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水的凈化與水質檢測實驗裝置圖

水的凈化與水質檢測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8-13 23:00:57

1. 求 初三人教版化學 自然界的水,知識點,重要點,和易錯點

(一)、水的組成和性質
1、水的電解實驗
(1)實驗裝置:水的電解裝置如圖所示。

(2)實驗現象:
通電後,電極上有氣泡產生,通電一段時間後,兩個玻璃管內匯集了一些氣體,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小,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大,體積比約為1:2。
檢驗氣體:體積小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體積大的氣體燃燒能產生淡藍色火焰,證明是氫氣。
實驗結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在通電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產生氫氣和氧氣。
化學方程式為:
3、水的物理性質
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在4℃時,水的密度最大為1g/cm3。在101kPa下,水的凝固點為0℃(結冰),沸點是100℃。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的導電能力較弱。
4、水的化學性質穩定:在高溫條件下也不易分解,難以用水作原料直接製取氫氣。水的pH為7。
(二)、分子和原子
1、分子
(1)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例如:空氣中的氧氣和實驗室製取的氧氣都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注意:
①分子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例如: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化學性質相同,但物理性質不相同,水是液態,冰是固態。
②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密度、熔點、沸點等是該物質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現的屬性,是宏觀的,單個分子不能表現出來。
③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因為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有三種(分子、原子、離子),該物質由什麼粒子構成,就由什麼粒子保持它的化學性質。例如:保持氧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鐵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鐵原子;保持氯化鈉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鈉離子和氯離子。
(2)分子的性質(原子的性也是這些)

2、原子
(1)原子的概念和性質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①原子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裂」。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在反應中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和質量不變。
②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還可以再分(如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原子的性質:原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原子也是在不停地運動;原子間也有間隔;原子也可直接構成物質;原子不顯電性。
(三)、水的凈化
1、純水與天然水
純水是無色、無味、無臭、清澈透明的液體,屬於純凈物,天然水(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里含有許多可溶性和不溶性雜質常呈渾濁,屬於混合物。
2、天然水通過沉澱、過濾、吸附、蒸餾等不同途徑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
(1)靜置:有時又叫沉降或沉澱,用來除去水中較大顆粒不溶於水的雜質。
(2)過濾:除去不溶於水的雜質的方法。
(3)吸附:利用明礬或活性炭吸附水中懸浮雜質而沉降。
(4)蒸餾:除去溶於水的雜質的方法,相對凈化程度較高。
(5)殺菌:利用氯氣、漂白粉等殺菌劑,消滅水中的細菌、病毒。這是一個化學變化的過程。
3、常見的凈水操作有哪幾種方法?單一操作,凈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答: 靜置沉澱、 吸附沉澱、 過濾、 蒸餾。

3、硬水和軟水
①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軟水。
②可用肥皂水來區分硬水和軟水。取等量的軟水和硬水,分別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盪,出現較多泡沫的是軟水,很少泡沫但起很多浮渣的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的危害:衣服洗不幹凈、變硬,鍋爐浪費燃料、引起鍋爐爆炸,長期飲用對身體不利。
④硬水的軟化方法:a、生活中通常用煮沸法b、實驗室用蒸餾法c、工業常用離子交換法和葯劑軟化法
4、過濾的操作技巧
過濾適用於液體和固體混合物的分離。操作要點:「 一貼、二低、三靠 」 。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①濾紙邊緣要低於漏斗的邊緣;②待過濾的液體要低於濾紙的邊緣。
三靠:①傾倒液體的燒杯緊靠引流的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要緊靠三層濾紙處;③漏斗的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
備註:
濾紙緊貼漏斗內壁。-----為了加快過濾速度。
濾紙邊緣要低於漏斗的邊緣------防止濾紙被水潤濕後破損
液體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防止液體從濾紙與漏斗間流下,使過濾不充分
傾倒液體的燒杯緊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體濺出
玻璃棒下端要緊靠三層濾紙處-------防止玻璃棒戳穿濾紙
漏斗的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防止液體濺出
過濾後仍然渾濁的原因:A、濾紙破損 B、液面高出濾紙邊緣 C、承接濾液的燒杯水不幹凈
5、蒸餾操作技巧
①在加熱時,燒瓶中應放入幾粒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②剛開始蒸餾出的液體不能要,因為有些雜質混在水中,蒸餾開始會先蒸餾出來;
③注意溫度要指在100℃。
④溫度計的水銀泡要在蒸餾瓶的支管處;
⑤冷凝管內的水流從下往上。
6、愛護水資源
(1)地球上的水儲量是豐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
(2)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從工業、農業、生活三方面考慮)。
(3)新千年節水標志及含義「國家節水標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變形而成。綠色的圓形代表地球,象徵節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措施。標志留白部分像一隻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變形,寓意節水,表示節水需要公眾參與,鼓勵人們從我做起,人人動手節約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條蜿蜒的河流,象徵滴水匯成江河。

(四)、氫氣的製法、性質和用途
1、氫氣的實驗室製法
(1)反應原理:鋅和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
Zn+H2SO4=ZnSO4+H2↑
(2)實驗室製取氫氣的裝置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反應是塊狀固體和液體之間的反應,不需要加熱。有關裝置如圖所示。

(3)操作步驟:①按要求裝配好儀器;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裝葯品;④驗純;⑤收集氣體。
(4)收集方法:①向下排氣法;②排水法。
(5)驗純: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聲音較小,表明氫氣較純。
(6)放置:倒放在桌面上,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
(五)物質的分類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2. 水的凈化實驗觀察右圖的實驗裝置用到什麼什麼器材

水的凈化實驗,實驗裝置用到的器材分別是;
1、燒杯
2、漏斗。

3. 科學實驗,水的凈化

天然水(加明鞏)—沉降——過濾—吸附(加活性碳)—消毒(氯氣)—自來水

4.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生產都離不開水。(1)化學課上同學們分組研究水的凈化及組成。其


(1)③肥皂水煮沸
(2)O 2 帶火星的木條氫元素和氧元素
(3)B
(4)漏斗用活性碳吸附
(5)是否生成新的分子
(6)2

5. 人類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水.同學們用如圖裝置研究水的凈化及組成(1)一組同學用自製簡易凈水器(圖②

(1)由於活來性炭有吸附性,在簡自易凈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
(2)由電解水的裝置圖可知,試管b中的氣體是電源的正極上產生的氣體,是O2.則試管a收集的氣體是氫氣,檢驗的方法是:伸入燃燒的木條,氣體被點燃.試管b中的氧氣和a中的氫氣的產物的質量比為:8:1.
(3)在實驗①中是水的蒸發,水分子沒有變化,只是分子的間隔變大了,在實驗③中是水的分解,水分子發生了變為氫分子和氧分子;
故答為:(1)吸附;(2)O2,伸入燃燒的木條,氣體被點燃,8:1;((3)①中只是水分子的間隙變大,③中水分子變為氫分子和氧分子.

6. 求水的凈化實驗

第一種方法是沉澱,用來除掉不易溶解於水的、比水重的、顆粒比較大的雜質。這種方法需要學生直接操作。通過沉澱,可以看到渾濁的水變得比較澄清了,但還有一些細小的懸浮物。

第二種方法是過濾,用來除掉不易溶解於水的、比水輕的和顆粒比較小的雜質。這種方法也需要學生直接操作,是本課能力培養的重點。課文以圖的形式說明了過濾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1.將濾紙對折二次,根據漏斗的深淺剪成大小合適的扇形。(如果教師認為這項操作學生有困難,可以在課前代學生剪好。)

2.把濾紙分開,一邊為一層,一邊為三層,成漏斗形;將濾紙放入漏斗(上邊應略低於漏鬥口),用清水把濾紙潤濕,再用手指按一按,使濾紙緊貼在漏斗壁上。

3.將放好濾紙的漏斗放在漏斗架上或鐵架台的鐵環內,在漏斗下面放一個燒杯,使漏斗頸的下口貼在燒杯內壁上。

4.把沉澱過的水沿玻璃棒緩緩倒入漏斗。玻璃棒應傾斜45°左右,下端輕輕抵在三層濾紙的一邊;倒入的水不能沒過濾紙的上邊。

這個實驗所用的器材,應該根據學校的教學條件因地制宜地選用。例如要把漏斗架起來可以用鐵架台,可以用漏斗架,也可以把漏斗直接架在一個透明的瓶子的瓶口上;其他的器材——濾紙、燒杯、玻璃棒等,都可以找到代用品。這個實驗的要求,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確定,學生操作有困難的步驟(例如組裝鐵架台、剪濾紙等),可以由教師在課前准備。

第三種方法是消毒——往水中加消毒葯品或把水煮沸,殺死水中的細菌。

7. 322.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甲為水的凈化裝置,經過該裝置凈

(1)過濾 硬水 (2)1:2 2H 2 O 2H 2 ↑+O 2 ↑ (3)b a

8. 初三化學上冊第3單元知識點,謝謝了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第一節 水的組成
一、 水的物理性質
純凈的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液體。在101kPa時,水的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4℃時密度最大,為1g/mL。

二、 水的電解實驗(實驗裝置如右圖)
【實驗現象】
① 通電後,電極上有氣泡產生。通電一段時間後,兩個試管內匯集了一些氣體,與正極相連的試管內的氣體體積小,與負極相連的試管內的氣體體積大,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約為8:1。
② 與正極相連的試管內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與負極相連的試管內的氣體移近火焰時,氣體能夠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實驗結論】
① 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了分解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2H2O 2H2↑+O2↑;
②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在反應前後,參與反應的元素種類沒有變化);
③ 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項】
① 通電時,必須使用直流電。
② 預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
③ 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正極產生的是氧氣。

三、 物質的分類

第二節 分子和原子
一、 分子和原子的異同
分子 原子
定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質 質量小、體積小;不斷運動;有間隔;同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聯系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區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備注 1. 所有金屬、稀有氣體、金剛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構成的,其他大多數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2. 在受熱的情況下,粒子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
3. 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原因是構成物質的粒子的間隔受熱時增大,遇冷時縮小。
4. 氣體容易壓縮是因為構成氣體的粒子的間隔較大。
5. 不同液體混合後總體積小於原體積的和,說明粒子間是有間隔的。
6. 一種物質如果由分子構成,那麼保持它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構成,那麼保持它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二、 驗證分子運動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如右圖,取適量的酚酞溶液,分別倒入A、B兩個小燒杯中,另取一個小燒杯C,加入約5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燒杯B置於大燒杯外。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燒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漸變紅。
【實驗結論】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注意事項】濃氨水顯鹼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濃氨水具有揮發性,能揮發出氨氣。

三、 從微觀角度解釋問題
1. 用分子觀點解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沒有新分子生成的變化。(水蒸發時水分子的間隔變大,但水分子本身沒有變化,故為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分子本身發生變化,有新分子生成的變化。(電解水時水分子變成了新物質的分子,故為化學變化)
2. 純凈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區別:純凈物由同種分子構成,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3. 分子和原子的聯系: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同種原子結合成單質分子,不同種原子結合成化合物分子。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 化學變化的實質: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分子裂變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物質的分子。

四、 物質的組成
1. 宏觀角度: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鐵是由鐵元素組成的。
2. 微觀角度: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的化學性質由水分子保持)。
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鐵的化學性質由鐵原子保持)。
3. 水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4. 物質、元素用於宏觀角度分析問題,分子、原子、離子用於在微觀角度分析問題。宏觀和微觀不可以混淆。

第三節 水的凈化
一、 水的凈化方法
1. 過濾: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具體操作見「二、過濾」。
2. 吸附沉降:常用明礬、活性炭對水中的雜質吸附而沉降。
 明礬是一種常用的凈水劑,它溶於水後生成的膠狀物可以對懸浮雜質吸附沉降,以達到凈水的目的。
 活性炭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物,也可以吸附溶於水的色素和異味。但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不能吸附鈣、鎂化合物,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 活性炭凈水器的入水口在凈水器的下面,可以使凈水效果更好。
3. 蒸餾:除去水中可溶性雜質的方法,凈化程度相對較高,得到的蒸餾水可以看成是純凈物。
4. 殺菌:在水中加入適量的葯物進行殺菌、消毒。如漂白粉、氯氣(Cl2)、二氧化氯(ClO2)等。
凈化方法 除去不溶於水的雜質 除去可溶於水的雜質 降低水的硬度 凈化程度
靜置沉澱 √ × × 低



過濾 √ × ×
吸附 √ √ ×
蒸餾 √ √ √
5. 自來水廠凈水時,需要經過沉澱、過濾、吸附、投葯消毒的步驟,但是沒有蒸餾和煮沸的步驟。在凈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葯消毒屬於化學變化,其餘都屬於物理變化。

二、 過濾(見下圖)
【實驗器材】帶鐵圈的鐵架台、漏斗、玻璃棒、燒杯
【注意事項】
1. 操作時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用少量水潤濕濾紙並使濾紙與漏斗壁之間沒有氣泡(保證過濾效率)。
「二低」:濾紙低於漏斗邊緣、濾液低於濾紙邊緣(否則被過濾的液體會直接從濾紙與漏斗之間的間隙流到漏斗下的接受器中,使濾液渾濁)。
「三靠」: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使液體沿玻璃棒流進過濾器)、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使濾液沿燒杯壁流下,防止滴下的液滴四處迸濺)。
過濾時先過濾上層清液,後過濾下層濁液。若先過濾下層濁液,濾紙上將會殘留著大量不溶性雜質,再過濾上層清液時,不溶物會阻礙清液的通過,影響過濾速度。
2. 如果兩次過濾之後濾液仍然渾濁,原因可能是濾紙破損或過濾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三、 硬水的軟化
1. 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軟水。
2. 硬水和軟水的區分方法:分別取少量的軟水和硬水於試管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盪。有較多泡沫產生的水是軟水;泡沫很少,產生浮渣的水是硬水。
3. 硬水在加熱或長久放置時會有水垢生成,化學方程式為:Ca(HCO3)2=CaCO3↓+H2O+CO2↑
4. 硬水的危害:① 用硬水洗滌衣物,既浪費肥皂又洗不幹凈衣物,時間長了還會使衣物變硬。
② 鍋爐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險,因為鍋爐內結垢之後不僅浪費燃料,而且會使鍋爐內管道局部過熱,易引起管道變形或損壞,嚴重時還可能引起爆炸。
③ 長時間飲用硬水有害健康。
5. 硬水的軟化方法:煮沸和蒸餾。製取蒸餾水的裝置如右圖所示。
注意:
① 在燒瓶底部要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熱時出現暴沸。
② 加熱前按照圖3連接好裝置,使各連接部分嚴密不透氣。
③ 加熱燒瓶時不要使液體沸騰得太劇烈,以防液體通過導管直接流到試管里。
④ 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收集到10mL左右蒸餾水時,停止加熱。

第四節 愛護水資源
一、 水資源現狀
1. 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著。但淡水只約佔全球水儲量的2.53%,其中大部分還分布在兩極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凍土,難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約占其中的30.4%。
2.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鈉元素。
3. 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4. 水資源緊張的原因:一方面人類生活、生產的用水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未經處理的廢水、廢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農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體污染,加劇了可利用水的減少,使原本已緊張的水資源更顯短缺。
二、 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體污染
1. 節約用水的一些具體措施:
a)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b) 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改變習慣。
c) 污水處理之後,循環利用。
d) 「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生活污水處理後,達到一定水質標準的非飲用水)洗車、使用淘米水澆花等。
2. 防止水體污染的一些具體措施:
a)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b) 工業「三廢」要進行綜合利用和經處理後再排放。
c) 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葯。
d) 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

第五節 氫氣
1.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是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
2. 化學性質:
a) 可燃性:2H2+O2 2H2O
氫氣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並有水珠產生。
b) 還原性:H2+CuO Cu+H2O
黑色的氧化銅在氫氣中加熱逐漸變成紅色,並有水珠產生。
3. 實驗室製取氫氣
 反應原理:Zn+H2SO4=ZnSO4+H2↑
 反應物的選擇:選用鋅粒和稀硫酸。
◆ 不使用稀鹽酸,因為:鹽酸易揮發,使製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
◆ 不用鎂是因為反應速度太快,不用鐵是因為反應速度太慢。
 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 用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時,不能驗滿!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時,如果集氣瓶口出現氣泡,說明氫氣收集滿。
 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
 可燃性氣體的驗純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可燃氣體,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近火焰點燃。如果氣體較純,氣體將會安靜地燃燒,並發出「噗」聲;如果氣體不純,會發出尖銳爆鳴聲。
 如果驗純時發現氣體不純,需要再收集再檢驗時,必須對試管進行處理(用拇指在試管口堵住一會或更換試管),以免發生爆炸。
 檢驗:點燃。純凈的氫氣能夠安靜地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而不純的氫氣在燃燒時會發出尖銳的爆鳴聲。
4. 氫氣能源的優點:
① 以水為原料,來源廣泛;② 熱值高,放熱多;③ 生成物是水,毫無污染;④ 可以再生。
5. 目前氫能源存在的問題:製取成本高、貯存和運輸困難。
6. 氫氣被認為是最清潔的燃料。
7. 任何可燃氣體或可燃的粉塵如果跟空氣充分混合,遇火時都有可能發生爆炸。

9. 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1)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是水通電氫氣+氧氣水通電氫氣+氧氣,該反應屬於基本

(1)通電後,復水由一種物制質生成兩種物質,表達式為:水

通電

10. 水的凈化的實驗步驟是什麼

有三種方法。抄
1、沉澱
2、過濾
3、蒸餾
本人就講過濾法吧(較重要)。
實驗材料:2個燒杯,玻璃棒,漏斗,濾紙,鐵架台
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貼緊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於漏斗邊緣;濾液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盛有濾液的燒杯緊靠玻璃棒中下部;玻璃棒緊靠漏斗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操作順序一般不做要求

與水的凈化與水質檢測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梯平層裝置都有什麼作用 瀏覽:806
壓力檢測裝置畢業設計說明書 瀏覽:149
鄭州高新區有哪些重工機械公司 瀏覽:575
用於溶解的實驗裝置 瀏覽:521
機械手裝置各個執行機構是 瀏覽:409
海康硬碟錄像機怎麼改設備名稱 瀏覽:211
五金件常見缺失點 瀏覽:690
莫斯科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386
超聲波氣壓不穩定怎麼辦 瀏覽:152
儀表設計需要學習什麼 瀏覽:774
閥門用什麼黃銅 瀏覽:548
中山市東升鎮欖固五金製品廠 瀏覽:839
創造電動工具專營店 瀏覽:331
怎麼找軸承經銷商 瀏覽:1
單機片如何控制機械臂 瀏覽:669
空調外機不轉室內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510
軸承怎麼用的時間長 瀏覽:962
設備工器具購置費屬於什麼費 瀏覽:917
樂山有哪些五金建材市場 瀏覽:406
息斜坡是一種什麼機械 瀏覽:16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