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用單片機控制直流電機所轉動的角度
怎樣用單片機控制直流電機所轉動的角度?
----AVR169單片機是新一代RISC結構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非易失性和CMOS技術等特點,AVR169還具有32個寄存器和豐富的指令集,帶有四路8/9/10位PWM功能的16位定時器,8道的10位ADC,16KB可編程Flash,1KBSRAM,可以擦寫10000次,接近1MIPS/MHZ的運行速度。
AS5040是Austria microsystems公司推出的世界上最小的10位多輸出旋轉磁性編碼器, 是將現場感測霍爾(Hall)元件、A/D轉換、數字信號處理和輸出介面集成到單個晶元的系統級晶元(SoC),利用其包含的小磁體,可通過磁體的360度旋轉探測1024個絕對位置,即每360度提供10位解析度的1024 個絕對位置,同時提供了積分A/B、單通道和U-V-W交換等三種不同的增量輸出模式,既可根據用戶的特定要求設置,也可設置為脈寬調制(PWM)輸出信號。PWM 數字輸出所需外部元件最少,使用方便簡單。本裝置採用AS5040旋轉編碼器PWM_LSB端輸出PWM脈沖,計算出電風扇搖頭偏離初始位置的角度。控制電風扇搖頭速度以及使其角度在一定范圍內搖動,其工作原理為:把AS5040感測器裝在電風扇搖頭的轉軸上,就能感應出電扇轉過的角度與初始位置的夾角,計算出當前風扇搖頭的速度,在下一個采樣周期到來時,AS5040旋轉編碼器測得的速度信號及電機位置反饋信號通過AS5040介面反饋到AVR單片機169...
旋轉編碼器AS5040介面電路設計
AS5040旋轉編碼器把圓周分成1024份,當轉離初始位置後,PWM_LSB端輸出PWM脈沖。在0位置處,對應高電平寬度為1us,位置每加1,PWM高電平脈寬相應增加1us。通過對電機PWM的控制可以控制電機的轉動,而AS5040旋轉編碼器隨電機轉軸轉動,可以根據LSB埠輸出脈沖計數得出電風扇搖頭的速度變化,通過檢測PWM_LSB輸出脈沖可以得出此時刻轉動的位置。AS5040引腳B_Dir_V可以直接檢測出電機的正轉和反轉(輸出1為順時針,0為逆時針轉動)。
3966 驅動介面電路設計
AVR 單片機169 輸出的脈寬調制( PWM) 信號需經過功率放大才能驅動電機,調速控制系統採用的是3966 驅動晶元, 雙極性工作方式是指在一個PWM 周期內電機電樞兩端的電壓呈正負變化,系統採用的雙極性PWM控制,採用PI控制演算法進行速度調節。驅動介面電路如圖3 所示。單片機PWM引腳PF7直接接電機的ENABLE端,它控制著電機的轉速的大小。
直流電機,大體上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為有幾相繞組的步進電機。這些步進電機,外加適當的序列脈沖,可使主軸轉動一個精密的角度(通常在1.8°--7.5°之間)。只要施加合適的脈沖序列,電機可以按照人們的預定的速度或方向進行連續的轉動。
步進電機用微處理器或專用步進電機驅動集成電路,很容易實現控制。例如常用的SAAl027或SAAl024專用步進電機控制電路。
步進電機廣泛用於需要角度轉動精確計量的地方。例如:機器人手臂的運動,高級字輪的字元選擇,計算機驅動器的磁頭控制,列印機的字頭控制等,都要用到步進電機。
第二類為永磁式換流器直流電機,它的設計很簡單,但使用極為廣泛。當外加額定直流電壓時,轉速幾乎相等。這類電機用於錄音機、錄相機、唱機或激光唱機等固定轉速的機器或設備中。也用於變速范圍很寬的驅動裝置,例如:小型電鑽、模型火車、電子玩具等。在這些應用中,它藉助於電子控制電路的作用,使電機功能大大加強。
第三類是所謂的伺服電機,伺服電機是自動裝置中的執行元件,它的最大特點是可控。在有控制信號時,伺服電機就轉動,且轉速大小正比於控制電壓的大小,除去控制信號電壓後,伺服電機就立即停止轉動。伺服電機應用甚廣,幾乎所有的自動控制系統中都需要用到。例如測速電機,它的輸出正比於電機的速度;或者齒輪盒驅動電位器機構,它的輸出正比於電位器移動的位置.當這類電機與適當的功率控制反饋環配合時,它的速度可以與外部振盪器頻率精確鎖定,或與外部位移控制旋鈕進行鎖定。
最後一類為兩相低電壓交流電機。這類電機通常是直流電源供給一個低頻振盪器,然後再用低頻低壓的交流去驅動電機。這類電機偶爾也用在轉盤驅動機構中。
----友情鏈接
B. 關於角度感測器在51單片機控制電路中應用問題,誰來幫幫忙
具體要看你用的什麼樣的感測器 是模擬信號的還是數字信號的,模擬信號的也就很電位器差不多 需要通過AD算出具體數值 精度不是很高 控製程序簡單 外圍介面麻煩 如果用數字晶元的話 介面簡單 程序有點麻煩 但是精度高 具體連接方式編程時序因晶元而異 不同的晶元控制方式 時序肯定是不一樣的 具體你要先確定你所選用的器件 然後再去找找它的技術手冊 裡面會有詳細的介紹的。
C. 單片機,有誰試過用電位器來做角度感測器240°活動范圍的一個電位器,誤差10-20%,能實現1°~240°的角度
很不錯的想法,實際上說不定有現有元件就是這么乾的,不過作為DIY而言可能比較難大批量實現。
排除結構工藝問題,假定該電位器RP(果然要看RP~)的電阻值在工作角度內是線性變化的(對於滑動變阻器,這是很正常的),那麼:
1 中間引腳和一個端點間的有效阻值就是兩個端點之間總阻值的比例,實際上就可以把10~20%的固有誤差抵消了;
2 但我們不可能直接測電阻,只能通過電流/電壓,或者同某已知電阻的分壓/分流比例來反推。前者可以通過恆流源實現,但無法抵消RP的溫漂;建議用總電阻來做分壓,剛好結合 1 ,抵消固有誤差,則測量誤差取決於恆壓源和ADC(或表頭,如果你准備人眼直讀的話)的精度(還有內阻~);
3 雖然理論上很好很強大,但真的要做的話,結構工藝是不可能不考慮的,首先我們要選很結實滑動很穩定的RP,然後再要把它的調節機構同輸入端串聯(要知道,RP這種東東本身就是作生產時微調補償用的,沒考慮過承擔主要輸入功能),然後還要有好的固定結構……
所以咱認為,愛好者自己DIY一個,確實不錯,很聰明~不過做起來很麻煩的,而且不太可靠,你確定真的要省那十幾元么?
D. 急!!如何單片機控制電機轉動角度並顯示出來。。。。
可以設計pc機和單片機的rs232連接,很簡單的,控制電機的角度要看具體的電機,這方面資料很多,常式也應該是有的,角度的顯示就更簡單了,數碼管的控制也是很基礎的~
E. 角度檢測裝置 使用MCS-51單片機作為控制器,採集旋轉式滑動變阻器的角度。根據當前的角度值確定單
該題目的主要目的看起來是通過一個輸入(滑動變阻器或手動輸入)來輸出一個PWM
所以你問的問題 按鍵輸出一路方波 輸出方波就是題目的目的
F. 單片機的作用是什麼
單片機是指一個集成在一塊晶元上的完整計算機系統。盡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塊小晶元上,但是它具有一個完整計算機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內存、內部和外部匯流排系統,目前大部分還會具有外存。同時集成諸如通訊介面、定時器,實時時鍾等外圍設備。而現在最強大的單片機系統甚至可以將聲音、圖像、網路、復雜的輸入輸出系統集成在一塊晶元上。
單片機也被稱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er),是因為它最早被用在工業控制領域。單片機由晶元內僅有CPU的專用處理器發展而來。最早的設計理念是通過將大量外圍設備和CPU集成在一個晶元中,使計算機系統更小,更容易集成進復雜的而對提及要求嚴格的控制設備當中。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這種思想設計出的處理器,從此以後,單片機和專用處理器的發展便分道揚鑣。
早期的單片機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為簡單可靠而性能不錯獲得了很大的好評。此後在8031上發展出了MCS51系列單片機系統。基於這一系統的單片機系統直到現在還在廣泛使用。隨著工業控制領域要求的提高,開始出現了16位單片機,但因為性價比不理想並未得到很廣泛的應用。90年代後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大發展,單片機技術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隨著INTEL
i960系列特別是後來的ARM系列的廣泛應用,32位單片機迅速取代16位單片機的高端地位,並且進入主流市場。而傳統的8位單片機的性能也得到了飛速提高,處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數百倍。目前,高端的32位單片機主頻已經超過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專用處理器,而普通的型號出廠價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號也只有10美元。當代單片機系統已經不再只在裸機環境下開發和使用,大量專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統被廣泛應用在全系列的單片機上。而在作為掌上電腦和手機核心處理的高端單片機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專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
單片機比專用處理器最適合應用於嵌入式系統,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應用。事實上單片機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計算機。現代人類生活中所用的幾乎每件電子和機械產品中都會集成有單片機。手機、電話、計算器、家用電器、電子玩具、掌上電腦以及滑鼠等電腦配件中都配有1-2部單片機。而個人電腦中也會有為數不少的單片機在工作。汽車上一般配備40多部單片機,復雜的工業控制系統上甚至可能有數百台單片機在同時工作!單片機的數量不僅遠超過PC機和其他計算的綜合,甚至比人類的數量還要多。
G. 單片機和角度感測器的連接
在比賽呢,角度感測器的輸出有許多種,有普通電位器的三條線,有串列數據,要知道編碼格式,有並行輸出格式。有增量輸出,有絕對量輸出,有絕對角度記憶功能的,有要初始化定位的,多了,還有正弦波輸出的,有雙路、三路正弦波輸出,有雙路脈沖輸出,中國電子工業出版社就是不肯出版這些內容,死死頂住!!!!
那些賽前輔導教師都是在騙錢的,所以你們就迷迷糊糊地茫然無知。
H. 單片機的基本功能
最貼近生活的,遙控器、小家電比如冰箱、空調、電磁爐、等都有用到單片機,超市銀行LED廣告牌也用到單片機。
I. 旋轉編碼開關加單片機實現角度檢測
直接按照你的思維就可以了,不用步進電機的,你要是要旋轉角度才要用步進電機。具體的可以在網路文庫搜索「數字旋轉編碼開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參考一下就可以了,還不明白再追問。
J. 基於51單片機的角度感測器的程序
如此難的啊
感測器(英文名稱:transcer/sensor)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感測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路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感測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通常根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