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是學生探究質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圖,在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銅絲,用棉線吊著並使玻璃棒保持平衡.用
A、銅是紅色固體,加熱後與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銅,氧化銅是黑色固體,所以現象為紅色固體變為黑色,說法正確; B、銅絲原來的質量只是銅的質量,加熱後變成了氧化銅,故左端的質量增加了,向左傾斜,說法正確; C、銅絲原來的質量只是銅的質量,加熱後變成了氧化銅,故左端的質量增加了,向左傾斜,故「玻璃棒向右傾斜」錯誤; D、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說法正確. 故選:C. |
⑵ 墨墨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質量守恆定律」,實驗過程:他把盛有鹽酸的試管小心地放入裝有碳酸鈉粉末
(1)由於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造成天平的左邊質量減輕.所以,觀察到反應後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右偏轉;
(2)由上述分析可知,反應後,天平不平衡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氣中;
(3)要進行進行質量守恆探究活動,應該對實驗裝置做的改動是: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
(4)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數目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所以,一定不變的是①②⑤.
故答為:(1)右;(2)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氣中;(3)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4)①②⑤.
⑶ 小聰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質量守恆定律」,實驗過程如圖:他把盛有鹽酸(1)觀察到反應後天平
(1)由於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造成天平的左邊質量減輕.所以,觀察到反應後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右偏轉;
(2)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學反應後,天平不平衡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氣中;
(3)要進行進行質量守恆定律的探究活動,應該對實驗裝置做的改動是: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
(4)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數目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
所以,一定不變的是①②⑤.
故答案為:
(1)右;(2)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氣中;(3)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4)①②⑤.
⑷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驗證質量守恆定律,設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放在石棉網上的儀器是玻璃鍾罩),用該
A、玻璃鍾罩的作用是既便於收集白煙,防止白煙逸散到空氣中,又可產生的白煙污染空氣;故正確;
B、為防止白煙從導管中逃走,造成質量的損失,故裝置中可用導管「包裹黑布」,正確;
C、裝置中玻璃導管接抽氣機的目的是防止白煙從鍾罩與石棉網的縫隙中鑽出去,正確;
D、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等於參加反應的鎂和氧氣的質量之和,故實驗後,將玻璃鍾罩內所有的白色固體合在一起稱量,其質量大於燃燒前鎂條的質量,故錯誤;
故選D.
⑸ 下列實驗裝置,能用來證明質量守恆定律的是() A. B. C. D.
A、用圖中的裝置進行驗證質量守恆定律,是不能達到目的,因為氣體會從長頸漏斗內跑出,錯誤;
B、碳酸鈣與鹽容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且裝置為密閉裝置,能用來證明質量守恆定律,正確;
C、用圖中的裝置進行驗證質量守恆定律,是不能達到目的,原因在於裝置中用的是玻璃管,漏氣,錯誤;
D、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總質量減少,錯誤.
故選B.
⑹ (6分)某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對質量守恆定律進行探究。請回答: (1)反應前,托盤天平的指針指向刻度盤
(1)發生 (2)不能 (3)硫酸銅溶液和氧氧化鈉溶液或鐵和硫酸銅溶等使用氣球或注射器等作為緩沖裝置的密閉容器或其它合理表述或畫圖。(每小問2分,共6分)
⑺ 如圖是某化學活動小組探究質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1)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2)解
(1)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白磷燃燒,發光,放熱,冒白煙,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氣球先變大後變小,比原來更小,冷卻後,將裝置放回托盤,天平仍然平衡. ⑻ 用碳酸鈣與稀鹽酸驗證質量守恆定律,實驗裝置 碳酸鈣,稀鹽酸,套有氣球的反應器皿,反應前測重,反應結束後將氣球收集的二氧化碳,在與剩餘的葯品稱重,兩次質量相同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⑼ 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裝置(天平略)來驗證質量守恆定律.(1)上述的A~C三個實驗裝
(1)①B裝置內發生抄的變化屬於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