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體變軌機械能判斷
有一句死記硬背的話 越高越慢 即 軌道越高速度越小 周期越長 軌道降低的具體過程是 首先內 推進器做負功 是衛星速容度下降 衛星的速度不足以支持其向心力 衛星高度下降 重力勢能逐漸轉變為動能 速度增加 直到下降到某個高度其速度對應的向心力正好與此時過道處萬有引力相等時 軌道不再下降 完成高規遍地鬼 此時速度大於高軌 但因為發動機做了負功 機械能還是要減少
❷ 物理高中問題高手求解外太空的飛船的機械能是不是指
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在外太空的飛船不受除重力之外的外力的話機械能守恆。引力勢能公式為-GMm/r(取無限遠點為勢能零點)
❸ 物體從地球到太空,物體是否有機械能
我覺得肯定 樓上幾位童鞋說道一定有重力勢能 這點我不敢苟同
當然重力勢能的有無倒主要不是重力有無 而是 你所選的零勢能面 如果你就選你所在位置為零勢能面 那麼就沒有
勢能是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個是物體所在位置 第二個物體自身(如質量、彈性系數、電荷量等)
不過動能是一定有的(只要不以自身為參考系) 在地球周圍的物體都會受到其引力做圓周或橢圓運動或其他形式運動不可能靜止吧(以地球為參考系)
「地球飛向太空的物體」重力勢能肯定增加
這句話是對 但重點問題是 重力勢能不是從0開始 有負值的啊 如果我就選太空中的某一位置為0勢能面 從地球上開始向外飛(地球處的勢能為負) 到達該位置重力勢能不就是0啊 其實重力勢能是相對概念的 不知那位童鞋覺得哪有不當的地方O(∩_∩)O~
當然我們是忽略了其他天體 還有地球公轉的問題 否則太復雜了
❹ 天體運動中 衛星的動能和機械能公式 怎麼推導
萬有引力定律和圓周運動知:
v=√(GM/r)。
M為地球的質量,r為軌道半徑。
所以r越大,v越小。
即軌道半徑越大,速度越小。
重力勢能為:Ep=mgr=m(-GM/r^2)r=-GmM/r。
其中m為衛星質量,M為地球質量,r為軌道半徑。
動能為:Ek=mv^2/2=GmM/2r。
所以總機械能E=-GmM/2r=Ep/2。
所以重力勢能和總機械能成正比。
故重力勢能越大,總機械能越大。
由第一個關系知,運行速度越小,軌道半徑越大。
根據第二個關系知,軌道半徑越大,則重力勢能越大,即總機械能越大,根據能量守恆,發射時的動能也越大,所以發射速度越大。
(4)太空中的機械能怎麼判斷擴展閱讀
機械能守恆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系統內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其數學表達式可以有以下兩種形式:
過程式:
1、WG+WFn=∆Ek。
2、E減=E增(Ek減=Ep增、Ep減=Ek增)。
狀態式:
1、Ek1+Ep1=Ek2+Ep2(某時刻,某位置)。
2、1/2mv1²+mgh1=1/2mv2²+mgh2(這種形式必須先確定重力勢能的參考平面)。
❺ 如果通過宇航員把物體從地面帶到太空後,物體有沒有機械能為什麼,我想不通,答案是有,高手解答下
機械能是物體和地球共有,單獨一個物體談不上機械能的。物體在帶到太空的過程中,重力對物體做了負功,如果選取地面為0勢能參考面,它的勢能是增加的。至於動能,選取地球為參考系,速度肯定變大,質量不變,所以動能變大。綜上所述,物體的機械能變大。
❻ 機械能是否變化看什麼
機械能守恆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物體機械能守恆(即動能和勢能的總和不變),衛星高度升高,重力勢能增大,但機械能不變,動能就減小。
機械能有沒有變看外界對物體有沒有做功,除重力外,外力對物體做正功,機械能增加,做負功,機械能減小
❼ 天體運動類題目中如何判斷機械能的變化
最簡單的理解是:離得越遠即高度越高重力熱能越大此時動能越小
❽ 為什麼天體運動外軌道機械能比內軌道大外軌重力勢能大動能小機械能怎麼判斷呢
要變到外軌,需要推進器做正功加速,所以機械能增大;變到內軌,由於推進器要做負功,機械能減小.無數據情況下,我看只能根據外力做功正負來判斷機械能高低
❾ 怎樣判斷物理天體運動的機械能的增減
天體運動動能E1=0.5mV^2,引力勢能E2=-GMm/R,而又有天體對衛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專力,F=GMm/R^2=mV^2/R,所以mV^2=GMm/R,總的機械屬能E=E1+E2=0.5GMm/R-GMm/R=-0.5GMm/R,由此可見當R增加,E變大,所以機械能增加。
❿ 同一天體不同衛星的機械能大小怎麼判斷
CD是吧,D,功率P=w/t,w為發射時向心力引力做功,彗星高於衛星,所以D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