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械制圖以及下料如何入門
機械制圖不是CAD,機械圖紙可以用CAD表達!
機械制圖可以買本機械制圖和繪圖冊畫畫!
下料是板金工的活吧!先學好機械制圖,找些板金工的書看看,多問問那些老師傅,多去相關的工廠看看!
Ⅱ 教你如何快速看懂機械圖紙(超級實用版)
讀取對象信息。圖紙雖然每個人、每個公司都不會相同,但都遵循國家的制圖標准,一張圖紙做出來就是為了給人看的,要是特殊的地方太多,別人沒法看就失去了它的意義。首先看標題欄(右下角)裡面的對象名稱、編號、數量、材料(如果有)、比例、單位等信息,這些信息的位置可以參看手冊相關部分的內容。
確定視圖。如果是原理圖等類型的非標准圖紙,就沒有嚴格的視圖這個概念了。標準的圖紙最少都有一個視圖的。視圖的概念來源於畫法幾何的投影,這個知識也可以看看手冊的相關內容,簡單的說,我們國家的制圖標准,一個物體,正面看到的稱之為主視圖,左邊看到的稱之為左視圖(擺放在主視圖右邊),頂上看的稱之為俯視圖(放在主視圖的下邊),以及剖視圖等等很多的視圖的概念。反映在圖紙是,視圖就是一塊東西,塊與塊間不會有尺寸、文字、線條等內容聯系起來他們,中間就是空白的。有建築等視圖能力的人對這些概念不會陌生的,都是通用的。
分清主體與標注註解。確定了有幾個視圖,分別是什麼視圖,之後就要分清主體(暫且這樣叫吧,這詞我發明的),主體就是描述機械零部件的那些線條(實際的零部件二維世界裡就是些線條),這個根據線的粗細就能分出來了(細線都是標注線),主體的線只有粗實線(粗細可以相對比較來判斷,標准裡面粗細也有標準的)、粗虛線和剖面線。
由主體還原零部件的實際樣子。這是視圖的關鍵點,其他的都可以看看書、翻翻手冊搞定,只有這個,需要積累和空間想像能力的,不能還原實際零件的樣子,就會出現那個笑話說的挖個井卻造了個煙囪。還原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仔細確定每個視圖到底是什麼視圖(包括剖視圖等表達方法),輔助尺寸標注(例如R代表半徑,那條線就是個圓弧(面),這些標注在手冊裡面有,也比較簡單。
確定零部件尺寸。這個可以大概的看一下,有個大概的概念就行了,如果是製造者,到用到的時候再去看。
內外行分界線。到這里,只要你看過圖紙,並研究過機械設計手冊裡面的有關圖紙表達的內容,你算是看得懂圖紙的外行了,就像你看了一份房子的圖紙後,你知道了房子的戶型結構,大小了,不想深入的可以到此為止。然而,機械類的圖紙信息,遠遠不止這些。
入行機械識圖。機械圖紙(這里說的都是標準的圖、原理圖等不做介紹)表達的是一個零件或者部件或者一台機器的結構、尺寸、材料、精度等等機械行業用得到的所有設計數據,入行前已經看到了材料和結構部分,後面接著講其他信息,由於機械類的信息幾乎全部都在圖紙裡面,光看機械設計手冊就上千頁,所以這里不能全部分享完經驗,只能是入行的經驗。
精度。機械類的尺寸(例如一個圓柱的直徑)不只是一個尺寸而已,無論標注了公差(±0.XX這樣的)還是沒有標注的尺寸都是一個范圍,這就是機械的(尺寸)精度,這個概念要一直都有。因為機械的零部件一般都是大批量生產的,需要精度來控制每一個零件(他們不可能一樣大小,存在誤差)的尺寸在一定的范圍。同樣的,零部件還有形位公差(也是標注不標注都是存在的)。未標注的精度(公差)在國家標准裡面都有規定,有的圖紙技術要求裡面會寫明,精度是機械零部件的靈魂,這需要一定的積累,對照手冊裡面可以學習懂每一個圖紙上的精度信息。
粗糙度:粗糙度決定了使用要求,同時也限定了加工方法的要求。
精度:比如一個要素(一個裝軸承的內孔)的尺寸、位置、形狀公差及其粗糙度要求,會隱含對它的加工工藝要求(磨削)。
熱處理:熱處理使得加工可行,性能達到了使用要求。
表面處理:表面處理一般會在技術要求裡面提出。
Ⅲ 機械圖紙怎麼看出來是怎樣加工的呢
1、鑄鋼件圖紙來上面都有自加工符號的,就是粗糙度符號,粗糙度符號分為兩種,一種是去除材料保證的,就是要加工的。另一種是不去除材料的,就是不用加工的。2、焊合件(包括所有的組合件)是不會在上面標注材料的,而且上面尺寸也很少,只有配合尺寸和限位尺寸,但是它標有零件圖號和零件圖名稱,你只能找到零件圖,在零件圖上會有詳細的標注的。
Ⅳ 機械加工中怎麼確定下料的尺寸
你是做個一百的圓盤吧?若要用氣割下料要一百二直徑,並且要用畫規做出加工界限;
註解:先粗車至105至110之間,在調質處理;最後精車到要求尺寸:
Ⅳ 如何通過看圖紙,可以知道機械加工產品的成本
會做材料定額不?你找一個材料定額的表格來,裡面有詳細的成本核算。比如說,第一通過圖紙知道下多大的料,計算這個料的重量來得到原材料的價格;第二就是加工的問題了,這個就是經驗問題了,比如倒一個角要5分鍾,那你就算這5分鍾的電費、人工費等(加工費一般有標準的);第三熱處理(按重量算)、表面處理等的費用........
Ⅵ 怎麼根據一個機械零件的機加工圖,畫它的毛坯圖紙,加工餘量根據什麼留,有沒有什麼標准可以查
沒有什麼標准可查,這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1.圖紙上的公差要求 2.所使用的加工內設備精度容 3.還有加工工藝 。我們一般都是線切割開料,單邊只需預留5~10絲左右,然後上磨床一次磨到位,銑床只是打打孔開開槽。
Ⅶ 怎麼看懂機械製造圖紙,看圖紙有哪些技巧和重點
大都抄數圖紙三視圖就能直觀看出標注所有尺寸,少數需六視圖才能全面標識好,三視圖把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對應起來看 ,主要看零件的尺寸標注及形位公差要求來合理制定加工方案和加工步驟,重點看圖紙上的技術要求和加工工藝,如需鍛打或鑄造,需熱處理,車,銑。磨等加工步驟一定看清,不然步驟不對會出質量問題,尺寸有公差要求的多注意確保尺寸符合圖紙要求。
Ⅷ 如何根據機械圖紙計算材料
兩種情況:
1、計算坯料重量:最大外徑、最小內徑、長度(如果內徑比較大,料是鍛造的管料的話,計算按管料)根據三尺寸用此公式計算重量:(外徑+餘量)^2*3.14/4*(長度+餘量)*密度/1000,000=重量(kg)------棒料計算
[(外徑+餘量)^2-(內徑-餘量)^2]*3.14/4*(長度+餘量)*密度/100,000---管料計算
2、計算產品的實際重量:根據圖紙,在三維軟體中製作模型並賦於相同的材料,然後通過軟體的查詢功能既可查出重量。
Ⅸ 怎麼看機械加工圖紙!
你可以到新華書店買本「技工識圖」或「機械識圖」看看,這個是一項學問,通過書本學,再向實踐中問,時間長了就會看機械加工圖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