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腹膜透析機械並發症有哪些

腹膜透析機械並發症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18 22:50:27

1. 血液透析機的並發症

每次血透過程中或血透結束後幾小時內發生的與透析本身有關的並發症。
(一)失衡綜合征
常見於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很高,尿毒症症狀很明顯的患者,尤其多見於初次透析及透析誘導期。其原因主要是透後以尿素為主的一些物質在血液和腦組織之間分布不均勻,加上PH值不均衡引起腦水腫及腦缺氧,表現為透中及透後頭痛、乏力、倦怠、惡心嘔吐、血壓升高、睡眠障礙,重症者可有精神異常、癲癇樣發作、昏迷甚至死亡。
(二)低血壓
血透最常見的並發症。發生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減少,超濾過多過快,自主神經病變,血管收縮降低,心鈉素水平過高以及降壓葯物影響等。表現為頭暈、胸悶、面色蒼白、出汗、黑朦、惡心嘔吐、肌肉痙攣甚至意識喪失。治療主要是迅速補充血容量,同時減慢血流量,減少或暫停超濾。預防措施包括透析器預充,血流量由小漸大,採用序貫透析或高鈉透析,並囑患者控制透析間期體重增加以減少超濾量。
(三)低氧血症
多見於醋酸鹽透析,其原因與醋酸鹽在體內的代謝及其降低血中CO2和HCO3—濃度有關。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可導致肺毛細血管內白細胞聚集影響換氣功能,也是產生低氧血症的一個重要原因。臨床表現多不明顯,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可能出現缺氧症狀,甚至誘發心絞痛及心梗。治療上予鼻導管吸氧即可。預防措施包括: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液並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四)心律失常
常由低鉀血症引起,低鉀原因多為反復使用低鉀或無鉀透析液。溶血時可產生高鉀血症從而誘發心律失常,但相當罕見。透前使用洋地黃類葯物的患者由於透析中血鉀濃度下降及酸鹼度變化,可發生洋地黃中毒誘發心律失常。防治措施有:飲食控制含鉀食物以防透前高血鉀,嚴格限制透析患者洋地黃類葯物的使用,以及使用含鉀>3.0mmol/L的透析液。發生心律失常時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葯物,但需根據葯物代謝情況調整劑量。
(五)心包填塞
血透中及透後短時間內發生的心包填塞多為出血性,常在原有尿毒症性心包炎基礎上由於應用肝素引起心包出血。臨床表現為:①血壓進行性下降,伴休克徵象;②頸靜脈怒張、肝大、奇脈、中心靜脈壓升高;③心界擴大,心音遙遠;④B超見心包大量積液等。治療措施:透析中發生者應立即停止透析,以魚精蛋白中和肝素,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填塞症狀嚴重者可予心包穿刺引流減壓或直接行外科引流減壓。預防措施主要是對疑有尿毒症心包炎患者,尤其是心前區聞及心包摩擦音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無肝素透析。
(六)溶血
多由透析液失常及透析機故障引起,如果透析液低滲、溫度過高、氯和氯胺或硝酸鹽含量過高等,其它還見於異型輸血,消毒劑殘留等。急性溶血時患者出現回血靜脈疼痛、胸悶、心悸、氣促、煩躁,可伴嚴重腰痛及腹部痙攣,嚴重者有發冷、寒戰、血壓下降、心律失常、血紅蛋白尿甚至昏迷。透析液低滲引起者還可同時出現水中毒或腦水腫。少而緩慢的溶血則僅表現為貧血加重。
(七)空氣栓塞
由於透析機有完善的監控措施,空氣栓塞很少發生,多由操作失誤或管道破損引起。
一次進入5ml以上空氣即可引起明顯栓塞症狀,坐位時主要引起腦栓塞,卧位時主要引起肺動脈高壓及急性右心衰,也可出現冠脈栓塞或腦栓塞,體查聞及心臟攪拌音。
(八)腦出血
維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由高血壓及抗凝引起,臨床表現與非透析患者腦出血類似,治療亦相同。
(九)硬膜下血腫
常見原因有:頭部外傷、抗凝、過度超濾、高血壓等。臨床表現與失衡綜合征類似,但更為持久。頭部CT可明確診斷。治療上以內科保守治療為主,7~10天內須繼續透析者應行無肝素透析或改為腹膜透析。 血透技術使慢性腎衰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然而血透並非完全的腎臟替代治療,它不能完全清除體內尿素症毒素、不能完全糾正尿毒症引起的代謝紊亂、也不能替代腎臟內分泌功能。隨著透析時間延長,毒素積累,代謝紊亂和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問題逐漸加重,可引發一系列並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存時間。
1、高血壓
主要由於水鈉瀦留、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增高、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上升等原因引起。
治療首先應限制水鈉攝入,注意保持干體重,75%患者可控制血壓。無效者可加用降壓葯物,ACEI類及鈣通道阻滯劑為首選。3%~5%患者為難治性高血壓,改行腹透或血液濾過可能有效。
其病因除高血壓、水鈉瀦留外,還與貧血、酸中毒、內瘺、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等有關。充分透析脫水,保持干體重是主要治療方法,其他還須糾正貧血,控制血壓及進行營養治療。
多由原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過度超濾造成冠脈缺血引起。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糾正貧血,保持透析間期體重避免過多脫水等可有效預防其發生。治療與非透析患者相同。透析中發生心絞痛者,應減慢血流量,停止超濾,並予吸氧和含服硝酸甘油,有低血壓者應予擴容。處理無效者應予停止血透再行治療。反復發作者可改行腹透或血液濾過。
透析開始後2周內出現的心包炎稱早期心包炎,2周後出現的 稱遲發性心包炎,發病機制均未明確。早期心包炎多有胸悶胸痛症狀及心包摩擦音,加強透析可有效治療。遲發性心包炎多無症狀,僅在透析中反復發作低血壓,部分加強透析有效,部分需改行腹透。
多由於水負荷過重引起,其它原因有充血性心衰,低蛋白血症和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充分超濾水分可迅速改善症狀。嚴格限制水分攝入,充分透析及糾正低蛋白血症可有效預防。
滲出性為主。多由心衰、水鈉瀦留、腎綜、感染等引起,部分為原因不明的特發性尿毒症性胸腔積液。治療應加強透析和超濾,糾正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狀態,必要時行胸穿抽液治療。
包括食道炎、胃炎、胃潰瘍、胃排空延遲及消化道出血等。多由尿毒素瀦尿損害自主神經造成胃腸運動紊亂;胃泌素代謝異常導致胃酸分泌增多;貧血、營養不良等減弱粘膜保護因素等原因引起。治療上加強透析多有效,還可使用促進胃腸活動葯物、不含鋁鎂的胃腸粘膜保護劑、抗酸劑等。有消化道出血時應注意抗凝方法的選擇。
高血壓、高血脂、心衰、糖尿病等血透患者常見病和倍他樂克、血管擴張劑等常用葯物均可減少腸道血流,一旦超濾過多,即可誘發腸缺血及腸梗死。表現為劇烈腹痛、惡心嘔吐、腹瀉、腹脹、休克等。早期快速補充血容量可緩解腸缺血,如無效應懷疑腸梗死,一旦明確診斷即應手術治療。
血透患者由於腎性貧血而反復輸血,增加了乙肝和丙肝感染率,可致鐵質於臟臟沉積,引起肝硬化;鋁及透析管路中的硅酮也可沉積於肝臟造成損害。血透患者肝損害時黃疸少見,且消化通症狀被尿毒症掩蓋,難以早期發現。治療重在預防,如使用促紅素以減少輸血,避免使用鋁制劑等。
絕大部分發生於曾行腹透的患者,其原因包括水鈉瀦留,腹膜通透性增高,感染,低蛋白血症,心衰,心包疾患,肝硬化等。治療前應排除結核、腫瘤及肝性腹水。治療包括限制水鈉攝入,充分透析超濾,腹水濃縮回輸以及腹腔放液,局部糖皮質激系治療等。腎移植是解決頑固性腹水的根該方法。
腎促紅細胞素(EPO)產生不足是主要原因。其它因素有:造血原料缺乏,透析失血,紅細胞破壞增多,骨髓纖維化和鋁中毒等。EPO是治療腎性貧血的主要手段,一般 3000u皮下注射2~3次/周,HCT達到30~33%時可減少劑量並保持HCT於此值,其它治療包括加強透析,補充造血原料,減少透析失血等,嚴重貧血可少量輸血。
12.繼發性甲旁亢與腎性骨病
一般認為血透患者由於鈣磷代謝紊亂、活性維生素D3缺乏以及酸中毒等可引起繼發性甲旁亢(2-HPT),而2-HPT導致破骨細胞增多、骨膠原纖維合成減少、骨礦化障礙等又引起腎性骨病。臨床表現為骨痛、骨折、骨變形、關節腫痛和變形、肌力肌張力下降、轉移性鈣化及肌腱斷裂等。診斷多依靠臨床症狀、血鈣、血磷、I-PTH濃度及骨X線表現等。骨活檢是診斷腎性骨病的金指標。治療主要是補充活性維生素D3,其它還可行血液灌流及手術切除甲狀旁腺等。
13.泌尿生殖系統
血透患者泌尿系結石、感染、惡性腫瘤及陽痿、性慾減退等發生率均明顯增高。此外獲得性腎囊腫多見,其由腎臟本身病變引起,與透析無關,可並發出血、感染及惡變。治療均為對症,嚴重時予腎切除。
14.神經系統
主要由鋁中毒,尿毒症毒素、甲狀旁腺激素瀦留,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水電解質紊亂等因素引起。中樞病變表現為注意力障礙、淡膜、妄想、智力衰退,重者有語言和運動障礙,甚或痙攣,痴呆。周圍神經病變重要表現為深淺感覺障礙,晚期少數患者出現運動障礙甚至弛緩性癱瘓。自主神經病變表現為低血壓,性功能紊亂,汗腺分泌失調,胃腸功能紊亂等。治療包括避免鋁接觸,加強透析,改善營養狀況,糾正貧血等,必要時改行血濾或腹透。腎移植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15.皮膚
主要表現為皮膚色澤變化、瘙癢、乾燥、毛發指甲變化及口腔病變等。其中部分加強透析有效,大部分只能對症處理,無特殊治療。

2. 腹膜透析管插管的主要並發症有哪些

在腹膜透析管的插植和長期使用過程中,會發生許多並發症,主要並發症有以下幾個方面:

3. 腹膜透析的並發症主要有哪些

常見並發症及原因有:操作技術失誤造成的損傷、消毒不嚴造成的感染、透析液成分調節不當造成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以及引流困難、蛋白質丟失、肺部並發症等,其中腹膜炎是最主要的並發症。

4. 腹膜透析的相關並發症

(1). 腹膜透析導管抄功能障礙,如導管移位、導管堵塞等;
(2). 腹腔內壓力增高所導致的疝、滲漏等;
(3). 糖、脂代謝異常;
(4). 腹膜功能衰竭;
(5). 營養不良、心血管並發症、鈣磷代謝紊亂等並發症 包括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出口處感染和隧道感染。
(1). 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指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療過程中由於接觸污染、胃腸道炎症、導管相關感染及醫源性操作等原因造成致病原侵入腹腔引起的腹腔內急性感染性炎症。
(2). 出口處感染和隧道感染統稱為腹膜透析導管相關感染。導管出口處周圍未保持乾燥、存在軟組織損傷以及細菌定植,導致出口處感染,出現水腫、疼痛、膿性分泌物、周圍皮膚紅斑、結痂、肉芽組織等。隧道感染是發生於腹膜透析導管皮下隧道周圍軟組織的感染性炎症,通常伴發於出口處感染。 隨著腹膜透析技術的不斷發展,感染相關並發症的發生率越來越低,與長期腹膜透析相關的非感染並發症則越來越突出,如營養不良、心血管並發症、鈣磷代謝紊亂等。

5. 腹膜透析有哪些不良反應

1.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失衡:①高鉀血症。②低鉀血症。③低鈉血症。④高鈉血症。⑤代謝性鹼中毒。⑥代謝性酸中毒。 o|@q&, 百拇醫葯 2.低血壓:主要發生在開始透析的幾周內。 o|@q&, 百拇醫葯 3.肺部感染和胸腹積液:由於尿毒症病人機體抵抗力差和長期腹膜透析,腹腔內保留透析液,使隔肌上升,肺不張,換氣功能障礙而發生墜積性肺炎的機會較多。 o|@q&, 百拇醫葯 4.心血管並發症: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跳驟停等。發生原因主要是由於低血容量、高血鉀、低鈣血症、低鈉血症、酸中毒及洋地黃中毒等。 o|@q&, 百拇醫葯 5.腹部並發症:可有腹痛、切口裂開、血性腹水、氣腹、急性膜腺炎等。 o|@q&, 百拇醫葯 6.失衡綜合征:腹膜透析發生失衡綜合征的機會較血液透析少,表現和血液透析失衡綜合征相同。 7.腹膜透析的慢性並發症:①漏液,其發生部位多在導管進入腹膜或皮膚入口處。②腹疝,女性易發,可發生於多個部位。③背部疼痛,這是由於腹腔內長期保留液體,使腹部前突,脊柱牽扯和下背部肌肉緊張所致。④蛋白質丟失。⑤維生素丟失。⑥高脂血症:由於長期應用高滲糖和蛋白質從透析液中丟失均可導致代謝變化而致高脂血症。⑦糖負荷增加,由於透析液中糖含量較高,葡萄糖不斷從透析液中彌散到血液中,腹膜透析病人每天吸收葡萄糖為100-200克,由於血中糖水平高,使胰島素的分泌障礙,個別患者可發生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⑧慢性低血壓,主要發生在透析中或透析期間。原因:有心包積液,心肌病變,心律失常等。還有低蛋白血症和自主神經功能減低。

6. 腹膜透析最常見的並發症是

1.腹膜炎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中最常見的並發症,隨著人們對於腹膜炎的重視,目前的發生率已越來越低。據統計,在透析12個病人月時,約有50%的病人未發生過腹膜炎。使用自動腹膜透析機的病人腹膜炎發生率較低。
2.肺部並發症 包括肺炎、肺不張、急性支氣管炎、胸腔積液及呼吸驟停。主要發病原因是腹腔中的透析液使膈肌抬高影響肺活量,以及和部分病人長期卧床有關。平時應鼓勵病人做深呼吸運動。如發生肺部並發症,除對症治療外應將每組透析液減至1000ml。
3.心血管並發症 包括肺水腫,心力衰竭,低血壓,以及心律失常,心臟停搏和高血壓等。在透析過程中應該掌握好液體平衡,認真監測出入的腹透液量、體重、心率、血壓。另外對於口服洋地黃病人,要注意臨床有無洋地黃中毒的表現,以及血生化(尤其血鉀)、心電圖及血洋地黃濃度的變化。
4.營養障礙 由於透析過程中丟失蛋白質、氨基酸及各種水溶性維生素,尤其在腹膜炎,體溫升高和高滲液透析時丟失更甚,可以導致病人營養不良。因此,對於長期透析的病人,不僅飲食上要避免嚴格的蛋白限制,必要時要從靜脈補充白蛋白、血漿和氨基酸。並應定期檢測血漿蛋白及透出液的蛋白濃度。
5.疼痛及迷走神經反射 由於腹透管或透析液本身的pH、滲透壓和腹透時加入的葯物以及排液過快,均可刺激腹腔內神經引起腹痛及肩岬區疼痛。可以採用調整腹透管的位置或腹透液的成分來解決,如疼痛仍不緩解,可在腹透液內加入局麻葯。另外,在輸入和排出腹透液時,有的病人會發生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迷走神經反射,可以肌注阿托品,或減慢透析液流量。
6.高鈉血症和低鈉血症
7.低鉀血症和高鉀血症
8.高糖血症和高滲昏迷
9.平衡失調綜合征 表現為頭痛、嘔吐、高血壓、意識障礙、驚厥和昏迷。但腹透時此種情況較少見,如發生應暫時停止透析數日並對症治療。
10.腹腔臟器損傷 穿刺前注意排空膀胱,腹腔內注入液體及避免在手術瘢痕區穿刺,損傷一般可以避免。
11.穿刺及切口部位出血 少量出血不用特殊處理,如形成血腫應清除血塊,縫扎止血。
12.透析液外漏 多發生在切開法放置腹透管,腹膜或筋膜縫合不嚴密者。此時,液體可滲入腹壁或陰囊,或從皮膚切口流出,增加感染機會。為避免發生透析液外漏,在插管後立即進行透析時,開始注液量不宜過多。如出現漏液,注意保護皮膚周圍清潔,防止繼發感染。腹透仍可繼續進行,但採用半卧位小量多次交換法。待4周後,透析管上的兩個滌綸環被纖維組織包裹,皮下隧道封閉,漏液便自行停止。
13.皮膚及皮下隧道感染 由於腹透管是直接從皮膚處伸出的,加上有漏液、皮下滌綸環擠壓引起壞死等因素,此處極易感染。如果感染沿腹透管播散,就可發生腹膜炎。因此如果局部皮膚紅腫,應全身應用抗生素。如形成膿腫,應拔出導管,切開引流。
14.雙向梗阻 指透析液既不能經腹透管進入腹腔,也不能從腹腔中排出。原因多由於腹透管扭曲(多在皮下隧道部位或肌層),纖維或血塊堵塞導管。此時應拔管後安裝新的透析管。
15.單向梗阻 腹透液能經腹透管進入腹腔內,但不能排出叫單向梗阻,是較常見的並發症之一。 腹透病人如發生單項梗阻,可按下述步驟處理。①檢查導管聯接系統有無漏氣,病人腹部與容器之間落差是否足夠;②囑病人在出液時不斷變動體位,對導管移位、被包裹或腹腔粘連者可能有效;③在腹透液內加入肝素、尿激酶或鏈激酶,對側孔被堵者可能有效(葯物用量同腹膜炎時);④側孔堵塞時,還可用肝素鹽水加壓沖洗腹透管,劑量為2500u肝素加入30ml生理鹽水;⑤緩瀉葯或灌腸。⑥如經上述處理均無效,則需拔除腹透管,重新插入新管。

7. 腹膜透析的常見並發症是什麼

腹膜透析的早期並發症
1、出血 手術置管後出現血性透析液較常見,多為術中切開部位出血流入腹腔所致,用透析液反復沖洗後逐漸變淡、消失。嚴重出血者較少見,原因可能為術中止血不仔細。若出血持續不止,需切開重新縫合,
2、滲漏 多見於老年、肥胖和腹壁鬆弛的的患者,也可由於置管後立即透析所致,分為腹壁滲漏和管壁滲漏。為預防滲漏發生須提前置管。一般置管10天後在進行腹膜透析時發生滲漏機會較少。若發生滲漏須排空腹腔,停止腹膜透析至少24—48小時,用血液透析進行過濾,應用各種方法仍有滲漏者應重新置管。
3、堵塞 腹透管堵塞後引起腹透液流入和流出不暢。引起堵塞的常見原因有:腸管壓迫堵塞,血凝塊或纖維蛋白凝塊堵塞,網膜包裹,腹腔內腸管粘連,導管扭曲等。可針對不同原因採取導瀉、肝素或尿激酶沖管,重新置管等方法。
4、移位 腹透液入液順暢而流出受阻時應考慮導管移位,腹部平片可見導管末移除真骨盆腔。預防移位的方法是使用末端彎曲的鵝頸管,用直管應避免導管出口向下。發生導管移位後可使用X線下用導絲進行復位。
5、疼痛 一般是由於灌液過快,對腸管產生強大的沖擊力或引流結束時對腸管的抽吸作用。這種疼痛一般是暫時的,數周後患者即可適應,疼痛減輕或者消失。在開始透析時應盡量放慢透析入液速度,引流時也可適當保留少量透析液在腹腔內。另外,溫度過高,高糖滲透液,PH過低等也可刺激腹膜引起疼痛,應注意避免這些因素。
6、呼吸功能不全 腹腔內灌液後壓力升高,膈肌上抬,對已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容易發生呼吸功能不全。肺換氣功能障礙又可導致炎症。因此應注意加強護理,多做深呼吸,治療呼吸系統原發性疾病和控制感染。
7、胸腔積液 見於先天性胸膜膈肌裂孔者,其在腹膜透析數日後出現呼吸困難,胸腔積液。對胸腔有大量積液者應立即放出腹透液、抽吸胸腔積液。於胸腔內注入50%葡萄糖或纖維粘合劑可有助於胸膜各級裂空閉合粘連。
8、其他並發症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還可並發水電解質紊亂,心血管系統並發症,高血糖,急性胰腺炎等。
腹膜透析的慢性並發症
1、皮膚出口和隧道感染 出口感染指導管出口處出現膿性分泌物,伴或不伴透析管周圍紅腫。出口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腸道桿菌,也可見真菌感染。隧道感染表現為隧道表麵皮膚充血、紅腫並有明顯的觸痛,隧道周圍存在蜂窩織炎,可從外口自行溢出或經按壓後溢出血性或膿性分泌物。
2、腹膜炎 是導致腹膜透析患者反復住院、透析失敗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透析液變渾濁是最早出現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腹痛是腹膜炎的常見症狀,多為急性發作,開始時為輕度,局限性,若不加控制,腹痛逐漸加重遍及全腹。大約20%的患者可有便秘或腹瀉。若透析液常規檢查蛋白含量增高,白細胞數大於100個/mm3或者白細胞計數不高而多形核細胞大於50%,應高度懷疑腹膜炎的發生。
3、丟失綜合症 由於CAPD患者每日可有腹透液丟失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導致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低下及頻發感染。因此宜補充適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等。
4、糖及脂類代謝紊亂 腹透液中的葡萄糖在透析過程中被吸收,患者易出現高血糖,體重增加。糖代謝異常的情況下可以繼發高脂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及膽固醇升高,之類代謝紊亂。
5、背痛 慢性腹透患者腹腔內持續保留2—3L液體,脊柱處於前突位,可引起背肌緊張酸痛。
6、腹疝 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內壓力增加,可在腹壁薄弱處形成腹疝,如臍疝、切口疝、腹股溝疝及膈疝等。腹疝發生後應立即停止腹膜透析並作疝修補。
7、腹透液滲漏 少數患者可出現腹透管出口周圍腹透液滲漏現象,表現為腹透液儲出量減少,滲漏處局部皮膚黏膜水腫,皮下積液,患者體重增加。
8、腹膜超濾功能下降 腹膜透析持續數年後會逐漸出現不同程度的清除率和超濾下降。目前認為與腹膜粘連或硬化引起腹膜面積較少、長期透析致腹膜效能透析效能下降、長期使用同一批號的醋酸鹽透析液以及嚴重的腹膜炎、透析液PH值過低,導管刺激及葯物等因素有關。
臨床上根據腹膜通透性改變將腹膜超濾功能低下分為2型。1型與間皮微絨毛喪失和細胞分離增加有關,表現為腹膜通透性增加。該型為可逆,透析停止一段時間後腹膜即可恢復超濾功能。但如果繼續透析會發展為2型,此型不可逆。2型與腹腔多發性粘連和硬化包裹性腹膜炎有關,表現為通透性減低。近年來有報道指出鈣離子拮抗劑能改善超濾率。磷脂醯膽鹼是一種表面活化劑,在透析液中加入該葯,也可改善腹膜的超濾率。

8. 腹膜透析管插管的主要並發症有哪些

(3)漏液:往往是由於手術時未將透析管的腹膜入口處結紮好,或開始透析時輸入液量太多引起。漏液多發生在插管後1個月內。手術中仔細操作,插管數天後再進行透析,可有效地防止漏液的發生。

9. 腹膜透析管的並發症

腹膜透析插管常見的並發症主要有三個:
()腹透管周圍漏 通常發生在導管植入手術後,症狀表現為出口處敷料變濕。將造影劑注入腹腔,並進行CT掃描可以明確診斷。治療上應該引流腹膜透析液,放空腹腔,停止透析至少24-48小時,其放空時間越長,滲漏癒合的機會越大,無效者應拔除導管在其他部位重新植入。必須注意在滲漏的出口部位進行結扎對治療沒有幫助,相反可使滲漏液進入周圍的皮下組織。
(2)透析液流出不暢 當透析液放出的量顯著低於輸入量又沒有管周滲漏時,應考慮引流不暢。常見的原因有腹透管扭曲,腹透液流入和流出均受阻,這種情況需重新放置腹透管;腸蠕動減弱,患者多出現也是造成腹透液流出不暢的常見原因,此時需採用輕瀉劑或鹽水灌腸,促進腸蠕動恢復後,可解決50%的流出不暢;纖維蛋白凝塊淤堵,觀察腹透放出液有無纖維蛋白凝塊,如有,則在腹透液中加入肝素200-500U/L,以預防纖維阻塞管路,如肝素無效,可試用尿激酶或鏈激酶等溶栓劑;大網膜或其他臟器包裹透析管,此時,要在X線下、腹腔鏡下或外科手術來使腹透管復位;若合並時,要積極治療腹膜炎。
(3)皮膚出口或隧道大約1/4的腹膜炎發作與出口或隧道感染有關。出口感染的發生率為每24-48個患者月發作一次。主要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革蘭陰性菌所致,治療需局部清創、換葯以及抗炎處理等。如果治療4周後,出口感染無改善,一般就拔管。

閱讀全文

與腹膜透析機械並發症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朔州哪裡有賣運動器材的 瀏覽:586
有什麼好辦法處理閥門銹死 瀏覽:957
企業如何消防設備配備 瀏覽:743
沖孔截斷機怎麼拆卸軸承 瀏覽:814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開卷考試答案 瀏覽:711
機械品牌怎麼推廣 瀏覽:328
溫州市新洲閥門廠 瀏覽:186
新遠景儀表盤亮度怎麼樣調 瀏覽:330
可以用什麼精密儀器形容眼睛 瀏覽:728
市政管道減壓閥門計量裝置 瀏覽:561
閥門型號中的y與h表示什麼意思 瀏覽:119
奇瑞m1儀表新的多少錢 瀏覽:888
怎麼得到穩定機械壓力 瀏覽:34
機械費一般占工程的多少 瀏覽:996
dos工具箱鏡像 瀏覽:773
儀器的no與off什麼意思 瀏覽:967
南京日合五金機電有限公司 瀏覽:610
半掛車氣密性檢測裝置 瀏覽:743
實驗室製取ch4的裝置 瀏覽:691
筆記本機械硬碟容量最大有多少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