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室外消火栓閥門設置問題
圖片看不清楚,不過模糊的好像是圈起來的是室外消火栓,法門是兩個三角形的對起來的圖例的。
B. 消火栓立管的上下端設閥門出自哪個規范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第8.4.2,室內消防給水管道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內
6室內消防給水管道應采容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對於多層民用建築和其他廠房(倉庫),室內消防給水管道上閥門的布置應保證檢修管道時關閉的豎管不超過1根,但設置的豎管超過3根時,可關閉2根。還有高規也有類似的提法,是不相鄰的兩根。
消防栓,正式叫法為消火栓,一種固定式消防設施, 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分室內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消防系統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滅火器系統,有的還會有自動噴淋系統,水炮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火探系統,水霧系統等。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車從市政給水管網或室外消防給水管網取水實施滅火,也可以直接連接水帶、水槍出水滅火。所以,室內外消火栓系統也是撲救火災的重要消防設施之一.
C. 消火栓系統閥門設置原則
根據: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GB50974-2014 >
8.3.1 消防給水系統的閥門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埋地管道的閥門宜採用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當設置在閥門井內時可採用耐腐蝕的明桿閘閥;
2 室內架空管道的閥門宜採用蝶閥、明桿閘閥或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等;
3 室外架空管道宜採用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或耐腐蝕的明桿閘閥;
4 埋地管道的閥門應採用球墨鑄鐵閥門,室內架空管道的閥門應採用球墨鑄鐵或不銹鋼閥門,室外架空管道的閥門應採用球墨鑄鐵閥門或不銹鋼閥門。
8.3.2 消防給水系統管道的最高點處宜設置自動排氣閥。
8.3.3 消防水泵出水管上的止回閥宜採用水錘消除止回閥,當消防水泵供水高度超過24m時,應採用水錘消除器。當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設有囊式氣壓水罐時,可不設水錘消除設施。
8.3.4 減壓閥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減壓閥應設置在報警閥組入口前,當連接兩個及以上報警閥組時,應設置備用減壓閥;
2 減壓閥的進口處應設置過濾器,過濾器的孔網直徑不宜小於4目/cm2~5目/cm2,過流面積不應小於管道截面積的4倍;
3 過濾器和減壓閥前後應設壓力表,壓力表的表盤直徑不應小於100mm,最大量程宜為設計壓力的2倍;
4 過濾器前和減壓閥後應設置控制閥門;
5 減壓閥後應設置壓力試驗排水閥;
6 減壓閥應設置流量檢測測試介面或流量計;
7 垂直安裝的減壓閥,水流方向宜向下;
8 比例式減壓閥宜垂直安裝,可調式減壓閥宜水平安裝;
9 減壓閥和控制閥門宜有保護或鎖定調節配件的裝置;
10 接減壓閥的管段不應有氣堵、氣阻。
8.3.5 室內消防給水系統由生活、生產給水系統管網直接供水時,應在引入管處設置倒流防止器。當消防給水系統採用有空氣隔斷的倒流防止器時,該倒流防止器應設置在清潔衛生的場所,其排水口應採取防止被水淹沒的技術措施。
8.3.6 在寒冷、嚴寒地區,室外閥門井應採取防凍措施。
8.3.7 消防給水系統的室內外消火栓、閥門等設置位置,應設置永久性固定標識。
D. 室內消火栓系統管道上閥門如何設置
建規抄8.4.2.6條:室內消防給水管道襲應採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對於單層廠房(倉庫)和公共建築,檢修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不應超過5 個。對於多層民用建築和其它廠房(倉庫),室內消防給水管道上閥門的布置應保證檢修管道時關閉的豎管不超過1 根,但設置的豎管超過3 根時,可關閉2 根。
閥門應保持常開,並應有明顯的啟閉標志或信號;(後面條文解釋是:消防管道上應設有消防閥門。環狀管網上的閥門布置應保證管網檢修時,仍有必要的消防用水。單層廠房(倉庫)的室內消防管網上兩個閥門之間的消火栓數量不能超過5個。布置多層、高層廠房(倉庫)和多層民用建築室內消防給水管網上閥門時,要設法保證其中一條豎管檢修時,其餘的豎管仍能供應全部消防用水量。)
給排水技術措施中提到:室內環狀管網上閥門的設置,除滿足規范上要求外,還應符合下述原則設置:
應在每根立管上下兩端與供水干管相連處設置閥門;水平環狀管網干管宜按防火分區設置閥門,且閥門間同層消火栓的數量不超過5個(不含兩端設有閥門的里關上連接的消火栓);任何情況下關閉閥門應使每個防火分區至少有一個消火栓能正常使用。
E. 市政消火栓看什麼規范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7.2.1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嚴寒、寒冷等冬季結冰地區宜採用乾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嚴寒地區宜增置消防水鶴。當採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地下消火栓井的直徑不宜小於1.5m,且當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凍線以上時,應採取保溫措施。
7.2.2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2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7.2.3 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置,並宜靠近十字路口,但當市政道路寬度超過60m時,應在道路的兩側交叉錯落設置市政消火栓。
7.2.4 市政橋橋頭和城市交通隧道出入口等市政公用設施處,應設置市政消火栓。
7.2.5 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間距不應大於120m。
7.2.6 市政消火栓應布置在消防車易於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市政消火栓距路邊不宜小於0.5m,並不應大於2.0m;
2 市政消火栓距建築外牆或外牆邊緣不宜小於5.0m;
3 市政消火栓應避免設置在機械易撞擊的地點,當確有困難時,應採取防撞措施。
7.2.7 市政給水管網的閥門設置應便於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維護,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 50013的有關規定。
7.2.8 當市政給水管網設有市政消火栓時,其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於0.14MPa,火災時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於15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7.2.9 嚴寒地區在城市主要幹道上設置消防水鶴的布置間距宜為1000m,連接消防水鶴的市政給水管的管徑不宜小於DN200。
7.2.10 火災時消防水鶴的出流量不宜低於30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7.2.11 地下式市政消火栓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
F.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有哪些
現批准《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50974-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
一 11.0.4消防水泵應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開關信號應能直接自動啟動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房內的壓力開關宜引入消防水泵控制櫃內。
「應能」兩字取消,語法才更通順,「消防水泵房內的壓力開關」改為「消防水泵房內的壓力開關信號」較妥。
二 最後兩條的條文和條文解釋對不上。
三 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滿足系統自動啟動和管網充滿水的要求。
消防水泵的啟動有P1 P2壓力點,規范穩壓罐的容積僅150L且沒有了30S的概念,是否還有P1,P2壓力點。30S僅針對於電動閥。
四 消防電梯前室的消火栓可以計入本層。
也就是說否定了原規范,原來建築設計規范上面的理解是錯誤的,是否會降低滅火的可靠性。
五 7.4.12條,栓口壓力不小於0.35MPa,反算每支消火栓的流量為7L/s,室內消火栓用水量則大於56L/s。明顯大於規范3.5.2條消火栓流量40L/s的要求,那應該如何確定消防用水量?
3.5.2條只是給出了一個最小設計流量
六 經常碰到某類廠房定性為甲類,但是甲類生產區域僅占整個廠房的小部分,其餘區域仍未丙類。這樣的廠房應該如何確定室內消火栓用水量?
建規:3.1.2條,根據各類火災危險性面積所佔本層或本防火分區的面積比例綜合確定。
七 流量開關的流量值設為多少?只設高位消防水箱的低壓壓力開關壓力值設為多少?
低壓壓力開關和高位水箱的流量開關,可以認為是雙保險。
1、低壓壓力開關感受到的是管道系統內來自高位水箱的水位的靜壓。消防水箱最先啟用,水位下降,低壓壓力開關感受的靜壓降低,轉換成電信號,啟動消防主泵。
低壓壓力開關的初始值(也即調試時,壓力開關的壓力感測器自動感應到的),就是壓力開關的標高和高位水箱最高水位標高的高差。
2、高位消防水箱水位下降,也即水箱出水管上流量開關感受到水的流動,轉換成電信號,啟動消防主泵。
流量開關的初始值應該是零,至於流量達到多少就報警、啟動消防主泵,個人感覺應在防止誤報警和5L/S之間選擇一個合適的值。
G. 消火栓管網閥門設置原則N-1的出處來自哪裡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 2006(以下簡稱《建規》)第8.4.2 條中第l款:「室內消火栓超過10個且室外專消防用水量大於15L/s時,屬其消防給水管道應連成環狀。」
《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 - 94 (2005年版)( 以下簡稱《高規》 ) 第7.4.1條:「室內消防給水管道應布置成環狀。」
在《建規》要求中當豎管數量不超過3根時,只可關閉1根,在《高規》要求中,當豎管數量不超過4根時,只可關閉l根。因此閥門的設置應保證在管道檢修時,關閉停用的豎管不超過一條。此時閥門的設置應滿足n- 1原則的要求(n為任一個管網聯接點上的管道段)。
《給水排水設計基本術語標准》GBJ125-89中,枝狀管網(branch system)定義為:枝狀管網是配水管網的一種布置形式,干管與支管分明,形成樹枝狀,其實質是任一用水點只有來自一個方向的供水。環狀管網( pipenetwork)定義為:環狀管網是配水管網的一種布置形式,管道縱橫相互接通,形成環狀,其實質是任一用水點有來自兩個方向的供水。
H.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有哪些是新規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共有條文 368 條,強制性條文 41 條。
本規范系統規定了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的總則、術語、基本參數、消防水源、供水設
施、給水形式、消火栓系統、管網、消防排水、水力計算、控制與操作、施工、系統調試與
驗收、維護管理等設計、施工和維護管理的要求,在附錄給出了施工、驗收、維護管理的記
錄要求。本規范制訂工作的主要技術如下:
1、 補充完善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的有關術語;
2、 倉庫和民用建築按火災起數根據建築面積的規模進行調整,當建築面積等於大於50 萬 m
2 時按 2 起火災計算;
3、 對城市消防給水設計流量進行修正, 按基礎流量為 15L/s 進行累加, 但最大值仍然
按 100L/s 計;
4、 建築物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統一按體積規模確定; 建築物室外消火栓最低設計流量
調整為 15L/s,並根據火災危險性調整相關數據;補充完善了室外變壓器和空壓站等工業建
築的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根據火災危險性增加了丙類廠房和倉庫的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
5、 增加防火分隔水幕和防護冷卻水幕的火災延續時間按等效替代的原則確定時間;
6、 增加消防水源的相關內容,提出消防水源的水質,補充了市政供水、消防水池、天
然水源作為消防水源的技術規定, 增加了當消防水池採用兩路供水且在火災情況下連續補水
能滿足消防要求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應根據計算確定,但不應小於 100m3 ,當僅設有消火栓系統時不應小於 50m3 的規定。
7、 增加了離心消防泵、柴油機泵、軸流深井泵等選擇應用和設計等技術要求,以及水
泵流量和壓力檢測要求,水泵小流量過熱保護技術措施要求等;
8、 調整了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積和設置高度, 並規定了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管徑應
滿足消防給水設計流量的出水要求,且不應小於 DN100 的技術要求;提出了露天設置高位
消防水箱的安全要求;
9、 基於消防給水系統功能要求,提出了消防給水系統穩壓泵確定原則和技術參數;
10、提出了消防水泵房設計和安全要求,以及水泵出水管道水錘計算公式;
11、 補充完善了消防給水方式和分區供水方式的選擇應用原則和技術要求, 並提出了消
防給水系統最大工作壓力不應大於 2.40MPa 的規定, 統一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消火栓系統
的分區壓力值為工作壓力不應大於 1.2MPa;
12、 補充完善了消火栓系統的選擇應用原則、 提出了乾式消火栓系統的充水時間不應大
於 5min,規定了乾式系統快開閥門的選擇和技術參數;修正了市政或室外消火栓給水管網
的壓力要求,平時壓力不應低於 0.14MPa,消防時壓力不應低於 0.10MPa;增加了消防水鶴
的設置規定, 提出了工藝裝置和罐區等室外消火栓無法覆蓋的區域應設置固定消防炮; 規定
了消防給水入戶引入管設置減壓型倒流防止器時, 應在減壓型倒流防止器前設置一個室外消
火栓; 修訂了室內消火栓的設置位置, 補充了室內消火栓宜設置在樓梯間和休息平台等要求;修正了室內消火栓的最低壓力值不應小於 0.25MPa 和最高壓力值不應大於 0.50MPa,但當大於 0.70MPa 時應設置減壓裝置;
13、 補充完善了消防給水系統管網的相關內容, 增加了消防給水系統設計壓力的確定原
則, 以及管道的設計內容; 增加了閥門選擇原則和設計內容、 管網自動排氣閥、 水錘消除器、減壓閥等的設置要求,規定了減壓型倒流防止器必須設置的清潔且不被水淹沒的場所;
14、增加了消防排水的內容,提出了普通場所和有毒有害場所消防排水的技術要求;
15、增加了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水力計算的相關內容;
16、增加了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的控制和操作的相關內容;
17、增加了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施工、調試、驗收和維護管理的相關內容。
I. 室外消火栓系統的設置要求,你知道多少
7.3.1 建築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應符合本節的規定外,還應符合本規范第7.2節的有關規定。
7.3.2 建築室外消火栓的數量應根據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和保護半徑經計算確定,保護半徑不應大於150.0m,每個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L/s~15L/s計算。
7.3.3 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築周圍均勻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築一側;建築消防撲救面一側的室外消火栓數量不宜少於2個。
7.3.4 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築應在出入口附近設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離不宜小於5m,並不宜大於40m。
7.3.5 停車場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車場周邊設置,且與最近一排汽車的距離不宜小於7m,距加油站或油庫不宜小於15m。
7.3.6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和液化烴罐罐區等構築物的室外消火栓,應設在防火堤或防護牆外,數量應根據每個罐的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但距罐壁15m范圍內的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罐可使用的數量內。
7.3.7 工藝裝置區等採用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的場所,其周圍應設置室外消火栓,數量應根據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且間距不應大於60.0m。當工藝裝置區寬度大於120.0m時,宜在該裝置區內的路邊設置室外消火栓。
7.3.8 當工藝裝置區、罐區、堆場、可燃氣體和液體碼頭等構築物的面積較大或高度較高,室外消火栓的充實水柱無法完全覆蓋時,宜在適當部位設置室外固定消防炮。
7.3.9 當工藝裝置區、儲罐區、堆場等構築物採用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時,消火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室外消火栓處宜配置消防水帶和消防水槍;
2 工藝裝置休息平台等處需要設置的消火栓的場所應採用室內消火栓,並應符合本規范第7.4節的有關規定。
7.3.10 室外消防給水引入管當設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災時因其水頭損失導致室外消火栓不能滿足本規范第7.2.8條的要求時,應在該倒流防止器前設置一個室外消火栓。
7.2
7.2.1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嚴寒、寒冷等冬季結冰地區宜採用乾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嚴寒地區宜增置消防水鶴。當採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地下消火栓井的直徑不宜小於1.5m,且當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凍線以上時,應採取保溫措施。
7.2.2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2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7.2.3 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置,並宜靠近十字路口,但當市政道路寬度超過60m時,應在道路的兩側交叉錯落設置市政消火栓。
7.2.4 市政橋橋頭和城市交通隧道出入口等市政公用設施處,應設置市政消火栓。
7.2.5 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間距不應大於120m。
7.2.6 市政消火栓應布置在消防車易於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市政消火栓距路邊不宜小於0.5m,並不應大於2.0m;
2 市政消火栓距建築外牆或外牆邊緣不宜小於5.0m;
3 市政消火栓應避免設置在機械易撞擊的地點,確有困難時,應採取防撞措施。
7.2.7 市政給水管網的閥門設置應便於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維護,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 50013的有關規定。
7.2.8 當市政給水管網設有市政消火栓時,其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於0.14MPa,火災時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於15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7.2.9 嚴寒地區在城市主要幹道上設置消防水鶴的布置間距宜為1000m,連接消防水鶴的市政給水管的管徑不宜小於DN200。
7.2.10 火災時消防水鶴的出流量不宜低於30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7.2.11 地下式市政消火栓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