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工作的的地方!比如滑動!轉動!傳動的!就知道點機械部分的
㈡ 機械設備安全檢查主要查什麼
對機來械設備檢查主要是下下班交接源班時對整體機械各活動部位的螺絲螺帽進行檢查,防止松動,如有類似情況發生,必須及時加固.
其次是對機械設備接入電線的問題安全檢查,是滯有爛線,破皮,漏電現象的情況發生.經常檢查,及時處理.防止人身安全傷害的發生.
還有在工作中也必須檢查安全問題,對擺件,固件的檢查,對刀、下刀的進度、程序等進行細致檢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檢查完成後要做好工作交接記錄,對機械設備出現的問題現象告知下一交接人,讓其注意,解決,防止意外人身安全傷害的幾率。
㈢ 設備日常點檢的方法及內容是什麼
點檢是我們的某些大企業從日本引進TPM,引進「點檢定修」概念,逐漸叫開的。所謂的點檢就是安排專人,利用人的五感和簡單儀表工具,按照一定周期和標准對設備的部位進行檢查,確定是否正常,發現隱患,掌握故障初期信息,以便及時採取對策,將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的管理方法。而定修,不過是計劃檢修、定時維修的意思。
在工廠里,按照參加人員分類,有操作工為主的日常點檢,專職點檢員所進行的專業點檢,技術人員所進行的精密點檢,維修工所做的特護點檢,領導所安排的管理者點檢等。按照專業分工,還有機、電、儀、操四方點檢的說法。在石油化工等企業,因為裝置大,區域廣闊,對裝置的檢查如同巡邏,故將點檢稱為巡檢。
如果按照點檢時設備狀態劃分,又有運行點檢、停機點檢、解體點檢、非解體點檢等。點檢的准備包含以下內容:
•定點:設定檢查的部位;
•定項: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
•定法:確定檢查的方法;
•定標:確定判斷正常與否的標准;
•定期:設定檢查的間隔時間;
•定人:確定檢查項目的實施人員;
•定表:確定表單格式和記錄要求;
•定流程:確定點檢與維修的介面和工作流程;
•成閉環:步步工作落實,形成閉環管理。
我們稱之為「八定一成」。其中頭尾兩條最重要。
定點,就是指確定的檢查部位,涉及面很廣,如設備的參數顯示儀表(含溫度、壓力、速度、真空、流量、電參數、液面高度等),冷卻系統(空冷、水冷、油冷等)、傳動系統(鏈條傳動、齒輪傳動、皮帶傳動等),電氣控制系統(感測器及相關伺服機構),液壓氣動系統(閥門、氣缸等),潤滑系統(加油孔、油路、油杯等),安全報警和安全防護部位,密封和易泄漏部位,易腐蝕部位,易機械磨損部位,受沖擊易疲勞部位,冷熱交替變化(熱疲勞)部位,接觸、連接、焊接部位,緊固部位,過濾濾網、濾芯部位,產品(服務)質量相關部位等。
成閉環,就是要設計好點檢信息與維修的介面,要形成管理閉環。很多工廠點檢與維修是兩張皮,互不搭界,這樣點檢的作用和功能就大打折扣了。所以,異常的點檢信息必須傳遞下去,與保養介面,或者與維修介面,有保養和處理動作,有結果才能真正形成閉環。
很多工廠,點檢常常流於形式,點檢表上的「對勾」未必真實。有的沒認真做,到快收點檢表時才匆忙填寫對勾,這叫「寫回憶錄」,有的一高興,為了省事,將下周的點檢表也順便填上了,這叫「將來時態」。以前有一家化工廠告訴筆者,為了看到員工是否爬上幾層樓高的反應裝置上點檢,在上邊製作一些插旗子的孔,白班點檢人員抱著紅旗點檢爬上裝置,插上紅旗,下面的主管領導數旗子的數量就知道他是否到位,夜間換成白旗,夜班點檢人員拔下紅旗插上白旗。有的員工匆匆忙忙插上旗子,找到一個暖和的角落,鋪上大棉衣,一覺睡到天亮。
後來,一些企業把點檢周期變成2個小時一次,又在裝置需要點檢的部位安裝上可以撥動表針的點檢鍾,點檢員幾點到達就撥到幾點,並且將點檢表放到設備現場需要點檢的部位旁邊,管理者檢查時看到點檢鍾的表針位置,查看點檢記錄,就知道點檢員是否及時到位認真點檢。
現在,我們通過精益衛士手機APP掃描二維碼,員工到點檢位,用APP掃描二維碼,信息就會自動記錄,直接通過無線網路的方式傳給雲伺服器,主管領導通過精益衛士手機APP或PC端瀏覽器隨時可以了解點檢的到位情況,實時統計某個部門、某個班組的整體執行進度,哪些人未按時間點檢,哪些人過期未點檢,什麼點檢對象,有多少任務條數等。
設備點檢知識傳遞方面,大部分傳統紙質單據只有點檢的項目和內容,而無法告訴員工該用什麼方法、標准去檢,且方法標準是一個持續優化改進的過程,導致點檢工作無法標准量化,換個人執行或者換台新設備就不一樣了,導致全部按照統一方法標准檢。而通過精益衛士,可以直觀、方便的顯示作業的方法和標準是什麼,按照標准執行,最大程度保證點檢效果。
如果是良否點檢,設備正常,點檢人員√,就等於點檢表劃上對勾;如果出現劣化,但是又暫時不影響生產,則打!號,等於點檢表上的注意;如果打×,則在手機界面上滑出「自行處置」、「異常反饋「、「已掛單待修」三個選項,自行處置和異常反饋需要點檢人員填寫設備異常信息,也可以拍照,即時傳入雲伺服器並按企業現有管理流程推送到相應人員手機端。
對方收到後,可以選擇是自己去處理,還是按照企業現有管理流程繼續反饋給實際的責任人;或者是領導的話,直接任務指派給相應責任人去處理。無論誰去處理的,都可以文字+圖片的方式精準記錄異常處置情況。
異常處置結果會第一時間自動反饋到異常發起人或者指派任務的領導。
隨著上述技術手段的使用,點檢工作是否就做好了?
回答是否定的。應該說,盡管上述的技術手段會使得點檢的員工漏檢或者不到位變得困難,但如果到了點檢位置而未真正點檢或者即使點檢也不認真的現象仍然會存在。
那麼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這就需要綜合治理。
企業文化和企業凝聚力十分重要!一個不讓員工留戀的企業,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業是不要指望員工認真工作的。
員工的培訓和職業素養教育也很重要,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潛移默化的工作。
所以精益衛士提供了管理人員在手機端對員工點檢結果打分評價並自動排名的機制,給績效考核提供了參考依據。
同時,精益衛士也打通了企業團隊集體培訓學習的渠道,通過工作圈功能模塊,學習材料自動推送到每一個人;員工有什麼好的想法、經驗也可以通過手機端就圖文並茂的分享,相互學習,點贊,比刷微信朋友圈還要方便。
在激勵機制設計上,也可以將設備運行狀態與員工獎金掛鉤。這樣可以在源頭上來激勵員工的工作動機。某鐵礦山的大型生產汽車是重要的生產設備,以前要求大家認真點檢總是做不到,有的員工甚至還希望汽車出點故障,修理人員修車時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後來實施聯產聯酬目標承包責任機制,將汽車完成礦石運輸的頓公里數目和獎金掛鉤,一個檢修人員管幾台車,這幾台車完成的總頓公里數也和這個檢修人員的獎金掛鉤。於是無論是司機和檢修人員都負起了責任。筆者在礦山甚至看到了這一幕,員工回家用口罩布做成「套袖」給汽車翻斗的液壓立柱套上,以防止灰塵污染立柱,造成立柱的快速磨損。至於礦山規定的所有點檢工作,自然也是認真對待。因為,任何因為故障造成的停車損失都會直接影響員工的獎金收入。這是典型的從「源頭」和「動機」上管理的事例。
通過鼓勵員工在點檢中發現故障隱患,通過隱患消除防止故障,並給與獎勵等方式,也可以從正面激勵員工點檢的熱情。
為此,精益衛士提供了精益看板功能模塊,異常數量、預警數量、自行處置/異常反饋/未處置等智能實時統計分析,有多少隱患是員工自己消除的,有多少是向上反饋的,誰去處理的,處理的結果怎麼樣,有多少隱患是沒有處置的,有多少是待修的,都能在手機端就直接圖表形式直觀展示。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查看員工異常自行處置的情況而在評價打分上直接以實際行動鼓勵,也可以做完企業物質激勵的參考依據。
任何事物有優點必然有缺點,真理與謬誤本來是一絲之差,悖論總蘊含其中。
即使是從源頭加以激勵,仍然會有部分員工急功近利,忽視某些必要的點檢環節,讓一些點檢不到位。還有因為技術能力問題而導致未能夠發現問題。不是某些靈丹妙葯可以祛除百病的。
筆者曾經詢問過歐美企業的點檢情況,類似中國企業點檢不到位的狀況也時有發生,甚至有一家美國企業僱傭與企業內部員工沒有任何關系的學生來監督設備的點檢工作。
基於現實當中的實際管理需求,精益衛士特意設計了從管理維度出發的「專項巡檢「功能,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專項巡檢來檢查監督員工點檢執行情況,發現與實際不符的,不但可以以打低分的方式直接體現管理層的態度,也可以通過異常反饋對現場直接拍照發送給相關責任人員,讓他知道自己什麼地方沒有做到位,沒有做好,以便下次改進,做到有理有據,而不是傳統的「態度執法」。
適當的負強化激勵也是必要的,規定的動作沒有做,被管理者發現後,除了對員工的教育以外,要給予適當的績效處罰,甚至降級處理,調換崗位等,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總之,讓點檢到位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是一項綜合治理的問題。
㈣ 求:機械設備類的型式檢驗項目需要做哪些項目
為了研究電子產品的特性,提高電子類產品的性能與質量,國內外均制定了一系列的測試標准。常用的標准中電子類產品要做哪些項目的測試,需要用到哪些設備…等問題都是產品生產商關心的問題。根據國標GB/T
2423,其測試項目包括以下:
1、
溫濕度類性能測試
低溫、高溫、交變濕熱試驗、高低溫沖擊試驗、恆定濕熱試驗、溫度變化試驗、溫度/濕度組合循環試驗
需要用到的設備有:
高低溫試驗箱(可進行高溫、低溫、溫度變化等測試)
恆溫恆濕試驗箱(可完成恆定濕熱試驗、交變濕熱試驗、溫度/濕度組合循環試驗)
2、
耐腐蝕測試
Kb鹽霧試驗、交變鹽霧(氯化鈉溶液)試驗、接觸點和連接件的二氧化硫試驗、接觸點和連接件的硫化氫試驗、流動混合氣體腐蝕試驗、清洗濟中浸漬試驗、高濃度二氧化硫試驗、大氣腐蝕加速試驗
需要用到的設備有:
鹽霧試驗箱、二氧化硫鹽霧試驗箱(或稱二氧化硫腐蝕試驗箱)、鹽霧交變試驗箱
3、
氣候環境測試
長霉、低氣壓試驗、低溫/低氣壓綜合試驗、高溫/低氣壓綜合試驗、砂塵試驗、防水等級試驗、Cx未飽和高壓蒸氣恆定濕熱試驗、風壓試驗、太陽輻射試驗
需要用到的設備有:
高低溫/低氣壓試驗機、砂塵試驗箱、淋雨試驗箱、紫外光耐氣候試驗箱
4、
碰撞測試
沖擊試驗、碰撞試驗、傾跌與翻倒試驗、正弦振動試驗、寬頻帶隨機振動試驗、穩態加速度試驗、錫焊試驗、傾斜和搖擺試驗、跳彈試驗、元件/設備和其它產品在沖擊(a)、碰撞(Eb)、振動(Fc和Fb)和穩態加速度(Ca)等動力學試驗的安裝要求、聲振試驗、撞擊/擺錘試驗
需要用到的設備有:
跌落試驗機、振動試驗台、沖擊試驗機
5、
其它綜合類測試
低溫/低氣壓/濕熱連續綜合試驗、低溫/低氣壓/振動(正弦)綜合試驗、低溫/振動(正弦)綜合試驗、高溫/振動(正弦)
綜合試驗等。
需要用到的設備有:
㈤ 機械設備進場 檢驗什麼資料
1、 機容機貌: 外觀整潔,油漆顏色較新(七成新),外殼、護罩無明顯變形,開關、手柄完好無破損,電源線、控制線外皮無龜裂、老化,線路連接牢固,絕緣良好無裸露,機械統一編號字體整齊、美觀;
2、機體結構: 各部位完好齊全,機體部分無明顯變形,焊接部分無開焊、裂紋,各部位連接牢固,無鐵絲代替緊固螺栓或開口銷;
3、工作裝置: 傳動機構運轉靈活,無卡阻、無異響,整機運行平穩,噪音低,工作性能與機型相符,能滿足施工需要;
4、安全防護裝置: 各種安全防護罩、殼齊全有效,限位器靈敏可靠,制動器操作靈活,制動安全可靠;
5、備件齊全;
6、技術資料齊全: 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使用說明書、按裝手冊、基礎圖冊。
(5)機械設備檢查項目有哪些擴展閱讀
設備管理主要包括:機械設備的資產管理、機械設備的狀態管理、動力設備與能源管理、機械設備的更新改進、現代管理方法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設備測試:
1、烘乾類設備主要測試爐溫的均勻性,通常控制在± 5 ℃,採用隨爐測溫儀一次最多可測試6個位置;
2、噴漆類設備主要測試照度、溫度、濕度和平均風速:對於要求較高的噴漆類設備其照度要求在 800 ~ 1000Lx ,溫度要求在 23 ± 2 ℃,相對濕度 55± 5 %,平均風速 0.45 ~ 0.55m/s;
3 、所有設備在操作區雜訊≤ 85db。
㈥ 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內容有哪些
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 總則:
1.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合理裝備、安全使用、服務生產,為保證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提高生產效益,取良好經濟效益創造條件。
2.搞好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尊重科學、規范管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二、機械設備管理的台帳檔案
1.項目經理部設備員負責所在項目經理部的機械設備技術資料的建檔設帳,其中《機械設備登記卡》、《施工設備組織計劃》、《施工設備維修計劃》、《施工設備購置申請表》、《施工設備報廢申請表》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報生產科備案。
2.機械設備台帳應包括下列內容:
(1)設備的名稱、類別、數量、統一編號;
(2)設備的購習買日期:
(3)產品合格證及生產許可證(復印件及其他證明材料);
(4)使用說明書等技術資料;
(5)操作人員當班記錄,維修、保養、自檢記錄;
(6)《大、中型設備安裝、拆卸方案》,《施工設備驗收單》及《安裝驗收報告》;
(7)各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明材料。
(8)《機械設備登記卡》、《施工設備購置申請表》、《施工設備報廢申請表》、《機械設備檢查評定表》、《施工設備驗收單》、《設備運轉當班記錄》、《施工設備配置計劃》、《施工設備檢修計劃》、《設備維修記錄》、《早期購置之不理機械設備技術檔案補辦表》、《租憑合同》、〈自製簡易設備技術評定表〉。
凡設備技術資料[(2)、(3)、(4)]丟失或不全,由生產科組織對設備狀況進行鑒定、評定,填寫《早期購置機械設備技術檔案補辦表》,作為設備技術檔案存檔。
三、機械設備標識
1.設備標識應製作統一的標識牌,分為「大、中型施工設備」、「小型施工設備」及「施工機具」三類。
2.標識牌應按要求填寫。項目經理部設備員應將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的每三個月對設備進行一次檢查的檢查結果填入設備標識牌的「檢驗狀態」一欄中,檢查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停用」,同時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將檢查情況填入《機械設備檢查評定表》中。
3.標識牌應固定在設備較明顯的部位。
四、機械設備的組織
1.凡屬新開工工程,項目經理部應先根據該工程實際情況編寫《施工設備組織計劃》,並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審批、備案。
2.項目經理部設備來源可分為「新購、調配、自有、租憑」。
3.項目經理部需購置新的大、中型設備時,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配合項目經理部設備員填寫《設備購置申請表》,報項目經理部審批。項目經理部需購置小型施工設備可根據施工生產需要自行購置。
4.凡由項目經理部自行製作、改制的設備均要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進行評定審,評定合格才可投入使用,並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填寫《自製簡易設備技術評定表》。
五、機械設備租憑
1.項目經理部租憑大、中型設備時,要簽訂《租憑合同》;並將《租憑合同》復印一份報生產科備案。
2.租憑設備進場使用前,由生產科施工設備監督員組織對其性能進行評定、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安裝使用,並將驗收結果填入《施工設備驗收單》中。
3.租憑設備的管理應納入項目經理部設備的統一管理中。
六、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
1.機械設備使用的日常管理由項目經理部負責,即貫徹「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生產科負責技術指導和監督檢察工作。
2.各項目經理部應聘任設備員,該設備員應具備機械設備基礎知識和一定的設備管理經驗。
3.機械設備使用應按規定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操作人員、指揮人員及維修人員)。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持證上崗。
4.機械設備使用的工作人員應能勝任所擔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的設備性能特點和維護、保養要求。
5.所有機械設備的使用應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要求進行,嚴禁超負茶運轉。
6.所有機械設備在使用期間要按《設備保養規程》的規定做好日常保養、小修、中修等維護保養工作,嚴禁帶病運轉。
7.機械設備的操作、維修人員應認真做好《設備運轉當班記錄》及《設備維修記錄》。各項目經理部的設備員應經常檢查《設備運轉當班記錄》的填寫情況,並做好收集歸檔工作。
七、施工設備的保養、維修
1.施工設備的保養由項目經理部設備員組織操作人員、維修人員按各類《機械設備保養規程》進行,並由操作人和設備員分別填入《設備運轉當班記錄》和《設備維修記錄》中。
2.《施工設備檢修計劃》由項目經理設備員部根據《各類機械設備保養規程》編制,並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審核、備案。
3.施工設備的檢修,由工地結合實際情況,按《施工設備檢修計劃》進行,日常維修工作由設備員組織進行,所有維修工作,設備員均要填寫《設備維修記錄》。
八、設備的安裝、拆卸、運輸
1.小型施工設備的安裝、拆卸、運輸,由項目經理部按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標明行;項目經理部設備員應做好相應記錄。
2.大、中型設備進場後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安裝、使用,並由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將驗收結果填入《施工設備驗收單》中。
3.大、中型施工設備、工程設備的安裝、拆卸工作應由專業隊伍來完成,並事先由選定的專業隊伍制定安裝、拆卸方案,報生產科設備技術負責人審批。若拆裝工作由非本公司隊伍來承擔,應先由生產科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後,方可承擔拆裝工作。
4.大、中型施工設備的運輸,按《物資搬運操作規程》執行。
5.大、中型施工設備、工程設備安裝完畢後,應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按有關標准對安裝質量進行驗收,並由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填寫相應的《安裝驗收記錄表》,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九、機械設備的停用管理
1.中途停工的工程使用的機械設備應做好保護工作,小型設備應清潔、維修好進倉;大型設備應定期(一般一個月一次)做維護保養工作。
2.工程結束後,所有機械設備應盡快組織進倉,進倉後根據設備狀況做好維修保養工作。
3.因工程停工停止使用半年以上的大型機械設備,恢復使用之前應安照國家有關標准進行試驗。
十、機械設備的報廢批准。
1.機械設備凡是屬下列情況之一,應予報廢:
(1)主要機構部件已嚴重損壞,即使修理,其工作能力仍然達不到技術要求和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
(2)修理費用過高,在經濟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3)因意外災害或事故,機械設備受到嚴重損壞,已無法修復的;
(4)技術性能落、能耗高、沒有改造價值的;
(5)國家規定淘汰機型或超過使用年限,且無配件來源的。
2.應予報廢的機械設備,項目經理部應填寫《機械設備報廢申請表》,送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審查、備案。大、中機械設備要送主管生產副經理審批。
3.報廢了的機械設備不得再投入使用。
㈦ 機械設備修理精度檢測包括哪些內容
對於金切設備,主要檢測幾何精度和加工精度。不同的機械設備會有不同的檢測要求。你是要檢測什麼機械設備?
㈧ 施工前機械設備的檢查驗收應注意哪些事項
2、機械設備應由相應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的單位安裝。 3、起重機械設備安裝完成後,由施工總承包單位、使用單位、租賃單位和安裝單位共同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必須報請當地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包括驗收檢驗和定期檢驗),取得「安全使用許可證」後方可使用。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4、施工現場必須制訂機械設備分級安全檢查制度,既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的檢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自查和監督檢查。 5、機械設備檢查形式:日巡檢、周檢、月全面檢查等,經檢查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處理,消除不安全因素,嚴禁帶病運轉。 6、施工現場每月組織一次月度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包括:金屬結構和焊縫有無變形和開裂;連接螺栓的緊固情況;安全裝置、制動器、離合器等有無異常情況;吊鉤、抓鬥、鋼絲繩、滑輪組、索具、吊具等有無損傷;配電線路、集電裝置、配電盤、開關、控制器等有無異常情況;液壓保護裝置、管道連接是否正常;頂升機構,主要受力部件有無異常和損傷;軌道的安全狀況等。停用一月以上的,使用前應做好上列檢查。 7、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管理人員應對在用的機械設備進行日巡檢,發現有違反崗位紀律、機械運轉異常、保養不良、事故隱患、記錄不全等情況,應立即採取措施予以糾正或排除,並作好檢查記錄。 8、操作人員每天進行例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限位器、制動器、離合器、控制器以及聯鎖裝置、通訊裝置、報警裝置和防斷繩裝置的安全性能,軌道的安全狀況,鋼絲繩、索具、吊具的安全狀況,行走電纜的絕緣及損壞情況,各部位的潤滑情況等。 9、大型施工項目及以上應配備專職機械設備管理人員,負責機械設備的正確使用和安全監督檢查,確保機械設備和作業人員的安全。 10、機械管理人員必須熟悉相關安全技術標准、規范、規程的要求,並嚴格執行,不得違章指揮;作業人員(包括操作人員、指揮人員、維修人員、起重工和電工等)必須熟悉相關安全技術規定,嚴格遵守崗位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不得違章作業;作業中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並保持作業區整潔和安全設施的完整。 1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許可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 建築工程項目特點是工期短,任務重,工程地點變動大,工人和機械設備流動性大,制定和執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是機械設備安全施工的基本要求和保證。
㈨ 機械設備入庫檢測一般需要檢驗哪些項目(質檢部門)
具體有:
外形尺寸,表面粗糙度。
核對包裝單,有沒有落下的東西。
設備外觀和機器內部機件有沒有缺陷。
電器及線路和環保設備。
㈩ 監理工程師應對進場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進行檢查,檢查應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這分兩部分,一個是安全性,一個是可靠性。
這個對不同設備在監理手冊上都有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