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驅車中H4F,H4L,L4L的使用方法
四驅汽車上的H4F是全時四驅模式、H4L是高速四驅模式、L4L低速四驅模式,通過汽版車內的四驅開關按鍵權來切換,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一、打開四驅汽車的駕駛室這邊的車門。
2. 誰能給我講講奧迪機械四驅技術怎麼樣呢相較別的車型會有什麼優勢啊
奧迪的四驅技術絕對是世界領先的,聽說環山路上曾經有人做過測試,竟然只有奧迪能夠上去,其實四驅技術就是會增加安全性和穩定性,速度提升倒是其次了。個人觀點啊……
3. 四驅有什麼用
就目前大多數汽車尤其是轎車,基本上都是兩驅,有些象桑塔那,富康是前輪兩驅回,也叫前置答前驅(英文符號FF),即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 而有一些轎車,尤其是高檔轎車,多採用後輪兩驅,即前置後驅(FR),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
在一般路面上行駛,地面對兩輪驅動汽車所產生的驅動力已足夠,而在路況比較差的情況下兩輪車就很容易打滑,所以一般越野車都採用四輪驅動。
汽缸的結構比較復雜,包括很多零件,主要包括汽缸蓋,活塞,汽缸體等等,汽車上動力由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都是靠汽缸完成的
4. 2012大切諾基四驅怎麼用
個模式可以把扭矩放大2.72倍,就3.6L排量來說,也就是347x2.72=943.84 Nm,一般是爬坡或者當拖車用時版開。平時347Nm動力就很強勁了權,開了低速四驅,除非翻車之類,不然沒有爬不上的坡了,也沒什麼車拖不動了吧……切換可以在靜止或行駛中進行,但時速必須低於40,具體是:變速箱掛到N擋,按下4WD LOW鍵,不一會兒就聽到車子發出「咣」一聲並帶有震動,再掛D擋走。(找機會試試行駛中切換吧~)
5. 四驅怎麼用
1、在兩抄個前輪的輪軸襲上都有各有一個旋轉開關,就在前輪輪軸的突出來的那個小包的裡面,那個旋轉開關就是4驅/2驅開關.當你要選擇4驅時,將各前輪的旋轉開關打到ON檔,選2驅時則打到OFF。
2、有的汽車在變速桿旁邊還有個桿,就是切換為 2H 4H的
有的就是按鈕。
6. 機械四驅和電控四驅各有什麼優缺點
機械四驅的優點就是系統能夠適應更加惡劣的路況,但是技術相對復雜一些,因此只有駕駛者對著個系統有一定了解並且操作上有一定的功底之後才能更充分的發揮他的性能。就象是一匹烈馬,擁有很強的力量,但是如果沒有好的馬師調教,發揮出體內巨大的潛能是有困難的。
相對的電子四驅因為很多都仰賴於電腦系統的自動控制,操作起來難度會低一些,但是因為沒有機械部件的支持,能適應的路況條件很有限。同樣用馬來作比喻,就象是一匹普通的好馬,性格溫順,會騎馬的人上去都能騎,但是馬的能力很有限,調教到最好成績也不會顯得出類拔萃。
目前來講,人們越來越多的傾向於電子的四驅系統。第一,機械的程度越高,成本越高,因為開發過程需要很多實體試驗來驗證他的功能性和可靠性,而電子系統可以更多的藉助於電腦系統來開發,所以開發成本會低一些,而且製造成本也相對要低;第二,普通人根本不會碰到很極端的路況,頂多也就是下雪打滑只類的,一般的電子四驅系統完全可以駕馭;第三,普通人很難發揮機械性四驅系統的潛力,所以廠商也沒有必要太注重著方面的開發。
現在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四驅系統主要有賓士的4MATIC,寶馬的X-Drive,奧迪的Quatro,還有大眾的4Motion。前三種分別代表了三種典型的風格。
奧迪的Quatro主要以機械為主,核心部件是他的Torsen差速鎖,是個純機械的部件,安在前橋中間,這也是三種四驅系統中唯一一個帶有實實在在可以看得見摸得找的差速鎖的系統,前後動力分配在15:85和85:15之間可變,相對不穩定,但是潛能很大,如果能發揮出來,性能非常優異。設計思路是偏能力,稍微忽略了控制的難度。
寶馬的四驅系統幾乎是一個純電子的四驅系統,能基本滿足常見的不良路況時的需求。設計思路是簡單易用,但能力一般。因為基本上沒有採用機械部件,所以很多專家認為它實際上是個偽四驅系統。
賓士的四驅系統是半機械半電子的四驅系統,主要核心在後輪,後橋和前橋之間有一個機械部件連接,後輪將一部分動力傳給前輪,越野車上採用前後50:50 的動力分配,轎車採用前後45:55的動力分配,並且是固定的,動力分配穩定,易於駕駛者控制,同時具有優於寶馬的越野性能,但比起奧迪的四驅系統的極限能力,仍略遜一酬。設計思路是具有足夠的越野性能,同時也相對比較容易操作。是一個折中的設計思路。
說到四驅車,另外還有很重要的兩個代表,一個是Jeep的牧馬人,另一個就是賓士的G級。其中牧馬人因為是美國車,所以我不是很了解,但很多試過這款車的人,單就越野性能,基本都是一致的好評。相對我對G級的了解要稍微多一些。這款車沒有採用賓士的4MATIC系統,取而代之的是三個純機械的差速鎖,位於前橋、後橋和整個底盤的中部。車內也可以看見有三個控制按鈕,分別控制這三個差速鎖。因為保留了軍用車G-Wagon的傳統,越野性能極強。即便在陡峭崎嶇的雪地上行駛,跟一般水泥地上的行駛也完全感覺不到差別。當時確實把試駕的人給鎮住了,百年工藝真不是蓋的
7. 機械四驅和電控四驅有什麼優缺點
電子四驅優點是響抄應速度極快,價格低廉,舒適節能,缺點是一般只適合城市和公路行駛,且可靠性不如機械四驅,出現問題維修成本還是很大。
傳統的機械四驅優點是結構簡單、性能質量都很可靠、可承受重負荷,能長時間應付惡劣路面,維修成本低;缺點是技能要求復雜,價格昂貴,油耗大。
(7)機械四驅怎麼用擴展閱讀:
現代不少四驅車都裝有差速器鎖。在越野時可自動或手動地鎖上差速器;如果你的四驅車沒有差速器鎖,那麼,只要自己裝上前後差速鎖,在越野時可以發揮出真正的四驅本色。
當前或後軸輪胎發生空轉打滑時,汽車會對空轉輪施以制動力。由於差速器的結構使得其驅動力自動轉往另外一邊的車輪。
這看起來很方便,在理論上十分好,但在攀爬高山和沼澤地時這套系統容易出現故障。這個連HUMMER身上的TT4也不例外,有時甚至連剎車系統也同時出現故障。
8. 手動擋四驅越野車四驅撥檔桿上的圖解說明
其實也很簡單,大體分三種,分別是分時四驅,全時四驅,和適時四驅
分時四驅:
2H 4H 4L這是最簡單最常見的分時四驅,分別是高速2驅,高速4驅,低速4驅,配置這種撥桿的車通常不帶中央差速器,掛上四驅以後前後輪不能有轉速差,所以不能在附著力好的路面上轉彎,不能帶四驅高速行駛;低速四驅是通過分動器或變速箱的齒輪把傳動比放大了一倍甚至更多,使得車輛的扭力更大,能爬上更陡的坡,這種四驅屬於最傳統的四驅,基本都是手動機械結構,電子干預很少或沒有,代表車型有哈弗CUV,陸風X8、X9,牧馬人沙哈拉,FJ酷路澤等。
超選四驅:(也屬於分時四驅)
2H 4H 4HLo 4LLo ,分別是2驅,高速全時四驅,高速四驅帶中差鎖止,低速四驅帶中差鎖止,這是三菱越野車獨有的技術,三菱管他叫超選四驅,應該說功能較齊全的四驅系統,這個系統是綜合了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的優點,使用方法和分時四驅差不多,平時2驅,碰到濕滑路面可以用高速全時4驅,這是可以再任何路面上跑的,和全時四驅車型的常用狀態一樣,有中央差速器,不存在轉速差、轉彎制動等問題。
全時四驅:
4H 4HL N 4LL ,或者H HL N LL ,這是全時四驅,分別是高速4驅,高速4驅鎖止中央差速器,空擋,低速4驅鎖止中央差速器,這種車型平常一直都是4驅狀態,帶有前中後三個差速器,高速4驅狀態可以在任何路面上跑,可以跑到車輛設計的最高時速,高速4驅鎖止中央差速器檔和分時四驅的高速4驅一樣的性質,低速4驅鎖止中央差速器是和分時四驅的低速4驅一樣,這里的N檔一般是為了拖車使用的,代表車型有普拉多,蘭德酷路澤,超級維特拉。
由於四輪驅動能非常有效地保持附著力,使車前進,也會使駕駛者很容易忘記路面的濕滑。不要忘記四驅只能幫助你行駛,不能幫你停下!剎車才能使你停下。有預見性的減速或停車,使你有充裕的時間讓剎車發揮作用。正確應用剎車技術:降檔利用發動機牽制力使車減速、連續踩剎車而不讓車輪抱死或側滑。
四輪驅動能幫你安全地駕車爬上易打滑的山坡,但在下山時並不比無四驅時更安全,在打滑的路面上減速,有沒有四驅不會有分別。
9. 我想問下大家什麼叫做機械四驅技術啊都有什麼車具備這種技術呢
機械四驅技術其實就是全時四驅,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無論在什麼時候,汽車的行駛都是由四輪推動的,操作性會有很大增加,奧迪四驅技術是最早最完善的,此外還有斯巴魯、賓士等車型。
10. 吉姆尼2015款4驅如何使用方法
吉姆尼採用的是最為傳統的分時四驅系統,並沒有配備中央差速器,但這並不影響其越野性能的發揮。作為平民類硬派越野車來說,採用分時四驅是最佳選擇,通過較低的成本就能達到中央差速鎖的效果,因為在接通四驅的時候,前後軸的傳動軸是硬軸連接的,前後軸可以恆定的獲得50:50的動力分配,相當於採用了中央差速鎖的全時四驅在鎖差速鎖時候的通過能力。這樣的分時四驅機構,在接通四驅的時候,連接機構都是機械式的,可靠性很高,而且強度很大,適合高強度大負荷的越野。由於其結構簡單,因此製造成本要比帶中央差速器的全時四驅低很多,但它們之間性能上的主要區別體現在公路上,越野性能方面分時四驅絲毫不會輸給全時四驅。
為了簡化操作,鈴木為吉姆尼的分時四驅配備了電控操作機構,在切換兩驅和四驅的時候,只需要按下電控開關即可。在中控台下方,這套電控機構總共有2H、4H和4L三個選擇按鈕,在公路正常駕駛和土路上高速行駛的時候,選擇2H就可以了,此時吉姆尼會變成一台後驅車。需要掛上4H的時候,不用停車,只要時速不是特別高,直接按下4H即可,此時前軸可以很輕松的接通動力。編輯做過多次嘗試,按照日常的駕駛速度,2H和4H之間可以實現輕松切換。需要注意的是,4H模式下的四驅,前後軸是硬軸連接的,轉彎時前後車輪不能消除轉速差,從而導致前後車輪之間會發生干涉,輕則磨損輪胎,重則可以發生翻車事故。雖然按照4H這樣的標識是指4驅高速行駛,理論上可以採用直道4H,轉彎切換為2H的駕駛方式,但實際操作難度非常大,因此仍然不建議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採用這一模式,即便實在一些路面不好的坑土路上。4L選項就是我們常說的加力擋,在選擇這個擋位的時候,可以增加一倍多的傳動比,大大提升輪端扭矩。在切換這個擋位的時候,就沒有那麼輕鬆了,不僅需要停車,還得將變速箱切換到空擋位置,否則無論是掛進4L還是摘除4L,都會感覺很困難。雖然電控裝置不需要人來用力,但是系統同樣無法完成這種速比無法對應的切換,最終以惱人的報警形式提醒駕駛員,不能繼續蠻幹下去了。掛上4L以後,傳動比加大了一倍多,會感覺車輛變得特別有力,而且可以很好的通過油門行程式控制制好速度。我們作過多次嘗試,在掛上4L的時候,很少存在因為發動機動力不足而無法通過障礙的情況,每次遇阻都是因為輪胎打滑——強大的輪端扭矩使得發動機扭力不可能成為越野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