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响溴化锂制冷机制冷量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造成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量的衰减原因是:
(1)
对溴化锂溶液进行取样分析,
发现其浓度仅为45%(
正常值53%)
。初步判定水通过铜管漏入溴化锂溶液中,
造成吸收效果不好而影响冷量。易发生部位为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
(2)
吸收器喷淋液位较低,
高、低压发生器液位稳定,
在循环量不变的情况下,
溴化锂溶液可能有流失现象。易发生部位为高压发生器和凝水回热器。
(3)
把故障机组的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的封板打开,
发现蒸发器水室比较清洁,
而冷凝器、吸收器水室有杂物、小石块,换热铜管里有小石块。说明在水的压力作用下,
冲击石块挤压使铜管破裂。
(4)
对高压发生器、冷凝冷却器凝水,
分别取样分析,
发现高压发生器凝水无异常,
凝水回热器凝水浓度达到10%~35%。可以确定,
凝水回热器泄漏,
溴化锂溶液漏入凝水而排出机组。
㈡ 是什么原因造成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量的衰减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炉膛内是会有一定的结垢现象的,燃烧不完全时更加严重。系统内部的真空度也个不用说,一般用户每隔上一段时间就得进行抽真空作业的,有的机组是自动抽真空的另外。另外,冷却系统与冷水系统的换热效果也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差的,这些都是影响机组制冷量衰减的原因。
㈢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效果低怎么解决但现在高温都给到135度了,但是冷水出水温度怎么才到19度啊
中央空调一般高发在120度以后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你这种问题没给出具体的数据不好分析。
常见问题就是真空不好,要么就是冷却水温度过高(进口30度左右正常)。
其他的要是有具体数据可以分析哈。 什么牌子的
㈣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利用水在高真空下蒸发吸热达到制冷的目的。
为使制冷过程能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蒸发后的冷剂水蒸气被溴化锂溶液所吸收,溶液变稀,这一过程是在吸收器中发生的,然后以热能为动力,将溶液加热使其水份分离出来,而溶液变浓,这一过程是在发生器中进行的。发生器中得到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水,经节流后再送至蒸发器中蒸发。如此循环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
可见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是由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四部分组成的。
从吸收器出来的溴化锂稀溶液,由溶液泵(即发生器泵),升压经溶液热交换器,被发生器出来的高温浓溶液加热温度提高后,进入发生器。在发生器中受到传热管内热源蒸汽加热,溶液温度提高直至沸腾,溶液中的水份逐渐蒸发出来,而溶液浓度不断增大。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源蒸汽压力一般为0.098MPa(表压)。发生器中蒸发出来的冷剂水蒸气向上经挡液板进入冷凝器,挡液板起汽液分离作用,防止液滴随蒸汽进入凝凝器。冷凝器的传热管内通入冷却水,所以管外冷剂水蒸气被冷却水冷却,冷凝成水,此即冷剂水。
积聚在冷凝器下部的冷剂水经节流后流入蒸发器内,因为冷凝器中的压力比蒸发器中的压力要高。如:当冷凝器温度为45℃时,冷凝压力为9580Pa(71.9mmHg);蒸发温度为5℃时,蒸发压力872Pa(6.45mmHg)。 U型管是起液封作用的,防止冷凝器中的蒸汽直接进入蒸发器。
冷剂水进入蒸发器后,由于压力降低首先闪蒸出部分冷剂水蒸气。因蒸发器为喷淋式热交换器,喷啉量要比蒸发量大许多倍,故大部分冷剂水是聚集在蒸发器的水盘内的,然后由冷剂水泵升压后送入蒸发器的喷淋管中,经喷嘴喷淋到管簇外表面上,在吸取了流过管内的冷媒水的热量后,蒸发成低压的冷剂水蒸气。由于蒸发器内压力较低,故可以得到生产工艺过程或空调系统所需要的低温冷媒水,达到制冷的目的。例如蒸发器压力为872Pa时,冷剂水的蒸发温度为5℃,这时可以得到7℃的冷媒水。
蒸发出来的冷剂蒸汽经挡液板将其夹杂的液滴分离后进入吸收器,被由吸收器泵送来并均匀喷淋在吸收管簇外表的中间溶液所吸收,溶液重新变稀。中间溶液是由来自溶液热交换器放热降温后的浓溶液和吸收器液囊中的稀溶液混合得到的。为保证吸收过程的不断进行,需将吸收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由传热管内的冷却水及时带走。中间溶液吸收了一定量的水蒸气后成为稀溶液,聚集在吸收器底部液囊中,再由发生器泵送到发生器,如此循环不已。
由上述循环工作过程可见,吸收式制冷机与压缩式制冷机在获取冷量的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利用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阀(或U型管)节流降压后,在低压下蒸发来制取冷量,它们都有起同样作用的冷凝、蒸发和节流装置。而主要区别在于由低压冷剂蒸汽如何变成高压蒸汽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压缩式制冷机是通过原动机驱动压缩机来实现的,而吸收式制冷机是通过吸收器,溶液泵和发生器等设备来实现的。
从吸收器出来的稀溶液温度较低,而稀溶液温度越低,则在发生器中需要更多热量。自发生器出来的浓溶液温度较高,而浓溶液温度越高,在吸收器中则要求更多的冷却水量。因此设置溶液交换器,由温度较高的浓溶液加热温度较低的稀溶液,这样既减少了发生器加热负荷,也减少了吸收器的冷却负荷,可谓一举两得。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除了上述冷剂水和溴化锂溶液两个内部循环外,还有三个系统与外部相联,这就是:
①热源系统;
②冷却水系统;
③冷媒水系统。
热源蒸汽(或热水)通入发生器,在管内流过,加热管外溶液使其沸腾并蒸发出冷剂蒸汽,而热源蒸汽放出汽化潜热后凝结成水排出。一般情况下,应将该凝结水回收并送回锅炉加以利用。
在吸收器中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冷剂蒸汽,是个放热过程。为使吸收过程连续进行下去,需不断加以冷却。在冷凝器中也需冷却水,以便将来自发生器的高压冷剂蒸汽变成冷剂水。冷却水先流经吸收器后,再流过冷凝器,出冷凝器的冷却水温度较高,一般是通入冷却水塔,降温后再打入吸收器循环使用。
来自用户的冷媒水通入蒸发器的管簇内,由于管外冷剂水的蒸发吸热,使冷媒水降温。制冷机的工作目的是获得低温(如7℃)的冷媒水,冷媒水就是冷量的“媒体”。
㈤ 谁能帮忙搞个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FLESH演示谢谢。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原理
工作原理与循环
溶液的蒸气压力是对平衡状态而言的。如果蒸气压力为0.85kPa的溴化锂溶液与具有1kPa压力(7℃)的水蒸气接触,蒸气和液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溶液具有吸收水蒸气的能力,直到水蒸气的压力降低到稍高于0.85kPa(例如:0.87kPa)为止。
图1 吸收制冷的原理
0.87kPa和0.85kPa之间的压差用于克服连接管道中的流动阻力以及由于过程偏离平衡状态而产生的压差,如图1所示。水在5℃下蒸发时,就可能从较高温度的被冷却介质中吸收气化潜热,使被冷却介质冷却。
为了使水在低压下不断气化,并使所产生的蒸气不断地被吸收,从而保证吸收过程的不断进行,供吸收用的溶液的浓度必须大于吸收终了的溶液的浓度。为此,除了必须不断地供给蒸发器纯水外,还必须不断地供给新的浓溶液,如图1所示。显然,这样做是不经济的。
图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 图3 双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系统
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热交换器;6-U型管;
7-防晶管;8-抽气装置;9-蒸发器泵;10-吸收器泵;11-发生器泵;12-三通阀
实际上采用对稀溶液加热的方法,使之沸腾,从而获得蒸馏水供不断蒸发使用,如图2所示。系统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泵和溶液热交换器等组成。稀溶液在加热以前用泵将压力升高,使沸腾所产生的蒸气能够在常温下冷凝。例如,冷却水温度为35℃时,考虑到热交换器中所允许的传热温差,冷凝有可能在40℃左右发生,因此发生器内的压力必须是7.37kPa或更高一些(考虑到管道阻力等因素)。
发生器和冷凝器(高压侧)与蒸发器和吸收器(低压侧)之间的压差通过安装在相应管道上的膨胀阀或其它节流机构来保持。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这一压差相当小,一般只有6.5~8kPa,因而采用U型管、节流短管或节流小孔即可。
离开发生器的浓溶液的温度较高,而离开吸收器的稀溶液的温度却相当低。浓溶液在未被冷却到与吸收器压力相对应的温度前不可能吸收水蒸气,而稀溶液又必须加热到和发生器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才开始沸腾,因此通过一台溶液热交换器,使浓溶液和稀溶液在各自进入吸收器和发生器之前彼此进行热量交换,使稀溶液温度升高,浓溶液温度下降。
由于水蒸气的比容非常大,为避免流动时产生过大的压降,需要很粗的管道,为避免这一点,往往将冷凝器和发生器做在一个容器内,将吸收器和蒸发器做在另一个容器内,如图3所示。也可以将这四个主要设备置于一个壳体内,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用隔板隔开,如图4所示。
图4 单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系统
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吸收器;
5-热交换器;6、7、8-泵;9-U型管
综上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两个部分:
(1)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冷剂水,经U形管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这些过程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中所产生的过程完全相同;
(2)发生器中流出的浓溶液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收由蒸发器产生的冷剂蒸气,形成稀溶液,用泵将稀溶液输送至发生器,重新加热,形成浓溶液。这些过程的作用相当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压缩机所起的作用。
工作过程在图上的表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可以用图表示,见图5。理想过程是指工质在流动过程中没有任何阻力损失,各设备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发生终了和吸收终了的溶液均达到平衡状态。
图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在图上的表示
(1)发生过程
点2表示吸收器的饱和稀溶液状态,其浓度为 ,压力为 ,温度为 ,经过发生器泵,压力升高到 ,然后送往溶液热交换器,在等压条件下温度由 升高至 ,浓度不变,再进入发生器,被发生器传热管内的工作蒸气加热,温度由 升高到 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并开始在等压下沸腾,溶液中的水分不断蒸发,浓度逐渐增大,温度也逐渐升高,发生过程终了时溶液的浓度达到 ,温度达到 ,用点4表示。2-7表示稀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升温过程,7-5-4表示稀溶液在发生器中的加热和发生过程,所产生的水蒸气状态用开始发生时的状态(点4' )和发生终了时的状态(点3' )的平均状态点3' 表示,由于产生的是纯水蒸气,故状态 位于的纵坐标轴上。
(2)冷凝过程
由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点3')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 不变的情况下被冷凝器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冷却,首先变为饱和蒸气,继而被冷凝成饱和液体(点3),3'-3表示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及冷凝的过程。
(3)节流过程
压力为 的饱和冷剂水(点3)经过节流装置(如U形管),压力降为(=)后进入蒸发器。节流前后因冷剂水的焓值和浓度均不发生变化,故节流后的状态点(图中未标出)与点3重合。但由于压力的降低,部分冷剂水气化成冷剂蒸气(点 1'),尚未气化的大部分冷剂水温度降低到与蒸发压力 相对应的饱和温度(点1),并积存在蒸发器水盘中,因此节流前的点3表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水状态,而节流后的点3表示压力为 的饱和蒸气(点 )和饱和液体(点1)相混合的湿蒸气状态。
(4)蒸发过程
积存在蒸发器水盘中的冷剂水(点1)通过蒸发器泵均匀地喷淋在蒸发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管内冷媒水的热量而蒸发,使冷剂水的等压、等温条件下由点1变为1',1-1'表示冷剂水在蒸发器中的气化过程。
(5)吸收过程
浓度为 、温度为 、压力为 的溶液,在自身的压力与压差作用下由发生器流至溶液热交换器,将部分热量传给稀溶液,温度降到(点8),4-8表示浓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放热过程。状态点8的浓溶液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器中的部分稀溶液(点2)混合,形成浓度为 、温度为 的中间溶液(点9' ),然后由吸收器泵均匀喷淋在吸收器管簇的外表面。中间溶液进入吸收器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故首先闪发出一部分水蒸气,浓度增大,用点9表示。由于吸收器管簇内流动的冷却水不断地带走吸收过程中放出的吸收热,因此中间溶液便具有不断地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水蒸气的能力,使溶液的浓度降至 ,温度由 降至 (点2)。8-9'和2-9'表示混合过程,9-2表示吸收器中的吸收过程。
假定送往发生器的稀溶液的流量为 ,浓度为 ,产生的冷剂水蒸气,剩下的流量为、浓度为的浓溶液出发生器。根据发生器中的质量平衡关系得到下式
令 ,则 (1)
a称为循环倍率。它表示在发生器中每产生1kg水蒸气所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称为放气范围。
上面所分析的过程是对理想情况而言的。实际上,由于流动阻力的存在,水蒸气经过挡水板时压力下降,因此在发生器中,发生压力 应大于冷凝压力 ,在加热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溶液浓度的降低。另外,由于溶液液柱的影响,底部的溶液在较高压力下发生,同时又由于溶液与加热管表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的有限性,使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浓度低于理想情况下的浓度 ,(-) 称为发生不足;在吸收器中,吸收器压力 应小于蒸发压力 ,在冷却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将引起稀溶液浓度的增大。由于吸收剂与被吸收的蒸气相互接触的时间很短,接触面积有限,加上系统内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存在,均降低溶液的吸收效果,吸收终了的稀溶液浓度 比理想情况下的 高,(-) 称为吸收不足。发生不足和吸收不足均会引起工作过程中参数的变化,使放气范围减少,从而影响循环的经济性。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及传热计算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计算应包括热力计算、传热计算、结构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计算等,此处仅对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的方法与步骤加以说明。
热力计算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是根据用户对制冷量和冷媒水温的要求,以及用户所能提供的加热热源和冷却介质的条件,合理地选择某些设计参数(传热温差、放气范围等),然后对循环加以计算,为传热计算等提供计算和设计依据。
(1)已知参数
①制冷量 它是根据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同时考虑到冷损、制造条件以及运转的经济性等因素而提出。
②冷媒水出口温度 它是根据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提出的。由于 与蒸发温度 有关。若下降,机组的制冷及热力系数均下降,因此在满足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提高蒸发温度。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因为用水作制冷剂,故一般大于5℃。
③冷却水进口温度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应当指出,尽管降低 能使冷凝压力下降,吸收效果增强,但考虑到溴化锂结晶这一特殊问题,并不是愈低愈好,而是有一定的合理范围。机组在冬季运行时尤应防止冷却水温度过低这一问题。
④加热热源温度 考虑到废热的利用、结晶和腐蚀等问题,采用0.1~0.25Mpa的饱和蒸气或75℃以上的热水作为热源较为合理。如能提供更高的蒸气压力,则热效率可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2)设计参数的选定
①吸收器出口冷却水温度1 和冷凝器的口冷却水温度2 由于吸收式制冷机采用热能作为补偿手段,所以冷却水带走的热量远大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为了节省冷却水的消耗量,往往使冷却水串联地流过吸收器和冷凝器。考虑到吸收器内的吸收效果和冷凝器允许有较高的冷凝压力这些因素,通常让冷却水先经过吸收器,再进入冷凝器。冷却水的总温升一般取7~9℃,视冷却水的进水温度而定。考虑到吸收器的热负荷较冷凝器的热负荷大,通过吸收器的温升1较通过冷凝器的温升2高。冷却水的总温升为 。如果水源充足或加温度太低,则可采用冷却水并联流过吸收器和冷凝器的方式,这时冷凝器内冷却水的温升可以高一些。当采取串联方式时,
(2)
(3)
②冷凝温度 及冷凝压力 冷凝温度一般比冷却水出口温度高2~5℃,即
(4)
根据查水蒸气表求得,即
③蒸发温度及蒸发压力 蒸发温度一般比冷媒水出水温度低2~4℃。如果 要求较低,则温差取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即
(5)
蒸发压力根据求得,即
④吸收器内稀溶液的最低温度 吸收器内稀溶液的出口温度一般比冷却水出口温度高3~5℃,取较小值对吸收效果有利,但传热温差的减小将导致所需传热面积的增大,反之亦然。
(6)
⑤吸收器压力 吸收器压力因蒸气流经挡水板时的阻力损失而低于蒸发压力。压降的大小与挡水板的结构和气流速度有关,一般取 ,即
(7)
⑥稀溶液浓度 根据和,由溴化锂溶液的图确定,即
(8)
⑦浓溶液浓度 为了保证循环的经济性和安全可行性,希望循环的放气范围(-) 在0.03~0.06之间,因而
(9)
⑧发生器内溶液的最高温度 发生器出口浓溶液的温度 可根据
(10)
的关系在溴化锂溶液的图中确定。尽管发生出来的冷剂蒸气流经挡水板时有阻力存在,但由于与相比其数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假定= 时影响甚微。一般希望 比加热温度 低10~40℃,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则有关参数应作相应的调整。较高时,温差取较大值。
⑨溶液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与 浓溶液出口温度由热交换器冷端的温差确定,如果温差较小,热效率虽较高,要求的传热面积仍会较大。为防止浓溶液的结晶,应比浓度所对应的结晶温度高10℃以上,因此冷端温差取15~25℃,即
(11)
如果忽略溶液与环境介质的热交换,稀溶液的出口温度可根据溶液交换的热平衡式确定,即
(12)
再由和 在图上确定,式中 。
⑩吸收器喷淋溶液状态 为强化吸收器的吸收过程,吸收器通常采用喷淋形式。由于进入吸收器的浓溶液量较少,为保证一定的喷淋密度,往往加上一定数量稀溶液,形成中间溶液后喷淋,虽然浓度有所降低,但因喷淋量的增加而使吸收效果增强。
假定在的浓溶液中再加入的稀溶液,形成状态为9' 的中间溶液,如图6所示,根据热平衡方程式
令 ,则
(13)
f称为吸收器稀溶液再循环倍率。它的意义是吸收1kg冷剂水蒸气需补充稀溶液的公斤数。一般,有时用浓溶液直接喷淋,即 。同样,可由混合溶液的物量平衡式求出中间溶液的浓度。即
(14)
再由 和通过图确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 。
(3)设备热负荷计算
设备的热负荷根据设备的热平衡式求出。
①制冷机中的冷剂水的流量 冷剂水流量由已知的制冷量 和蒸发器中的单位热负荷确定。
(15)
由图7可知
(16)
②发生器热负荷 由图8可知
即
(17)
③冷凝器热负荷 由图9可知
(18)
④吸收器热负荷 由图10可知
(19)
⑤溶液热交换热负荷 由图11可知
(20)
(4)装置的热平衡式、热力系数及热力完善度
若忽略泵消耗功率带给系统的热量以及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的热量,整个装置的热平衡式应为
(21)
热力系数用 表示,它反映消耗单位蒸气加热量所获得的制冷量,用于评价装置的经济性,按定义
(2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一般为0.65~0.75,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通常在1.0以上。
热力完善度是热力系数与同热源温度下最高热力系数的比值。假设热源温度为 ,环境温度为,冷源温度为,则最高热力系数为
(23)
热力完善度可表示为
(24)
它反映制冷循环的不可逆程度。
(5)加热蒸气的消耗量和各类泵的流量计算
①加热蒸气的消耗量
(25)
式中 A----- 考虑热损失的附加系数,A=1.05~1.10;
―― ----- 加热蒸气焓值,kJ/kg;
―― ----- 加热蒸气凝结水焓值,kJ/kg。
②吸收器泵的流量
(26)
式中 ----- 吸收器喷淋溶液量,kg/s;
―― ----- 喷淋溶液密度,kg/l,由图查取。
③发生器泵的流量
(27)
式中 ----- 稀溶液密度,kg/l,由图查取。
④冷媒水泵的流量
(28)
式中 ----- 冷媒水的比热容, ;
―― ----- 冷媒水的进口温度,℃;
―― ----- 冷媒水的出口温度,℃。
⑤冷却水泵的流量 如果冷却水是串联地流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它的流量应从两方面确定。
对于吸收器
(29)
对于冷凝器
(30)
计算结果应为,如果两者相差较大,说明以前假定的冷却水总温升的分配不当,需重新假定,至两者相等为止。
⑥蒸发器泵的流量 由于蒸发器内压力很低,冷剂水静压力对蒸发沸腾过程的影响较大,所以蒸发器做成喷淋式。为了保证一定的喷淋密度,使冷剂水均匀地润湿发器管簇的外表面,蒸发器泵的喷淋量要大于蒸发器的蒸发量,两者之比称为蒸发器冷剂水的再循环倍率,用a表示,a=10~20。蒸发泵的流量为
(31)
传热计算
(1)传热计算公式
简化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
(32)
式中 ----- 传热面积, ;
―― ----- 传热量,w ;
―― ----- 热交换器中的最大温差,即热流体进口和冷流体进口温度之差,℃;
――a,b ----- 常数,它与热交换器内流体流动的方式有关,具体数据见表1;
――----- 流体a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
――----- 流体b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采用公式(32)时,要求< 。
如果有一种流体的换热过程中发生集态改变,例如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由于此时该流体的温度没有变化,故,公式(32)可简化为
(33)
(2)各种换热设备传热面积的计算
①发生器的传热面积 进入发生器的稀溶液处于过冷状态(点7),必须加热至饱和状态(点5)才开始沸腾,由于温度从上升到所需热量与沸腾过程中所需热量相比很小,因此在传热计算时均按饱和温度计算。此外,如果加热介质为过热蒸气,其过热区放出的热量远小于潜热,计算时也按饱和温度计算。由于加热蒸气的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故,相应的发生器传热面积为
(34)
式中 ----- 发生器传热系数,。
②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进入冷凝器的冷剂水蒸气为过热蒸气,因为它冷却到饱和蒸气时放出的热量远小于冷凝过程放出的热量,故计算时仍按饱和冷凝温度 进行计算。由于冷剂水蒸气在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故,即
(35)
式中 ----- 冷凝器传热系数,。
③吸收器的传热面积 如果吸收器中的冷却水作混合流动而喷淋液不作混合流动,则
(36)
式中 ----- 吸收器传热系数,。
④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蒸发过程中冷剂水发生相变,,则
(37)
式中 ----- 蒸发器传热系数,。
⑤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 由于稀溶液流量大,故水当量大,应为稀溶液在热交换器中的温度变化。两种溶液在换热过程中的流动方式常采用逆流形式,则
(38)
式中 ----- 溶液热交换传热系数,。
(3)传热系数
在以上各设备的传热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传热数外,其余各参数均已在热力计算中确定。因此传热计算的实质问题是怎样确定传热系数K的问题。由于影响K值的因素很多,因此在设计计算时常根据同类型机器的试验数据作为选取K值的依据。表2列出了一些国内外产品的传热系数,供设计时参考。
由表2可见,各设备传热系数相差很大。实际上,热流密度、流速、喷淋密度、材质、管排布置方式、水质、不凝性气体量及污垢等因素均会影响传热系数的数值。目前,国内外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如对传热管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水速、改进喷嘴结构等,使传热系数有较大的提高。设计过程中务必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确定K值。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举例
(1)热力计算
①已知条件:
1)制冷量
2)冷媒水进口温度 ℃
3)冷媒水进口温度 ℃
4)冷却水进口温度 ℃
5)加热工作蒸气压力 ,相对于蒸气温度℃
②设计参数的选定
1)吸收器出口冷却水温度1 和冷凝器出口冷却水温度2 为了节省冷却水的消耗量,采用串联方式。假定冷却水总的温升=8 ℃,取1 ℃,2 ℃,则
2)冷凝温度及冷凝压力取 ℃,则
3)蒸发温度及蒸发压力取 ℃,则
4)吸收器内稀溶液的最低温度 取 ℃,则
5)吸收器压力 假定 ,则
6)稀溶液浓度 由 和 查图得
7)浓溶液浓度 取 ,则
8)发生器内浓溶液的最高温度 由 和 查 图得 ℃
9)浓溶液出热交换器时的温度 取冷端温差 ℃,则
℃
10)浓溶液出热交换器时的焓 由 和 在图上查出
11)稀溶液出热交换器的温度 由式(1)和式(12)求得
再根据 和 在图上查得℃
12)喷淋溶液的焓值和浓度 分别由式(13)和式(14)求得,计算时取
由和查图,得℃
根据以上数据,确定各点的参数,其数值列于表3中,考虑到压力的数量级,表中压力单位为kPa。
③设备热负荷计算
1)冷剂水流量 由式(15)和式(16)得
2)发生器热负荷 由式(17)得
3)冷凝器热负荷 由式(18)可知
4)吸收器热负荷 由式(19)得知
5)溶液热交换器热负荷 由式(20)得
④装置的热平衡、热力系数及热力完善度
1)热平衡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与 十分接近,表明上面的计算是正确的。
2)热力系数 由式(22)得
3)热力完善度 冷却水的平均温度 和冷媒水平衡温度 分别为
由式(23)
由式(24)
⑤加热蒸气的消耗量和各类泵的流量计算
1)加热蒸气消耗量 由式(25)
2)吸收器泵的流量 由式(26)
式中 ,由 和 查图可得
3) 发生器泵流量 由式(27)
式中 ,由 和 查图可得
4) 冷媒水泵流量 由式(28)
5) 冷却水泵流量 由式(29)和式(30)
两者基本相同,表明开始假定的冷却水总温升的分配是合适的,并取 。
6) 蒸发器泵流量 由式(31),并取a=10 ,得
(2)传热计算
①发生器面积 由式(34),取 ,则
②冷凝器传热面积 由式(35),取 ,则
③吸收器传热面积 由式(36),取 ,则
④蒸发器传热面积 由式(37),取 ,则
⑤溶液热交换器传热面积 由式(38),取 ,则
㈥ 关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是以蒸汽为热源,以溴化锂溶液为工质,制取低温冷媒水,用作空
调系统和工艺流程中的冷源,可广泛应用手于轻纺、化工、电子、食品等工矿企业,也可应用
于宾馆、剧院、医院、大楼等场合。
其特点为:
1.可以利用废蒸汽或热水为热源,大幅度节能。
2.溴化锂无毒无臭、无爆炸危险,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制冷设备。
3. 冷量可在10~100%范围内无级调速。
4.振动小、噪音低,对机房和基础无特殊要求,可安装在室外或地下室,只要接上水、电、汽即可投入使用。
机组有单效型、双效型、热水型多种规格,制冷量从 30万千卡/时~200万千卡/时多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多年来被压缩式制冷机广为采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由于对大气臭氧层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各国环保组织已于2000年发出了禁止生产令。新型制冷剂的待开发及压缩式制冷机能源消耗大的矛盾也就显得更加突出。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其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及一机多用等优点被推到了市场前沿,近几年已被广泛采用。
由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机型多、应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给广大用户及空调制冷专业人员带来了不少技术难题。而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除从事本专业的人员在院校能接受到此部分的专业知识外,对于广大的用户及从事空调制冷专业管理和维修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技术空白点。
本书以专业教材的结构形式,从溴化锂水吸收的基础理论开始,介绍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机组结构、组成部件、机构控制和安装调试方法,以及机组的使用、维修、保养方法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本书以介绍国产(合资)机组为主,力求反映出国内外机组的现今水平。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基础理论
1.1 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1.2 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
1.3 溴化锂溶液的性质
1.4 溴化锂溶液的热力状态图
1.5 直燃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燃料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2.1 基本原理
2.2 理论循环
2.3 实际循环
2.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循环流程
2.5 机组能量输入/输出的主要工作系统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形式与结构
3.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
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类型
3.3 机组主要组成部件的结构
3.4 机组主要附属部件的结构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性能特点
4.1 适用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
4.2 外部条件变化与机组性能的关系
4.3 影响机组性能的其他因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自动控制
5.1 机组制冷量的自动调节方法
5.2 机组运行中的安全保护系统
5.3 控制机构和安全保护中的常用元器件
5.4 PLC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性能试验及试运行
6.1 机组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6.2 机组的性能试验
6.3 机组的试运行
6.4 机组运行参数的调整
6.5 机组正常运行中的管理
㈦ 怎样提高溴化锂机组制冷量
要看你机组本身的设计冷量是多少了,你如果要在标准工况下比设计冷量高基本很难,现在机组设计时没什么余量的,可以通过提高输入热量,增加溶液,降低冷却水温度来提高一点冷量,不会差太大,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通过提高冷水的出水温度来提搞冷量,比如空调工况出水是7度,实际上10度的水对于空调工况来说也不错,这个样子至少能提升10%左右的冷量。
如果你机组本身出现故障,或冷量下除了,可以通过维修来提升冷量。
㈧ 美国开利溴化锂中央空调机的原理
溴化锂属于制冷剂 目前溴化锂机组,使用的制冷剂就是 溴化锂水溶液 他是双工质制冷剂,使用蒸发式制冷 也就是说,溴化锂机组是使用热来制冷的,通过获得的热量(比如太阳能集热器)将溴化锂水溶液蒸发,蒸汽被高浓度溴化锂吸收过程中带走大量的热,并且冷却 也就是说,溴化锂机组需要1个热媒(热源),一个冷却水(冷却塔),一个冷冻水(就是获得的冷水)回路 这样一来,溴化锂机组如果不考虑热量来源的价格,那么他消耗的电能,仅仅是水泵的电能,他不需要压缩机 具体请参考 溴化锂机组 ,比如远大溴化锂机组,美国开利溴化锂中央空调机组等。但溴化锂机组通常无法做得很小,一般都是中央空调,而且溴化锂机组需要热源,很麻烦,但是如果是大型的地方,比如有地热能源,太阳能等,还是很经济的,溴化锂机组所需要的电能仅仅是水泵的电能,这个电能几乎可以忽略,不到压缩机式制冷机组的四十份之一。总之,溴化锂制冷[包括制热,反过来装就是制热了]机组,他使用的制冷剂为溴化锂水溶液,但他没有压缩机,他是蒸发式制冷。
㈨ 制冷机的制冷原理
制冷机(refrigerating machine) 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能量转换和热量转移)的工质称为制冷剂。制冷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属深低温技术范围。制冷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①压缩式制冷机。依靠压缩机的作用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以实现制冷循环,按制冷剂种类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以液压蒸发制冷为基础,制冷剂要发生周期性的气-液相变)和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以高压气体膨胀制冷为基础,制冷剂始终处于气体状态)两种,现代制冷机以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应用最广。
②吸收式制冷机。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热化学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又可分为氨水吸收式、溴化锂吸收式和吸收扩散式3种。
③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依靠蒸汽喷射器(喷射式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
④半导体制冷器。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取冷量。
制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工作温度(对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为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气体压缩式制冷机和半导体制冷器为被冷物体的温度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制冷量(制冷机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物体移去的热量)、功率或耗热量、制冷系数(衡量压缩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指消耗单位功所能得到的冷量)以及热力系数(衡量吸收式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指消耗单位热量所能得到的冷量)等。
水 制冷原理 是利用保险展示柜冷却水 从主冷凝器顶部流入,混合蒸汽经 冷却水 淋洒后被冷凝,与冷却水一起由下部排入水池。积存在主冷凝器内的未凝结蒸汽和空气,由第一辅助喷射器抽出,经过 第一辅助冷换器的冷凝,再由第二辅助喷射器和第二辅助冷凝器抽吸冷凝后直接排入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