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空调蒸发器的制冷剂是怎么就变成低压低温气体的
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已吸收了热量变成气态的低压低温制冷剂,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输送至冷凝器。冷凝器里,气态高温制冷剂将大量的热量传递给外机的空气,成为温度不高、压力较高的液体,然后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后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毛细管(非常细,液体压力被阻止在毛细管之前)节流进入蒸发器,经毛细管控制流量而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由于体积瞬间的增大,使其压力和温度同时降低,在蒸发器制冷剂在一定的压下蒸发沸腾,吸取蒸发器周围空间的热量,在此过程中,液态制冷剂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气体,即由湿蒸气变成了饱和蒸气,然后再被吸入压缩机进行压缩,继续下一个循环。制冷剂在这个密闭的系统中反复循环,使室内温度降低交换到室外达到人工制冷的目的。冰箱也是一个道理。
㈡ 制冷剂有何作用共分几种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质介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气化,在冷凝器内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环境介质,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目前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大约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利昂类以及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根据制冷剂的化学成分,可将制冷剂分为无机化合物、卤族化合物(氟利昂)、碳氢化合物和共沸混合物4种。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是使用较早的制冷剂,后来逐渐为氟利昂制冷剂所取代,但氨和水依然作为制冷剂应用于空调制冷行业中。
(2)卤族化合物制冷剂(氟利昂制冷剂)
氟利昂(英语Freon的译音)是中、小型空调、食品冷藏与家用冰箱中使用最普遍的制冷剂,也是目前对人体危害最小的制冷剂。最常用的氟利昂制冷剂是R22、R134a及R13。
(3)碳氢化合物制冷剂
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主要作为工业制冷装置的制冷剂。
(4)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共沸混合物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溶的单纯制冷剂,在常温下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合物的性质同单纯制冷剂的性质一样,具有较为固定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常用的有R502、R503等。
根据制冷剂使用的温度范围,可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大类。
高温制冷剂又称低压制冷剂。其蒸发温度高于0℃,冷凝压力低于0.3MPa,如R21等,适用于离心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中温制冷剂又称中压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50~0℃,冷凝压力为1.5~2.0MPa,如R22、R502等。其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活塞式压缩机的电冰箱、食堂小冷库、空调用制冷系统、大型冷藏库等制冷装置中。
低温制冷剂又称高压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低于-50℃,冷凝压力为2.0~4.0MPa,如R13、R14等,主要用于低温的制冷设备中,如复叠式低温制冷装置。
㈢ 制冷剂的其它分类
制冷剂的品种很多,按其正常蒸发温度(t0)及在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力(即冷凝压力,Pk),可分为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和低温制冷剂三类。
(1)高温制冷剂(低压制冷剂)
t0>0℃
Pk≤2~3个绝对压力
(2)中温制冷剂(中压制冷剂)
0℃≥t0-60℃
Pk≤15~20个绝对压力
(3)低温制冷剂(高压制冷剂)
t0≤-60℃
Pk>20个绝对压力
㈣ 制冷剂怎样分类的
制冷剂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冷媒、致冷剂、雪种,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分类如下:
1.按化学成分和组成分分类
①.低压高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3Kg/cm2(绝对),T0 >0℃如R11(CFCl3),其T0=23.7℃。这类制冷剂适用于空调系统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通常30℃时,Pk≤3.06Kg/cm2 。
②.中压中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 20Kg/cm2(绝对),0℃< T0 >-60℃。如R717、R12、R22等,这类制冷剂一般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
③.高压低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0Kg/cm2(绝对),T0≤-70℃。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这类制冷剂适用于复迭式制冷装置的低温部分或-70℃以下的低温装置中。
㈤ 制冷剂r22与r23有什么区别
1、使用温度不同:
R22是高温制冷剂,R23是超低温制冷剂。
2、成分不同:
R22是氯二氟甲烷,R23是三氟甲烷。
3、对环境危害不同:
R22二氟一氯甲烷属于对高空臭氧层有破坏作用(ODP)及温室效应(GWP)。发达国家必须在2030年前全面禁用,发展中国家也不迟于2040年。
R-23属于HFC类物质(非ODS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因此完全不破坏臭氧层,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推荐使用的环保制冷剂,也是主流的环保制冷剂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氟利昂
网络-R22
网络-R23
㈥ 制冷剂是低温低压的,为什么要变成高温高压的,变成高压有什么作用的
因为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这样压缩机不断工作,就不断地把低压区一端的热量吸收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会随应用温度而变化,例如冰水机之蒸发温度约为0~5℃,冷冻库主机之蒸发温度约为-20 ~ -30℃,家用空调机之蒸发温度约为5~10℃。
蒸发温度愈低,蒸发压力亦愈低,若冷媒之蒸发压力低於大气压力时,则空气易侵入系统,系统处理上较为困难,因此希望冷媒在低温蒸发时,其蒸发压力可高於大气压力。
制冷剂在冷冻循环系统中,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不起分解作用,在空调系统中,通过制冷机组的运转,进入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蒸发而吸热。
当通入蒸发器内冷水即很快在蒸发器内进行热量交换,热量被制冷剂吸收而温度下降成为冷冻水,然后冷冻水再通过空调设备中的表冷器与被处理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空气温度降低。
而在这一种制冷循环和热量交换过程中,其冷量的这种远距离的传递而达到空调系统中空气降温要求,必须有水和空气为冷媒。
㈦ 汽车空调膨胀阀为什么能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
这个原因可以看看汽车空调膨胀阀工作情况可了解。膨胀阀也称节流阀,是组成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安装在蒸发器入口处,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高压与低压的分界点。其功用是:把来自贮液干燥器的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减压,调节和控制进入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量,使之适应制冷负荷的变化,同时可防止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即未蒸发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后被压缩,极易引起压缩机阀片的损坏)和蒸发器出口蒸气异常过热。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采用的感温式膨胀阀,也叫热力膨胀阀,它是利用装在蒸发器出口处的感温包来感知制冷剂蒸气的过热度(过热度是指蒸气实际温度高于蒸发温度的数值),由此来调节膨胀阀开度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流量。感温包和蒸发器出口管接触,蒸发器出口温度降低时,感温包、毛细管和薄膜上腔内的液体体积收缩,膨胀阀阀口将闭合,借以限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相反.如果蒸发器出口温度升高,膨胀阀量口将开启。借以增加制冷剂流量。
㈧ 制冷剂按标准沸点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制冷剂按标准沸点的不同可分为可分为三种:高温、中温、低温制冷剂:
一、低压高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3kg/cm(绝对),蒸发温度T0>0℃。如R11(氟利昂11,CFCL3,其T0=23.7℃),R21,R114,其T0=23.7℃。这类制冷剂适用于空调系统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通常30℃时,Pk≤3.06kg/cm.
二、中压中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0kg/cm(绝对),0℃>T0>-60℃。如R717(氨、NH3)、R12、R22(氟利昂22,CHCLF2,二氟一氯甲烷),R502(一种共沸制冷剂,由R22和R115(五氟一氯乙烷,C2F5CL)组成)等,这类制冷剂一般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
三、高压低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0kg/cm(绝对),T0≤-70℃。如R23(氟利昂23,CHF3,三氟甲烷),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CO2)、R503、乙烷、乙烯等,这类制冷剂适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部分或-70℃以下的低温装置中。
广州中冷温馨提醒:现在造假手段很多令人防不胜防,大家采购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一定要购买有知名度的大品牌,以避免潜在劣质的制冷剂冷冻机油与压缩机接触进而损坏压缩机......
㈨ 制冷剂是什么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冷媒、致冷剂、雪种,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常见的制冷剂剂有:氨(R717)、氟利昂(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R-134a、R-404A制冷剂、R-410A制冷等。
1.按化学成分和组成分分类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氨(NH3);二氧化碳(CO2);水(H2O)用在大中型冷库,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 R 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 “ 7 ” 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如水 R717;
2.根据制冷剂常温下在冷凝器中冷凝时饱和压力Pk和正常蒸发温度T0的高低,一般分为三大类
(1)低压高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3Kg/cm2(绝对),T0 >0℃如R11(CFCl3),其T0=23.7℃。
(2)中压中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 20Kg/cm2(绝对),0℃< T0 >-60℃。如R717、R12、R22等。
(3)高压低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0Kg/cm2(绝对),T0≤-70℃。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