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保靖220kv變電所設計(過電壓保護及接地)
直擊雷過電壓是雷閃直接擊中電工設備導電部分時所出現的過電壓。雷閃擊中帶電的導體
,如架空輸電線路導線,稱為直接雷擊。雷閃擊中正常情況下處於接地狀態的導體,如輸電線路鐵塔,使其電位升高以後又對帶電的導體放電稱為反擊。直擊雷過電壓幅值可達上百萬伏,會破壞電工設施絕緣,引起短路接地故障。感應雷過電壓是雷閃擊中電工設備附近地面,在放電過程中由於空間電磁場的急劇變化而使未直接遭受雷擊的電工設備(包括二次設備、通信設備)上感應出的過電壓。因此,架空輸電線路需架設避雷線和接地裝置等進行防護。通常用線路耐雷水平和雷擊跳閘率表示輸電線路的防雷能力
㈡ 輸電線路中,表面式接地與深埋式接地的定義,
嚴格來說表面式並不是接地的一種形式,只是在山區一種不得已將接地裝置接到接地電阻小的地方的種變形。它的具體做法通常是:將山區線路沿地面將各基塔的接地裝置用一根鋼絞線連起來。由於一定會有接地電阻小的塔號,這樣,高接地電阻的塔號由於有這根鋼絞線直接連到了那裡,接地電阻就可以大大降低了。
不過深埋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是必要的,它是降低接地電阻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根據各種地質和地貌,不同情況的接地體埋深是不一樣的。
㈢ 電氣系統中,最終接地點應該如何製造用根角鋼埋到地下
電氣系統中接地裝置安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建築物基礎接地體:底板鋼筋敷設完成,按設計要求做接地施工,經檢查確認,才能支模或澆搗混凝土;
2人工接地體:按設計要求位置開挖溝槽,經檢查確認,才能打入接地極和敷設地下接地干線;
3接地模塊:按設計位置開挖模塊坑,並將地下接地干線引到模塊上,經檢查確認,才能相互焊接;
4裝置隱蔽:檢查驗收合格,才能覆土回填定位放線1按設計規定防雷裝置接地體的位置進行放線。沿接地體的線路,開挖接地體溝,以便打入接地體和敷設接地干線。因為地層表面層容易受凍,凍土層會使接地電阻增大,且地表層易擾動被挖,而至損壞接地裝置,所以接地裝置應埋置於地表層以下,接地體還應埋設在土層電阻率較低和人們不常到達的地方。(水平接地體局部埋置深度不應小於1m,並應局部包以絕緣物(50~80mm厚的瀝青層)。)水平接地體的加工製作:一般使用-40mm×40mm×4mm的鍍鋅扁鋼人工接地體的安裝1垂直接地體的安裝:將接地體放在溝的中心線上,用大錘將接地體打入地下,頂部距地面不小於0.6m,間距不小於5m.接地極與地面應保持垂直打入,然後將鍍鋅扁鋼調直置入溝內,依次將扁鋼與接地體用電焊焊接。扁鋼應側放而不可平放,扁鋼與鋼管連接的位置距接地體頂端100mm,焊接時將扁鋼拉直,焊好後清除葯皮,刷瀝青漆做防腐處理,並將接地線引出至需要的位置,留有足夠的連接高度,以待使用。
2水平接地體的安裝:水平接地體多用於繞建築四周的聯合接地。安裝時應將扁鋼側放敷設在地溝內(不應平放),頂部埋設深度距地面不小於0.6m. 3銅板接地體應垂直安裝,頂部距地面的距離不小於0.6m,接地極間的距離不小於5m.自然接地體安裝1利用鋼筋混凝土樁基基礎做接地體:在作為防雷引下線的柱子(或者剪力牆內鋼筋做引下線)位置處,將樁基礎的拋頭鋼筋與承台梁主筋焊接,再與上面作為引下線的柱(或剪力牆)中鋼筋焊接。如果每一組樁基多於4根時,只須連接四角樁基的鋼筋作為防雷接地體。
2利用鋼筋混凝土板式基礎做接地體1)利用無防水層底板的鋼筋混凝土板式基礎做接地時,將利用作為防雷引下線符合規定的柱主筋與底板的鋼筋進行焊接連接。
2)利用有防水層板式基礎的鋼筋做接地體時,將符合規格和數量的可以用來做防雷引下線的柱內鋼筋,在室外自然地面以下的適當位置處,利用預埋連接板與外引的φ12mm鍍鋅圓鋼或-40mm×40mm的鍍鋅扁鋼相焊接做連接線。同有防水層的鋼筋混凝土板式基礎的接地裝置連接。
24.4.2.5接地干線安裝接地干線(即接地母線)從引下線斷線卡至接地體和連接垂直接地體之間的連接線。接地干線一般使用-40mm×4mm的鍍鋅扁鋼製作。接地干線分為室內和室外連接兩種。室外接地干線與支線一般敷設在溝內。室內的接地干線多為明敷,但部分設備連接支線需經過地面,也可以埋設在混凝土內,具體的安裝方法如下: 1室外接地干線敷設1)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定位放線,挖土。
2)將接地干線進行調直、測位、打眼、煨彎,並將斷接卡子及接線端子裝好。然後將扁鋼放入地溝內,扁鋼應保持側放,依次將扁鋼在距接地體頂端大於50mm處與接地體用電焊焊接。焊接時應將扁鋼拉直,將扁鋼彎成弧形(或三角形)與接地鋼管(或角鋼)進行焊接。敷設完畢經隱蔽驗收後,進行回填並壓實。
2室內接地干線敷設1)室內接地線是供室內的電氣設備接地使用,多數是明敷設,但也可以埋設在混凝土內。明敷設的接地線大多數敷設在牆壁上,或敷設在母線架和電纜的構架上。
2)保護套管埋設:在配合土建牆體及地面施工時,在設計要求的位置上,預埋保護套管或預留出接地干線保護套管孔。護套管為方型套管,其規格應能保正接地干線順利穿入。 3)接地支持件固定:按照設計要求的位置進行定位放線,固定支持件無設計要求時距地面250mm~300mm的高度處固定支持件。支持件的間距必須均勻,水平直線部分為0.5m~1.5m,垂直部分1.5m~3m,彎曲部分為0.3m~0.5m.固定支持件的方法有預埋固定鉤或托板法、預留支架洞口後安裝支架法、膨脹螺栓及射釘直接固定接地線法等。
4)接地線的敷設:將接地扁鋼事先調直、打眼、煨彎加工後,將扁鋼沿牆吊起,在支持件一端將扁鋼固定住,接地線距牆面間隙應為10mm~15mm,過牆時穿過保護套管,鋼制套管必須與接地線做電氣連通,接地干線在連接處進行焊接,末端預留或連接應符合設計規定。接地干線還應與建築結構中預留鋼筋連接。
5)接地干線經過建築物的伸縮(或沉降)縫時,如採用焊接固定,應將接地干線在過伸縮(或沉降)縫的一段做成弧形,或用φ12mm圓鋼彎出弧形與扁鋼焊接,也可以在接地線斷開處用50m㎡裸銅軟絞線連接。
6)為了連接臨時接地線,在接地干線上需安裝一些臨時接地線柱(也稱接地端子),臨時接地線柱的安裝,應根據接地干線的敷設形式不同採用不同的安裝形式。常採用在接地干線上焊接鍍鋅鑼栓做臨時接地線柱法。
7)明敷接地線的表面應塗以用15mm~100mm寬度相等的綠色和黃色相間的條紋。在每個接地導體的全部長度上或只在每個區間或每個可接觸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標志。中性線宜塗淡藍色標志,在接地線引向建築物的入口處和在檢修用臨時接地點處,均應刷白色底漆並標以黑色接地標志。
8)室內接地干線與室外接地干線的連接應使用螺栓連接以便檢測,接地干線穿過套管或洞口應用瀝青絲麻或建築密封膏堵死。
9)接地線與管道連接(等電位聯結):接地線和給水管、排水管及其他輸送非可燃體或非爆炸氣體的金屬管道連接時,應在靠近建築物的進口處焊接。若接地線與管道不能直接焊接時,應用卡箍連接,卡箍的內表面應搪錫。應將管道的連接表面刮拭乾凈,安裝完畢後塗瀝青。管道上的水表、法蘭閥門等處應用裸露銅線將其跨接。
3接地線與電氣設備的連接1)電氣設備的外殼上一般都有專用接地螺絲。將接地線與接地螺絲的接觸面擦凈,至發出金屬光澤,接地線端部掛上錫,並塗上中性凡士林油,然後
接入螺絲並將螺帽擰緊。在有振動的地方,所有接地螺絲都必須加墊彈簧墊圈。接地線如為扁鋼,其孔眼必須用機械鑽孔,不得用氣焊開孔。
2)電氣設備如裝在金屬結構上面有可靠的金屬接觸時,接地線或接零線可直接焊在金屬結構上。
25.1.2避雷引下線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明裝敷設引下線截面,採用鍍鋅圓鋼時其直徑不得小於8mm,採用鍍鋅扁鋼時其截面不得小於12×4.引下線應沿最短路線引至接地體,彎曲處應製成軟彎,常規應大於90°彎。明裝引下線距牆面為15mm,每隔1500~2000mm應設置支持架固定。
2暗裝引下線,利用建築物中鋼筋混凝土柱的鋼筋作為組成時,至少要選用4根柱子且每根柱子至少要有2根主筋通過連接焊接組成一體後,作為引下線。
25.4.2.3避雷引下線安裝避雷引下線常用鍍鋅扁鋼不小於-25mm×4mm或鍍鋅圓鋼不小於φ12mm材料加工製作。引下線的數量位置由設計定。如無設計要求時一般設在建築物伸縮縫的兩側以及每隔18m處。
1避雷引下線暗敷設1)利用建築物主筋作暗敷引下線:當鋼筋直徑為16mm及以上時,應利用兩根鋼筋(綁扎或焊接)作為一組引下線,當鋼筋直徑為10mm及以上時,應利用四根鋼筋(綁扎或焊接)作為一組引下線。引下線的上部與接閃器焊接,下部與接地體焊接。並按設計要求的高度設置測試點,測試點用-40mm×4mm鍍鋅扁鋼製作,與引下線主筋焊接,並安裝測試盒保護。在盒蓋上應作出接地標記。測試點無設計高度時,應在距室外地坪0.5m處安裝測試點。如果測試接地電阻達不到設計要求,必須在踞室外地坪0.8m~1m處預留導體加接外附人工接地體。
2)引下線沿牆或混凝土構造柱暗敷設:應使用不小於φ12mm鍍鋅圓鋼或不小於-25mm×4mm的鍍鋅扁鋼。施工時配合土建主體外牆(或構造柱)施工。將鋼筋(或扁鋼)調直後與接地體(或斷接卡子)連接好,由下到上展放鋼筋(或扁鋼)並加以固定,敷設路徑要盡量短而直,可直接通過挑檐或女兒牆與避雷帶焊接。
2避雷引下線明敷設1)首先將引下線調直,然後根據設計的位置定位放線安裝支持件(固定卡子),支持件(固定卡子)應隨土建主體施工預埋。一般在距室外護坡2m高處,預埋第一個支持卡子,隨土建主體的上升依次預埋所有支持卡子,卡子間距1.5m~2m,但必須均勻。卡子應突出牆裝飾面15mm. 2)將調直的引下線由上到下安裝。用繩子提升到屋頂將引下線固定到支持卡子上。上部與避雷帶焊接下部與接地體焊接,依次安裝完畢。引下線的路徑盡量短而直,不能直線引下時,應拐彎,應做成彎曲半徑為10倍圓鋼的彎。 3)明裝引下線在斷接卡子下部應外套塑料管以防機械損傷,為避免接觸電壓,遊人眾多的建築物,明裝引下線的外圍要裝設護欄。
3重復接地引下線安裝1)在低壓TN系統中,架空線路干線和分支線的終端,其PEN或PE線應做重復接地。電纜線路和架空線路在每個建築物的進線外均需做重復接地(如無特殊要求,對小型單層建築,距接地點不超過50m可除外)。
㈣ 輸電線路接地裝置作用是什麼,由哪幾部分
接地裝置是防雷保護措施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線路防雷能否發揮作用, 主要決定回於接地裝置是否安裝合答適。裝有避雷線(針)或管型避雷器等防雷設 施的桿塔,接地是為了保護線路導線絕緣;無避雷線或小接地電流系統中位於 居民區附近的桿塔,接地是為了保護人身安全。接地裝置包括接地體及接地引下線2部分。(1) 接地體是指埋在地面以下直接與土壤接觸的金屬導體,分為自然接地 體和人工接地體。自然接地體是指與大地接觸的各種金屬構件、水泥桿、拉線 及桿塔基礎等;人工接地體指專門敷設的金屬導體。(2) 接地引下線是連接避雷線(針)、避雷器或架空電力線路桿塔與接地體 的金屬導線,常用材料為鍍鋅鋼絞線。
㈤ 輸電線路接地線可以和鐵塔基礎鋼筋籠連起來嗎會產生什麼後果如果不允許,有相關的規程規定嗎
沒有相關的規程規定不允許鐵塔基礎的鋼筋與接地線聯結。這樣的聯結應該沒有問題,在設計規程中允許利用普通電桿(非預應力)中的鋼筋作為橫擔與接地裝置的聯結體。但不宜以鐵塔基礎的鋼筋代替接地裝置。
㈥ 建築電氣設計 基礎接地平面圖怎麼畫
1、打開抄CAD的主界面以後,直接選擇直線按鈕。
㈦ 接地裝置有哪幾種
接地裝置分類:
1、工作接地:是為了保證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中的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其作用是穩定電網對地電位,從而可使對地絕緣降低。
2、防雷接地:是針對防雷保護的需要而設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針、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電流順利導入大地,以利於降低雷過電壓,故又稱過電壓保護接地。
3、保護接地:也稱安全接地,是為了人身安全而設置的接地,即電氣設備外殼必須接地,以防外殼帶電危及人身安全。
4、儀控接地:發電廠的熱力控制系統、數據採集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晶體管或微機型繼電保護系統和遠動通信系統等,為了穩定電位、防止干擾而設置的接地。也稱為電子系統接地。
(7)輸電線路接地裝置典型設計擴展閱讀:
接地設置的質量要求:
1、接地體頂面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規定時,不宜小於0.6m。角鋼及鋼管接地體應垂直配置。
2、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於其長度的2倍。當無設計規定時不宜小於5m。
3、接地線應防止發生機械損傷和化學腐蝕;接地線在穿過牆壁、樓板和地坪處應加裝鋼管或其它堅固的保護管,有化學腐蝕的部位還應採取防腐措施。
4、接地干線應在不同的兩點及以上與接地網相連接。
5、每個電氣裝置的接地應以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干線相連接,不得在一個接地線中串接幾個需要接地的電氣裝置。
6、接地體敷設完後的土溝其回填土內不應夾有石塊和建築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較強的腐蝕性;在回填土時應分層行實。
7、接地體的連接應採用焊接,焊接必須牢固無虛焊。接至電氣設備的接地線,應用鍍鋅螺栓連接。
㈧ 輸電線路接地網型式
圍繞基礎的環型,加上四角的放射線(視土壤電阻值,長度不同,也可能沒有射線)。接地圓鋼為直徑8mm或10mm,引下線焊接一段扁鋼與塔腿相連,引下線需熱鍍鋅。
首先,需要確定接地網入地電流。一方面,在計算接地網入地電流時需要充分考慮電力系統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故障電流經過會在接地電阻產生壓降使電位升高,由於地電位升高受二次電纜與二次設備交流絕緣耐壓值影響,因此要考慮二次電纜芯線上產生的感應電位。
其次,需要調研接地網處的土壤地質情況,了解接地網區域的土壤電阻率。一般是通過鑽孔來掌握土壤均勻情況和測量土壤電阻率,使用物探法勘探地質結構可得到電阻率分布圖,還需要現場測試鋼等金屬在當前土壤環境下的腐蝕速率,以便於為接地網導體的材料選擇和設計提供准確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