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混凝沉澱池的混凝沉澱池
2.1 絮凝反應池池型及特點 型式 優缺點 使用條件 隔板絮凝池 往復式 優點:絮凝效果好,構造簡單,施工方便。
缺點:容積較大,水頭損失較大,轉折處絮粒易破碎, 出水流量分配不易均勻。 水量大於30000m/d的水廠,水量變動小 回轉式 優點:絮凝效果好,水頭損失較小,構造簡單,施工方便。
缺點:出口處易積泥, 出水流量分配不易均勻。 水量大於30000m/d的水廠,水量變動小 ,適用於舊池改建和擴建 旋流絮凝池 優點:容積小,水頭損失較小。
缺點:池子較深,地下水位高處施工較困難,絮凝效果較差。 一般適用中小型水廠 渦流絮凝池 優點:絮凝時間短,容積小,造價較低。
缺點:池子較深,錐底施工較困難,絮凝效果較差。 水量小於30000m/d的水廠 折板絮凝池 優點:絮凝時間短,容積小,絮凝效果好。
缺點:造價高。 水量變化不大的水廠 穿孔旋流絮凝池 優點:構造簡單,施工方便。
缺點:絮凝效果差。 水量變化不大的水廠 機械絮凝池 優點:絮凝效果好,水頭損失較小,可適應水質、水量的變化。
缺點:需機械設備和經常維修。 大小水量均適用,並適應水量變動較大的水廠 2.2 隔板絮凝池設計要點
(1) 絮凝時間一般宜為20~30min;
(2) 絮凝池廊道的流速,應按由大到小漸變進行設計,起端流速宜為0.5~0.6m/s,末端流速宜為0.2~0.3m/s;
(3) 隔板間凈距宜大於0.5m。
2.3 機械絮凝池設計要點
(1)絮凝時間宜為15~20min;
(2)池內設3~4擋攪拌機;
(3)攪拌機的轉速應根據漿板邊緣處的線速度通過計算確定,線速度宜自第一檔的0.5m/s逐漸變小至末檔的0.2m/s;
(4)池內宜設防止水體短流的設施。
2.4 折板絮凝池設計要點
(1)絮凝時間一般宜為12~20min;
(2)絮凝過程中的速度應逐段降低,分段數不宜少於三段,各段的流速可分別為:
第一段:0.25~0.35 m/s;
第二段:0.15~0.25 m/s;
第三段:0.10~0.15 m/s;
(3)折板夾角採用90°~120°;
(4)第三段宜採用直板。
2.5 柵條(網格)絮凝池設計要點
(1)絮凝池宜設計成多格豎流式;
(2)絮凝時間一般宜為12~20min,用於處理低溫低濁水時,絮凝時間可適當延長。
(3)絮凝池豎井流速、過柵(過網)和過孔流速應逐段遞減,分段數宜分三段,流速分別為:
豎井平均流速:前段和中段0.14~0.12m/s,末段0.14~0.10m/s;
過柵(過網)流速:前段0.30~0.25m/s,中段0.25~0.22m/s;
豎井之間孔洞流速:前段0.30~0.20m/s,中段0.20~0.15m/s,末段0.14~0.10m/s。
(4)絮凝池宜布置成2組或多組並聯形式。
(5)絮凝池內應有排泥設施。
❷ 給水工程 絮凝的一個題目
❸ 混合絮凝沉澱池和機械加速澄清池哪個效果好
1/兩種池型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工藝流程都是 混合-絮凝-沉澱
2/區別是混合絮凝沉澱池是利用水力條件來完成上述工藝流程,,機械加速澄清池是利用機械動力完成混合絮凝.
3/從運行的角度:混合絮凝沉澱池由於是利用水利條件完成工藝流程,因此機械設備少,維護工作量小,運行費用低,不考慮附屬系統的話,混合絮凝沉澱池只有排泥閥門屬於用電設備,其餘的不需要外動力.且是間歇運行,只有排泥的時候需要通電啟動。而機械加速澄清池的混合和絮凝階段是依靠機械攪拌來完成的,需要電力,涉及的機械,有攪拌機、刮泥機,排泥閥門、污泥迴流泵等,且需要隨系統24小時運行,一個水廠按設計壽命30年計算,其耗電和運行維修成本可想而知。
4、機械加速澄清池的泥渣循環,是因為機械攪拌的絮凝過程在流體空間內形成的是大渦旋,沒有達到膠體顆粒絮凝碰撞所需要的湍流狀態,泥渣循環是為了加強絮凝的效果,否則外圍的沉澱區的上升流速會很低,傳統的澄清池的上升流速都不會超過1.8.甚至在1.5左右。
兩種池型如果比較的話,按照目前市場上做的最好的來比較。
1、一次投資,混合絮凝沉澱池要比機械加速澄清池低。因為機械設備少。
2、運行成本及維修成本,不用解釋,腳趾頭都能想明白。
3、機械加速澄清池再加入細沙進行泥渣迴流的情況下,沉澱區的上升流速比混合絮凝沉澱池高,因此佔地可以節省一些。
4、作為最終客戶來講,根據自身情況,綜合衡量2種池型的特點,結合經濟效益產出比,進行選擇。
❹ 絮凝能在斜板沉澱池中進行嗎
混凝與絮凝的概念區別在於,混凝是一個涉及凝聚和絮凝兩個階段的總體過程,其中凝聚是指通過化學手段破壞膠體的穩定性,而絮凝則是指脫穩膠體相互聚結成大顆粒絮體。混凝以化學過程為主,絮凝則主要依靠物理作用。
斜板沉澱池通常用於隔油池,而較少直接應用於混凝過程。但在混凝處理中,常見的設備包括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和機械攪拌絮凝池。隔板絮凝池通過水流在隔板之間以特定流速通過,完成絮凝過程。其中,往復式隔板絮凝池的特點是流速從大到小,間距從小到大,水流180度轉彎,這種設計對絮凝後期不利,容易導致絮凝體破碎。
回轉式隔板絮凝池則不同,水流從池中心進入,逐漸回轉至外側,90度轉彎,具有較小的局部水頭損失,有利於保持絮凝體的完整。
折板絮凝池是在隔板絮凝池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設備,通過在池內設置平折板或波紋板,使水流沿折板豎向上下流動,通過多次轉折促進絮凝。根據折板的安裝方式,可以分為同波折板和異波折板;根據水流通過折板間隙的數量,可以分為單通道和多通道,甚至可以組合使用。
機械攪拌絮凝池則利用電動機通過減速裝置驅動攪拌器,對水進行攪拌,使水中顆粒相互碰撞,促進絮凝。攪拌器的類型包括漿板式和葉輪式,根據攪拌軸的位置,分為水平軸式和垂直軸式。這些設備通過分格串聯,每格配備一個攪拌機,G值由大到小,分格數越多,絮凝效果越好,但相應的造價和維修量也會增加。攪拌強度主要取決於攪拌器的轉速和攪拌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