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工地施工意外死亡其家屬如何索賠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就專無法通過工傷獲得屬賠償,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家屬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2.如被認定為因工死亡的可以得到大約50-60萬的賠償,父年滿60,母年滿55且無生活來源的可按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直至二老去世,有子女的也可按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直至其年滿18周歲。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Ⅱ 開工程機械出事故壓死人怎麼賠償
根據相關法規,第三者險的保險范圍是「保險機動車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版事故,致使第權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的直接損失。」從該約定看,構成第三者險的承保范圍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是被保險人或駕駛人在使用保險車輛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失,其二是被保險人或駕駛人對該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根據侵權法基本原理,任何危險作業的直接操作者不能構成自身侵權案件的受害人。
Ⅲ 無證駕駛的工程機械車因過失導致死亡會怎樣判刑和賠償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將被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吊銷駕駛證。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
根據《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七條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第二十八條 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第二十九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三十條 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准,依照前款原則確定。
Ⅳ 關於在工廠里發生死亡怎麼賠償
工亡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賠償,遭人身傷害死亡由侵權人賠償,因病死亡按因病死亡待遇辦理,違法犯罪自行負責。
一、職工在工廠死亡,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十五條規定,且無第十六條規定情形的,應當認定為工亡,
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二、職工在工廠遭受工亡以外的人身傷害死亡的,由侵權人按照過錯原則,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傷害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規定賠償。
三、職工在工廠因病或者遭受沒有侵權人的非因工負傷死亡的,工廠應當按照所在地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低於規定支付喪葬補助費、撫恤金和供養直系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
四、職工違法犯罪死亡的,工廠不承擔賠償救助責任,自行負責。
Ⅳ 工程機械事故駕駛員因付多少責任
1.對於本案中肇事雙方的責任劃分問題 可以參照我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對於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這就是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而本案具體使用哪中劃分形式則應當又交警部門按照當時現場情況進行責任劃分,而此劃分結果則作為賠償的主要法律依據。賠償的具體數額則由具體協商或法院判決而定。
2.關於是由司機還是客運公司來進行民事賠償的問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又規定了雇員在因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條件下,與僱主共同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既雇員有條件的成為損害賠償的主體。也就是說,本案中司機與客運公司是僱傭與被僱傭關系,並不存在利益分配問題,若司機無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話,應由客運公司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如果該司機與客運公司並未簽訂勞動合同 那麼該司機硬付全責。
3.關於保險公司賠償的數額比例問題。此問題應當按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之規定進行實施,但投保人一方有重大過失則由投保人自行承擔損失。
Ⅵ 你好 我工地有為60歲的工人下班突發心梗去世該怎麼賠償賠多少錢
憑良心賠!
Ⅶ 廠里去世能賠償多少
工亡賠償項目:喪葬補助金 、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最好找個律師詳情咨詢一下
Ⅷ 工地農民工因病去世,老闆該怎麼賠償
職工因工死抄亡,其近親屬按照下襲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8)開工程機械去世怎麼賠償擴展閱讀:
工傷判定標准:
如果是因疾病自然死亡,不屬於工傷,那麼老闆就不需要賠償。
如果因為突發疾病死亡: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 農民工在工地施工時突發急病死亡,或者突發急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應當視同工傷,老闆需要對其進行補償。
雖然在施工工地突發疾病,但不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發病,或者雖然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急病,但在48小時之後死亡,不享受工傷待遇。
Ⅸ 在單位開貨車發生交通事故死亡怎麼賠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回》第十一條的規定,雇員在答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所以,該司機的家屬可以向僱主(車主)請求賠償,同時,由於對方的車輛(第三人)也負有事故的責任,也可以向對方請求部分賠償。
另外,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也可以向對方車輛投保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請求賠償,但是數額只限於保險的額度之內。
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Ⅹ 工人在工作時間死亡怎麼賠償賠償多少
賠償包括喪葬補助金、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具體如下: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10)開工程機械去世怎麼賠償擴展閱讀:
如果有死亡員工有繳納五險一金,那繼承人是可以繼承養老保險賬戶金額和公積金的,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 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職工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無繼承人也無受遺贈人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納入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