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互感器測試儀
互感器計量檢測設備
EDHP型一體化互感器檢定裝置
EDJHP型極速全程式控制源互感器檢定裝置
EDHG—III型中文大液晶智能型互感器校驗
EDHG—V型智能型互感器校驗儀
EDHL—II型電流互感器現場測試裝置
EDHL—I型電流互感器(誤差分析)測試儀
EDYJ—II型二次壓降全自動測試儀
EDFH—II型互感器二次負荷在線測試儀
EDYF-I型二次壓降及負荷測試儀
HJQ系列精密電壓互感器(充氣式)
HJY系列精密電壓互感器(油浸式)
HJG系列精密電壓互感器(乾式)
HL系列標准電流互感器
EDFY-95型電壓互感器負荷箱
EDFY-96型電流互感器負荷箱
EDFY98電流電壓互感器負載箱
DL系列大電流測試導線
HLS系列三相標准電流互感器
ED2000A型攜帶型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ED2000B型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ED2000C型CT、PT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ED2000D型CT、PT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ED2000E型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ED2000F型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ED2000G型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ED2000H型CT、PT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ED2000I型智能型CT綜合測試儀
ED2000J型智能型CT,PT綜合測試儀
支持CT/PT所有功能的測試(2500V/1000A)(全能王)
主要特點
◆安全可靠:國內首創MBC電源控制技術,單相AC220V輸入電源,全隔離輸出,設計更加科學合理,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註:其他同類產品工作電源與功率電源是分開輸入方式,並且還需要使用三相AC380V雙火線輸入才能滿足實驗要求,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容易造成使用人員觸電甚至傷亡等事故。
◆符合國家檢修規程:設備電源輸出全部為真實電壓和電流值,並且波形為標准正弦波,頻率為50-60Hz;能夠真正有效模擬互感器的真實狀態,符合國家相關檢修規定。
◆功能齊全:可檢測CT的伏安特性、變比、極性、自動計算拐點電壓和電流值及5%和10%誤差曲線、二次交流耐壓、CT一次通流(二次迴路檢查)和CT退磁等項目,輕松實現一機多用。
◆接線方式簡單:採用單電源輸入埠;僅有6個測試埠就可完成CT所有測試項目,接線方式安全簡單,非常適合現場使用,能夠有效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操作簡單:採用旋轉滑鼠和大液晶顯示器,操作方式簡單,圖形顯示清晰,直觀方便。
◆功率強大:單機輸出電壓0~2500V,電流0~1000A。
◆快速列印:採用熱敏列印機,快速列印檢測數據,非常適合進行現場數據對比。
◆大容量FLASH存儲:可保存1000組試驗數據,掉電後不丟失,可隨時存取。
◆USB介面:方便連接新式筆記本電腦,上傳測試數據,進行編輯保存。
◆體積小,重量輕:方便現場使用。
主要測試功能
電流互感器的測試
◆CT伏安特性檢測
◆CT變比測量
◆CT比差測量(不需外接任何輔助設備)
◆CT角差測量(不需外接任何輔助設備)
◆CT極性判別
◆CT按標准自動計算勵磁拐點電壓/電流值
◆CT自動計算10%誤差曲線
◆CT二次迴路檢查
◆CT交流耐壓試驗
◆CT二次負荷測量
◆CT二次繞組直阻
◆CT自動退磁
◆自動計算列印伏安拐點值
電壓互感器的測試
◆PT伏安特性檢測
◆PT變比測量
◆PT比差測量(不需外接任何輔助設備)
◆PT角差測量(不需外接任何輔助設備)
◆PT極性判別
◆PT按標准自動計算勵磁拐點電壓/電流值
◆PT交流耐壓試驗
◆PT二次負荷測量
◆PT二次繞組直阻
◆PT自動退磁
主要技術參數
◆工作電源:AC220V±10V
◆電源輸入和輸出頻率:50-60Hz
◆設備電源輸出波形:正弦波
◆伏安特性單機輸出電壓:0-2500V
◆伏安輸出電流:0-15 A
◆變比試驗單機輸出電流:0-1000A/5V
◆誤差:I≤0.5%、U≤0.5%
◆檢測范圍:CT25000A/5A或5000A/1A PT5VA~500VA
◆工作溫度:-10~40℃
◆相對濕度:<85%
◆外形尺寸:380 X 260 X 260(mm)
❷ 互感器現場校驗儀有哪些技術指標
電壓互感器現場校驗儀
1、本產品同時具有低校高法測量電壓互感器誤差和電位差法測量電壓互感器誤差功能於一身,方便現場開展計量裝置現場檢定工作;
2、現場檢定電壓互感器無需標准電壓互感器、升壓器、負載箱和調壓控制箱,使用極為簡單的測試接線和操作實現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的檢定,極大的降低了工作強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現場開展互感器現場檢定工作;
3、本產品內部具有與被測電壓互感器同變比的標准電壓互感器,其准確度為0.02級,准確的測量出被測電壓互感器的變比和空載誤差。然後結合阻抗與導納的測試結果計算出互感器的誤差;
4、測量范圍寬,可以至6kV/100V~220kV/√3V /100/√3V;
5、具有電壓互感器變比、直流內阻以及電壓負載箱測試功能;
6、具有雙繞組電壓互感器測試功能,具有兩個負載箱;
7、採用640×480高解析度大屏幕液晶顯示,具有人性化的界面及操作設計,使用觸摸屏輔助操作,使操作變的更加方便、快捷;
8、採用精準的軟體演算法,測量數據的准確性進一步提高;
9、具有智能判斷外接線狀況,提示接線錯誤、變比、極性錯誤等;
10、自動對測試數據進行化整,並判斷是否超差,超差數據使用反黑顯示,對互感器的數據特性直觀明了;
11、直接出具現場檢定結論,合格或不合格;
12、大規模存貯器可存儲現場測試數據多達1000條;
13、帶有列印機,可以現場列印測試數據;
14、採用工程塑料模具機箱防震、防壓,保障現場高壓試驗時的操作人員安全和設備安全;
❸ 電壓互感器的空載試驗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試驗
第一章 緒論
電壓互感器作為一種電壓變換裝置(Transformer)是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設備,它跨接於高壓與零線之間,將高電壓轉換成各種儀表的工作電壓,(國標規定為100/√3和100V),電壓互感器的主要用途有:1)用做商業計量用。主要接於變電站的線路出口和入口上,常用於網與網、站與站之間的電量結算用,這種用途的互感器一般要求0.2級計量精度,互感器的輸出容量一般不大;2)用做繼電保護的電壓信號源。這種互感器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的母線和線路上,它要求的精度一般為0.5級及3P級,輸出容量一般較大;3)用做合閘或重合閘檢同期、檢無壓信號用,它要求的精度一般為1.0、3.0級,輸出容量也不大。現代電力系統,電壓互感器一般可做到四線圈式,這樣,一台電壓互感器可集上述三種用途於一身。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s,簡稱「CVT」)是50年代開始研製生產,經過科技人員不懈的努力,我國的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在生產、試驗研究、以及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本文擬從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的各種試驗基本原理入手,著重說明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基本試驗方法,檢驗的目的以及在現場使用、現場檢驗方面存在的問題怎樣通過試驗的手段來判斷等問題,以使產品設計、試驗、銷售、服務和運行部門的專業人員對其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第二章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試驗要求
§1.基本試驗條件
1.1試驗的環境條件
為了保證試驗的准確性、可靠性,所有試驗應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試驗時應注意試驗環境條件並做好記錄。
試驗環境條件分為兩種,一種為人工環境,這種情況下,一般在產品標准中都作了具體規定;另一種為自然環境條件,這種情況下,試驗條件一般應遵循以下幾條規律。
a) 環境溫度,應在+5~+35 ℃范圍內。
b) 試品溫度與環境溫度應無顯著差異。試品在不通電狀態下在恆定的周圍空氣溫度中放置了適當長的時間後,即認為與周圍空氣溫度相同。
c) 試驗場所不得有顯著的交直流外來電磁場干擾。
d) 試驗場所應有單獨的工作接地可靠接地,應有適當的防護措施和安全措施。
e) 試品與接地體或鄰近物體的距離一般應大於試品高壓部分與接地部分最小空氣距離的1.5倍。
試驗所用的工頻電壓波形應符合GB/T 16927.1《高電壓實驗技術 第一部分:一般試驗要求》的規定,頻率為(0.9~1.1)fn。
1.2試驗用標准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有三種用途即測量、保護和載波通訊,我們現使用的標准為GB/T 4703-2000《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為IEC60187:1987等效採用版本,其中不包括耦合電容器和電容分壓器部分,那末我們還需採用另外一個標准JB/T 8169-1999《耦合電容器和電容分壓器標准》。
另外,現場試驗中,用戶針對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有其相應的驗收規范,例如SD301-88《交流500kV電器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規程》、SD333-89《進口電流互感器和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技術規范》、GB50150-91《電氣安裝工程和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准》,其中都有有關試驗內容。
另外個企業也由企業標准,如西安西電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標准為0KF.604.046-1999《電容式電壓互感器通用技術條件》。
§2.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試驗分類、項目及基本規則
2.1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試驗項目及分類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從產品結構上分為電容分壓器和電磁裝置兩部分,從試驗項目上分為三部分,即電容分壓器部分試驗項目、電磁裝置部分試驗項目、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整體部分試驗項目。而每一部分分為型式試驗和出廠試驗兩部分,另外有用戶的交接試驗。試驗項目及分類見表1、表2。
表1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試驗項目
試驗類別 項 號 試 驗 項 目 注
出
廠
試
驗 1 外觀檢驗 整體部分
2 密封性試驗 整體部分
3 繞組的極性檢驗 電磁單元部分
4 電磁單元的工頻耐受電壓試驗 電磁單元部分
5 低壓端子對地工頻耐受電壓試驗 電磁單元部分
6 保護裝置工頻放電電壓試驗 電磁單元部分
7 准確度試驗 整體部分
型
式
試
驗 1 雷電沖擊耐受電壓試驗 整體部分
2 操作沖擊耐受電壓試驗 整體部分
3 鐵磁諧振試驗 整體部分
4 瞬變響應試驗 整體部分
5 電磁單元的工頻耐受電壓試驗(濕試) 電磁單元部分
6 電磁單元的溫升試驗 電磁單元部分
7 承受短路能力試驗 整體部分
8 准確度試驗 整體部分
圖1極性檢驗
表2 耦合電容器及電容分壓器試驗項目
試驗類別 項 號 試 驗 項 目 注
出
廠
試
驗 1 外觀檢驗
2 密封性試驗
3 工頻下電容測量
4 端子之間的工頻或操作沖擊試驗
5 低壓端子對接地端子工頻耐受電壓試驗
6 測量損耗角正切值
7 局部放電試驗
型
式
試
驗 1 高頻電容及等值串聯電阻測量
2 低壓端子對地雜散電容及雜散電導測量
3 操作沖擊耐受電壓試驗(干試)
4 工頻交流電壓或操作沖擊電壓試驗(濕試)
5 雷電沖擊耐受電壓試驗
6 放電試驗
7 局部放電試驗
8 測量電容溫度系數
9 機械強度試驗
2.2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檢驗的基本規則
檢驗項目分為出廠試驗、型式試驗、驗收試驗三部分,各部分檢驗的基本規則如下:
a) 出廠試驗
出廠試驗的目的
在於檢驗製造中的缺陷和測定互感器的准確度,所以出廠試驗由製造廠對需出廠的每一台互感器進行。
誤差試驗應在耐受電壓試驗之後進行,其餘項目的次序可不作規定。
這里的耐受電壓試驗包括電容分壓器、電磁單元各部件的工頻耐壓,保證誤差試驗時CVT完好。
b)型式試驗
型式試驗的目的
在於考核互感器的設計、材料和製造等方面是否滿足試驗標准及技術條件所規定的性能和運行要求。
進行型式試驗的時間和周期
新產品研製出來時應進行型式試驗。
在生產過程中,當材料、工藝或產品結構等有所改變,且其改變有可能影響產品的性能時,應重新進行型式試驗,此時允許只進行與這些改變有關的試驗項目。
在正常生產中,型式試驗應至少每五年進行一次。
有關要求和規定
用來作型式試驗的互感器應首先進行出廠試驗。出廠試驗合格後,方可進行型式試驗。其出廠試驗結果也應在型式試驗報告中給出。
型式試驗中的所有耐受電壓試驗的試驗項目應在同一台互感器上進行。
c) 驗收試驗
驗收試驗的目的
驗收試驗主要是購買方在安裝前進行的試驗。是為了檢驗互感器在運輸中有否受到損傷,確保所安裝的互感器是良好的。
有關要求和規定
一次端子間的工頻耐受電壓試驗值應不超過規定試驗電壓的75%。
准確度試驗應在允許頻率范圍和額定電壓下進行。
第三章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基本試驗內容
綜合兩個國標的內容,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的基本試驗項目有以下十六條,具體內容如下:
1) 外觀檢驗
試驗目的
檢驗互感器的外觀性能。檢驗互感器的金屬件外露表面是否具有良好的防腐蝕性能,產品銘牌及端子標志是否符合圖樣要求。
試驗方法
目測,觀察。
2)密封性試驗
試驗目的
檢驗互感器(包括電容分壓器和電磁單元)各密封部位的密封性能。
試驗方法
圖1極性檢驗
電磁單元的密封性試驗方法一般由製造廠規定,一般通過給試品充油壓或給試品加溫進行,具體要求和方法有製造廠提出。
3)繞組的極性檢驗
試驗目的
檢驗互感器的極性是否正確,為後面的試驗項目做好 准備,防止誤差試驗時儀器故障。
標有大寫體和小寫體的同一字母的端子,在同一瞬間應具有同一極性,即所謂減極性。
試驗方法
a. 電磁單元繞組的極性檢驗一般用直流法進行,如圖1所示,用1.5V干電池的正極接在一次繞組的A端,負極接在一次繞組的X端,直流毫安表的正極接在二次繞組的a端,負極接在二次繞組的n端,瞬間接通開關,電流表按順時方向擺動為減極性。
4)耐受電壓試驗
試驗目的
保證試品的絕緣性能,使試品在系統運行時能夠承受來自系統的各種過電壓的沖擊。互感器的高壓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間的絕緣應能承受如表3所列的耐受電壓。
表3 絕 緣 耐 受 電 壓 kV
互感器額定一次電壓 額定短時工頻耐受電壓
方均根值 額定雷電沖擊耐受電壓
峰 值 額定操作沖擊耐受電壓
峰 值
35/ 80/95 1) 185/2002) ——
66/ 140 325 ——
160 350
110/ 185/200 1) 450/4802) ——
550
220/ 360 850 ——
395 950
330/ 510 1175 950
500/ 680 1550 1175
740 1675
註:對同一額定電壓給出兩個絕緣水平者,在選用時應考慮到電網結構及過電壓水平、過電壓保護裝置的配置及其性能、可接受的絕緣故障率等。
1)斜線下的數據為外絕緣的干耐受電壓。
2)斜線下的數據僅用於內絕緣。
標准中規定了安裝運行地區的海拔超過1000 m絕緣水平,若安裝運行地區的海拔超過1000 m但不高於1000 m,則應按海拔高度來折算。用標准規定的額定耐受電壓乘以海拔校正系數Ka,Ka計算公式如式(1)。
(1)
式中:H——安裝地區的海拔高度,m。
試驗方法
圖2工頻耐壓試驗
(一)短時工頻耐受電壓試驗
如圖2所示,相應的試驗電壓施加於高壓端子與接地端子之間(低壓端子與接地端子相連接)。耐受時間1min。試驗前後可用電橋測量電容及介損,用於判斷是否有元件擊穿等故障發生。
短時工頻耐受電壓試驗可分為干試與濕試,試驗可分別對電容分壓器和電磁單元進行。
對於電容分壓器的試驗,濕試不允許分節進行,干試可分節進行。若分節進行試驗,應按公式(2)來計算單節試驗電壓。
(2)
對於電磁單元部分的試驗,試驗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 電磁單元中壓迴路的耐受電壓水平按下式(3)計算,
(3)
式中: t—互感器高壓端子和接地端子間的試驗電壓;
、 —分別為電容分壓器的高壓電容和中壓電容;
—電壓分布不均勻系數,可取1.05。
② 對於電磁單元的工頻耐受電壓試驗,試驗前把電磁單元與電容分壓器分開。當電磁單元的中壓端子外露時,型式試驗應在淋雨狀態下進行。試驗分別對電磁單元的變壓器、電抗器和鐵磁諧振阻尼裝置進行,試驗時應注意將阻尼裝置與變壓器的連接線拆開。電磁單元內若接有過電壓保護用放電器件,在試驗時也應將其連接線拆開。
③ 對變壓器一次繞組進行試驗時,試驗電壓值應為按式(3)計算。試驗電壓可以直接用單獨電源來供給,也可以由二次側感應得到。無論用哪一種方式得到試驗電壓,均應在高電壓側測量試驗電壓。當電壓升到試驗電壓值以後,歷時間1 min,然後立即把電壓降下來。
在試驗過程中應注意:變壓器的鐵心、未接電源的二次繞組的一個端子和一次繞組的低電壓端子以及油箱外殼均應接,而未接電源的繞組處於空載狀態。
試驗時,為避免鐵心過度飽和,試驗電壓的頻率可以增加到額定值以上。如果頻率超過額定值的兩倍,試驗時間可以減小到按式(4)計算之值,但不得短於15 s。
(4)
式中:t—用頻率為 t的電壓來試驗時所需經歷的時間,單位s。
t—試驗電壓的頻率。
在試驗中有否損壞,可以用在試驗前後測量變壓器的空載電流和損耗的方法來檢驗。
① 電抗器的耐受電壓試驗用單獨電源來進行,歷時1 min。電抗器繞組的端子之間的絕緣水平及其保護器件的放電電壓,應與在二次側短路和開斷等過程中電抗器上可能出現的最大過電壓水平相適應。具體數值由製造廠規定。為避免鐵心過度飽和,可以提高試驗電壓的頻率,此時試驗時間按上述規定適當縮短。
②) 電磁單元中壓迴路的接地端子與地之間,二次繞組的端子(含附件)對地及其相互之間的絕緣應能承受工頻3 kV(方均根值)的試驗電壓,歷時1 min。
b) 電容分壓器的低壓端子對地絕緣應能承受工頻10 kV(方均根值)的試驗電壓,歷時1 min,若低壓端子不暴露在風雨中,則試驗電壓為4 kV(方均根值)
(二)雷電沖擊耐受電壓試驗
雷電沖擊耐受電壓試驗在互感器整體上進行,試驗電壓的波形為(1.2~5)/(40~60) s。也可分別對電容分壓器(不允許分節進行)和電磁單元進行,電磁單元試驗電壓按變比計算得到。
試驗時,應施加正極性和負極性沖擊各15次,如果在連續的15次沖擊中未發生多於2次的閃絡且未發生擊穿,則認為互感器通過了試驗。
(三)操作沖擊耐受電壓試驗(濕試)
操作沖擊耐受電壓試驗(濕試)在互感器整體上進行,試驗電壓的波形為250/2500 s。也可僅對電容分壓器進行(不允許分節進行),而電磁單元則用上述短時工頻耐受電壓試驗考核。
操作沖擊耐受電壓試驗時,應施加正極性和負極性沖擊各15次,如果在連續的15次沖擊中未發生多於2次的閃絡且未發生擊穿,則認為互感器通過了試驗。
操作沖擊試驗只對330kV以上產品進行,這和系統中過電壓存在和保護水平有關。若試品進行了操作沖擊濕耐受電壓試驗,則不需再進行工頻濕試驗和操作沖擊干耐受電壓試驗。
5)磁單元的溫升試驗
試驗目的
檢驗互感器在正常及系統故障情況下的溫升情況。
試驗方法
試驗只在電磁單元上進行,在額定頻率和規定負荷(功率因數為0.8(滯後)~1之間的任一數值)下,給試品施加規定電壓, 當每小時的溫度上升值不超過1 ℃時,即認為已達到穩定狀態。
規定負荷即每個二次繞組上分別接有各自最大負荷來進行本試驗,如果互感器規定了極限熱負荷,試驗時應加極限熱負荷值。
電壓測量應在一次繞組上進行,因為實際二次電壓可能明顯地降低。
繞組溫升應採用電阻法測量。對電阻值很小的繞組,也可以採用熱電偶法測量。其他部位的溫升可用溫度計或熱電偶法測量。
試驗程序為:
a)不論其額定電壓因數和允許運行時間如何,對所有互感器的電磁單元均應在二次繞組接有額定負荷(如果有多個額定負荷值,應取最大者)和剩餘電壓繞組不接負荷的條件下,施加1.2倍額定電壓連續進行試驗,直到溫度達到穩定為止。
如果規定了熱極限輸出,電磁單元還應增加如下試驗,即在額定一次電壓和對應其熱極限輸出且功率因數為1的負荷下進行試驗。如果對一個或多個二次繞組規定了熱極限輸出,應分別對其進行試驗,除非另有規定,每次試驗只有一個二次繞組連接對應其熱極限輸出且功率因數為1的負荷。此時,其他二次繞組不接負荷。
此時各繞組的溫升應不超過60 ℃。
b)額定電壓因數為1.5(或1.9)、允許運行時間為30 s的互感器,其電磁單元應在a)項1.2倍額定電壓下的溫升試驗達到穩定狀態後,立即施加1.5(或1.9)倍額定電壓(此時二次繞組和剩餘電壓繞組應接有最大的額定負荷),歷時30 s。
此時各繞組溫升應不超過70 ℃。
本試驗也可以從冷態開始,各繞組溫升應不超過10 ℃。
c)額定電壓因數為1.9、允許運行時間為8 h的互感器,其電磁單元應在a)項1.2倍額定電壓下的溫升試驗達到穩定狀態後,立即施加1.9倍額定電壓(此時二次繞組應接有最大的額定負荷,剩餘電壓繞組接有額定負荷或熱極限負荷),歷時8 h。
此時各繞組溫升應不超過70 ℃。
在上述各種試驗條件下,電磁單元的鐵心及其他金屬件表面、油頂層的溫升應不超過50 ℃。
另外,新的IEC標准規定,如果安裝地區的海拔超過1000m,海拔每升高100m,互感器的溫升應相應降低。對於充油的電磁裝置應降低0.4%;對於乾式電磁裝置應降低0.5%。
電阻法測量繞組平均溫度:
圖3電阻法測溫升
在溫升試驗結束並切斷電源之後,立即測量繞組的直流電阻。應在停電後1min內測出第一個讀數。然後在8min~10min內每隔相等的時間(30~60s)測定一個電阻值依次記錄為R1、R2、R3、……RK。其後再隔5~10min補充測量一個參考值Rn。同時記錄各個測定時間分別為t1、t2、t3、……tk,以切斷電源瞬間為t=0。在坐標紙上,將ln(R1-Rn)、ln(R2-Rn)、ln(R3-Rn)、……ln(Rk-Rn)和t1、t2、t3、……tk的相應各點繪出,用一直線聯接,其與R軸的交點既為t=0時(R0-Rn)值,由此可得切斷電源瞬間的繞阻電阻R0值。
繞阻一般為銅線,平均溫升ΔQ按下式計算:
(5)
R0—斷電瞬間繞阻熱電阻值,Ω
RQ1—溫度為Q1時冷電阻值,Ω
Q1—繞阻冷態溫度(冷態時環境溫度),℃。
Q2—溫升試驗後期確定溫升的環境溫度,℃。
235—銅導體溫度系數的倒數
6)電容介損測量
試驗目的:檢驗電容器的電容及介損,並作為元件好壞的判據。
圖4正接法原理圖
圖5 反接法原理圖
試驗方法:電容測量應在工頻耐受電壓試驗前,在不高於15%的電壓下進行初測,工頻耐受電壓試驗之後在(0.9~1.1)Un電壓下進行復測。
在試驗室試驗時,一般採用正接法。在現場驗收時,用反接法較多。反接法試驗時,由於電橋處於高電位,所以應注意安全,測試電壓一般也達不到要求(較低)。
7)高頻電容及等值串聯電阻測量
試驗目的
檢驗電力載波該頻通路的阻抗。
試驗方法
可在分節電容器上進行,採取相應的屏蔽措施,測量引線應盡量短。特別是試品測量較大時,更應該注意測量迴路的屏蔽和引線,否則導致電容量偏大。
在額定溫度范圍內,在30~500kHz的高頻下,電容器高低壓端子之間的電容值相對於額定電容的偏差不得超過-20%或+50%,且等值串聯電阻不得超過40Ω。
對於較低頻率(例如30~100kHz)和溫度類別的下限溫度,或電容不超過2000pF的電容疊柱,或Um大於42kV者,其等值串聯電阻允許大於40Ω。
試驗一般用電平振盪器和選頻器作為高頻電源,用導納電橋測量,所測參數為並聯電容和並聯電導,需將數值等效為等值串聯參數。
計算公式為:
(6)
(7)
8)低壓端子對地雜散電容及雜散電導測量
試驗目的
檢驗互感器的雜散電容及電導,其值有可能引起高頻信號的損失或衰減。
試驗方法
可在互感器下節(分壓器和電磁裝置的組裝體)上進行試驗,試驗用電平振盪器和選頻器作為高頻電源,用導納電橋測量其電容及電導值。
對於電容器,雜散電容不得超過200pF,雜散電導不得超過20μS;對於電容式電壓互感器,雜散電容不得超過300+0.05Cn pF,雜散電導不得超過50μS。
9)放電試驗
試驗目的
檢驗電容器內部引線、結構等性能,保證電容器在強電流沖擊下不致造成電容器內部故障。
試驗方法:試驗可在單節電容器上進行。給試品施加直流電壓,然後通過靠近試品放置的棒狀間隙放電,在5min內充放電兩次。放電頻率應在0.5~1Mhz內,試驗前後應用電橋測量電容器的電容值,判斷電容器是否有損傷或故障。
10)局部放電試驗
試驗目的
檢驗電容器內介質的電器性能,特別是工藝處理過程是否得到嚴格的控制。
試驗方法
圖6平衡迴路測量局部放電圖
在國家標准和IEC標准中,沒有要求進行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整體或中間變壓器的局部放電檢測,只要求對耦合電容器和電容分壓器進行局部放電檢測,電容器的局部放電可分節進行。
給試品施加工頻預加電壓,至少保持10s後,迅速降至測量電壓。型式試驗中測量保持1小時,每隔10min需測量一次放電量;出廠試驗中至少保持1 min後進行測量。測量和預加電壓見下表4。
由於試品為耦合電容器,不許用專門的耦合電容器,採用平衡迴路,既排除了干擾,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均採用平衡迴路。
表4局部放電試驗電壓
系統接地方式 預加電壓 測量電壓 允許放電視在電荷量
中性點非有效
接地系統 1.3Um 1.1Um 100pC
1.1Um/ 10pC
中性點有效
接地系統 0.8×1.3Um 1.1Um/ 10pC
11)測量電容溫度系數
試驗目的
檢驗電容器隨溫度變化的規律,其變化在溫度范圍內會影響到互感器的誤差性能。
試驗方法
由於所選用的材料和所選用的處理工藝相同,所以不需用對每節電容器進行試驗,將試品放入恆溫箱內,調節不同溫度,待試品內部溫度和烘箱內溫度相同後,用電橋測量電容及介損值。用回歸法分析求出電容溫度系數αC。
電容器溫度類別下限溫度和比上限溫度高15K的溫度范圍內測得的電容溫度系數的絕對值不大於5×10-4K-1。
如溫度類別為-25/A。則試驗溫度范圍為-25~+55℃。
實際上,電容溫度系數的高低並不代表產品性能的好壞,只和介質搭配有關。電容器紙的特性為正電容溫度系數,而電容器用膜為負電容溫度系數,這就是互感器用耦合電容為膜紙復合的一個原因。
12)准確度試驗
試驗目的
准確度是互感器最主要的性能指標之一,試驗的目的在於檢驗互感器的准確度是否達到誤差限值范圍內。
試驗方法
誤差試驗方法如圖7所示,圖7為測試1a1n繞組時的試驗迴路,試驗時必須注意將負載電纜與測試電纜分開,以免由於負載壓降造成不必要的測試誤差。試驗應對互感器的每一個二次繞組分別進行,各個二次繞組所加負荷的
大小應符合表5的有關要求,負荷的功率因數為0.8(滯後)。對同時用於測量和保護的二次繞組,應分別按測量和保護准確級的要求進行試驗。
對於測量准確級的試驗,應分別在80%、100%和120%的額定電壓下進行。
對於保護准確級的試驗,應分別在額定電壓乘以2%,5%,100%和額定電壓因數的電壓下進行。
剩餘電壓繞組在額定電壓乘以額定電壓因數的電壓下試驗時接額定負荷,在其他電壓下試驗時不接負荷。
標准准確級、相應的誤差限值及規定的運行條件如表5所示。在2%額定電壓下,保護准確級的誤差限值為5%額定電壓下誤差限值的2倍。
型式試驗
圖7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誤差試驗迴路
除在規定的電壓和負荷下進行試驗外,還應在額定頻率並在室溫和兩個極限溫度下,以及在一恆定溫度和兩極限頻率下在正常連接的互感器上進行。
對於准確級為1.0及更低的互感器,上述試驗可以在等效電路上進行,對於0.2至0.5級的互感器,是否可以採用等效電路試驗,由製造廠確定。
如果採用等效電路,必須在相同的電壓、負荷、頻率和溫度等條件下進行兩次測量,一次在正常連接的互感器上,一次在等效電路上進行。這兩次測量結果的差值,應不超過相應的准確級限的50%(例如:對於0.5級不超過0.25%和10')。
表5 標 准 准 確 級
保 護 准 確 級
3P 6P
±3.0 ±6.0
±120 ±240
5~150(或5~190)
96~102
溫度類別的下限溫度至上限溫度
25~100
0.8(滯後)
注
1 括弧內的數值適用於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用互感器。
2 當具有多個分開的二次繞組時,由於它們之間有相互影響,每個繞組應在其額定輸出的25%~100%范圍內滿足各自的准確級要求,此時其他二次繞組應帶有與其額定輸出的0~100%相對應的負荷。
對於測量准確級,如果某一繞組只有偶然的短時負荷,或者作剩餘電壓繞組使用時,則其對另外繞組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3 當互感器的二次繞組同時用於測量和保護時,應對該二次繞組標出其測量和保護准確級及額定輸出。
出廠試驗
試驗可以在正常連接的互感器上或在等效電路上,在允許頻率范圍內的某一頻率下和允許溫度范圍內的某一溫度下進行。試驗時的實際頻率和溫度值應記入報告中。如果在相同互感器上的型式試驗已經表明用較少次數的電壓和/或負荷的試驗已足以證明它符合準確度要求,允許在出廠試驗中減少試驗次數。
溫度和頻率對誤差的影響
圖8 CVT 等效電路圖
由於試驗條件所限,溫度對誤差的影響可不進行試驗,可利用近似計算公式如下式(8)、(9)進行計算,但電容分壓器在整個允許溫度范圍內(如-25/A)的溫度特性(電容溫度系數аc)必須經過測試,則在極限溫度值下的誤差可以根據在某一溫度下測定之值和分壓器的溫度系數以計算方法來確定。
由於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特殊的工作原理(圖8中可看出),其誤差對頻率很敏感。頻率對其誤差的影響,也有近似公式如下式(10)、(11)。雖然式(8)、(9)、(10)、(11)都是通過一定的推導得出,但推導過程中對迴路等都進行了簡化,再加之個體差異較大,計算誤差很大。所以在型式試驗時必須按規定進行此試驗。
溫度對誤差的影響公式如下:
(%)= (8)
(分)= (9)
頻率對誤差的影響公式如下:
(%)=( ) (10)
(分)= ( ) (11)
13)承受短路能力試驗
試驗目的
檢驗二次系統出現短路故障時互感器的承受短路電流造成的機械和熱的效應的能力。
試驗方法
在互感器一次側施加額定電壓的情況下,將二次端子短接。短路試驗進行一次,持續時間1 s。
被試互感器冷卻到環境溫度後,若能滿足下列要求,則認為通過本試驗:
a)無可見的損傷;
b)其誤差與試驗前的差異不超過其准確級誤差限值的50%;
c)電磁單元中變壓器的一次和二次繞組能承受工頻耐受電壓試驗(試驗電壓降低到規定值的90%)。
d)經檢查,電磁單元中變壓器的一次繞組和二次繞組表面的絕緣無明顯的劣化現象(如碳化)。
圖9鐵磁諧振試驗回
❹ 110kV 、220kV電壓互感器感應耐壓試驗採用什麼新設備
「110、220KV電壓互感器感應耐壓試驗」,根據GB50150-2016《電氣設備交接試驗規程》,記載電磁式電壓互感器項目時「交流耐壓試驗」規定:
1、串級式或分級絕緣式的互感器用倍頻感應耐壓試驗
2、進行倍頻感應耐壓試驗時應考慮互感器的容升電壓
電站B超分析:「倍頻感應耐壓試驗」中的「倍頻」,並不一定是指定三倍頻(3×50Hz),只不過早期幾十年,只具備通過特定方式獲取150hz的能力,這個三倍頻就成為了「倍頻感應耐壓試驗」的代名詞了! 其實只要在互感器二次加入某種頻率的交流信號,能夠不使鐵芯飽和,並感應出指定值的高電壓來,完成耐壓試驗的任務,就可以了!
電站B超報道:最近5年來,110kV 、220kV電壓互感器感應耐壓試驗,供電檢修部門更多採用「電子式三倍頻」又稱「多倍頻發生器」,它採用MSDBP模塊、MSDBP15電力電子原理,可以輸出50、75、100、150、200hz交流信號,能夠不使鐵芯飽和,並感應出指定值的高電壓來,完成耐壓試驗的任務。與傳統三倍頻比較,具備頻率選擇范圍寬(大大降低了試験迴路的電流)、重量輕體積小,具備全自動加壓方式(全程檢測容升電壓)。
電站B超案例報道:在開展110kV互感器感應耐壓時,採用15kVA的電子式三倍頻或稱「多倍頻發生器」,採用75、100hz試驗電流只有5A以下,根本不需要補償;如果選擇150hz,試驗電流就達到10A以上了,還需要增加補償電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