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測繪機械零件
通常是需要傳統手段例如三坐標等等設備測繪出結構和形位公差然後使用UG設計出圖紙來!當然有曲面很發展的情況下就只能使用三維掃描儀了!不過這些您都可以找我
⑵ 設計機械零件時注意哪些要素
1-可靠性。比如設計一個傳動軸,要考慮是均勻負載還是沖擊負載,是軸向負載還回是徑向負載還是都有,或者綜合受力答。一般來說,均勻的小負載,可以採用間隙或過渡配合,並且公差可以放大一些,這樣加工成本就低。高速,大負載或沖擊負載就得採用過盈配合,例如柴油機的飛輪軸。
2-合理性。還以軸為例,外徑尺寸公差得看配什麼東西,比如配軸承,那就得按照基孔制的要求來設計,就是按照軸承的內徑公差來確定軸徑公差。
3-工藝加工,你設計的東西要考慮是否能加工得出來,加工方便與否。
4-成本問題。性價比很好。
⑶ 機械零件設計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機械零件設計的注意事項:
產品設計過程是智力活動過程,它體現了設計人員的創新思維活動,設計過程是逐步逼近解決方案並逐步完善的過程。設計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設計過程要有全局觀點,不能只考慮設計對象本身的問題,而要把設計對象看作一個系統,處理「人—機—環境」之間的關系。
(2)善於運用創造性思維和方法,注意考慮多種方案的解,避免解決問題的局限性。
(3)設計的各階段應有明確的目標,注意各階段的評價和優選,以求出既滿足功能要求又有最大實現可能的方案。
(4)要注意反饋及必要的工作循環。解決問題要由抽象到具體,由局部到全面,由不確定到確定。
械零件是指組成機器的不可拆分的基本單元,如螺栓、螺釘、鍵、帶、齒輪、軸、彈簧、銷等。機械零件分為通用零件和專用零件。通用零件是指能在各種機器中廣泛使用的零件,專用零件是指只能在某一類特定的機器中使用的零件。
⑷ 機械專業機器測繪注意事項
這個太復雜,呵呵 不是這里能弄清楚的啊!!你看看A10嘛。現在基本不用那個東西了。
⑸ 我想請問 機械制圖的實體測繪需要注意哪些東西
首先要熟悉一下你所復測繪零制部件的結構形狀,工作情況,要學會它的安裝和拆卸,最好將拆卸好的零件編號。
接著要徒手畫出零部件的裝配草圖,這個過程不要藉助任何工具,目測比例徒手繪制。
第二步,根據你所繪制的裝配草圖,拆畫成零件圖。
第三步,藉助游標卡尺等一些測量工具,測量出每個零件的重要尺寸,在零件圖上先畫出所有尺寸的尺寸界線和尺寸線,然後將你測量的尺寸進行標注。然後根據同類型零件的參考和具體工作情況,標注出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最後一步,完成裝配工作圖。
⑹ 機械制圖 在測繪周遇到的問題 及解決方法
在測繪中通常來會遇到4個問題:源
被測繪工件為裝配合件或者焊接合件,各零件無法拆分測繪,局部尺寸無法直接測量,比如一個大型圓筒兩端焊接了法蘭,卡尺往往無法測量筒體外徑。
被測量工件通常為已經使用過的舊零件,存在磨損或者變形,導致測量數據不準;即使是新的零件往往也存在加工誤差,測量數據無法直接用於繪圖。
測量方法有誤或測量工具選擇不當,導致測得數據與工件尺寸之間存在誤差。
工件的形位公差難以在單個零件中測得。
解決方法:
難以測量或無法測量的尺寸,可以通過測量與該工件有裝配關系的零件尺寸反推需要的尺寸;分析裝配關系,尋找與需測尺寸有關聯的可測或易測尺寸;通過測量以他尺寸通過計算公式算出被測尺寸(如兩端有法蘭的圓筒直徑,可以測量周長算出)。
舊工件或變形工件,應該尋找磨損最小的位置進行測量或分析變形方向和變形量,採用多數據測量,通過分析尺寸位置和裝配關系取最大或最小或平均值。
通過繪制草圖,分析零件設計和加工方法,尋找設計標注尺寸或加工檢測尺寸進行測量,盡量提高測量精度,並標注在草圖上,以便設計時通過尺寸鏈推算設計尺寸。
分析工件使用特點和裝配關系,根據測量尺寸並結合設計原則綜合判定形位公差。
⑺ 軸測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軸測繪的注意事項:
(1)測量軸的外徑時,要選擇適當部位進行,以便判斷零件的形狀誤差,對於轉動部分更應注意。
(2)測量曲軸及偏心軸時,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離。軸類零件的鍵槽要注意其圓周方向的位置。
(3)測繪花鍵軸和花鍵套時,應注意其定心方式,花鍵齒數和配合性質。
測繪工作注意事項
1、進行測繪前,必須對該設備的結構性能、動作原理、使用情況等作初步了解;對被測繪的每一個零件,要搞清它在整機或某個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力狀態和接觸介質以及與其它零件的關系。此外,還要大體了解它們的加工方法。
2、先繪制傳動系統圖及裝配草圖,再測繪零件圖。繪制裝配圖時要根據零件實際安裝位置及方向進行測繪,對於復雜的部件,不便繪制整個裝配圖時,可以分為幾個小部件進行。必須指出,裝配圖及零件圖的圖形位置盡可能的要與其安裝位置一致。對於一些重要的裝配尺寸也應在部件拆卸前加以測量,作為以後裝配時參考。
3、測量零件尺寸時,要正確地選擇基準面。基準面確定後,所有要測量的尺寸均以此為准進行測量,盡量避免尺寸的換算,減少錯誤。對於零件長度尺寸鏈的尺寸測量,也要考慮裝配關系,盡量避免分段測量。分段測量的尺寸只能作為核對尺寸的參考。
4、測量磨損零件時,對於測量位置的選擇要特別注意,盡可能地選擇在未磨損或磨損較少的部位。如果整個配合表面均已磨損,在草圖上應加註明。
5、對零件的磨損原因應加分析,以便在修理時加以改進。
6、測繪零件的某一尺寸時,必須同時也要測量配合零件的相應尺寸,尤其是在只更換一個零件時更應如此。這樣,一則可以校對測量尺寸是否正確,減少錯誤;二則亦可作為決定修理尺寸的根據。
7、測量孔徑時,採用4點測量法,即在零件孔的兩端各測量兩處。
8、測量軸的外徑時,要選擇適當部位進行,以便判斷零件的形狀誤差,對於轉動部分更應注意。
9、測量曲軸及偏心軸時,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離。軸類零件的鍵槽要注意其圓周方向的位置。
10、測量零件的錐度或斜度時,首先要看它是否是標准錐度或斜度。如果不是標準的,要仔細測量,並分析其原因。
11、齒輪盡可能要成對測量。對於變位齒輪及斜齒輪必須測量中心距,對於斜齒輪還要測量螺旋角並注意螺旋方向。對於滑移齒輪應注意其倒角的位置。
12、蝸輪及蝸桿的測繪,要注意蝸桿的頭數、螺旋方向和中心距。
13、測繪螺紋及絲杠時,要注意其螺紋頭數、螺旋方向、螺紋形狀和螺距。對於鋸齒形螺紋更要注意方向。
14、測繪花鍵軸和花鍵套時,應注意其定心方式,花鍵齒數和配合性質。
15、對於零件的配合公差,熱處理,表面處理,材料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在測繪草圖時,都要註明。特殊零件要測量硬度,當零件表面已經磨損或者表面燒傷時,測量的硬度只能作為參考,應根據使用情況進行確定。
16機床經過大(中)修理後,其中個別零件或個別尺寸已與原出廠尺寸不符,而無法恢復的,測繪時必須在圖紙上加以說明,這樣便於今後查考或做為製作備件的根據。這對於機床的基礎件及主要零件尤為重要,如氣錘的汽缸,鏜缸後的直徑必須在圖冊里加以註明。
17、測量進口設備的零件時,測繪前必須搞清設備的製造國別(因為世界各國採用的設計標准和計量制度不同),以便確定零件尺寸的計量單位,或進行必要的單位換算。
18、在缺乏必要資料的情況下,要確定零件的材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根據零件在設備中的部位、作用、接觸介質和受力狀態,以及對零件色澤、輕重、碰擊聲等的判別,可憑經驗大致推斷零件的材質類別。但是對於特殊零件,如含油軸承、高強度和重要部位零件,為了確知材質成分和性能指標,還須進行火花鑒別或金相試驗。但應注意不要破壞零件。在確定材質後還須選擇恰當的熱處理方式,以便保證材料的使用性能。
⑻ 如何進行准確的機械零件測繪 零件測繪的步驟有哪些
對零件的測量如果是很復雜的是無法用量具測量准確的,需要逆向才能轉化成圖形,而大回部分零件是有答規則的可以測量的,機械零件的測繪主要測量他的外形尺寸和它的主要配合以及安裝尺寸,至於其他的圓角,倒角,根部的圓角是根據成型的原因來判斷,如果需要有相應的測量圓角的,用R規測量
⑼ 機械零件測繪要注意哪些要點,請知道的掃盲下
首先要弄清楚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哪些尺寸有什麼工作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