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光學中視場是什麼
光學顯微鏡中的視場直徑由視場數表示,或簡稱為視場數,即在中間像平面上測量的視場直徑(以毫米為單位)。
圖1- 目鏡設計中的視場光闌位置
圖1左圖所示的惠更斯目鏡設計中,場透鏡位於中間像平面之前,與場光闌重合。與拉姆斯登目鏡不同,惠更斯設計有一個焦點(在中間像平面)位於眼睛和場透鏡之間。在這種情況下,眼睛晶狀體充當放大鏡來放大中間圖像。
典型目鏡的視場數在 6 到 28 毫米之間變化,並且(通常)隨著目鏡的放大倍率而減小。例如,放大倍率為 10 倍的目鏡通常具有 16 到 18 毫米之間的視場數,而較低放大倍率的目鏡 (5x) 的視場數約為 20 毫米。圖 2中顯示了具有類似目鏡的可用視場之間的比較,一個視場數為 20,另一個視場數為 26。請注意,通過目鏡可見的標本特徵范圍更大,視場數越大。
目鏡視場光闌開口的大小還取決於物鏡的離軸像差(彗差、散光和橫向色差)的校正。最近的目鏡採用高度校正的玻璃,可實現視場數為 26 毫米或更大的寬視場設計。
領拓儀器提供了形貌觀察與測量、金相測試、鹽霧腐蝕測試、光學測試、元素及成分分析等檢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