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鑒定液晶顯示器好壞
亮度與對比度:亮度與對比度可說是判斷液晶顯示器質量的最基本條件。通常屏幕擁有較高的亮度值,才能夠讓畫面更為亮麗,而液晶屏幕最起碼需要200
cd/m2以上的亮度值,才能顯示符合基本要求的畫面,當然亮度值越高,代表性能越好,畫面也更鮮艷。
對比度指的是黑白顏色之間的亮度對比。換句話說,擁有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器,能夠顯示出更豐富的色彩層次。基本上,液晶顯示器的對比度指標最少要達到200:1,否則顯示同色漸層的圖片時可能會出現色塊不均的現象,顯示質感差勁。這項指標當然也是值越高越好。
信號反應時間:信號反應時間是指液晶顯示器的每一個像素點「從暗到明」及「從明到暗」的所需時間。一般說明書中標示的是上述兩者的平均值,但也有些廠商會把兩個數值都列出來。對於想要利用LCD來玩游戲、看影片的消費者來說,這項數據相當重要。如果信號反應時間太長,動態畫面很容易出現殘影,顯示效果將大打折扣。
一般來說,目前市面上的液晶顯示器的信號反應時間應該都在30ms以下,甚至15ms以下的機型也隨處可見。如果用戶有大量的動態畫面需求,例如游戲玩家等,最好選擇反應時間更短的產品。
除了說明書上常出現的專有名詞外,液晶顯示器質量的好壞還有一項重要評判標准:「亮點」數目。所謂的亮點,就是畫面中出現一個持續發亮、不接受熄滅信號的像素(pixel),也稱「壞點」。亮點通常不易發覺,用戶必須在全黑的畫面下仔細觀看才能發現。
亮點可說是液晶顯示器獨特的問題,其成因是:在製造LCD面板的過程中,優良率無法達到100%,因此出廠時就會有亮點問題。一般來說,A級面板的亮點數限制在3個以下,有些品牌還提出無亮點保證。如果亮點超出製造商規定的數量標准,通常都可以更換新品。
要檢驗液晶顯示器有無亮點,我們可以利用圖形軟體(最簡單的工具就是Windows自帶的「畫圖」)畫一個全黑的圖,並放大至全屏幕的狀態(如1024X768解析度),再仔細檢查屏幕上是否有發光的小點。此外,液晶顯示器在長時間使用後,有時也會逐漸出現亮點。因此消費者拿到產品後,不妨開機一口氣測試個幾天。若在換貨期間(通常是7天)發現超過包換標準的亮點數,就可以要求商家更換新品。
「如何判斷LCD顯示效果的好壞?」可說是消費者的共同疑問。根據專家的經驗,無論銷售商或製造商說得多漂亮,技術指標與屏幕實際表現常有不同,因此還是「眼見為實」很重要。想要眼見為憑,自然得培養出辨別LCD顯示效果的「火眼金睛」。
要如何判斷屏幕顯示效果的好壞呢?對於沒多少專業知識的一般消費者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字曰「心」!只要心裡覺得最舒坦的顯示畫面,就是最好的效果。如果覺得畫面模糊、圖像停滯、字體不清的話,肯定是質量不佳的液晶顯示器。
進行實際測試時,你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方式進行:瀏覽互聯網網頁觀察色彩和文字的清晰度,並觀察畫面滾動條是否有停滯或殘影;開啟文字處理軟體,觀察字體是否清晰;開啟最高質量的圖片觀察清晰度與柔和感;觀察影片播放的清晰度,仔細觀察放大到全屏幕時的表現,以及影片播放是否有停滯或延遲停頓。
信號輸入方式:大多數的液晶顯示器,提供的信號輸入方式是傳統的模擬式15針D型介面(15
pin
D-sub)。當前有的高檔液晶顯示器採用數字式DVI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與模擬介面並存的方式。用戶只要有DVI顯示卡,就可使用DVI接頭作為信號輸入,在液晶顯示器上呈現更佳的顯示效果。
可視角度:液晶顯示器從側面觀看時,常常會出現顏色偏差,嚴重的話甚至完全看不清楚。因此可視角度的大小,也被視為評定顯示器好壞的指標。一般來說,可視角分為水平可視角度與垂直可視角度。可視角度的數值最起碼都要有120度以上。當然角度值越大,就可以有更多人擠在一起觀看。
在選購液晶顯示器時,建議大家最好選擇一家能夠提供「CheckScreen」軟體進行檢測的銷售商。如果不能在商家處測試,最好在買回家的第一時間就運行一下這個軟體,親自感受液晶屏幕的顯示效果,遇到瑕疵品就直接要求退貨更換。
2. 怎麼測試顯示屏好壞
如何測試液晶顯示器的好壞
測試有無亮點和暗點,如果不懂叫商家代勞,自己認真看就行了。不要聽商家
有什麼承諾,什麼都是以保修單為准。如果個別商家有某些特別的額外承諾,
記得讓他寫到發票單上,不然只是口頭承諾的話以後再找他時他不會承認的。
隨著液晶顯示器(
LCD
)的價格不斷走低,液晶顯示器已成為很多網友配機或
升級時選擇的主流。商家在向你展示
LCD
時,常常會用比較艷麗的圖像,而很
多讀者在購買液晶顯示器後拿回家使用中,才發現液晶顯示屏上有多個壞點或
暗點或亮點。
找到商家換吧,商家稱液晶屏幕上的壞點有
5
個甚至
15
個以下都是正常的,拒
絕更換。所以在購買液晶顯示器前多了解一些液晶顯示器壞點的知識,多了解
一些辨別壞點的方法,還是多多益善的。
一、液晶屏壞點無處不在
液晶顯示器的壞點、亮點、暗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晶屏的
"
點缺陷
"
。
"
點缺陷
"
如果太多或於居中醒目,很多時候真的讓使用者無法容忍。液晶顯示器是個比
較特別的產品,多數情況下,新房牆上有個裂縫可以重新補上,汽車有擦傷可
以重新噴漆,但液晶顯示器的
"
點缺陷
"
卻是消費者人為無法修復的。而如果你
在選購液晶顯示器時不加註意,碰上某個或幾個壞點恰恰都在液晶屏的中央的
話,那麼就更令人懊惱了。
3. 怎樣判斷led液晶電視顯示屏的好壞
液晶電視的好壞主要取決由三個方面:一是液晶面板、二是背光管的質量和排列順序。
第一、可以讓導購員把液晶菜單打出來,觀看菜單中亮度的數值,因為液晶電視時間看久了屏幕整體會變暗,這樣肯定影響以後的觀看效果,而現在市面上又很多廠家的低價位液晶,亮度數值至少打到70,一般好的液晶面板亮度在30左右,提醒消費者買液晶時一定要打開菜單看亮度數值。
第二、看液晶屏幕有沒有白色的壞點,一般可以在亮度比較高的畫面上觀察,一旦看到壞點,證明這種液晶屏肯定是劣質屏。看完屏的好壞後建議消費者詢問導購員,背光管採用的是哪個廠家的,一般市面上採用的都是進口飛利浦的背光管,大家不能忽視背光管的排列順序。因為市面上一般採用的是一字圓柱型排列的,但這種排列方式亮度不均勻,光能利用率不高;很多國外品牌都是U型管排列的,這樣亮度均勻且壽命更長。
4. 怎樣判斷液晶屏好壞
1:亮度越高越好 數值越大越好 400cd/m2好於300cd/m2
2:對比度越高越好 20000:1好於12000:1 但這里的20000,12000隻是動態而言只有三星會採取這個數值,一般都是採取靜態對比度 ,普通液晶就是1000:1左右吧,三星面板的對比度絕對比一般的好很多,靜態能上2000:1
景深,清楚就看對比度了。
3:黑白響應時間越短越好 2ms好於5ms 響應時間長的拖尾現象嚴重。至少要5MS以下的。
4:點距越小屏幕越細膩。也沒必要過分追求這個,頂級解析度是1920*1080,同樣的解析度肯定是屏幕越大點距越大的,合適就行。
5:顯示色彩越多越好,主流就是16.7M色,再高肉眼也分辨不出什麼了
6:最佳解析度的話最好在1440以上,1080P是1920*1080,但一般只有32寸以上才會上1080P的。32寸以下的基本都是1440以下。
5. 怎麼樣辨別顯示屏的好壞
液晶顯示器基本知識及購買指南【實用】<---->顯示器這種東西是比較級的,在某一家店看完一款顯示器,過條馬路到另一家店看另一
款,回家之後你絕對不知道哪一款比較好,唯一的印象只剩下誰的造型炫,以及誰的比
較貴。
挑選的方法應該是,根據你的預算以及想買的規格,事先先選好你比較喜歡的幾台,擺
在一起作比較。
解析度
目前市面上LCD monitor可以買得到的大概有以下幾種解析度:
XGA: 1024*768
SXGA: 1280*1024
SXGA+: 1400*1050
UXGA: 1600*1200
另外還有一些解析度更高的面板(通常是有特殊用途的),以及在台灣大概還沒有人在用
的寬屏幕16:9 or 16:10 ,在此先不討論。
液晶顯示器的解析度表示它可以顯示的點的數目,這是一個固定值, 沒有辦法調整的,
同樣的尺寸之下,解析度越高則可以顯示的畫面越細致。假設你買了一個XGA的monitor
,則你的顯示卡千萬不要設定成其它解析度比如說800*600,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計算機
實際上是把一個800*600的畫面scale成1024*768在顯示,結果就是看到一個比較模糊的
畫面。正確的做法就是,買了什麼解析度的monitor,顯示卡就設定成那個解析度。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計算機處理的是數字信號,處理完之後送出來的也是數字信號,但是傳統的CRT monitor
使用的是模擬信號,為了與CRT溝通,送到CRT的信號必須先轉換成模擬的才能使用。因
此一般顯示卡的輸出(D-sub, 就是有15 pin的那個小插槽)送的是模擬信號,LCD
monitor使用的也是數字信號,但是為了與一般顯示卡兼容,所以會設計成可以接
收D-sub接頭送出來的模擬信號,然後再把這個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去處理與顯示。
這里就產生一個問題了,不論是數字轉模擬或模擬轉數字,一定都會有信號的遺失,因
此為了與CRT兼容的這個愚蠢理由,LCD monitor進行了兩次本來不必要的信號損失,造
成的結果就是,看到的畫面會有一點點模糊,而其實LCD原本的能力可以顯示得更清楚。
由於這兩年液晶顯示器開始熱賣,顯示卡廠商也開始推出可以直接輸出數字視訊的顯示
卡,也就是多了一個叫作DVI的插槽,如果你買一個有DVI插槽的顯示卡,再買一個有DVI
插槽的LCD monitor,這時LCD monitor所顯示的清晰程度才是該LCD原本所設計出來的能
力。
當然, 這樣的組合現在好象有比較貴,如果你不是對畫質非常挑剔
可以用就好的話,可以考慮省郂筆錢。
壞點(dot defect)
所謂壞點,是指液晶顯示器上無法控制的恆亮或恆暗的點。
壞點的造成是液晶面板生產時因各種因素造成的瑕疵,可能是particle落在面板裡面,
可能是靜電傷害破壞面板,可能是製程式控制制不良等等。
壞點分為兩種:亮點與暗點,亮點就是在任何畫面下恆亮的點,切換到黑色畫面就可以
發現;暗點就是在任何畫面下恆暗的點,切換到白色畫面就可以發現。
一般來說,亮點會比暗點更令人無法接受,所以很多monitor廠商會保證無亮點,但好象
比較少保證無暗點的。有些面板廠商會在出貨前把亮點修成暗點,另外某些種類的面板
只可能有暗點不可能有亮點,例如MVA, IPS的液晶面板。
面板廠商會把有壞點的面板降價賣出,通常是無壞點算A grade,三點以內算B grade,
六點以內算C grade,一般來說這都是可以正常出貨的。
至於更低等級的面板,在景氣好面板缺貨的時候(例如2000年時)還是會有人來買,今年
的話,大家眼睛最好也睜大一點。
壞點沒有辦法修,如果你買的monitor有保固壞點,你拿去退給他他就是換一台給你。
mura
mura本來是一個日本字,隨著日本的液晶顯示器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這個字在顯示器
界就變成一個全世界都可以通的文字。
mura是指顯示器亮度不均勻造成各種痕跡的現象,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在暗室中切換
到黑色畫面以及其它低灰階畫面,然後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用力去看,隨著各式各樣的制
程瑕疵,液晶顯示器就有各式各樣的mura。
可能是橫向條紋或四十五度角條紋,可能是切得很直的方塊,可能是某個角落出現一塊
,可能是花花的完全沒有規則可言東一塊西一塊的痕跡。
mura不會對使用上造成什麼影響,這屬於品味問題,面板廠商會把有mura的面板打成次
級品用較低價格賣出,但是我沒有聽說monitor廠商有那種保證無mura的。這個通常也不
會寫進monitor規格,所以買之前眼睛睜大一點,買到了只好自認倒霉
對比
顯示器的對比是這樣定義的--
在暗室之中,白色畫面下的亮度除以黑色畫面下的亮度,因此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則
對比值越高。
一般LCD monitor的規格書上都會寫出它的對比值,但是這個值通常只能參考,因為面板
廠商為了保護自己,有一些規格值會寫得很保守,對比就是其中一項。
比如說,某機種的對比值明明可以做到三百,但是規格書寫的是typical 200, minimum
150,這是為了量產的時候萬一出了什麼問題導致黑色漏光對比下降,該批貨還是可以正
常出貨。如果你想比較的兩款LCD,monitor對比值分別是寫350, 400,不要以為四百的
那個真的有比較好
那隻是這一家他敢寫而已,事實上,兩款分別寫300, 400的,我都還會懷疑那可能是差
不多的,實際上運氣好的話都有可能是做到五、六百。
如果你會很care這個,可以把想比較的兩台顯示器白色亮度調到一樣
然後切換到黑色畫面,在暗室下看誰比較黑,如果不是對畫質非常挑剔
在一般使用情況下,我認為對比三百應該是夠用的
色飽和度 (color gamut)
色飽和度是指顯示器色彩鮮艷的程度。
顯示器是由紅色綠色藍色三種顏色光來組合成任意顏色光,如果RGB三原色越鮮艷,則該
顯示器可以表示的顏色范圍就更廣,這是因為無法顯示比三原色更鮮艷的顏色,所以某
顯示器三原色本來就不鮮艷了,那個該顯示器所能顯示的顏色范圍就比較窄。
色飽和度是面板廠商的重要規格,但是我到現在好象還沒看過有monitor廠商把色飽和度
寫進規格的,他們都是寫可以組合出來的顏色數目。
比如說,某顯示器的RGB三種顏色光都可以分成64灰階(6 bit),則該顯示器的顏色種類
總共有64*64*64=262,144種組合,如果該顯示器的RGB三種顏色光都可以分成256灰階(8
bit),則該顯示器的顏色種類總共有256*256*256=16,777,216種組合。當然,灰階數越
多顏色層次看起來會越細致,但不表示顏色會比較鮮艷。
色飽和度的表示是以NTSC所規定的三原色色域面積為分母,顯示器三原色色域面積為分
子去求百分比,比如某顯示器色飽和度為71%NTSC,表示該顯示器可以顯示的顏色范圍為
NTSC規定的百分之七十一,71%NTSC大約為為目前CRT電視機的標准,LCD顯示器目前作到
這個程度的在色彩上就算高階了。目前筆記型計算機用的屏幕色飽和度大約40~50%NTSC
,桌上型液晶屏幕大多作到60%~65%NTSC,當然各大廠都有持續開發高色飽和度顯示器的
計劃或已有量產,請不要拿來和我抬杠,我說的是"目前"和"大多"。
選購的時候,把喜歡的兩台monitor擺在一起,點相同的畫面,通常就可以看出誰的色飽
和度比較好。
亮度
亮度是指顯示器在白色畫面之下明亮的程度,單位是cd/m^2, 或是nit。
亮度是直接影響畫面品質的重要因素,在實驗室裡面我們常講一句話:
「一亮遮三丑」,一個明亮的顯示器即使色飽和度比較差或顏色偏黃等其它不利因素,
還是有可能看起來畫面會比較漂亮。
目前市售的monitor一般亮度規格大約是250nits,Notebook亮度規格大約是150nits,當
然更亮規格的產品各廠都有在開發當中或已量產,如果是液晶電視,亮度通常會
有400nits,這是因為看電視時不像使用監視器時距離那麼近,並且會考慮擺電視的環境
會比較明亮。
液晶顯示器會發光是因為它的背光模塊藏有燈管,就像你現在抬頭可以看到的照明用螢
光燈管是很像的東西,只不過小了一點,Notebook裡面會擺一支,Monitor會擺上兩到六
支或以上,目前燈管廠商都會保證燈管壽命在三萬小時或五萬小時以上,也就是使用三
五萬小時之後亮度會掉到一半,所以其實液晶顯示器還算蠻長壽的,沒有其它破壞性動
作造成故障的話,應該可以活到你想淘汰它的時候。
顯示器的亮度是使用者可以調整的,調到你覺得舒服的亮度就可以,調得太亮除了可能
不舒服外,也會損耗燈管壽命。
視角(一)
液晶顯示器由於天生的物理特性,使得使用者從不同角度去看時畫面品質會有所變化。
與正看時相比,斜看的時候,轉到當畫面品質已經變化到無法接受的臨界角度時,稱之
為該顯示器之視角。
視角的定義有三種--
1. 對比
從斜的方向去看液晶顯示器,與正看時相比,白色部分會變暗,黑色部分
會變亮,因此對比會下降,一般定義當對比下降到10的時候的角度為該顯
示器的視角,也就是定義大於此視角的時候黑白已經不易分辨。一般面板廠商與監視器
廠商規格書上對於視角的定義最常使用這一條。
2. 灰階反轉
理論上顯示器從零灰階(黑色)到二五五灰階(白色)應該是灰階數越高則越亮,但是液晶
顯示器在某個大角度的時候有可能看到低灰階反而比高灰階還亮,也就是看到類似黑白
反轉的現象,這種現象稱之為灰階反轉。定義不會產生灰階反轉現象的最大角度為視角
,也就是超過這個角度就有
可能看到灰階反轉,而灰階反轉是無法接受的影像品質。
這個定義和第一個定義的差別在於用對比定義只考慮零灰階和二五五灰階,而灰階反轉
是考慮所有的灰階。
3. 色差
從不同角度去看液晶顯示器,會發現顏色會隨著角度而變化,比如說本來是白色畫面變
得比較黃或比較藍,或是顏色變得比較淡等等。隨著角度變大,當顏色的變化已經大到
無法接受的臨界點時,定義該角度為視角。
關於色差,我說過顏色可以量化,所以顏色的差異可以用數字表示,但什麼叫做無法接
受的色差目前並沒有一定標准,所以寫規格的時候沒有人用這個定義,但是在實驗室里
面,我們在比較兩種顯示器的時候還是會care相同角度時誰的色差比較大,這是使用者
會直接感覺到的品味問題。
最早的TFT-LCD所使用的是一種叫做TN的液晶模式, 這種技術最大的缺點就是,視角很小
,以對比來定義,目前大概都是作到左右視角各45~50度,上視角15~20度,下視角35~40
度。
為了解決視角的問題,有幾種廣視角技術就發展出來,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廣視角,技術
有三種: TN+film, MVA, IPS。
目前市售的notebook LCD通常不會應用廣視角技術, 因為考量notebook是個人使用,廣
視角效益不大,而monitor通常會使用廣視角,考量使用monitor時可能會秀一些資料或
畫面給在旁邊的人看。
殘影
殘影是指畫面切換之後前一個畫面不會立刻消失而是慢慢不見的現象。
殘影與反應時間不算同一件事,殘影可能要兩三秒後才會完全消失,而液晶的反應時間
是十幾到幾十毫秒,一個設計得好的液晶顯示器,就算反應時間是15+35ms,也不可能讓
使用者看到殘影。
殘影發生機制有些復雜,通常是同一畫面顯示太久的情況下,液晶內的帶電離子吸附在
上下玻璃兩端形成內建電場,畫面切換之後這些離子沒有立刻釋放出來,使得液晶分子
沒有立刻轉到應轉的角度所造成。另外一種可能情況則是因為畫素電極設計不良,使得
液晶分子在狀態切換時排列錯亂,這種情況之下也有可能看到殘影。所以以為反應時間
快就不會看到殘影,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面板廠商測試殘影的方法是,常溫下點西洋棋棋盤黑白方格畫面十二小時,然後切換
到128灰階去看,標準是是在5秒(?)內殘影必須消失,一般使用者選購monitor時,可以
用power point畫一些白底黑格的圖以及一張128灰階圖去切換,如果嫌麻煩,也可以把
屏幕背景設成128灰階,然後叫出踩地雷點到暴掉(所有黑色地雷會顯示出來),擺個幾十
秒或幾分鍾
然後關閉,如可以看到殘影(不是五秒喔, 看得到就算),那就不要買。
注意一點,不要一直盯著測試畫面看,切換後才去看,不然可能看到的是人眼的視覺殘
留。
6. 怎麼看顯示屏好壞
對於一款好的顯示器。首先必須要有清晰的畫質、色彩還原度要好、無漏光、可視角度大等特點。
一、顯示器面板的選擇顯示器常見的面板類型主要有IPS、MVA、PVA、PLS、TN,每種都各有千秋。
二、顯示器色域怎麼看顯示器常見的色域類型有:NTSC/sRGB/Adobe RGB,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使用加性色彩處理的系統通常在色域飽和平面上大致是一個凸多邊形。多邊形的頂點是系統能夠產生的最飽和的顏色。在減性色彩系統中,色域經常是不規則區域。
三、顯示器色彩偏離度怎麼看顯示器不同的色彩偏低會帶來不同的畫質效果,它決定著顯示器顯示的准確度。
四、顯示器背光的選擇目前顯示器常見背光類型主要有CCFL和LED,其中CCFL顯示器背光逐漸被淘汰。
五、顯示器閃屏怎麼看液晶顯示器理論上是不閃屏,閃屏原因來於背光,一般為LED背光顯示器。所謂的一分錢一分貨,低端的LED顯示器一般都閃,不閃的也基本採用的是最廉價的PWM調光方式。
六、顯示器護眼要素液晶顯示器相比曾經傳統的純平顯示器更加護眼,不過我們在選擇顯示器的時候,護眼應該以顯示器不閃,亮度適當為宜。
七、顯示器對比度怎麼看在顯示器當中,顯示器對比度也是一大看點參數,一般來說,顯示器對比度越高越好,多數一般的顯示器對比度達到1000:1,VA面板能夠達到3000:1左右。
注意:顯示器動態對比度不是越高越好,很多顯示器廠商,往往將高動態對比度作為賣點,但其實動態對比度並無實際意義。
八、顯示器刷新頻率怎麼看液晶顯示器也有刷新頻率之談,顯示器刷新頻率越高,在高畫質顯示器的時候就會越流暢,尤其是一些大游戲與大型設計用戶,顯示器刷新頻率越高越好,不過一般的用戶,這個刷新頻率意義遠沒CRT大。
九、顯示器介面怎麼看曾經我們的顯示器多數為VGA介面,VGA介面最高支持2560X1440解析度,不過畫質會有損失,隨著高清視頻時代的來了,如今VGA介面已無法滿足高清需求,更受歡迎的是Display、HDMI、DVI等高清顯示器介面。
十、顯示器鏡面屏與霧面屏的選擇顯示器鏡面屏與霧面屏各有自己的優缺點,其中鏡面屏亮度高、對比度好、色彩好,畫質更為出色,不過容易出現反光刺眼現象,而霧面屏優點在於不反光、不刺眼,但缺點是亮度低、色彩有損失。
因此,如果是日常使用鏡面屏就可以了,既便宜又美觀,反光並不是很重要,但是那些經常在露天環境下使用筆記本,經常移動筆記本,並喜歡把筆記本屏幕分享給別人看,不喜歡反光的屏幕的話則可以考慮霧面屏。
7. 如何判斷智能儀表的好壞
儀表的好壞,需要通過對儀表檢定才能下結論。
變矩器溫度表,應該指示變矩器的溫度。簡單判斷:拆卸下來,顯示室溫。
變矩器壓力表,應該指示變矩器的壓力。簡單判斷:拆卸下來,顯示零。
至於指針已到中位或達到最大值,是否說明表已經壞,要看變矩器內的實際溫度和壓力而定,在線不好判斷,最好是拆卸下來就清楚了。
8. 怎麼鑒別顯示器的好壞
鑒別顯示器的好壞方法:
1、亮度與對比度:亮度與對比度可說是判斷液晶顯示器質量的最基本條件。通常屏幕擁有較高的亮度值,才能夠讓畫面更為亮麗,而液晶屏幕最起碼需要200cd/m2以上的亮度值,才能顯示符合基本要求的畫面,當然亮度值越高,代表性能越好,畫面也更鮮艷。
2、對比度指的是黑白顏色之間的亮度對比。換句話說,擁有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器,能夠顯示出更豐富的色彩層次。基本上,液晶顯示器的對比度指標最少要達到200:1,否則顯示同色漸層的圖片時可能會出現色塊不均的現象,顯示質感差勁。這項指標當然也是值越高越好。
3、信號反應時間:信號反應時間是指液晶顯示器的每一個像素點從暗到明及從明到暗的所需時間。一般說明書中標示的是上述兩者的平均值,但也有些廠商會把兩個數值都列出來。對於想要利用LCD來玩游戲、看影片的消費者來說,這項數據相當重要。如果信號反應時間太長,動態畫面很容易出現殘影,顯示效果將大打折扣。
9. 如何判斷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屏的好壞
樓主,你好,
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屏的好壞大致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亮度與對比度:
亮度與對比度可說是判斷液晶顯示器質量的最基本條件。通常屏幕擁有較高的亮度值,才能夠讓畫面更為亮麗,而液晶屏幕最起碼需要200cd/m²以上的亮度值,才能顯示符合基本要求的畫面,當然亮度值越高,代表性能越好,畫面也更鮮艷。
對比度指的是黑白顏色之間的亮度對比。基本上,液晶顯示器的對比度指標最少要達到200:1,否則顯示同色漸層的圖片時可能會出現色塊不均的現象,顯示質感差勁。這項指標當然也是值越高越好。
信號反應時間:
信號反應時間是指液晶顯示器的每一個像素點從暗到明及從明到暗的所需時間。一般說明書中標示的是上述兩者的平均值,但也有些廠商會把兩個數值都列出來。對於想要利用LCD來玩游戲、看影片的消費者來說,這項數據相當重要。如果信號反應時間太長,動態畫面很容易出現殘影,顯示效果將大打折扣。
一般來說,目前市面上的液晶顯示器的信號反應時間應該都在30ms以下,甚至15ms以下的機型也隨處可見。如果用戶有大量的動態畫面需求,例如游戲玩家等,最好選擇反應時間更短的產品。
檢驗液晶顯示器有無亮點:
可以利用圖形軟體(最簡單的工具就是Windows自帶的畫圖)畫一個全黑的圖,並放大至全屏幕的狀態(如1024X768解析度),再仔細檢查屏幕上是否有發光的小點。
此外,液晶顯示器在長時間使用後,有時也會逐漸出現亮點。因此消費者拿到產品後,不妨開機一口氣測試個幾天。若在換貨期間(通常是7天)發現超過包換標準的亮點數,就可以要求商家更換新品。
LCD顯示效果的好壞:
無論銷售商或製造商說得多漂亮,技術指標與屏幕實際表現常有不同,因此還是眼見為實很重要。想要眼見為憑,自然得培養出辨別LCD顯示效果的火眼金睛。
判斷屏幕顯示效果的好壞:
只要心裡覺得最舒坦的顯示畫面,就是最好的效果。如果覺得畫面模糊、圖像停滯、字體不清的話,肯定是質量不佳的液晶顯示器。
進行實際測試時,你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方式進行:
瀏覽互聯網網頁觀察色彩和文字的清晰度;
觀察畫面滾動條是否有停滯或殘影;
開啟文字處理軟體,觀察字體是否清晰;
開啟最高質量的圖片觀察清晰度與柔和感;
觀察影片播放的清晰度,仔細觀察放大到全屏幕時的表現,以及影片播放是否有停滯或延遲停頓。
信號輸入方式:
大多數的液晶顯示器,提供的信號輸入方式是傳統的模擬式15針D型介面(15pinD-sub)。當前有的高檔液晶顯示器採用數字式DVI介面(DigitalVisualInterface)與模擬介面並存的方式。用戶只要有DVI顯示卡,就可使用DVI接頭作為信號輸入,在液晶顯示器上呈現更佳的顯示效果。
可視角度:
液晶顯示器從側面觀看時,常常會出現顏色偏差,嚴重的話甚至完全看不清楚。因此可視角度的大小,也被視為評定顯示器好壞的指標。一般來說,可視角分為水平可視角度與垂直可視角度。可視角度的數值最起碼都要有120度以上。當然角度值越大,就可以有更多人擠在一起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