽阀,然后开启排液阀和热氨阀,热氨进入蒸发器,冷凝液由专用排液管经节流阀降压后送入循环桶或排液桶。

㈢ 氨制冷系统热氨冲霜时库房有氨味怎么处理

(1)、检查低压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低压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以备容纳融霜排液。
(2)、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状态。
(3)、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20分钟),关闭其鼓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40℃、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

㈣ 氨制冷系统可以用电加热除霜吗

可以的,如果制冷效果不好的话,你可以加热除霜了,以后再等一个钟以后再开比较好

㈤ 冷库除霜的步骤

冷库制冷系统蒸发器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结霜,霜层的存在使传热恶化,制冷效率降低。制冷机组运行时间延长,人为的增加运行成本。因此清除蒸发器表面的积霜是冷库日常必需的节能工作之一。冷库除霜的方式:热气除霜(热氟除霜、热氨除霜)、喷水除霜、电气除霜、机械(人工)除霜等。

1、热气除霜

--适用大、中、小型冷库排管除霜直接把热的高温气态冷凝剂不经截流进入蒸发器,蒸发器温度回升,促使结霜层与冷排结合部溶化或继而剥落。热气融霜经济可靠,维护管理方便,而且其投资和施工难度也不大。不过热气融霜也有许多方案,通常做法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气体送入一蒸发器去放热融霜,让冷凝的液体再进入另一蒸发器吸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气体,然后回到压缩机吸口完成一个循环。

2、喷水除霜

--多应用于大、中型冷风机除霜,定期用常温水喷淋冷却蒸发器,来融化霜层。喷水除霜虽然除霜效果很好,但它比较适合于空冷器,对于蒸发盘管来说,难以操作。也可以用冰点温度较高的溶液如5%---8%浓盐水喷洒蒸发器,阻止结霜形成。

3、电气除霜

--电热管化霜多用于中、小型冷风机;电热丝化霜多用于中、小型冷库铝排管。电加热除霜,对于冷风机然简单易行,使用便利;但对于铝排管冷库的情况,铝翅片安装电热丝的施工难度并不小,而且以后的故障率也比较高,维护管理难度较大,经济性也差,安全系数相对较低。

4、机械人工除霜

--小型冷库排管除霜适用冷库排管人工除霜比较经济,最原始的除霜方法。较大的冷库用人工除霜不现实,仰头操作难度大,体能消耗过快,在库内滞留时间过长有害身体健康,除霜不易彻底,有可能造成蒸发器变形,甚至可能砸坏蒸发器导而致冷媒泄漏事故发生。

(5)氨制冷怎么融霜扩展阅读:

方式选择

(氟系统)

根据冷库的蒸发器不同而选择相对合适的除霜方式,并结合能耗、使用安全系数、安装操作难度等方面进一步筛选。

1、冷风机的除霜方式

有电热管化霜和水冲霜可以选择。用水比较方便的地区可以偏向选择水冲霜冷风机,缺水地区则偏向选择电热管化霜的冷风机。水冲霜冷风机一般配置于大型空调、制冷系统。

2、钢排的除霜方式

有热氟除霜和人工除霜可以选择。

3、铝排管的除霜方式

有热氟除霜和电热化霜可以选择。随着铝排管蒸发器被广泛地使用,铝排管的除霜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关注。由于材质原因,铝排管基本不宜像钢排那样使用简单粗暴的人工机械除霜,所以铝排管的除霜方式宜选择电热丝除霜和热氟除霜方式,再结合能耗、能效比及安全等方面因素,铝排管除霜更宜选择热氟除霜方式。

㈥ 涉氨制冷是什么

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安全资料都在这里了

内容划分

一、液氨的危险特性及危害

二、氨的制冷原理

三、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四、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五、应急管理

一、液氨的危险特性及危害

液氨为液化状态的氨气,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它是气态氨加压到0.7~0.8MPa时形成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由于其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液氨作为制冷剂被广泛用于制冷系统。

液氨是有毒的,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对人体有危害。在空气中氨的浓度达到0.5-0.6%(按体积计算)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浓度超过0.6-1%时可能会造成死亡事故。

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达到11-14%时可以点燃,达到16-25%时如遇明火会引起爆炸(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氨泄漏不仅对大气可造成污染,而且对动、植物具有相当的毁灭性。液氨飞溅到人体皮肤上还会造成冻伤。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近年来涉氨企业事故频繁,如:

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燃烧事故,造成120人遇难,70人受伤;

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

二、氨的制冷原理

氨作为制冷剂,低压氨蒸汽经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经过氨油分离器分离压缩机带出的冷冻油雾后,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高压液氨,进入贮氨器。高压液氨经过节流阀降压后,通过直接膨胀供液、氨泵强制供液(低压循环桶)、重力供液(氨液分离器)等方式送入蒸发器,吸收外界的热量(制冷)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再次被压缩机压缩。

为确保制冷压缩机吸入气态制冷剂,通过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桶将未被完全蒸发的制冷剂液体留在容器中继续供给蒸发器吸热制冷;通过集油器收集压缩机带到系统中的冷冻油,适时排除系统;通过空气分离器,排除系统内空气等不凝性气体,避免影响换热效率。

制冷系统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温度要求,场所要求,采取不同的制冷方式,如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复叠式制冷系统等。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如图1所示。

压缩机排出高压氨蒸汽,经冷凝器冷凝后成为高压液体;高压液氨经节流装置后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制冷);离开蒸发器,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为高压的蒸汽。

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如图2所示。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被冷凝蒸发器替代,直接蒸发系统的制冷剂通过冷凝蒸发器吸收载冷剂的热量,载冷剂温度降低;低温载冷剂进入贮液器,经泵加压送至蒸发器,吸热后温度升高,再次进入冷凝蒸发器,进行放热降温过程。

液氨使用安全课堂(第二课)

三、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1、涉氨制冷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3、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氨制冷系统配置情况,制定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制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加/放油操作规程、速冻装置操作规程(如系统中设置)、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4、对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应进行传达、学习和培训,并做相关记录。

四、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1、证照方面

涉氨制冷企业应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1)遵守《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制冷运行的作业人员要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

3、安全间距的相关规定

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条

2)《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第4.1.9条

3)《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2-2011)第4.4.3、4.4.6条等

说明:冷库库房视其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属于丙、丁类或戊类仓库(如:鱼肉间为丙2类,储冰间为戊类),氨压缩机房属于乙类厂房,变配电室属于丙类厂房,鱼肉蔬果加工间属于丙类或丁类厂房;住宅、办公、商业等建筑均属于民用建筑。

1)单层、多层乙类厂房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丙类厂房(仓库)之间间距不应小于10m,与三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丙类厂房(仓库)之间间距不应小于12m。

2)单层、多层乙类厂房与高层丙类厂房(仓库)之间间距不应小于13m。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

3)单层、多层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25米,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米。

4)办公室、休息室不应设置在液氨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等。

5)库房与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贴邻布置时,相邻侧的墙体,应至少有一面为防火墙,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6)其他要求参见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条的防火间距要求。

4、设备、设施方面

1)液氨管线严禁穿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2)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3)快速冻结装置回气集管端部封头等焊缝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

4)热氨融霜工艺,必须采取有效的超压导致泄漏的预防措施。

5、涉氨制冷企业应达到以下要求,否则,应立即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并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经营:

1)冷库及制冷系统应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1)冷库(冷藏库)应由具备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或具备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冷藏库专业、专项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必须由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进行。

(3)冷库应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等。

2)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气调式冷库、室外拼装式冷库参照《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第6.2.7条执行。

应采用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或采用其他制冷方式为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降温(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指:先通过制冷剂蒸发器冷却载冷剂,再利用载冷剂冷却要被冷却的物体或空间的制冷循环系统)。

3)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应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禁止氨制冷系统管道穿过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及冷库、加工车间内人员办公、休息的房间。避免发生氨制冷系统管道泄漏给房间内人员带来的危险。

4)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应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

(1)氨制冷机房应设置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150ppm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制冷机房内的事故排风机。氨气浓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氨制冷机组及贮氨器上方的机房顶板上。

(2)速冻设备加工间内当采用氨直接蒸发的成套快速冻结装置时,在快速冻结装置出口处的上方应安装氨气浓度传感器,在加工间内应布置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150ppm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事故排风机、自动停止成套冻结装置的运行,漏氨信号应同时传送至制冷机房控制室报警。

5)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

(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是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压力容器停机时,根据本规则对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所进行的符合性验证活动。

压力容器一般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按以下要求确定: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

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

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年,在监控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4.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2)管道定期检验分为在线检验和全面检验。在线检验是在运行条件下对在用管道进行的检验,在线检验每年至少1次;全面检验是按照一定的检验周期在管道停车期间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检验。

(3)安全保护装置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安全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按照压力管道定期检验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

6)库区及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应急通道保持畅通。

7)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冷库,应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等。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第4.1.2条规定: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毒性气体氨的临界量为10吨。用氨量应为系统中氨液的总量,在正规的设计图纸中均有注明。

(1)液氨制冷企业应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

(2)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出具有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执行。

(4)配备温度、压力、液位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视频监控、监测系统以及氨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和事故联动防爆排风机,并具备紧急停车功能。

(5)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定期检测、检验,并作好记录,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6)液氨制冷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机构,明确责任人,并健全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队伍,配备至少两套以上全封闭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

(7)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制订应急处置办法、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计划,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8)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具体包括:

A. 辨识、分级记录;

B. 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C. 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D. 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E.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F.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

G.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

H. 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I. 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

J. 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K. 设备管理档案其他文件、资料。

㈦ 涉氨制冷企业液氨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有如下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1.在设备设施方面,液氨管线严禁穿过有人员办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答筑物,避免发生氨制冷系统管道泄漏给房间内人员带来的危险。2.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3.快速冻结装置回气集管端部封头等焊缝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4.热氨融霜工艺,必须采取有效的超压导致泄漏的预防措施。5.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应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

阅读全文

与氨制冷怎么融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n50水铜阀门厂 浏览:460
牛身上哪个部位绑定设备 浏览:636
加气阀门紧 浏览:660
移动通讯器材包括哪些 浏览:157
地暖气片5阀门 浏览:211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装置能做什么实验 浏览:886
水电自动装置检修工txt下载 浏览:875
自动灭火装置组件 浏览:145
超声波清洗机还可以洗什么 浏览:928
平台印刷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浏览:809
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什么和什么组成 浏览:549
清洗光学镜片设备有哪些 浏览:978
如何知道电动车电机轴承 浏览:396
内7外26高8什么轴承 浏览:812
迷你小冷藏柜不制冷怎么修 浏览:555
如何在路由器上查看上网设备 浏览:611
练声音的器材有哪些 浏览:718
肇庆车床五金件 浏览:645
阀门气缸是什么原因 浏览:277
飞机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吗 浏览: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