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如何評價機械公敵

如何評價機械公敵

發布時間:2021-03-14 02:55:57

① 如何評價《機器人叛亂》一書

就我個人而言,這本書的一部分表現令我驚喜……它綜合了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丹尼爾·丹尼特在《達爾文的危險觀念》中所講述的很多東西……並且留意到了被人忽略已久的奧圖·紐拉特、威拉德·馮·奧曼·蒯因等哲學家的意見……尤其是在後面正視了拉里·勞丹漂亮的對於科學的闡述……這的的確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創造……
但另一方面,這本書的另一部分表現則令我擔憂……我所擔憂的事情是在於,在這本書中,「我的利益」是憑空蹦出來的,彷彿是在兩個(或者多個)操作者在爭搶一台機器的控制權的時候,機器自身就獲得了什麼「屬於機器自身的利益」,使得「機器自身可以根據機器自身的利益來選擇合適的操作者」一樣……這代表著這個理論本身就是極為不融貫的……
相比較之下,我個人認為,他所引用的幾位哲學家,都將會寧願選擇像是丹尼特在《達爾文的危險觀念》中所做的,消滅一切這樣的所謂「意義」的方式(尤其是在紐拉特的觀念中,「意義"這種說法原本就有問題,詳情的話大概可以參考一下他的《社會科學基礎》),也不願在達爾文革命以後的新世界觀中硬生生添加一個導致極為尖銳的矛盾的所謂的「意義」……如我本人的判斷的話,在一個這樣的達爾文革命以後,會出現的應該是一種在丘奇蘭德夫婦理想中的「我自己」已經不再存在的世界觀,所以,也就更無所謂「在基因與模因之外的『我自身』的利益」了,而「我生命的意義」也更可能是變成一種單純的對於「生活方式」的表達……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紐拉特和卡爾納普對於社會科學的很多意見一直是有道理的,是時候把這些意見撿回來了……沒有必要為了保護舊的範式中才存在的東西,而讓新的範式內部產生這種莫名其妙的矛盾…

② 機器人必須知道自己是機器人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機器人就是這點好,只有0和1,不管判定過程多難都會有結果,不管對錯都有結論。不像人,往往分不清0和1,逼著自己范2

③ 高中作文面對機器人潮流,如何看待威脅挑戰

3月15日,舉世矚目的「人機大戰」塵埃落定,人工智慧「阿爾法狗圍棋」(AlphaGo)以4:1的比分戰勝人類圍棋頂尖高手李世石九段,為世人留下一個不願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面對「阿爾法狗圍棋」(AlphaGo),有人不服,如中國的超級圍棋新星柯潔九段,就公開向「阿爾法狗圍棋」(AlphaGo)叫板:「你贏不了我!」有人嘆息:人類智慧最後的尊嚴在一隻「小狗」面前丟失。有人甚至悲觀地認為,機器統治人類的時代即將來臨。
其實,所謂人類尊嚴、所謂機器人的統治時代,只是我們一些人的臆想,「阿爾法狗圍棋」(AlphaGo)的勝利,說到底就是一次技術革命的勝利,是人類對自身的一次超越。
正如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基於視認知的非結構化信息處理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首席科學家徐宗本說的:「任何人工智慧技術的成功一定是當代最新技術綜合運用的成功,片面說成誰戰勝誰是不公平的,也是無意義的,說人類智慧的最後壁壘被攻破,這都是無稽之談。」
「阿爾法狗圍棋」(AlphaGo)的勝利,背後的最大價值在於,它激勵人們持續不斷地探索過去人工智慧領域一直看似難以實現的人類智能級別。從這一點上看,人工智慧的勝利也有非凡的意義,甚至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是的,翻開人類歷史,哪一次技術革命不帶來人類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蒸汽機的發明、使用,使人類從農業手工業時代進入了工業社會;電動機的誕生,使人類從工業社會跨入了現代化。而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與應用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革命,更讓人類從此進入了自動化、信息化時代。每一次技術革命,伴隨的都是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自身的解放。
「阿爾法狗圍棋」(AlphaGo)的勝利,是不是會掀起又一次技術革命,我們還需拭目以待。然而,人工智慧的進步,卻可以讓我們展望到人類美妙無比的前景。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不久的將來,到處都是機器人在人們的指令下為人們服務;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那些對於目前醫術來說幾乎無解的人類大腦和神經疾病,如自閉症、老年痴呆症這樣的國際醫學難題,隨著人工智慧的進步,一切都會迎刃而解;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有了人工智慧的協助,人類真正步入了大同的理想社會。
是的,「阿爾法狗圍棋」(AlphaGo)的勝利,是人類的智慧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有了這一步,我們的世界將更加美好。當然,面對這些進步,我們不能只是圍觀、娛樂和敬仰,我們應該用我們的智慧,去促成人工智慧更大的進步!

機械公敵的影片評價

如果你認為《機械公敵》是一部忠實於艾薩克·阿西莫夫同名原著的影片,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為了迎合北美影迷對科幻冒險類型的熱衷以及取悅一些史密斯的追星族,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和編劇阿吉瓦·古茲曼(曾以《美麗心靈》獲得過奧斯卡)將原著中對人性化的機器和人類之間的關系的思考轉變為了極富娛樂性的科幻大片。這有點像在美酒中兌點水,使小孩子也能嘗一嘗佳釀的味道。他們用動作和科幻將我們置身於一個未來世界中,但又不忘給我們留下思考的種子。自從工業時代以來,人和機器的關系一直是復雜並充滿爭議的,當機器變得越來越先進和獨立,它們是否會毀滅人類呢?《機械公敵》又為我們提出了這個問題,而且它的開放式結局更提升了這部影片的層次,使得其更與眾不同。(新浪娛樂評)

⑤ 你如何評價機器人在我們生活中的使用它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機器人的未來發展

目前智能服務機器人,在醫院、銀行、機場、火車站、政務等等需要大量重復問詢任務的公共服務場所,得到了大量的應用機會。

要讓智能服務機器人逐步的被普通大眾所認可,必須先從具體的行業應用場景開始。

一步一步的把各個場景體驗做好了,才能進入千家萬戶。

目前需要補短板的地方。

1)機器人家用化的成本問題

目前智能服務機器人的價格跟成本還是略貴,沒有達到家用化的合適價位。

2)針對性的智能問答,各個場景的知識庫,還沒有完全做好。

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智能技術的應用產品
深耕行業應用場景,解決好具體場景的服務,從而一步步走入家庭,服務千家萬戶。

智能服務機器人還是值得長期關注、非常有發展潛力的產品。

⑥ 如何評價我的機器人女友

沒有什麼好評價的,
如果機器人可以當女友的話,
我相信這個世界不會有那麼多的情傷。

⑦ 如何正確看待人與機器人的關系

關於機器人的發展和在未來的地位,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機器人幫助人類。
就是使高智能的機器人擁有很高的素質,讓他們知道自己被製造出來的意義並且無條件的對人類無私的幫助。1952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汽車生產線,42部自動機器可進行500種不同的加工工序,同時對產品進行檢驗。到了80年代,日本建立了首座無人工廠。工廠有1010台帶有視覺的機器人,按照程序完成生產任務。1992年,日本研製出一台光敏微型機器人,體積不到3立方厘米,重1.5克。1997年,日本的本田公司製造出高1.6米的機器人,可以照料人和完成多種危險及艱苦工作。2004年1月,美國發射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先後成功登陸。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行走、拍攝、鑽探,化驗,非常精彩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2011年1月NASA放出去的探測船Deep Space 3,由於各種技術的進步,其設計已經具有極高的自主能力。除任務目標的設定外,其他絕大多數問題(幾乎是全部的問題)都可以自行監測調整。控制中心只是處於監視的地位。
2機器人與人類共同發展。
機器人的進化速度是人類所無法比擬的。機器異化的人類,這個在現在來看是最可能的未來。機械使用於醫療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假腿,假臂,人造心臟,人造的胃,這些已經在得以應用了。那麼這樣子可以算是完整的人嗎?那麼我們可以合理的推理一下:如果有一天人體的一切都可以更換的話那個時候就無所謂人和機器人的強弱之分了,其實是對人類不利的。 (由於機器本身的強大決定了其潛在的威脅性。)
總結
人類預見到人工智慧將給人類命運帶來波折,所以必須把保證自己安全和主導地位的前提植入規則。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關系本身就在沉思默想中,沉思默想的結果可能會為二者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關於機器人的倫理已經慢慢的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而在人工智慧、信息網路化、生命科技這三大新生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當反復探詢這個問題。
阿西莫夫定義了人和機器的倫理,但這種倫理只是未來無數要被破壞的東西的—種。人類現在的思維方式,的確存在了好幾千年,它的壯大也走過了漫長的路程。科學的進步會粉碎很多桎梏,未來人與社會的共存方式是什麼樣的呢?科幻家們想了很多人與人之間,人與機器之間,地球與其他星球之間的關系,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都沒有脫離「強權」的慣性思維——難道人類只有這么—種治理自己的方式嗎?為什麼不能構築一個高水平的社會形態?思考是漸進的,這條路上的許多小岔口小分支我們想像不出,但是人類很可能通過對這些小岔口的理智選擇,避免悲慘命運的發生。
其實這些問題應該由走在科學前面的社會學不斷的討論的得以解決的,以便可能的未來到來的時候人類能有足夠的心裡准備去接受他。

⑧ 如何評價機器人對生活的影響

機器人現在已經遍布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有洗碗機器人,掃地機器人,非常常見,對人類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⑨ 如何看待機器人能夠解讀情緒

這些東西很難理論知識吧!!!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耶貢拜阿拉伯數字化阿林們與全世界各國際化民族一道共同語言文字大團結起來回來回去到家了^ω^吧!!!心疼死了π_π!心疼死了π_π!心疼死了π_π!!!

⑩ 如何評價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作品竟達到500部之多,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猶太人,他於1920年出生在俄國,3歲時舉家遷往美國,5年後取得美國國籍。阿西莫夫的父親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開有數家糖果連鎖店,阿西莫夫則一邊讀書一邊幫忙照料店鋪。阿西莫夫的父親保守刻板,對子女要求嚴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類的報刊書籍,於是阿西莫夫選擇了科幻小說,並從9歲開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歲那年,他將自己的處女作《宇宙瓶塞鑽》投給著名科幻作家兼編輯坎貝爾主編的科幻雜志,但是坎貝爾認為這篇作品「作為短篇太長,作為長篇則太短」,而且他「不喜歡慢騰騰的開頭,以及自殺的結局」。不過坎貝爾還是給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勵。結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離灶神星》。
就在這同一年,阿西莫夫獲得了哥倫比亞學士學位,1941年他又獲得文學碩士。二戰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戰後於194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進入大學教書。 阿西莫夫一生寫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浩瀚龐大的宇宙畫卷。它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其時人類已遍布250萬顆行星,人口達到1000 ,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宇宙帝國。而這時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卻根據推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帝國行將崩潰,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長達30000年的黑暗時期,所有的文明都將盪然無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過建立基地的方法,則可以將人類文明的火種保留下來,並將黑暗時期縮短為1000年。於是,「物理學基地」和「心理學基地」相繼被建立,它們將完成保存並發展人類文明的艱巨任務……
「機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機器人》和《其餘的機器人》等作品集當中,其中前者本刊已在以前介紹過。此外阿西莫夫有關機器人的科幻還有長篇《鋼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為機器人建立了一套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從而演繹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邏輯性極強的漂亮故事。本期要介紹的,就是阿西莫夫的長篇推理偵探科幻《鋼窟》。
除上述兩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寫某文明星球數千年才出現一次星空的《黃昏》,描寫「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眾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時間旅行的《永恆的末日》,……可謂不勝枚舉,不一而足。
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阿西莫夫不僅創作科幻小說,同時也寫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樣讓人百讀不厭。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後一位評論家所說:「他的作品愉悅了數百萬人,同時改變了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空中石子》(1950)《太空潮》(1952)《鋼穴》(1953)《終結》(1955) 《赤裸的太陽》(1956)《基地三部曲》(1964)《我,機器人》《機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基地邊緣》(1982)《黎明世界的機器人》(1984)《機器人與銀河帝國》(1985)《基地與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復仇星》(1988)《轉交基地》 (1993)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機械公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 瀏覽:89
重力鑄造機是怎麼提高生產效率的 瀏覽:318
自動噴灌裝置安裝圖 瀏覽:179
二手車軸承怎麼接 瀏覽:487
坂橋五金市場 瀏覽:832
軸承7230什麼意思 瀏覽:376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338
儀器sst是什麼意思 瀏覽:800
機械專業學多少錢 瀏覽:927
建築環境設備是什麼職稱 瀏覽:380
清河縣聚鑫機械鑄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83
機械的械在詞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
冰櫃製冷劑壓力低怎麼辦 瀏覽:854
結構實驗載入裝置 瀏覽:959
自動跟蹤太陽裝置電路圖 瀏覽:938
室外鋼塑給水管用什麼閥門 瀏覽:409
供暖閥門怎麼知道是開 瀏覽:154
實驗影像裝置 瀏覽:471
儀表400個點什麼意思 瀏覽:528
多功能裝置瓶都是短導管作用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