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机床主轴是怎么加工出来

机床主轴是怎么加工出来

发布时间:2022-10-23 15:08:26

『壹』 数控机床主轴的组成和其工作原理

简单的讲,数控机床主轴有几个部分,1主轴电机
2传动皮带,皮带轮,齿轮箱3主轴心轴(连鼻端) 4主轴轴承5拉刀,松刀机构(加工中心)6加工中心的主轴配重(有配重块或刹车马达,油压配重等)
工作原理我想就是通过传动部分将主轴电机的旋转运动变为主轴心轴的旋转运动,并通过连接带动刀具或者工件进行旋转,已达到切削目的.

『贰』 数控机床主轴的组成和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
主要控制机床主轴的转速,正反转,和主轴定位。

『叁』 数控机床主轴加工都有哪些要求

数控机床主轴是主轴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尺寸开关、制造精度、材料及其热处理等对整个主轴组件乃至主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数控机床主轴的以上设计参数随着机床的不同以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数控机床主轴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主轴的平均直径,主轴内孔直径、悬伸长度和支承跨距。主轴上装有各种零件,由于装配的需要,主轴直径通常是从前向后或是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少,成阶梯状。
(1)数控机床主轴平均直径。主轴直径包括三个参数;主轴前轴径、后轻径和主轴平均直径。主轴平均走私对主轴部件的风度影响较大。主轴平均直径越大,刚度越高,主轴本身弯曲变形所引起的主轴轴端位移越小。但是主轴平均直径越大,主轴箱结构尺寸就越大,轴承和轴上其零件的尺寸相应增大。主轴直径的实际尺寸应该在主轴组件的结构设计时确定,在满足主轴刚度的条件下,直径宜选较小值。在设计时还应注意使前后轴径差值尽量减小,以提高风度的工艺性能。
(2)数控机床主轴内孔直径。主轴内孔径和机床类型有关,主要用来通过棒料、拉杆、镗杆或顶出顶尖等。主轴孔径越大,可通过的棒料走私就越大,机床的加工范围就越广,主轴组件就越轻。主轴的孔径主要是受主轴风度的制约。当主轴的孔径与主轴平均直径之比小于0.3时,内孔对主轴的刚度几乎没有影响;当比值0.5时,空心主轴的刚度大约为相同直径实心主轴风度的90%;当比值为0.7时,刚度削弱量约为25%;当比值大于0.7时,空心主轴的风度就会急剧下降。一般情况下可取比值在0.5左右。
(3)数控机床主轴悬伸长度。主轴的悬伸长度是指主轴前端主轴前支承中点的距离。悬伸长度的大小取决于主轴端部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前支承的轴承配置和密封装置等,有的还和机床的其参数有关,如工作台的结构配置等。主轴的悬伸长度对主轴的风度影响很大。主轴悬伸长度越短,其刚度越高。因此,确定悬伸长度的原则是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取较小值。
(4)数控机床主轴支承跨距。主轴支承跨距是指主轴相信两支承的支反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合理确定主轴支承跨距是获得主轴组件最大静风度的重要条件之一。主轴的最佳支承跨距可使主轴组件前端位移最小。
(5)数控机床主轴端部结构。主轴的端部是主轴与工件或工具联系的结合部位,要求夹具和刀具在轴端定位精度高,定位刚度好,装卸方便,同时使主轴的悬伸量小。其结构开关由机床类型和夹具(或刀具)的开关而定。因为夹具和刀具都已经标准化了,所以通用机床的主轴轴端形状和尺寸也已经标准化。
(6)数控机床主轴材料和热处理。对于一般机床而主,决定主轴材料及其热处理的主要依据是主轴的风度要求、耐磨性、载荷特点。主轴的材料道选钢材,特别是价格便宜的中碳钢(如45钢)。当载荷特别大或有较大冲击是,或者精密机床的主轴需要减少热处理后的变形等情况时,才地选用合金钢。主轴常用的热处理方式是高挂、渗氮和感应淬火等。

『肆』 同轴度最高的零件是怎么做来出的或者告诉我最精密的磨床的主轴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不管普通磨床,还是超精磨磨床主轴,最后都是用超精磨磨的,主要是达到工艺要求的,圆度和粗糙度,同轴度是两顶针保证的,磨床主轴是动压或静压的,保证了主轴旋转精度

『伍』 主轴加工都有什么要求

机床主轴是一种典型的轴类零件,它是机床的关键零件之一,它把回旋运动和转矩通过主轴端部的家具传递给工件或刀具。因此在工作中主轴要承受转矩和弯矩,而且还要求有很高的回转精度。因此,主轴的制造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台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选择各种高品质机床主轴认准钛浩,专业品质保障,因为专业,所以卓越!主轴零件图上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如尺寸精度、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接触精度和热处理要求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主轴具有高的回转精度和刚度、良好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

制定机床主轴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如下:
一、加工阶段的划分
主轴加工通常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各阶段的划分大致以热处理为界。划分阶段和合理安排工序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花费最少的生产成本。
一般精度的主轴,精磨可作为最终工序。对于精密机床的主轴,还应有光整加工阶段,以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有时也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尺寸精度和配合要求。

二、定位肌醇的选择
轴类零件一般能以本身中心孔作为统一基准,但带中心通孔的主轴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因而必须交替使用中心孔和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例如外圆粗加工时可以中心孔为定位基准,但中心孔随着深孔加工而消失,因此必须重新建立外圆加工的基面。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度锥面来代替中心孔。若中心通孔直径较大,则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方法。C6140型机床主轴属于一般要求的主轴,为了简化工艺装备,半精加工外圆和车螺纹工序就可采用小端孔口锥面和大端外圆作为定位基准,同事采取一定的工序措施来保证定位精度。例如热处理后的工序 半精车小端面、内孔及倒角,就是为了纠正主轴调质后发生的变形,使工序的小端孔口锥面与尾座顶尖接触良好。又如热处理后的工序精车小端莫氏锥孔、端面及倒角,是为了保证工序车螺纹时的定位精度。同时,工艺上还规定工件装夹后应找正100mm、80mm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小于0.03mm,如果超差,则需重新修整小端孔口锥面。
(2) 采用锥形堵塞或锥套心轴。是一种锥堵的形式,其锥度与工件端部定位孔的锥度相同。当工件孔为圆柱通孔时,锥堵锥度为1:500。当工件孔的锥度较大时,可采用锥套心轴。使用锥堵火锥套心轴时,在加工中途一般不能更换或拆卸,要到精磨完各档外圆,不需使用中心孔时才能拆卸,否则,会造成工件各加工表面对锥堵中心孔的同轴度误差而影响各工序已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可使主轴各外圆和轴肩的加工具有统一基准,减少了定位误差。但它的缺点是要配备许多锥堵或锥套心轴,而且会引起主轴变形。
(3) 精加工主轴外圆时也可用外圆本身来定位,即装夹工件时以支承轴颈表面本身找正。
此时可采用可拆卸式锥套心轴,心轴与工件锥孔间有很小的间隙,用螺母和垫圈将心轴压紧在主轴两端面上以后,将心轴连同主轴一起装夹到机床前后顶尖上,然后找正工件支承轴颈以实现外圆本身定位。此时只需备几套心轴,从而简化了工艺装备及其管理工作。主轴大端锥孔精磨时也可以主轴颈外圆为定位基准。主轴颈是主轴的装配基准,也是测量基准,这样,三种基准重和,就不会产生基准不符误差,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大端锥孔相对主轴颈的同轴度要求。

三、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热处理工序是主轴加工的重要工序,它包括:
(1)毛坯热处理。主轴锻造后要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以消除锻造内应力,改善金相组织、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预备热处理。通常采用调质火正火处理,安排在粗加工之后进行,以得到均匀细密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使主轴既获得一定的硬度和强度,又有良好的冲击韧性,同时也可以消除粗加工应力。精密主轴经调质处理后,需要切割式样作金相组织检查。
(3)最终热处理。一般安排在粗磨前进行,目的是提高主轴表面硬度,并在保持心部韧性的同时,使主轴颈或工作 表面获得高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以保证主轴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最终热处理的方法有局部加热淬火后回火、渗碳渗火和渗氮等,具体应视主轴材料而定。渗碳淬火后还需要进行低温回火处理,对不需要渗碳的不玩可以镀铜保护或预放加工余量后再去碳层。
(4)定性处理 对于精度要求很高的主轴,在淬火、回火后或粗磨工序后,还需要定性处理。定性处理的方法有低温人工时效和冰冷处理等,目的是消除淬火应力或加工应力,促使参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稳定金相组织,从而提高主轴的尺寸稳定性,使之长期保持精度。普通精度的CA6140不需要进行定性处理。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安排的加工顺序应能使各工序和整个工艺过程最经济合理按照粗精分开、先粗后精的原则,各表面的加工应按由粗到精的顺序按加工阶段进行安排,逐步提高各表面的精度和减小其表面粗糙度值。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各点:
(1)主轴深孔加工应安排在外圆粗车之后。这样可以有一个较精确的外圆来定位加工深孔,有利于保证深孔加工的壁厚均匀;而外圆粗加工时又能以深孔钻出前的中心孔为统一基准。
(2)各次要表面如螺纹、键槽及螺孔的加工应安排在热处理后、粗磨前或粗磨后。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其相互位置精度,又不致碰伤重要的精加工表面。
(3)外圆精磨加工应安排在内锥孔精磨之前。这是因为以外圆定位来精磨内锥孔更容易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4)各工序定位基准面的加工应安排在该工序之前。这样可以保证各工序的定位精度,使各工序的加工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5)对于精密主轴更要严格按照粗精分开、先粗后精的原则,而且,各阶段的工序还要细分。

『陆』 长轴用车床是怎么加工的

用数控车床车长轴一般不是车细长轴的话只需要有尾顶就可以加工了,下面我们主要讲讲细长轴的加工方法,所谓的细长轴的一般是指长径比超过25的零部件,一般加工细长轴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跟刀架:采用跟刀架的目的就是抵消加工时径向的切削力对工件影响,减小切削振动及工件刚性不足的变形,在使用跟刀架时必须保证数床的中心与跟刀架的中心一致,由于跟刀架的特性不适用与需要二次车削的工件,只能一次车到位;
2、采用液压中心架可在加工中在卡盘与尾座中点再做一个支撑点,这样等与三点支撑,对工件的中间因刚性问题产生的变形进行支撑,这样保证了长轴加工中的精度,同时也解决了跟刀架不能二次车削的问题;
3、采用走心机加工:对于直径32以下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建议采用走心机加工,采用长棒料加工,可以一次成型,省人省力高效高精度。
细长轴刚性较差,在加工过程中因机床及刀具多因素等影响,工件易产生弯曲腰鼓形,多角形,竹节形等等缺陷,特别是磨削加工中一般尺寸较差,表面粗糙度又要求较高,又因磨削时工件一般要求淬火式调质等热处理要求,磨削时的切削热更容易引起工件变形等等,因此如何解决好上述的问题,便成了加工超细长轴关键问题。
在细长轴的车削时,除了要解决细长轴的刚性不足而产生的弯曲、振动之外,还要注意的是细长轴在加工中也易出现锥度、中凹度、竹节形等。
1、锥度的产生是由于顶类和主轴中心不同轴或刀具磨损等造成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调整机床精度,选用较好的刀具材料和采用合理的几何角度。
2、中凹度是两头大、中间小现象,影响工件直线度。其产生的原因是跟刀架外侧支承爪压得太紧,在离后顶类或车头近处,因材料的刚性强顶不过来,故造成工件两头直径大,而中间的刚性相对较弱,支承爪就会从外侧顶过来,从而加大了吃刀深度,所以中间凹。解决的方法是让支承爪不要过紧或过松。
3、竹节形是工件直径不等或表面等距不平的现象,这也是跟刀架外侧支承爪和工件接触过紧(过松)或顶尖精度差造成的。
在进行切削时,由于支承爪接触工件过紧,当跟刀架行进到此处时,将把工件顶向刀尖,增大了吃刀深度,使此工件直径变小,由于变小后由间隙产生,切削时的径向力又把工件推到和跟刀架支承爪接触,此时,工件的直径又变大了,这样不断重复,有规律的变化,使工件一段大,一段小形在竹节。解决的办法就职首选精度高的活顶尖,并采取不停车跟刀的方法,其次还可采用宽刀刃的方法来消除竹节形。
因此,在细长轴的切削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高速小吃刀量或低速大吃刀量反向切削的方法,来改善切削系统,同时配有中心架或跟刀架来增加工艺系统的刚性。才能更好的完成细长轴的切削。

『柒』 车床主轴的结构原理是什么

车床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轴部件。在机器中主要用来支撑传动零件如齿轮、带轮,传递运动及扭矩,如机床主轴;有的用来装夹工件,如心轴。除了刨床、拉床等主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床外,大多数机床都有主轴部件。选择高品质车床主轴认准钛浩,专业品质保障!因为专业,所以卓越!主轴部件的运动精度和结构刚度是决定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
衡量主轴部件性能的指标主要是旋转精度、刚度和速度适应性。①旋转精度:主轴旋转时在影响加工精度的方向上出现的径向和轴向跳动(见形位公差),主要决定于主轴和轴承的制造和装配质量。②动、静刚度:主要决定于主轴的弯曲刚度、轴承的刚度和阻尼。③速度适应性:允许的最高转速和转速范围,主要决定于轴承的结构和润滑,以及散热条件。
主轴材料通常选用45他、65Mn、40Cr等牌号的钢材。其中65Mn、40Cr的淬透性较好,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可获得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当要求主轴在高精度、高转速和重载荷下工作时,可选用18CrMNTi、20Cr、20Mn2B等牌号的低碳合金钢。这些材料经渗碳淬火后,淬火表面层具有压应力,可使其抗弯疲劳强度提高,但热处理工艺性较差,变形较大。精度主轴可选用38CrMoALA渗氮钢,它的表面硬度和疲劳强度更高,而且,渗氮层还具有抗腐蚀、热处理变形小的优点。
主轴的毛胚多采用锻件。生产批量较小时常采用自由锻,其所需的设备简单,但毛坯精度较差,余量达10mm以上;采用模锻可以锻造形状较复杂的毛坯,加工余量也较少,有利于减少机械加工劳动量,故在成批生产中广泛应用。精密模锻是锻造生产的一项先进工艺,它能锻造出形状复杂、精度较高的毛坯。此外,也有采用由无缝钢管局部镦粗的多轴自动车床主轴毛坯。

『捌』 车床主轴怎么加工

主轴的典型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淬火→粗磨→精磨。 主轴毛坯通常采用45号钢锻打而成,锻打后的毛坯材质较硬,一般要进行正火处理。
粗车各级外圆(均留余量6mm)

2.1 工件的装夹 已知,毛坯的直径较大,长度较长,为减少变形,一般采用一夹一顶法进行粗车。限于实训现有的车床设备条件,车床床头主轴孔不能穿过毛坯最大的外圆,因而在实际加工中多数安排在镗床或钻床上加工出毛坯小端的中心孔,并且要求该中心孔不能过小,否则会由于支承面的接触面积过小而影响车削时的受力情况。一般采用a6的中心钻来钻此中心孔。

2.2 粗车各级外圆
粗车毛坯各级外圆后的形状和尺寸外圆各尺寸均留余量6mm为半精加工做准备。在粗加工过程中,经常有出现排屑不畅顺、车刀重修磨的频率快、加工速度慢等现象,经仔细观察和考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选择合适的粗加工车床。由于毛坯较大,并且有较多的加工余量,因而需选择刚性足,能承受较大切削力的车床进行加工,结合实训场地现有设备,决定选用c630型普通车床进行粗加工。
(2)选择合适的粗加工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由于受力、热和摩擦的作用而产生磨损。刀具切削部分应满足高硬度、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耐磨性、高耐热性等的切削性能要求,故决定选用代号为yt5的硬质合金车刀进行粗车;在车刀几何角度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主副偏角、主副后角、前角、刃倾角等角度不宜过大,否则影响刀头强度,决定采用750硬质合金粗车刀,为保证切削过程中切屑能自行折断,从而使切削顺利进行,车刀前刀面决定采用b×a为4.5×0.6的的断屑槽尺寸。
(3)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在车刀的刃磨角度确定后,关键是如何合理选择好切削用量。所谓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是指在刀具角度选好以后,合理确定吃刀深度ap,走刀量f和切削速度v(应把v换算成主轴转速n,以便调整机床)进行切削加工,以充分发挥机床和刀具的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合理的切削用量,应能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保证安全,不致发生人身事故(或使操作者过分紧张)或损坏机床、刀具等事故。
(2)保证工件加工面的粗糙度和精度。
(3)在满足以上两项要求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机床的潜力和刀具的切削性能,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切削用量,使机动时间少,生产率最高,成本最低。
(4)不允许超过机床功率,在工艺系统刚性条件下,不能产生过大的变形和振动。

由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可知,影响刀具耐用度最小的是ap、其次是f、最大是v。这是因为v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明显。所以选择切削用量的次序是:首先应当尽量取大的ap;当ap受到其他限制时(例如加工余量很小),再尽可能用较大的f,当f受到限制(例如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限制、切削力的限制等),最后才考虑用较大的v。
根据上述原则,粗车主轴的切削用量选用如下:吃刀深度ap约8~10mm/刀,走刀量f约为0.4~0.5mm/r,转速n约200~300r/min左右,实践证明其加工效率较为理想。
扶架装夹,分两头钻孔φ39 粗加工完毕后,接着对主轴的中心通孔进行加工。根据实训场地的现有设备,决定采用传统钻孔加工方法。由于钻头的实际长度有限,所以总的加工思路是:中心架装夹,分两头钻孔φ39。
(1)钻孔前,用中心架扶好已车的其中一段外圆,调整好后,退出尾座,用普通的钻头先钻一段,再用加长钻头续钻,在用加长钻钻孔时,特别要注意勤退屑,并浇注充分的冷却液,否则钻头容易卡死在孔里,不能取出。
(2)这边孔钻完后,调头夹φ96外圆,车端面总长(留 4mm余量),粗车φ8912外圆,并将孔钻穿。
(3)为使材料得到较均匀的金相组织和理想的综合机械性能,此工艺完毕后要进行调质处理。
(4)调质后,零件会产生变形,因此在此基础上将已粗车的外圆再粗车一次,余量留2mm~3mm,并将其中φ58和φ86的两级外圆车削到规定的公差,为车内锥孔时的装夹做准备。

扶架装夹,车两端锥孔,莫氏五号锥孔留余量0.6mm~0.8mm,总长留余量2mm
在车主轴内锥孔前,首先用一夹一扶装夹把工件校正,否则下一工序精车时余量不够足。由于主轴大端的莫氏5号内锥孔要磨削,因而在车削此孔时必须认真检查清楚车出的锥度是否正确,一般采用外锥规检查,配合的接触面要达60%以上,并车至留磨尺寸,一般余量是0.6mm~0.8mm以满足下一道工艺的加工要求。

配塞,莫氏5号塞带螺纹,要求能拆御重复使用 螺纹锥塞在车削主轴前应加工好,其作用是打入主轴锥孔内作其它工序支承用,在车削时要求外锥应与中心孔同轴。此塞配车螺纹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装锥塞后能容易拆卸下来,并可重复使用,以备下次加工时不需要再配车。

用两顶尖法装夹,半精加工各级外圆和锥度(均留余量0.7mm~0.8mm);车最大外圆长度至;切槽,车三角螺纹 在半精车时,由于零件图的尺寸较多,曾出现过将花键槽底的尺寸误看成外圆尺寸而将主轴车废的现象,并且外圆和长度都还需留有。
余量用于磨削。因此,对相关尺寸进行整理后,定出了加工要求,加工时方便了很多,并且质量有保证。 首先用两顶尖装夹将有关外圆、然后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倒角,车削加工完毕后,由于主轴要进行磨削加工,主轴的各级外圆的轴肩都设计了磨削越程槽,为了避免或减少切削产生的振动,我再次采用一顶一夹的装夹方法进行加工各槽, 车削外三角螺纹时,由于螺纹直径较大,若用高速钢车刀低速车削效果欠佳,速度慢,车出的螺纹粗糙度较差,笔者采用合金螺纹车刀中高速车削,车出的螺纹两侧粗糙度就能保证以上要求; 车完螺纹后,再用两顶尖装夹加工外锥,特别是右端的外锥,若在车外圆时一齐加工,会影响切槽或车螺纹时的装夹,所以将车削加工锥度的工序放到最后,工件车削完后,重新检查有关尺寸是否正确,才可拆下,车削完毕后转铣削和磨削。 磨削时,为了保证主轴的加工精度,要求磨削工艺为:先粗磨外圆,再用一夹(夹紧处加钢丝)一扶,粗精磨主轴前端莫氏5号锥孔,再配前顶尖,两顶尖装夹(以加工好的孔定位)精磨外圆至图纸尺寸,最后涂上防锈油。
结语 采用以上加工工艺车削主轴,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得到保证,合格率达100%,并且加工时间比原来制定的工时数有所减少,提高了加工效率。

『玖』 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都有哪些要求

机床主轴是一种典型的轴类零件,它是机床的关键零件之一,它把回旋运动和转矩通过主轴端部的家具传递给工件或刀具。因此在工作中主轴要承受转矩和弯矩,而且还要求有很高的回转精度。因此,主轴的制造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台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选择各种高品质机床主轴认准钛浩,专业品质保障,因为专业,所以卓越!主轴零件图上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如尺寸精度、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接触精度和热处理要求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主轴具有高的回转精度和刚度、良好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

制定机床主轴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如下:
一、加工阶段的划分
主轴加工通常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各阶段的划分大致以热处理为界。划分阶段和合理安排工序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花费最少的生产成本。
一般精度的主轴,精磨可作为最终工序。对于精密机床的主轴,还应有光整加工阶段,以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有时也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尺寸精度和配合要求。

二、定位肌醇的选择
轴类零件一般能以本身中心孔作为统一基准,但带中心通孔的主轴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因而必须交替使用中心孔和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例如外圆粗加工时可以中心孔为定位基准,但中心孔随着深孔加工而消失,因此必须重新建立外圆加工的基面。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度锥面来代替中心孔。若中心通孔直径较大,则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方法。C6140型机床主轴属于一般要求的主轴,为了简化工艺装备,半精加工外圆和车螺纹工序就可采用小端孔口锥面和大端外圆作为定位基准,同事采取一定的工序措施来保证定位精度。例如热处理后的工序 半精车小端面、内孔及倒角,就是为了纠正主轴调质后发生的变形,使工序的小端孔口锥面与尾座顶尖接触良好。又如热处理后的工序精车小端莫氏锥孔、端面及倒角,是为了保证工序车螺纹时的定位精度。同时,工艺上还规定工件装夹后应找正100mm、80mm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小于0.03mm,如果超差,则需重新修整小端孔口锥面。
(2) 采用锥形堵塞或锥套心轴。是一种锥堵的形式,其锥度与工件端部定位孔的锥度相同。当工件孔为圆柱通孔时,锥堵锥度为1:500。当工件孔的锥度较大时,可采用锥套心轴。使用锥堵火锥套心轴时,在加工中途一般不能更换或拆卸,要到精磨完各档外圆,不需使用中心孔时才能拆卸,否则,会造成工件各加工表面对锥堵中心孔的同轴度误差而影响各工序已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可使主轴各外圆和轴肩的加工具有统一基准,减少了定位误差。但它的缺点是要配备许多锥堵或锥套心轴,而且会引起主轴变形。
(3) 精加工主轴外圆时也可用外圆本身来定位,即装夹工件时以支承轴颈表面本身找正。
此时可采用可拆卸式锥套心轴,心轴与工件锥孔间有很小的间隙,用螺母和垫圈将心轴压紧在主轴两端面上以后,将心轴连同主轴一起装夹到机床前后顶尖上,然后找正工件支承轴颈以实现外圆本身定位。此时只需备几套心轴,从而简化了工艺装备及其管理工作。主轴大端锥孔精磨时也可以主轴颈外圆为定位基准。主轴颈是主轴的装配基准,也是测量基准,这样,三种基准重和,就不会产生基准不符误差,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大端锥孔相对主轴颈的同轴度要求。

三、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热处理工序是主轴加工的重要工序,它包括:
(1)毛坯热处理。主轴锻造后要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以消除锻造内应力,改善金相组织、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预备热处理。通常采用调质火正火处理,安排在粗加工之后进行,以得到均匀细密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使主轴既获得一定的硬度和强度,又有良好的冲击韧性,同时也可以消除粗加工应力。精密主轴经调质处理后,需要切割式样作金相组织检查。
(3)最终热处理。一般安排在粗磨前进行,目的是提高主轴表面硬度,并在保持心部韧性的同时,使主轴颈或工作 表面获得高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以保证主轴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最终热处理的方法有局部加热淬火后回火、渗碳渗火和渗氮等,具体应视主轴材料而定。渗碳淬火后还需要进行低温回火处理,对不需要渗碳的不玩可以镀铜保护或预放加工余量后再去碳层。
(4)定性处理 对于精度要求很高的主轴,在淬火、回火后或粗磨工序后,还需要定性处理。定性处理的方法有低温人工时效和冰冷处理等,目的是消除淬火应力或加工应力,促使参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稳定金相组织,从而提高主轴的尺寸稳定性,使之长期保持精度。普通精度的CA6140不需要进行定性处理。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安排的加工顺序应能使各工序和整个工艺过程最经济合理按照粗精分开、先粗后精的原则,各表面的加工应按由粗到精的顺序按加工阶段进行安排,逐步提高各表面的精度和减小其表面粗糙度值。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各点:
(1)主轴深孔加工应安排在外圆粗车之后。这样可以有一个较精确的外圆来定位加工深孔,有利于保证深孔加工的壁厚均匀;而外圆粗加工时又能以深孔钻出前的中心孔为统一基准。
(2)各次要表面如螺纹、键槽及螺孔的加工应安排在热处理后、粗磨前或粗磨后。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其相互位置精度,又不致碰伤重要的精加工表面。
(3)外圆精磨加工应安排在内锥孔精磨之前。这是因为以外圆定位来精磨内锥孔更容易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4)各工序定位基准面的加工应安排在该工序之前。这样可以保证各工序的定位精度,使各工序的加工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5)对于精密主轴更要严格按照粗精分开、先粗后精的原则,而且,各阶段的工序还要细分。

阅读全文

与机床主轴是怎么加工出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仪表台可以放什么东西 浏览:559
煤气阀门平着是关 浏览:813
中山和益五金制品厂 浏览:153
机械车间常见的防护装置有 浏览:912
征服者摩托车后工具箱 浏览:358
超声波测量身高怎么作弊 浏览:841
mido机械表如何清洗 浏览:748
仪器仪表组装怎么做 浏览:946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装置图 浏览:94
煤气罐阀门长什么样子 浏览:236
机械表为什么突然走快了 浏览:31
制冷原理实验装置 浏览:789
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考试内容 浏览:840
冰箱制冷原理属于什么内容 浏览:417
实验室安装尾气吸收装置 浏览:95
变压器主要测试设备有哪些 浏览:506
制作美容仪器有什么危害 浏览:486
农村打水井设备多少钱 浏览:875
小xi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浏览:152
天然气阀门进场试验时间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