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回轉窯的傳動系統有哪些部分及特點
兩者間需要有減速機進行減速傳動。有的窯利用三角皮帶進行減速,我個人 認為三角皮帶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很容易老化,傳動比也不是很衡定。目前廣泛所用的是普通的齒輪減速機。 (2)動力馬達回轉窯載何的特點為:恆力矩,起動力矩大,要求均勻地進行無級變速,回轉窯可採用單邊傳動,多數採用雙邊同步馬達。採用 雙邊傳動便於布置,也節省投資,比較適合於較為大形的回轉窯(旋窯)。一般窯內填充率在20-25%左右,如果出現結圈或堵料,窯的主馬達 功率會上升。有的廠家也利用液壓系統進行傳動。 (3)輔助引擎:輔助引擎主要是為防止突然斷電,窯體在高溫、重載(窯內有較多的余料)的情況下發生變形,目前回轉窯中都設有餘熱發電 及重油發電設備,停電後自發的電還可以利供窯系統工作用,停電對窯內生產的影響小一些。在砌磚或檢修時要用輔助引擎進行帶動。開窯時 也要用輔助馬達來幫助起動,這樣可以減少開窯起動時的能耗。輔助馬達與主減速機之間還設有一個輔助減速機。回轉窯系統一般布置了一到 兩台汽油引擎的寸步電機。 (4)密封裝置:回轉窯(旋窯)系統都是在負壓下工作,在回轉窯(旋窯)的轉動與靜止兩個部份間的連接處(在窯頭與窯尾兩個地方),不 可避免地有縫隙,為防止外界冷空氣的進入,均設有密封裝置。在窯頭的Seal Air與止封圈並不沖突,它只是將清除窯頭附近的一些粉塵吹乾 凈而以。如果是在窯頭有漏冷風,會降低窯內的燒成溫度。在窯尾有漏冷風,會減少二次空氣量,影響窯內通風與燒成,增大廢氣排放量,增 大風車與電收塵的負何等一系列的問題。 (5)環齒輪:大齒輪都尺寸比較大,一般都由兩半(或者更多塊)經螺栓聯接組成,環齒輪通過彈簧片與窯殼連接,這樣具有一定的彈性,可 以減少因開、停窯時對大小齒輪的沖激。有的廠家也有利用固定式的螺栓與窯殼進行連接,這種連接方式不具有緩沖的作用,齒輪也容易受窯 殼熱膨脹的影響。 (6)小齒輪:為了適應窯體的串動,小齒輪要與大齒輪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新窯更要注意。兩者間隙小,兩者很容易造成咬合、磨損加快等 現象。小齒輪可以安裝在大齒輪的正下方,也可以在大齒輪的斜下方。前者會使小齒輪的地腳螺栓完全受水平力作用,比較容易損壞。後者小 齒輪受水平與垂直兩個方向上的力,這樣基座受的水平力就小些。 (7)潤滑冷卻系統:在大小齒輪間設有自動噴油裝置,對齒輪進行潤滑。每班的現場人員要檢查齒輪零件及潤滑情況,齒輪的潤滑情況。齒輪 處的冷卻是靠潤滑油來冷卻。 以上鄭州山川重工為您介紹了回轉窯系統傳動裝置的7個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特點,回轉窯是慢速轉動的設備。 鄭州山川重工有限公司是最大的回轉窯、氧化鋅回轉窯、烘乾機的生產廠家,所生產的烘乾機系列產品有烘乾機、回轉窯、冷卻機、回轉乾燥機 、豆渣烘乾機、煤泥烘乾機、回轉烘乾機、立式乾燥機、啤酒糟烘乾機、雞糞烘乾機、牛糞烘乾機等及破碎機系列、球磨機設備等並提供回轉 客戶致電我公司進行咨詢,或登錄
B. 傳動帶的品種分類
平板帶是傳動帶最老的一個品種,約有100餘年的歷史,但直至20世紀中葉,仍占據傳動帶中一半左右的市場份額。它以結構簡單、傳動方便、不受距離限制、容易調節更換等特點,在各種工農業機械中得到普遍採用。平板帶寬度一般由16-600mm,長度最大可達100~200m,層數最多為6一帶中最常見的為帆布帶,分為包層式、疊層式和疊包式三種。疊層帶為包層帶(又稱圓邊帶)的改進產品,具有帶體柔軟,富有彈性,耐屈性好等優點,適於在小帶輪和20m/s以上的快速傳動裝置上使用。而疊包帶介於兩者之間,用於邊部易受磨損的傳動。由於平板帶的傳動效率低(一般為85%左右),且占據面積較大,因此,從20世紀6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產量逐年下降。在發達國家,除部分農業機械和輕紡機械尚少量使用之外,已處於被淘汰的狀態。另一方面,在這一時期,以化纖帆布和簾布為芯體而製成的無接頭和熱接頭環形帶,則在全球獲得了長足發展。它以強度大、雜訊低、傳動平穩、運輸圓滑、耐屈撓、壽命長和無需接頭等為特點,使用領域不斷擴大,並在微型傳動帶中形成主流。
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這種微型帶尤其在電腦周邊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以及省力化設備等方面普遍使用。例如,自動檢票機、自動售票機、貨幣兌換機、發券機、取款機、銀行結算機、自動檢驗機、復印機、醫療器械、自動包裝機、魚群探測器等等,美日歐等國家每年都以雙位數增長。
這種高性能的無接頭平板帶,現已發展到有聚氨酯帶、聚氨酯芯體帶和橡膠帆布芯體帶三種類型。在橡膠微型帶中,除化纖帆布外,還有使用尼龍膜片、芳綸簾線、玻璃纖維簾線為芯體以及表面橡膠覆以鉻皮的特種產品。它們同傳統的帆布平板帶有著本質的不同,規格要求非常精密,附加價值很高,世界各大膠帶生產廠家競相發展,已成為橡膠工業中的高新技術產品。 三角帶又稱V型帶,是傳動帶中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用途最廣的一種產品。自從1917年首次由美國製成汽車風扇帶,20年代初開始推廣用於工農機械之後,半個多世紀以來久盛不衰,發展十分迅速,現已成為傳動帶的主流。在世界各國傳動帶中,從橡膠用量來看,三角帶現已佔到65%上,齒型帶為25%,平板帶則已退減到10%以下。三角帶已成為世界各種機械裝置動力傳動和變速的主要器材,在當今農機、機床、汽車、船舶、辦公設備等廣泛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按照斷面尺寸,三角帶可分為產業機械用的Y、O、A、B、C、D、E七種工業型號和汽車、拖拉機等用的各類風扇帶,共計兩大類別。Y、O型為最小的V型帶,主要用於打字機、切書機等辦公設備、家電製品(洗衣機、榨汁器、吸塵器)。一般產業機械,隨著馬力的增大,順序使用A、B、C、D、E等V型帶,其中D、E型為重型帶,用於船舶、電力等大型機械。至於風扇帶,除了汽車、拖拉機之外,還大量用在水泵、空調等方面。在發達國家,三角帶與風扇帶的生產比率已達到2:1-3:2的程度,風扇帶呈現明顯上升的勢頭。
三角帶一般都是指包布式V型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為提高傳動帶的耐久性,又出現了切邊式V型帶。這種切邊V型帶,由於膠帶結構側面沒有包布,帶體十分柔軟,耐屈撓疲勞性能非常好,因而得到迅速發展。進入80年代,為解決三角帶多根成組傳動時因產生不一樣長而帶來的傳動效率和使用壽命下降等問題,又興起了多根三角帶用平板帶固定在一起的三角帶。習慣稱之為聯組三角帶的V型平板帶,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因而又開始出現V型平板帶取代包布式和切邊式三角帶的現象。這種三角帶與平板帶結合的膠帶,雖然對帶輪溝槽有特殊的要求,然而由於帶體很薄,與帶輪的接觸面積大,彎曲性好,帶輪縮小,可使傳動裝置進一步小型化、節能化,在世界發達國家的生產量急劇增長。
近些年來,為適應各種傳動裝置的特殊需要,除普通標准型的三角帶之外,還出現了數量眾多、形狀各異的特種三角帶,它們主要有:
⑴窄型和寬型三角帶
普通三角帶的寬高比為1:1.5~1.6,而窄型和寬型的三角帶分別為1:1.2和1:2。窄型V帶的結構尺寸比普通V帶可以減少約50%,能節省大量原材料,同時強力均勻,有效接觸面積大,彎曲應力小,可大大延長使用壽命。窄型v帶的傳動效率可達90%一97%,極限速度達40-50m/s,傳動能力提高0.5~1.5倍,最適於短距離、小帶輪於變速傳動,故又稱之為變速帶。其特點是在帶的上下表面,大多製成單面或雙面的弧形或齒形狀態,使之易於調速,主要用在低速的圓錐式和圓盤式無級變速器方面。
⑵小角和大角三角帶
它同普通三角帶的主要區別是,夾角40'改為30'和60'左右。小角V帶能使接觸面減小,降低所需張力,可延長使用壽命,適於設備的小張力傳動。大角V帶為上半部呈矩形,下半部呈倒梯形的六角帶,能使摩擦損失減小,承載能力增大,帶體柔軟,適於輕小型設備的高速傳動。
⑶活絡和沖孔三角帶
活絡帶由多個小段以金屬螺釘連結而成。沖孔帶在帶體縱向沖有許多等距的透孔用以連接接頭。這種V帶都是可以接頭的三角帶,可根據需要長度隨意自由接頭定長。它彌補了普通三角帶無接頭,只能按規定長度使用的限制。另外一個好處是,在使用中,當三角帶體出現局部損壞後,可更換損壞部位繼續使用,同時,它還有可簡單自由調節長度大小的優點。但因強度較低,只能用於低速傳動,又由於存在精確度低、傳動效率差等問題,近些年來使用日趨減少。
此外,對指定用於汽車、拖拉機等各種內燃機驅動風扇而用的三角帶,人們專門稱之為風扇帶。它的特點是以單根使用為主,帶輪很小,傳距很短,速度與功率常變,是屬於接觸溫度較高、在苛刻環境條件下使用的一種V帶。風扇帶也常用在發電機、壓縮機、動力泵等方面。風扇帶由於其性能要求與普通三角帶完全不同,在工業上單獨分類統計。近些年來,世界風扇帶的發展十分迅速,數量已佔到三角帶總量的三分之一。
風扇帶分為普通和窄型兩種,細分為包布式平底V帶、圓齒V帶、切邊式平底V帶和波浪V帶等多種類型。風扇帶的結構一般比普通三角帶要復雜,見附圖,除強力層、伸張層、壓縮層和包布層之外,又增加了緩沖層和支撐層。
現在使用最多的是切邊式波浪V帶,生熱低、散熱快、摩擦大、雜訊小、強度好、效率高,行駛里程可達18~20萬公里,比一般風扇帶高出約一倍。近年來,隨著汽車發動機效率的提高和旋轉式發動機的出現,以及液壓轉向裝置和冷風裝置的增多,對風扇帶的要求日益嚴酷,不僅帶輪小型化,而且採用雙向兩面驅動的方式越來越多,因此,橡膠和芯體材料也隨之產生了重大變化。 齒型帶亦稱同步帶,分為單面齒帶和雙面齒帶兩種類型。前者主要用於單軸傳動,後者為多軸或反向傳動,系從1980年以來世界新出現的又一種高效傳動帶。齒型帶根據齒的形狀又分為梯形和圓弧形兩種,以圓弧形齒的同步帶所承受的扭矩為最大。從所用材料上,齒型帶可區分為橡膠型和聚氨酯型兩大類,而前者又有普通橡膠(通常為氯丁橡膠)和特種橡膠(多為飽和丁腈橡膠)之分。它們的結構是由鋼簾線或玻璃纖維組成的強力層和以橡膠及尼龍布形成的外包橡膠層或聚氨酯膠層構成。
齒型帶包括多楔帶,近20年來在工業發達國家發展極為迅猛,正在不斷地侵蝕傳統的金屬齒輪、鏈條以及橡膠方面的平板帶和三角帶市場。目前,除已大量用於汽車及傳統產業之外,並進一步擴大到OA機器(辦公設備)、機器人等各種精密機械的傳動。由於膠帶內側帶有彈性體的齒牙,能實現無滑動的同步傳動,而且具有比鏈條輕、噪音小的特點,現今歐洲80%以上的轎車、美國40%的轎車都已裝用了這種齒型帶。中國2000年生產汽車200萬輛,齒型帶需要700萬條以上。最近出現的圓齒帶較之方齒帶,更進一步增大了傳動力和肅靜性,作為新一代的環保帶,其使用范圍更趨廣泛。現在,已開始成為對同步傳動、噪音要求極為嚴格的家用和工業用縫紉機、打字機、復印機的使用對象。 金屬輸動帶的種類
1,曲軸型網帶:集中了金屬絲編織網帶的各種優點,由於具有彎曲較深的串條。
2,直軸型網帶:由左右交替的網條通過直串條聯結而成,該系列網帶網孔較密,網孔間距均勻,能使網帶行走平穩。該系列網帶適合於承載體積較小而質地相對較重的輸送線。
3,扁絲型網帶:此網帶採用軋扁絲製作.用曲軸型穿條連接,使各個螺旋盤條的位置得到正確的定位,因此最大限度地減少網帶的變型和延伸。其做工精細,表面平整,兩邊平行,材質優良,經久耐用。
4,乙型網帶:又稱梯形網帶或一字網,此網帶通常系齒輪傳遞網帶,具有透氣性好的優點,拉力均勻,做工精細,此網帶具有轉動靈活、平穩性好、耐高溫、耐壓力、耐腐蝕、壽命 長等特點。
5,人字形網帶:由左右交替的網條通過四根直串條聯結而成,精密的編織技術使網帶既具有密度高網孔細運行靈活的特點,它對材料和編織技術要求極高。此網帶適合於細小承載物的輸送線。
6,金屬片網帶:又稱長城網,由扁平金屬片和圓金屬絲所組成,網帶自重輕,網孔空隙大,網面平整,運行平穩,不會走偏。可作洗滌、乾燥、冷卻、熱處理的輸送線。
7,鏈桿式網帶:這種鏈桿式網帶採用鏈條傳動,適用於大型和重型傳送,其運動平穩、力量大,網面相對受力小,能對輸送網面起到保護作用,價格較貴,但使用壽命長。
8,眼睛型網帶:鏈輪驅動,運行穩定,承載力強,可運送高速重物,表面平滑,適於不穩定製品的輸送開孔率大,通風性、脫水性佳,容易洗凈,眼鏡網帶因孔大非常適合塗層操作流程,使之與傳輸帶盡可能減少接觸。
9,鏈片式網帶:這種鏈條使用鏈條做動力。網用鏈條片及小管連接;間距可根據使用定製。規格很多。
10,鏈條式網帶:由鏈條驅動的輸送網帶一般都由鏈條帶動小軸再帶動網帶運行。網帶都採用軋牙串條、左右網條二根串,並大小網條連接而成,大網條內穿進小軸,小軸二端穿入鏈條孔,從而達到鏈條驅動輸送網帶。鏈條網傳動平穩、傳動力矩小。
11,U型鏈條網帶,也可作為螺旋式網帶,採用進口電腦網帶機生產,網面強硬耐用,不易變形。最大特點是轉彎性能好,可以實現180度的轉彎,且運行平穩。具有網面平整,可承載較重的壓力和拉力。通風透氣性能好,網面潔凈無毒,而且容易清洗。維修和拆卸極為方便。可根據客戶要求在網帶兩側加裝擋邊。
12,鏈板式網帶:由不銹鋼鏈條驅動,採用不銹鋼板材生產,適合用於輸送細小的高密度物件,輸送過程中運轉平穩,安裝更換方便,價格高,使用壽命較長。
13,擋板式網帶:這種硬邊式邊處理,輸送方法直觀、簡潔。檔片經S型處理後形成一個直線型的槽型,使用中應避免機械性擠壓,一旦發現脫落現象應及時處理。
14,三角擋條式網帶:這種邊處理具有輕盈和牢固的優點,適用於較大的工件傳送,物品不易從邊緣滑落,做工比較精細,質量可靠,價格合理,廣泛用於食品行業和金屬熱處理等行業的輸送。
15,棒條式網帶:具有結構簡單,透氣性好。強度大,可承載較重的物品。易於清潔和維護,運轉靈活的特點。
16,翻邊式網帶:一般都為組合平衡型四根串單打頭網帶,串條不穿到邊緣兩邊各翻15-30公分高的邊,用以擋住物體外落。如化纖廠,標准件熱處理,軸承件的清洗機用翻邊網,用以擋住化纖維的外溢等。
17,球型網帶:有四根螺旋盤條組成的球狀螺旋組合網,結構牢固、有效過濾面積大,主要用於化學工業中的過濾,真空乾燥機的烘乾,目前已廣泛應用在粘膠纖維透折機和製革工業的乾燥機。
18,托帶型網帶:托帶的網面平整光潔,運轉靈活。設備和工模具的製作水平是該網帶的質量保證。此系列網帶承載量大,網孔相對較寬,適用於大型的輸送線。
19,加板型網帶:也叫加固型網帶,此網帶串條可採用直串條、曲串條兩種,網帶邊可製作擋板,網帶可整體翻邊,串條可以生產加工成階梯邊(絞邊),可根據用戶使用的范圍和溫度而定。
20,單旋網帶:此網帶採用單旋製作,紋路均勻,抗拉度強;兩邊平行;表面平整.
21,菱形網帶:又稱勾花網、活絡網
金屬網帶材質:材質有A3低碳鋼、45#鋼、1Cr13耐熱鋼、201不銹鋼、304不銹鋼、1Cr18Ni9Ti不銹鋼、0Cr18Ni14NO2CU2耐熱耐酸鋼等.
紡織及特點:鉤編而成;編織簡潔、美觀實用。
C. 火車的傳動系統是怎麼樣的
內燃機車的傳動裝置原理
1、電傳動
直流電傳動、交直流電傳動和交直交(簡稱交流)電傳動。東風、東風2和東風3型機車,為直流電傳動機車;東風4型以後研製的電傳動內燃機車,均為交直流電傳動機車 。1999年以後陸續出現了一些交流傳動機車。比較成功的有大連廠的東風4DJ型 和戚墅堰廠的東風8CJ型。國產電傳動機車都命名為東風*型進口的則是ND*型。電傳動機車在國內最知名的是由戚墅堰機車車輛廠製造的東風11G型和東風8B型。
2、液力傳動
一般(機械換向)液力傳動和液力換向的液力傳動;另有一種為液力一機械傳動。北京型和東方紅系列機車均為液力傳動機車;多數GK系列工礦機車為液力換向機車。國產的液力傳動一般是東方紅*型和北京*型 還有工礦機車GK系列 進口的則是NY*型。液力傳動機車在國內最知名的 就屬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ND5型了。
3、機械傳動
國內很少見;只在小功率的地方鐵路和工礦機車上少有運用。
交直流電傳動機車動作原理
機車蓄電池供96V啟動,80KW啟動發電機。啟動發電機發動機車柴油機,柴油機運轉帶動同步主發電機運行,45KW的感應子勵磁機通過整流輸出直流電給同步主發電機轉子勵磁,主發電機正常發電,(當柴油機運轉後 啟動發電機轉成他勵發電機運行發出110V恆定直流電,供給空壓機以及一些機車輔助設備,另外再給機車蓄電池充電),同步主發電機發出三相交流電,經過主整流櫃,供給六台直流牽引電機,最後,機車啟動。
D. 汽車機械傳動系統的形式有哪些
最常見的傳動方式是機械式傳動系,液力機械傳動系用於大型客車。高級轎車和各類工程車輛上。電力傳動比較少見,只用於大型礦山車輛上。
(-)機械式傳動系
1、組成 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包括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橋殼等)組成、在越野車輛上,還設有分動器。負責將變速器的功力分回給各驅動橋。
2、各主要總成的結構特點
(1) 離合器:
離合器位於發動機飛輪與變速器之間。主動部分(壓盤與離合器蓋)固定於飛輪後端面,從動部分(摩擦片)位於飛輪與壓盤之間,並通過中心的花鍵孔與變速器第一軸相連。壓緊部分位於壓盤與離合器蓋之間,利用其彈力將摩擦片緊緊地夾在飛輪與壓盤之間,主從動部分利用摩擦力矩來傳遞發動機輸出的扭矩。分離機構由安裝於離合器蓋和壓盤上的分離杠桿、套於變速器第一軸軸承蓋套筒上的分離軸承以及安裝於飛輪殼上的分離叉組成。分離叉通過機械裝置或者液壓機構與駕駛室內的離合器踏板相連。離合器是經常處於接合狀態傳遞扭矩的,只有將離合器踏板踩了,分離機構將壓盤後移與摩擦片分開而呈現分離狀態。此時扭矩傳遞中斷,可以進行諸如起步、換檔、制動等項操作作業。當汽車傳動系過載時,離合器會啟動打滑,對傳動系實現過載保護。
中型以下及部分大型車輛,多採用只有一片摩擦片的單片式離合器,部分大型車輛則採用雙片式離合器,離合器的摩擦片直徑越大,數目越多,所能傳遞的扭矩就越大,但分離時需要加在踏板上的力就要大些.在摩擦片上還設有扭矩減振器,以使傳動系工作更加平穩。
傳統結構的離合器壓緊部分多採用一圈沿四周均布的螺旋彈簧。數目多為8~16個不等。雖然壓緊可靠,但操縱離合器時比較費力,彈力也不容易均勻。還存在軸向尺寸大、高速時壓緊力下降等缺點,正逐步被膜片式離合器所取代。
目前在中小型甚至在部分大型車輛上,都採用了膜片式離合器。它利用一個碟狀的膜片彈簧取代了螺旋彈簧和分離杠桿,不但使軸向尺才減小,而且操縱輕便,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可靠地壓緊。
離合器的操縱機構是指離合器踏板到分離叉之間的傳動部分。大部分汽車採用機械式結構,通過拉桿或者鋼絲繩將二者相連。也有一些車輛採用液壓機構,通過液力傳動來將二者聯在一起。
(2)變速器:
在汽車行駛中,要求驅動力的變化范圍是很大的,而發動機輸出扭矩的變化范圍有限。必須通過變速器來使發動機輸出扭矩的變化范圍能滿足汽車行駛的需要。同時,變速器還應能實現汽車的倒駛和發動機的空轉。目前汽車上多採用機械有級式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傳遞和變換扭矩)和變速操縱機構(用來變換檔位)組成。一般設有3~6個前進擋和1個倒檔。每一個檔位都有一個傳動比,可以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增大到和傳動比相同的倍數。同時將發動機轉速降低到和傳動比相同的倍數。擋位越低,傳動比越大。因此,當汽車低速行駛需要大扭矩時,可以將變速器掛入低擋,而汽車高速行駛需要小扭矩時,可將變速器掛入高檔。在前進檔中,有一個檔的傳動比為1。掛入該擋時變速器第一軸(輸入軸)和第二輪(輸出軸)初成一體同步轉動,發出動力不經變化直接輸出,稱之為直接擋。直接擋傳動效率最高,應經常使用。當變速器不掛入任何擋位,稱之為空擋,動力傳送中斷,實現發動機怠速運轉,滿足汽車滑行和怠速時的需要。
(3)萬向傳動裝置:
萬向傳動裝置主要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將變速器或者是分動器發出的動力輸送給驅動橋。
(4)驅動橋:
主減速器:用來將變速器輸出的扭矩進一步增加,轉速進一步降低。對於縱置發動機來說,還將旋轉平面旋轉90度,變成與車輪平面平行。
差速器:驅動橋上設置差速器,可以在必要時允許兩側驅動輪轉速不同步,以滿足汽車轉向、路面不平時行駛的需要。
半軸:半軸為兩根,每根半軸內端通過花鍵與半軸齒輪相連,外端與車輪轂機連。
橋殼與輪轂:橋殼構成驅動橋的外殼。輪轂是車輪的一部分,通過輪轂將車輪安裝於驅動橋上。
分動器:全輪驅動的越野汽車上設有分動器,將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分配給各驅動橋。
E. 傳動裝置都有哪些分類
傳動裝置是指把動力源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執行機構的裝置,介於動力源和執行機構之間,可以改變運動速度,運動方式和力或轉矩的大小。
任何一部完整的機器都由動力部分、傳動裝置和工作機構組成,能量從動力部分經過傳動裝置傳遞到工作機構。根據工作介質的不同,傳動裝置可分為四大類:機械傳動、電力傳動、氣體傳動和液體傳動。
(1)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是通過齒輪、皮帶、鏈條、鋼絲繩、軸和軸承等機械零件傳遞能量的。它具有傳動准確可靠、製造簡單、設計及工藝都比較成熟、受負荷及溫度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但與其他傳動形式比較,有結構復雜笨重、遠距離操縱困難、安裝位置自由度小等缺點。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在有交流電源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交流電動機若實現無級調速需要有變頻調速設備,而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其無級調速需要有可控硅調速設備,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電力傳動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轉矩的場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離。在工程機械的應用上,由於電源限制,結構笨重,無法進行頻繁的啟動、制動、換向等原因,很少單獨採用電力傳動。
(3)氣體傳動
氣體傳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通過調節供氣量,很容易實現無級調速,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壓空氣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少,同時空氣從大氣中取得,無供應困難,排氣及漏氣全部回到大氣中去,無污染環境的弊病,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氣體傳動的致命弱點是由於空氣的可壓縮性致使無法獲得穩定的運動,因此,一般只用於那些對運動均勻性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氣錘、風鎬等。此外為了減少空氣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氣體傳動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不超過0.7~0.8MPa,因而氣動元件結構尺寸大,不宜用於大功率傳動。在工程機械上氣動元件多用於操縱系統,如制動器、離合器的操縱等。
(4)液體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叫液體傳動,它包括液力傳動、液黏傳動和液壓傳動。
1)液力傳動
它實際上是一組離心泵一渦輪機系統,發動機帶動離心泵旋轉,離心泵從液槽吸入液體並帶動液體旋轉,最後將液體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導管。這樣,離心泵便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變成了液體的動能。從泵排出的高速液體經導管噴到渦輪機的葉片上,使渦輪轉動,從而變成渦輪軸的機械能。這種只利用液體動能的傳動叫液力傳動。現代液力傳動裝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離心泵一渦輪機組演化而來。
液力傳動多在工程機械中作為機械傳動的一個環節,組成液力機械傳動而被廣泛應用著,它具有自動無級變速的特點,無論機械遇到怎樣大的阻力都不會使發動機熄火,但由於液力機械傳動的效率比較低,一般不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傳動系統被應用。
2)液黏傳動
它是以黏性液體為工作介質,依靠主、從動摩擦片間液體的黏性來傳遞動力並調節轉速與力矩的一種傳動方式。液黏傳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不變的液黏傳動,如硅油風扇離合器;另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可變的液黏傳動,如液黏調速離合器、液黏制動器、液黏測功器、液黏聯軸器、液黏調速裝置等。
3)液壓傳動
它是利用密閉工作容積內液體壓力能的傳動。液壓千斤頂就是一個簡單的液壓傳動的實例。
液壓千斤頂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道構成一個密閉的容器,裡面充滿著液壓油。在開關5關閉的情況下,當提起手柄時,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積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氣壓作用下通過濾網7和單向閥3進入小油缸;壓下手柄時,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擠壓其下腔的油液,這部分壓力油便頂開單向閥4進入大油缸2,推動大柱塞從而頂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時,大油缸內的壓力油將力圖倒流入小油缸,此時單向閥4自動關閉,使油不致倒流,這就保證了重物不致自動落下;壓下手柄時,單向閥3自動關閉,使液壓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進入大油缸頂起重物。這樣,當手柄被反復提起和壓下時,小油缸不斷交替進行著吸油和排油過程,壓力油不斷進入大油缸,將重物一點點地頂起。當需放下重物時,打開開關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將大油缸中的油液擠回油箱6。可見,液壓千斤頂工作需有兩個條件:一是處於密閉容器內的液體由於大小油缸工作容積的變化而能夠流動,二是這些液體具有壓力。能流動並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具有壓力能。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油液的壓力能將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轉變為頂起重物的力和位移。
F. 萬向傳動軸裝置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萬向傳動裝置是用來在工作過程中相對位置不斷改變的兩根軸間傳遞動力內的裝置。其作用是連容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它主要由萬向節、傳動軸和中間支承組成。安裝時必須使傳動軸兩端的萬向節叉處於同一平面。萬向節即萬向接頭,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一般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有時還要有中間支承,主要用於以下一些位置: 1-萬向節;2-傳動軸;3-前傳動軸;4-中間支承。在萬向節配合中,一個零部件(輸出軸)繞自身軸的旋轉是由另一個零部件萬向節(輸入軸)繞其軸的旋轉驅動的。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G. 傳動系由哪些主要部件組成
傳動系統主要有離合器、變速器(以及分動器)、傳動軸、萬向節、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部件組成。
機械式傳動系統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組成。其中萬向傳動裝置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驅動橋由主減速器和差速器組成。
液力機械式傳動系統主要由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組成。對於前置後驅的汽車來說,發動機發出的轉矩依次經過離合器、變速箱、
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給後車輪,所以後輪又稱為驅動輪。驅動輪得到轉矩便給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並因此而使地面對驅動輪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就是汽車的驅動力。汽車的前輪與傳動系一般沒有動力上的直接聯系,因此稱為從動輪。
傳動系統的作用是將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驅動汽車行駛。
(1) 減速增矩: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具有轉速高、轉矩小的特點,無法滿足汽車行駛的基本需要,通過傳動系統的主減速器,可以達到減速增矩的目的,即傳給驅動輪的動力比發動機輸出的動力轉速低,轉矩大。
(2) 變速變矩 :發動機的最佳工作轉速范圍很小,但汽車行駛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卻在很大范圍內變化,通過傳動系統的變速器,可以在發動機工作范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滿足汽車行駛速度變化大和克服各種行駛阻力的需要。
(3) 實現倒車 :發動機不能反轉,但汽車除了前進外,還要倒車,在變速器中設置倒檔,汽車就可以實現倒車。
(4) 必要時中斷傳動系統的動力傳遞:起動發動機、換檔過程中、行駛途中短時間停車、汽車低速滑行等情況下,都需要中斷傳動系統的動力傳遞,利用變速器的空檔可以中斷動力傳遞。
(5) 差速功能:在汽車轉向等情況下,需要兩驅動輪能以不同轉速轉動,通過驅動橋中的差速器可以實現差速功能。
H. 機械式傳動系由哪些裝置組成各起何作用
1)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所組成。
2)各裝置的作用:
離合器:它可以切斷或接合發動機動力傳遞,起到下述三個作用1)保證汽車平穩起步;2)保證換擋時工作平順;3)防止傳動系過載。
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和操縱機構所組成。作用:
改變傳動比,擴大驅動輪轉矩和轉速的變化范圍,以適應經常變化的行駛條件,並使發動機在有利(功率較高而耗油率較低)的工況下工作
在發動機旋轉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使汽車能倒退行駛
利用空擋,中斷動力傳遞,以使發動機能夠起動、怠速,並便於變速器換擋或進行動力輸出。
萬向傳動裝置由十字軸、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作用:變夾角傳遞動力,即傳遞軸線相交但相互位置經常變化的兩軸之間的動力。
驅動橋: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組成。
主減速器的作用:降速增扭;改變動力傳遞方向(動力由縱向傳來,通過主減速器,橫向傳給驅動輪)。
差速器的作用:使左右兩驅動輪產生不同的轉速,便於汽車轉彎或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駛。
半軸的作用:在差速器與驅動輪之間傳遞扭短
I. 汽車 機械式傳動系由哪些裝置組成
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所組成。
J. 傳動方式有幾種
為實現無級變速,按傳動方式可採用液體傳動、電力傳動和機械傳動三種方式。
1、液體傳動
液體傳動分為兩類:一類是液壓式,主要是由泵和馬達組成或者由閥和泵組成的變速傳動裝置,適用於中小功率傳動。另一類為液力式,採用液力耦合器或液力矩進行變速傳動,適用於大功率(幾百至幾千千瓦)。液體傳動的主要特點是:調速范圍大,可吸收沖擊和防止過載,傳動效率較高,壽命長,易於實現自動化:製造精度要求高,價格較貴,輸出特性為恆轉矩,滑動率較大,運轉時容易發生漏油。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基本上分為三類:
一類是電磁滑動式,它是在非同步電動機中安裝一電磁滑差離合器,通過改變其勵磁電流來調速,這屬於一種較為落後的調速方式。其特點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維護方便:滑動最大,效率低,發熱嚴重,不適合長期負載運轉,故一般只用於小功率傳動。
二類是直流電動機式,通過改變磁通或改變電樞電壓實現調速。其特點是調速范圍大,精度也較高,但設備復雜,成本高,維護困難,一般用於中等功率范圍(幾十至幾百千瓦),現已逐步被交流電動機式替代。三類是交流電動機式,通過變極、調壓和變頻進行調速。實際應用最多者為變頻調速,即採用一變幅器獲得變幅電源,然後驅動電動機變速。其特點是調速性能好、范圍大、效率較高,可自動控制,體積小,適用功率范圍寬:機械特性在降速段位恆轉矩,低速時效率低且運轉不夠平穩,價格較高,維修需專業人員。近年來,變頻器作為一種先進、優良的變速裝置迅速發展,對機械無級變速器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3、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的特點主要是:轉速穩定,滑動率小,工作可靠,具有恆功率機械特性,傳動效率較高,而且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價格相對便宜;但零部件加工及潤滑要求較高,承載能力較低,抗過載及耐沖擊性較差,故一般適合於中、小功率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