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產光伏發電板的設備有哪些
生產光伏發電板的設備包括以下幾類:
矽片生產設備:包括多晶硅熔煉爐、單晶硅爐、多晶硅切片機、單晶硅切片機尺埋等。
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包括清洗設備、擴散爐、PECVD設備、光刻機、腐蝕設備等。
組件生產設備:包括切割機、手動或自動排片機、組件焊接機、測試設備等。
以上是主要的設備類型,具體的生產流程和設備組成可能會因不同的光伏技術路線而有所不同。陵判螞沖飢需要說明的是,光伏發電板的生產需要高精度和高質量的設備和工藝,所以投資成本較高。
② 光伏風電需要的設備有哪些
光伏和風電技術是當前的兩種主要清潔能源,兩種技術的設備也各有不同。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光伏和風電的設備。
一、光伏設備
1.光伏電池組件:由太陽能電池晶元、玻璃封裝和背板、鋁合金框架、線纜、接頭等組成,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的核心部分。
2.逆變器:由一個控制電路以及一個電源電路和一個高頻變壓器組成,可以將直升棚流電轉換為交流電。
3.蓄電池:用於儲存太陽能電池組件所產生的電能。
4.支架系統局寬:用於將光伏電池板組件固定在大地或建築物上,支架系統的設計必須考慮到對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安全、穩定以及便於維護的因素。
二、風電設備
1.風機:風機是風能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通過風輪的旋轉來轉化風能為機械能。
2.發電機:風能發電裝置中的發電機採用的吵臘則是同步發電機,能夠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3.變速器和控制系統:變速器能夠通過改變風機的旋轉速度,將旋轉機械轉矩平衡出電網的變化工況,控制系統能夠對風機的發電過程進行監測和控制。
4.塔架:風機通常安裝在高塔上,塔架的設計必須考慮到風機的懸掛重量以及對風機葉片的支撐能力。
總體來說,光伏發電設備主要包括光伏電池組件、逆變器、蓄電池和支架系統;風能發電裝置主要包括風機、發電機、變速器和控制系統和塔架。
③ 光伏設備有哪些
我國光伏設備企業已基本具備太陽能電池製造整線裝備能力,部分產品如擴散爐、 等離子刻蝕機等開始少量出口,可提供10種太陽能電池大生產線設備中的8種,其中有6種(擴散爐、等離子刻蝕機、清洗/制絨機、石英管清洗機、低溫烘乾爐)已在國內生產線占據主導地位,2種(管式PECVD、快速燒結爐)和進口設備並存但份額在逐步增大,3種(全自動絲網印刷機、自動分撿機、平板式PECVD)則完全依賴進口。 組件生產用的層壓機、太陽模擬器等在行業獲得廣泛應用。 矽片加工設備中單晶爐以優良的性價比占據了國內市場的絕對統治地位並批量出口亞洲,多線切割機已取得突破,多晶硅鑄錠爐推向市場指日可待。 高純硅材料提純設備中關鍵的24對棒還原爐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也已研製成功。 國產太陽能光伏設備在國內用戶中已建立起良好的信譽,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越來越多的客戶從國產設備使用中受益。可以說,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在短短的數年間具備直面國際競爭能力,獲得高速發展的利器在於技術與國際接軌的同時擁有無法比擬的低成本優勢,而維持較低生產成本的原因除較低的勞動力和運營成本外,低價格(平均只有進口設備的1/3)的國產設備的大量應用使得企業投資成本大大降低是主要原因。否則光伏產業95%市場在歐美日的產業特徵,很難想像國內企業能以比國外同類企業高得多的硅材料采購成本去國際市場競爭。 國產設備相繼在大生產線應用 2002年我國一部分企業超常規發展通過和一流電池企業合作並引進先進的工藝技術,歷經多次技術換代及升級,國產的太陽能電池關鍵設備相繼在國內大生產線上得到應用,使我國基本具備太陽能電池製造設備整線供給能力。 高純硅材料的嚴重短缺為物美價廉的國產單晶爐企業提供了極好的發展契機,近幾年數十家新上的單晶拉制企業的大量訂貨,使得國內設備企業始終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並引來了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的批量訂單。如此多年未遇的火爆場面直接催生了2006年四家光伏設備生產企業訂單過億元,2007年的勢頭較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局面,這是我國電子專用設備行業多年未有的繁榮景象。 另外,盡管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尚沒有形成規模生產,但增長速度已明顯加快,相應的非晶硅電池設備也吸引了不少企業試圖以同國外相仿的整線包設備和工藝的方式進入。 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國產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最關鍵的幾種設備中,擴散爐、等離子刻蝕機、清洗/制絨機等達到或接近了國際先進水平,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性價比優勢十分明顯。管式PECVD、快速燒結爐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但不大,已開始在大生產線使用,市場份額逐步擴大,性價比優勢明顯。國內尚沒有平板式PECVD,另兩種關鍵設備全自動絲網印刷機和自動分撿機由於核心技術無法繞開國外公司的技術專利封鎖,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整體水平和國外差距較大,國內主要大生產線幾乎全部採用了價格高昂的進口設備。 矽片加工設備中,部分合資企業的高檔全自動單晶爐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因價格較高,在光伏產業的應用數量有限,獲得大量應用的反而是價格低廉適用的、自動化程度較低的中低端單晶爐。借硅材料短缺的難得契機,得以形成批量生產,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並批量出口。 組件生產設備中的層壓機等,高端自動化產品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無幾,有明顯的技術特色,但占據市場大部分份額的也是中低端產品。 硅材料提純設備的技術水平與國外產品差距較大,只有零星產品生產。 2010年將為設備提供36億元市場 自2003年開始,截至2006年12月,我國在短短的四年時間內新上標准太陽能電池生產線(25MW/條)47條。按現時每條線設備3000萬元的平均投資計算,設備市場高達14億元。如果算上用於解決矽片短缺而用於購買材料製造設備如多晶硅鑄錠爐、單晶爐、切割機、線鋸等的投資,國內相關設備的市場總額則超過了25億元。其中約1/3的市場被國產設備佔領,幾年來累計為國家節約外匯近3億美元,為用戶節約投資超過20億元,已在太陽能光伏產業具備初步的話語權。2005年共銷售相關設備約330台套,銷售額近4億元,2006年則達到了7億元。 根據業內前十名的發展規劃,至2010年,我國將再增加3000MW以上的生產能力。即使採用目前成熟的國產設備和進口設備混合搭配的國內主流配置方案,也至少為設備廠家提供了36億元的市場。若以全進口設備計算,則需設備投資84億元。 摘自 http://ke..com/view/4476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