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控车主轴编码器如何接线
主轴编码器需要将信号线接到数控系统的反馈接收口。
主轴编码器采用与主轴同步的光电脉冲发生器,通过中间轴上的齿轮1:1地同步传动。
数控车床主轴的转动与进给运动之间,没有机械方面的直接联系,为了加工螺纹,就要求给定进给伺服电动机的脉冲数与主轴的转速应有相对应的关系,主轴脉冲发生器起到了对主轴转动与进给运动的联系作用。
装置要求
1.数控机床对检测元件及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
(1)数控机床对检测元件要求
检测元件是检测装置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检测位移和速度,发送反馈信号。位移检测系统能够测量的最小位移量称为分辨率。分辨率不仅取决于检测元件本身,也取决于测量电路。
数控机床对检测元件的主要要求是:①寿命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②满足精度和速度要求;③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机床运行环境;④成本低;⑤便于与计算机联接。
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对检测系统的精度与速度的要求不同。通常大型数控机床以满足速度要求为主,而中、小型和高精度数控机床以满足精度要求为主。选择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脉冲当量时,一般要求比加工精度高一个数量级。
(2)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
位置检测装置是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检测位移和速度,发送反馈信号,构成闭环或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主要由检测系统的精度决定。
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元件,检测系统的精度要求和被测部件的最高移动速度各不相同。检测元件与系统的最高水平是:被测部件的最高移动速度高至240m/min时,其检测位移的分辨率(能检测的最小位移量)可达1μm,如24m/min时可达0.1μm。最高分辨率可达到0.01μm。
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装置有如下要求:
①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小,工作可靠,能长期保持精度,抗干扰能力强。
②在机床执行部件移动范围内,能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③使用维护方便,适应机床工作环境。
④成本低。
2. FANUC系统,编码器更换后如何设置回零点
一、在手轮方式下把机床挪到如下图位置:
(2)数控机床加了编码器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栅点法回机床原点
按机床检测元件检测原点信号方式的不同,返回机床参考点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栅点法,另一种为磁开关法。在栅点法中,检测器随着电机一转信号同时产生一个栅点或一个零位脉冲,在机械本体上安装一个减速撞块及一个减速开关后,数控系统检测到的第一个栅点或零位信号即为原点。
在磁开关法中,在机械本体上安装磁铁及磁感应原点开关,当磁感应原点开关检测到原点信号后,伺服电机立即停止,该停止点被认作原点。
栅点方法的特点是如果接近原点速度小于某一固定值,则伺服电机总是停止于同一点,也就是说,在进行回原点操作后,机床原点的保持性好。
磁开关法的特点是软件及硬件简单,但原点位置随着伺服电机速度的变化而成比例地漂移,即原点不确定。目前,几乎所有的机床都采用栅点法。
使用栅点法回机床原点的几种情形如下:
1、 使用增量检测反馈元件的机床开机后的第一次回机床原点;
2.、使用绝对式检测反馈元件的机床安装后调试时第一次机床开机回原点;
3、栅点偏移量参数设置调整后机床第一次手动回原点。
3. 编码器怎么编程
编码器编程: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编码器作用:
它是一种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如果编码器与齿轮条或螺旋丝杠结合在一起,也可用于测量直线位移。编码器产生电信号后由数控制置CN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等来处理。这些传感器主要应用在下列方面:机床、材料加工、电动机反馈系统以及测量和控制设备
4. 数控机床更换编码器后牙距不对怎么调大地数控机床更换编码器后螺距不对怎么调
摘要 数控车床加工螺纹时候螺距不对说明数控车床的车螺纹转速太高。一旦车螺纹转速超过太多拖板运动将可能失步,失步后就会造成前后螺距的不等。出现这种情况时降低螺纹转速即可解决此问题。
5. 广州数控 伺服电机 编码器怎么调零
万能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控制的伺服电机零位调整技巧
下述述两种调法完全取决于你的手工能力和熟练程度,一般来说,每款伺服电机都有自己专门的编码器自动调零软件.不外传仅是出于商业羸
利和技术保密.如果你是一家正规的维修店,请不要采用以下方法,应通过正常渠道购买相应的专业设备.实践证明,手工调整如果技巧掌握得当,
工作仔细负责,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大批量更换新编码器调零方法
第一步:折下损坏的编码器
第二步:把新的编码器按标准固定于损坏的电机上
第三步:按图纸找出Z信号和两根电源引出线,一般电源均为5V.
第四步:准备好一个有24V与5V两组输出电源的开关电源和一个略经改装的断线报警器,把0V线与Z信号线接到断线报警器的两个光耦隔离输入
端上
第五步:在电机转动轮上固定一根二十厘米长的横杆,这样转动电机时转角精度很容易控制.
第六步:所有连线接好后用手一点点转动电机轮子直到报警器发出报警时即为编码器零位,前后反复感觉一下便
可获得最佳的位置,经实测用这种方法校正的零位误差极小,很适于批量调整,经实际使用完全合格.报警器也可用示波器代替,转动时
当示波器上的电压波形电位由4V左右跳变0V时或由0V跳变为4V左右即是编码器的零位.这个也很方便而且更精确.杆子的长度越长精
度则越高,实际使用还是用报警器更方便又省钱.只要用耳朵感知就行了.在编码器的转子与定圈相邻处作好零位标记,然后拆下编码器
第七步:找一个好的电机,用上述方法测定零位后在电机转轴与处壳相邻处作好电机的机械零位标记.
第八步:引出电机的U V W动力线,接入一个用可控制的测试端子上,按顺序分别对其中两相通入24V直流电,通电时间设为2秒左右,观察各个电
机最终停止位置(即各相的机械零位位置)其中一个始必与刚才所作的机械零位标记是同一个位置.这就是厂方软件固定的电机机械零
位,当然能通过厂方专用编码器测试软件直接更改编码器的初始零位数据就更方便了.
如果你只有一台坏掉的伺服电机,你就要根据以上获得的几个相对机械零位逐个测试是不是我们所要的那个位置,这一步由伺服放大器
的试运行模式来进行测试.有关资料是必须的,否则不要轻易动手,以免损坏编码器.
第九步:把编码器装上电机后端,这一步要小心,以确保编码器零位记号和电机械械零位位置无偏移,最后固定柱头镙钉和可调固定底座..
对于同类电机来说获得了一个正确的零位位置后以后也就知道了24V的正负极该正确地连接至U V W的哪两个端子上,以后就不必再逐
个搞试验了,这一型号的编码器调零算是搞定了.
第十步:正确连接电机与伺服放大器,并把工作模式定为试运行,各厂商的测试方式均有些差异,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无任何硬件损坏,测试应
当一次成功.
第十一步:用自动调谐功能自动设定合适的PID数据.以保证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
由于损坏的有些电机很难判别电机轴承是否能承受额定高速运转的要求,经这样处理的电机还应进行抽样力矩测试和轴承测试,如果
轴承磨损严重,应同时更换轴承.
二:应急调零方法,简单而且实用.但必须把电机拆离设备并依靠设备来进行调试.试好后再装回设备再可.
事实上经过大量的调零试验,每个伺服电机都有一个角度小于10度的零速静止区域,和350度的高速反转区域,如果你是偶而更换一只编码器
,这样的做法确实是太麻烦了,这里有一个很简便的应急方法也能很快搞定.
第一步:拆下损坏的编码器
第二步:装上新的编码器,并与轴固定.而使可调底座悬空并可自由旋转,把电机重新连入电路,把机器速度调为零,通电正常后按启动开关后
有几种情况会发生,
一是电机高速反转,这是由于编码器与实际零位相差太大所致,不必惊慌,你可以把编码器转过一个角度直到电机能静止下来为止.
二是电机在零速指令下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你可以小心地先反时针转动编码器,注意:一定要慢,直到电机开始高速反转,记下该位置
同时立即往回调至静止区域.这里要求两手同时操作,一手作旋转,另一手拿好记号笔,记住动作一定要快,也不可慌乱失措,完全
没必要,这是正常现象.然后按顺时针继续缓慢转动直到又一次高速反转的出现,记下该位置并立即往回调至静止区,
通过上述调整,你会发现增量式伺服电机其实有一个较宽的可调区域,而这个区域里的中间位置就是伺服电机最大力矩输出点,如果一个电
机力矩不足或正反方向运行时有一个方向上力矩不足往往是因为编码器的Z信号削弱或该位置偏离中心所致,即零位发生了偏离,一般重新
调整该零位即可.
对于一个新的编码器来说这个静止区域相对较小,如大幅增加则是编码器内部电路出了问题,表现为力矩不足或发热大幅增加.用电流表测
量则空载电流明显增加.
找到中心位置后并把这个位置擦干净,只要把编码器底座用502胶直接固定于电机侧面对应处即可.待502干了后再在上机涂上一层在硅橡
胶即可投入正常运行.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这样处理后的伺服电机使用一年是没有问题的,
从上面的调整可以看出,由于编码器的轴与电机轴心是可以随便以任一角度连接的,所以编码器零位与电机的机械位置只是相对位置而已,
只有编码器的轴与电机轴固定了,那么编码器的实际零位位置也便固定下来了,如果活动底座位置确定了,那么轴间的柱头镙钉的位置也便 固定了.
用上述方法最大的问题是偏离了原来的固定镙丝口造成无法固定.但由于502胶可快速定位,硅橡胶的耐温又超过150度,硬度又不像环氧树
脂 ,用了后难以清除,第二次更换时只要用刮刀刮干净即可.
如果编码器再次损坏从硅橡胶外表即可看出是轴承的缘故还是电路损坏.一般情况下总是电机的轴承先坏,从而导致电机温度过大进而 使
编码器的轴承也接着损坏,一旦出现轴承高度磨损的现象,应立即更换轴承,以防编码器也跟着损坏.
6. 数控车床换了新编码器怎么还没有转速
那是因为你更换了新编码器后没重新匹配系统导致的。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需要把数控机床进行断电处理,然后用解码器读出数据后重置数据,然后再通电即可复位。
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
1、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适应模具等产品单件生产的特点,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合适的加工方法。
2、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3、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4、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5、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6、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7. 有一台数控车床(使用的是绝对型编码器)Z轴和Y轴的位置数据丢失!请问各位专家怎么从新设置参考点
什么也不用拆,手动移动到你需要设定的位置。按下MDI,在系统参数画面,找到1815参数 1815将#4 APZx #5 APCx 改为1。重新启动。完成, 这个可能和机床零点没丢失前有一定的误差,对于操作加工的时候重新设置工件坐标系就没什么影响但是 可能回影响你的软限位 如果这样的话你就移动各轴 根据实际 情况重新设置软限位
8.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1、用G92指令建立坐标系的程序。
2、系统轴参数应与编程方式一致,此时应设为直径编程方式(如更改需重新开机)。
3、Z轴对刀。在“点动操作”工作方式下,以较小进给速率试切工件端面,读出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下的Z轴坐标值Z2,此时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下的Z轴坐标值Z1为0,(如果工件坐标系在后端面则Z,为工件长度值L)。
4、 X轴对刀。在“点动操作”工作方式一下,以较小进给速率试切工件外圆,先读出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下的X轴坐标值X2,再退出刀具,测量工件的直径值。则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下的X轴坐标值为X2时,其在工件坐标系下的X 轴坐标值X1为工件直径值D。(如是半径编程方式即为半径值)
5、计算起刀点(B点),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值(X2 ',Z2')A点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值为(X1,21) ,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值为(XZ、Z2),故该两坐标系的位置关系即确定。
6、刀具偏置值的测量、计算。选择外圆刀作为基准刀。先在工件上切出基准点,读出刀具在基准点A时,其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值(既试切时的读数值XZ,Z2),再退刀、换刀,移动第二把刀使刀位点与工件基准点重合,读出此时的机床坐标值X22, Z22。则第二把刀的刀偏值。
螺旋进刀的G功能(G 指令代码):
G00快速定位
G01主轴直线切削
G02主轴顺时针圆壶切削
G03主轴逆时针圆壶切削
G04 暂停
G04 X4 主轴暂停4秒
G10 资料预设
G28原点复归
G28 U0W0 ;U轴和W轴复归
G41 刀尖左侧半径补偿
G42 刀尖右侧半径补偿
G40 取消
G97 以转速 进给
G98 以时间进给
G73 循环
G80取消循环 G10 00 数据设置 模态
G11 00 数据设置取消 模态
G17 16 XY平面选择 模态
G18 16 ZX平面选择 模态
G19 16 YZ平面选择 模态
G20 06 英制 模态
G21 06 米制 模态
G22 09 行程检查开关打开 模态
G23 09 行程检查开关关闭 模态
G25 08 主轴速度波动检查打开 模态
G26 08 主轴速度波动检查关闭 模态
G27 00 参考点返回检查 非模态
G28 00 参考点返回 非模态
G31 00 跳步功能 非模态
G40 07 刀具半径补偿取消 模态
G41 07 刀具半径左补偿 模态
G42 07 刀具半径右补偿 模态
G43 17 刀具半径正补偿 模态
G44 17 刀具半径负补偿 模态
G49 17 刀具长度补偿取消 模态
G52 00 局部坐标系设置 非模态
G53 00 机床坐标系设置 非模态
G54 14 第一工件坐标系设置 模态
G55 14 第二工件坐标系设置 模态
G59 14 第六工件坐标系设置 模态
G65 00 宏程序调用 模态
G66 12 宏程序调用模态 模态
G67 12 宏程序调用取消 模态
G73 01 高速深孔钻孔循环 非模态
G74 01 左旋攻螺纹循环 非模态
G76 01 精镗循环 非模态
G80 10 固定循环注销 模态
G81 10 钻孔循环 模态
G82 10 钻孔循环 模态
G83 10 深孔钻孔循环 模态
G84 10 攻螺纹循环 模态
G85 10 粗镗循环 模态
G86 10 镗孔循环 模态
G87 10 背镗循环 模态
G89 10 镗孔循环 模态
G90 01 绝对尺寸 模态
G91 01 增量尺寸 模态
G92 01 工件坐标原点设置 模态
(8)数控机床加了编码器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掌握好数控机床的方法:
1、了解机床的机械结构:要了解机床的机械构造组成;要掌握机床的轴系分布;更要牢牢地掌握机床各个数控轴的正负方向;要掌握机床的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譬如简单的气动系统原理和功能,简单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功能。
2、另外要掌握机床各辅助单元的工作原理和功能,譬如刀库、冷却单元、电压稳压器,电器柜冷却器等等单元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机床各个安全门锁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
3、牢牢地掌握机床的各操作按钮功能:知道怎么执行程序;怎么暂停程序后检查工件加工状态后,恢复暂停状态后继续执行程序,怎么停止程序;怎么更改程序后再执行程序,诸如此类。
4、了解你所操作机床是什么样的操作系统;简单了解数控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工作方法;系统使用什么样工作语言,机床加工使用的软件及其使用的语言。
9. 数控车床主轴传动系统中编码器的作用及同步带是如何调整松紧的
控制系统用主轴编码器输出的每转1024(或1200)个脉冲信号,来控制运动轴和主轴同步运动,实现每转进给功能(G99)和螺纹进给功能。主轴编码器每转一圈还输出一个螺纹头脉冲,车螺纹时用来控制刀具在主轴运转到固定角度时启动,保证不乱牙。因此没有主轴编码器或编码器损坏的机床,没有每转进给和车螺纹功能。为了保证编码器和主轴同步转动,皮带应调得稍紧些。
10. 调直机编码器怎么设置
钢筋调直机设置长度及数量的方法:开机回零后,按设置,批次自动显示:长度数字窗闪烁接着输入长度,按确认键,输入数量,按确认。
编码器与电机体的同步关系导致了不能随意拆卸安装,否则会出现过流,过载,过速等问题。我们维修的故障类型30%以上是由业余人员或普通电机维修人员扩大二次故障送修的。
判断故障部位最佳的办法是替换由于伺服控制本身闭环的复杂性,出故障时,需要判断是哪个部位坏了,伺服电机客户误判率也很高。
常见故障:
1、编码器本身故障:是指编码器本身元器件出现故障,导致其不能产生和输出正确的波形。这种情况下需更换编码器或维修其内部器件。
2、编码器连接电缆故障:这种故障出现的几率 最高,维修中经常遇到,应是优先考虑的因素。通常为编码器电缆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这时需更换电缆或接头。还应特别注意是否是由于电缆固定不紧,造成松动引起开焊或断路,这时需卡紧电缆。
3、编码器+5V电源下降:是指+5V电源过低, 通常不能低于4.75V,造成过低的原因是供电电源故障或电源传送电缆阻值偏大而引起损耗,这时需检修电源或更换电缆。
4、绝对式编码器电池电压下降:这种故障通常有含义明确的报警,这时需更换电池,如果参考点位置记忆丢失,还须执行重回参考点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