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ED是一種怎樣的醫療設備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是一種攜帶型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
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鍾」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
2015年2月20日,自動除顫器亮相杭州街頭 ,急救有望實現"黃金3分鍾"。
2020年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1)醫院病人心臟停止用什麼儀器搶救擴展閱讀:
使用注意事項:
1、AED瞬間可以達到200焦耳的能量,在給病人施救過程中,請在按下通電按鈕後立刻遠離患者,並告誡身邊任何人不得接觸靠近患者。
2、患者在水中不能使用AED,患者胸部如有汗水需要快速擦乾胸部,因為水會降低AED功效。
3、如果在使用完AED後,患者沒有任何生命特徵(沒有呼吸心跳)需要馬上送醫院救治。
⑵ 人大代表建議公共場所大量裝備AED,AED的功能是什麼
AED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醫療急救設備。AED是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縮寫,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在危險或突發疾病的情況下,人們有四分鍾的黃金急救時間。如果你好好利用這些時間,它可能會創造一個偉大的奇跡。
開啟AED,打開AED的蓋子,依據視覺和聲音的提示操作。
心臟性猝死在我國每年的發病數超過54萬例,相當於每分鍾約1人死亡。據統計,70%的急症如猝死發生在家中、公共場所等醫院外,65%的急症發生在發病15分鍾內。如首位目擊者具備急救技能,並在4分鍾內及時實施心肺復甦,則救活率可達50%,超過這一時間,每延遲1分鍾,搶救成功率將下降7%至10%。因為交通狀況等原因,急救車在4分鍾內到達現場非常困難,而 AED可以彌補這一不足。當前我國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正加速推進 AED在主要交通樞紐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