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中葯材烘乾機的原理
用熱風爐產生的純凈熱風,熱風溫度35℃-260℃可控,採用加熱乾燥和通風乾燥,兩種 乾燥脫水方式同時進行,加強熱風通風量的合理調整,多層烘乾箱循環翻轉,逐層烘乾,充分利用熱風,迅速烘乾脫水,高效運行。
⑵ 中葯材(回春草),用什麼烘乾機烘乾效果好,讓它能保持原有的顏色不變黑
用凍干比較好不退澀
無論怎樣烘乾的都會有碳化現象
還有就是脫水乾燥的效果好一些
但葯效丟失較多不宜採用
再有就是
包裝要嚴密不能透氣
可保存時間要長久一些
……
⑶ 中醫葯行業已具備的產業化條件
1. 中葯產業規模較大,但龍頭企業較少
據統計,規模以上醫葯製造業企業數量達到7581家,但龍頭企業較少,純粹中醫葯收入超1000億企業尚無一家,超100億的企業屈指可數,2018年數據統計,實現銷售收入只有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2.4%,2018年中國中成葯累計產量261.9萬噸,同比下降31.7%。
2.中葯出口增長減緩,但進口數量增長迅速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中葯類產品進出口額達57.68億美元,同比下降1.56%。其中,出口額39.09億美元,同比增長7.39%;進口額18.59億美元,同比增長19.38%。中成葯出口額為2.64億,同比增長5.51%。2018年我國中成葯進口額為4.03億,同比增長9.53%。葯材及飲片出口額為10.31億美元,同比下降9.49%。2018年我國葯材及飲片進口額為2.85億美元,同比增長9.16%。
3.中葯種植規模增大,但缺乏源頭監管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實施,中葯材種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風。地方政府極力推行中葯材種植,但是未能嚴格按照道地葯材規劃進行科學種植,同時缺乏道地葯材種植技術扶持,源頭監管缺乏,土壤檢測、田間作業全過程監管缺失,導致品種變異,原葯材性狀、含量水平差異較大,農殘重金往往超標,出現摻假、增重、染色等等不法現象。
4.中葯價格波動加劇,企業采購成本增加
由於葯材種植監管缺失,原葯材質量良莠不齊,完全符合葯典要求的原料葯缺乏。同時,監管部門對中醫葯下游產業企業如中葯飲片、中成葯企業監管逐年增強,各種市場抽檢、飛行檢查使企業經營壓力增大。根據《中國葯典》要求,對原料葯的性狀、顯微、含量檢測、重金農殘等檢測項逐年增多,生產企業承擔的檢測成本增加,檢驗檢測設備投入巨大。
5.中葯產品業態較多,但同質化現象嚴重
目前,中葯產品業態包括:中葯飲片、用中葯傳統製作方法製作的各種蜜丸、水丸、沖劑、糖漿 、膏葯、顆粒劑、粉劑、代煎代配,以及用現代葯物制劑技術製成的中葯片劑、針劑、膠囊、口服液等專科用葯。中成葯發展勢頭不足,各生產企業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業內競爭激烈。2018年中成葯累計產量261.9萬噸,同比下降31.7%。
6.中葯產業自動化程度低,生產設備陳舊
採用現代葯物制劑技術製成的中葯片劑、針劑、膠囊、口服液、顆粒劑、粉劑等,其生產工藝基本達到化學葯物生產技術水平,可以較大程度實現自動化、工業化。但是,中葯飲片、顆粒劑、丸劑、膏劑的生產加工,受片型要求的影響,物料流動性差,依然沿用80年代日本葯材加工技術,很難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信息化。
7.中葯新產品發展遲緩,產業延伸動力不足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葯保健品廣告市場的規范與整頓,中葯保健品行業的營銷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關國家職能部門加強了對中葯保健品廣告的審查,加大了對違法廣告的審查和打擊力度,輿論聲討違法廣告的聲音不斷,給本來就危機四伏的中葯保健品市場帶來了強烈地沖擊。據了解,包括上葯、同仁堂、自雲山、康恩貝等上市葯企均已涉足日化領域。然而,在日化領域,僅僅只有植物精華面膜、植物洗發露等常規產品面世,葯企的葯妝戰略並不樂觀。
關於加快中葯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中葯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統籌規劃、加強源頭和過程監管,提出產業發展指導規劃和採取監管措施,分階段實現產業升級,最終達到中醫葯產業綠色化、自動化、信息化生產。為了更好的促進中葯產業發展,現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建設規范化葯材種植基地,構建中葯全過程追溯體系
中葯材的種植產地非常重要。建議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統籌規劃道地化區域,利用「互聯網+中葯材基地」形成數字化管理體系,實現差異化種植,保證葯材道地化,避免品種變異,實現葯材種植、田間作業可追溯,保證原料葯的質量,解決民生問題,實現中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葯全過程追溯體系是確保中葯質量的基礎性工程,建議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農業農村部、衛健委等職能部門組織成立專業領導小組,推進和完善我國中葯材流通追溯體系。通過採取規范化種植、道地葯材溯源、供需信息撮合、金融輔助等措施,實現中葯的培育、種植、田間地頭的作業、採收、產地加工、留樣送檢等全過程監控可追溯。
2.開展中葯葯效物質研究,建立符合中葯特點GMP體系
中葯葯效物質不明確是制約中葯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建議在國家層面設立科研專項,系統開展中葯葯效物質基礎研究,完成對中葯品種有效成分的界定,用於制定中葯材的質量標准。在此基礎上,探索對對中葯保密方劑的深入研究,尋找多味葯相互作用產生的協同增效作用機理,用現代醫葯學原理更好的闡釋中醫葯治療的理論基礎和框架。
中葯的GMP管理體系不可採用完全復制西葯管理體系,應該充分掌握傳統中葯理論與吸取實踐經驗,制定符合於中葯特點GMP管理細則,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既能指導中醫葯企業的管理生產規范,又能作為監管部門監督檢查的衡量標准。
3.制定中葯材產地加工規范,擴大產地加工品種目錄
目前,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只允許68個品種可以產地加工,實際情況卻是很多葯材已經實現趁鮮產地加工,超出規定品種目錄范疇,導致部分企業編制假的生產記錄,以滿足職能部門檢查需要。
建議通過進一步的品種擴大研究,制定產地加工品種目錄,保證原葯材內在質量,縮短產業鏈長度,降低生產成本。對於其含量容易流失的品種,制定相應的產地加工生產工藝或倉儲養護指南,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對於其含量不易流失的葯材品種,保持下游企業自行加工的原則。
4.推動中葯第三方質量檢測,實現中葯生產自動化
充分利用民間資本成立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制定一套完整的標准葯材含量指標(基於如農殘重金含量合格基礎之下),對各種植基地、各批次中葯材進行獨立檢測,避免因含量不達標而採用的摻假、制假現象的出現。
圍繞中葯產生生產工藝落後,生產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低等問題,制定中葯產業轉型發展規劃,可以分步實施或部分區域先行先試,最終實現中醫葯產業工業化、綠色化、自動化。 致力於開展中葯物料流動性研究,一旦解決了物料流動性,相應的生產加工設備會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升級換代,達到較高程度的自動化流水線作業。
5.加強中葯健康產業發展,不斷延伸現代中葯產業鏈
中葯健康產業要重點發展現代中葯、醫用材料及醫葯器械設備、生物技術食品等產業,以中醫葯產業園、中葯保健食品園、醫葯物流園三大園區為建設目標,以打造中醫葯產業聚集區為目標,依託中葯材資源優勢,積極承接醫葯產業轉移。
圍繞國家對中醫葯產業的規劃定位,加強中草葯地道種植基地、傳統中葯文化小鎮、中醫葯國醫館、葯食同源體驗館、大健康產業基地、中醫葯健康服務創新中心、中草葯種植園和中醫葯康養小鎮建設,以中醫葯及健康養生產業為主導產業,新型製造業為基礎產業,以生物制葯及文化旅遊產業為衍生產業,打造具有特色的中醫葯健康產業集群。
6. 普及推廣中醫葯文化,促進中醫葯產品國際化傳播
中醫葯學是中華文明的優秀代表,中醫葯學在形成過程中,融入了古代先賢的醫療經驗、思想智慧和文化傳統,其發展、創新、傳播也都帶有明顯的中國文化烙印和基因。中醫葯學的醫療模式是一種以人為本、以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相結合的綜合醫學模式。這種模式順應了世界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類健康觀念的發展,是我國最有可能出現原創科學突破的學科。
近30年來中醫葯在國內外呈現出良好發展趨勢,在「孔子學院」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開展「中醫學院」對外傳播,發揮中醫葯學的文化優勢,實施中醫葯文化價值研究,讓世界人民認識、了解、體驗中醫葯文化和綜合醫療的科學性,建立中醫葯研究、應用和傳播平台,有利於全方位推進中醫葯的創新和發展,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
中醫葯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也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中醫葯以其獨特的優勢和「簡、便、驗、廉」的特點,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發展,為全民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⑷ 現代中葯材切制的設備有哪些
(1)根據不同葯材及性質分別採用切、鎊、刨、銼、劈等切制方法;
(2)按工藝要求將葯材切成片、段、絲、塊等,並符合炮製品標准。
2.2.3 主要切制設備
2.2.3.1 真空氣相置換式潤葯機
傳統的軟化方法包括浸潤、泡潤、洗潤、淋潤等,使葯材吸水軟化。常用的軟化裝備是水泥池、潤葯機。但由於該裝備仍然採用了水浸泡方式,故無法避免葯效損失問題。另外,潤葯過程中排放的污水,也造成了對環境的污染。
為避免上述問題,可選用真空氣相置換式潤葯機,運用氣體具有強力穿透性的特點和高真空技術,讓水蒸汽置換葯材內的空氣,使葯材快速、均勻軟化,採用適當的潤葯工藝,使葯材在低含水量的情況下軟硬適度,切開無干心,切制無碎片。
2.2.3.2 切葯機
常用的葯材切制加工設備有:(1)往復式切葯機,包括擺動往復式(或剁刀式)和直線往復式(或稱切刀墊板式);(2)旋轉式切葯機,包括刀片旋轉式(或稱轉盤式)和物料旋轉式(或旋料式)。
其中,剁刀式或轉盤式切葯機以其對葯材的適應性強、切制力大、產量高、產品性能穩定的特點,被廣泛應用於各制葯企業,但切制不夠精細。切刀墊板式和旋料式切葯機是近幾年來開發的新產品,具有切制精細、成形合格率高、功耗低的特點。
2.2.3.3 自動化凈選切制機組
將風選、篩選、挑選、磁選、切制等單機設備配備若干輸送裝置、除塵器等,組成自動化凈選切制機組。葯材先進行風選、篩選、磁選和人工輔助挑選,再進行自動切制,各功能設備的生產能力和主要技術參數在一定范圍內可調。該設備特點是:主要功能由設備自動完成,節約人工成本,減少人為偏差造成的凈選缺陷,提高產品質量。
⑸ 有人聽說過勁酒的「中葯數字提取技術」嗎
從80年代的浸泡技術,90年代的滲濾技術,到現在的中葯數字化提取技術,從傳統到現代提取工藝的歷次變革,代表了勁牌公司工藝技術革命性的跨越。中葯提取技術的自動化、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葯材提取能力和效率的提高,足以體現公司的技術創新力。那麼,什麼是中葯數字化提取技術呢?
中葯數字提取技術是在中葯提取生產過程中運用數字化的方式進行過程監測和控制的系統技術,它突破了傳統中葯提取的限制,系統整合組罐逆流提取、近紅外在線檢測等現代化技術,實現了現代科技與傳統經典的完美結合。
中葯數字化提取技術基於生產過程管理和控制的一體化系統,採用單元模塊化、柔性化的工藝設計,系統配置物理量、化學量在線檢測儀器,通過信息化管理完成每一味葯材功效成分的量化提取,有效地減少了因葯材質量波動所造成的產品批次間的質量差別,並且能夠減少葯材的浪費,從而合理的利用葯材資源。
中葯數字化提取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充分體現公司「按做葯的標准生產保健酒」的理念及「四化」建設要求,實現中葯提取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為公司生產現代保健酒及系列中葯保健品提供良好的生產工藝技術平台。
⑹ 1.過程式控制制自動化的廠家. 2.過程式控制制自動化的廠家.
海維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http://www.gkong.com/co/hiwayson/learn_detail.asp?learn_id=192
工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以連續型流程為例,己從過程的熱工量控制發展到產品質量的 在線監控、設備運行的動態檢測。生產狀態的監控以及設備間的協調控制。新型工業控制 系統更多是從大系統角度,針對冶金、煉油。電力、石油。化工,建築材料等連續生產過 程設計的。伴隨著高溫、高壓、高速的工藝要求,自動化系統成為確保安全。保護環境。 節能降耗、提高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裝備。很多生產環節非人力能勝任,非自動化不足以保 證安全和確保質量,所處理的已不僅是單參數系統,有些是非線性問題,時變參數問題以 及隨機過程式控制制問題。經典控制理論,以模擬量為主的調節系統已不能滿足生產需要,代 之以狀態空間方法的近代控制理論,較多的採用數模結合的數字系統,例如集散系統、分 散系統、新一代可編程式控制制系統。工業控制計算機組成的系統,以及近年來實現的雙向多 變數數字通信。並將控制迴路下載到基層的現場匯流排技術。1999年度重點支持的技術創新 項目如下:
1.現場匯流排技術的全開放分散控制系統 現場匯流排(Fiedbus)的概念從分散型控制系統(DCS)問世以後就開始醞釀了,它是自動化 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儀表技術發展結合的成果,並將改變習慣的控制模式。對於工業 自動化裝置產業界來說,這是一次根本性的變革,由此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現場匯流排的 控制系統實現了現場儀表和控制室之間全數字化。雙向。多站通信,克服了封閉系統形成 的缺陷,使控制功能徹底下載到現場,成為新一代的全分布式系統。其特點是:開放性。 分散性和全數字通訊。這一系統的市場前景廣闊,並可大大提高工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技術水 平。本年度重點支持:
(1)新型的現場儀表、裝置軟、硬體的開發,包括高性能、多變數。多功能的現場智 能變送器、智能執行器及通訊接日等產品;
(2)基於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的系統組態軟體的開發和攜帶型匯流排分擴器的開發;
(3)作為現場匯流排網路節點的特種控制裝置。數據採集裝置的開發;
(4)低成本的現場匯流排系統與裝置的開發(應用場合為:糧食。食品倉儲系統,現代農 業的蔬菜、葯材。花卉種植環境檢測,控制系統);
(5)基於OPC技術的控制與操作軟體的開發;
(6)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的網路化技術。
2.新一代的工業控制計算機
PCI局部匯流排始於Inter公司,其英文全名為Periphera Component 1nterconnet。它是具有地址、數據多路復用的高性能32位和64位匯流排。解決了處理器和顯示設備瓶頸問題,滿足 了面向圖形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要求,它不僅滿足了高、中。低檔台式機的應用需要,而且 還適應於從移動計算機到伺服器整個領域的需要。
Compact 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t)意思是「堅實的PCI」。它是PCI總 線的電氣和軟體加上歐式卡,它具有在不關閉系統的情況下取出和替換部件的能力。「即插 即用」功能的實現對高可用系統和容錯系統非常重要。Compact PCI能利用已有的其他匯流排 產品,如: STD、VME、1SA等來擴充其功能,做到共存,有很好的容納性。本年度重點 支持:
(1)開發、研製Compact PC1: 從STD匯流排、工業PC、即最新推出的Compact PCI技術,不難看出,我國工業控制計算 機的開發創新應吸取和繼承商用計算機軟、硬體的研製經驗,走與商業機兼容的道路。
(2)吸取Compact PCI技術上的特色和優勢,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機箱和母板;(例如: 3U、6U機箱,「ALL·in One」CPU板)
(3)採用Compact PCI規范,結合智能1/O模板,通過系統集成,分別組合為適應各領域 的控制系統;
(4)為了適應Windows圖形軟體技術的應用,配套開發與硬體相應的驅動程序;
(5)開發或引用功能好、成本低的控制軟體,以充分發揮Compact PCI結構緊湊、抗振 動、散熱好、適於嵌入應用的多項優勢。
3.實時智能控制軟體 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級、最有效的控制系統是人類自身,因此研究人類自身表現出 來的控制機制,並以軟體的運行來模仿實現是解決工業過程難控問題的重要途徑。 當前,在工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引入智能控制軟體主要是針對非線性、大滯後、多變 量。不確定性乃至粗糙而無法建模的生產過程。因為這些過程式控制制困難,用傳統經典控制 方法很難湊效。由於復雜生產過程不能得到良好控制,使得企業生產能耗下不來、質量上 不去,以至生產不夠穩定。因此,在我國大力發展智能控制是一條有效可行的路子。 根據我國工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現狀,本年度重點支持:
(1)實時智能控制軟體包,包括:模糊控制器、模擬智能控制軟體包,提供相應的嵌 入DCS及其他控制裝置的控制組態軟體的介面;
(2)各種煉油、化工、冶金、建材等生產裝置、關鍵設備在線操作優化軟體包;
(3)多變數預測控制、多變數智能協調控制等先進控制軟體包;
(4)關鍵設備故障診斷軟體包。
4.實時智能控制軟體平芻工具 為了幫助和支持實時智能軟體的開發,有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希望能開發有自主知 識產權的工程化實時智能控制軟體平台工具,本年度重點支持:
(1)模糊控制開發平台; 運用CAD方法,支持工程師開發模糊控制,從隸屬函數建立,規劃庫生成,多種推理 方法以及清晰化方法選擇等。只需圖形組態,直接生成控制演算法,並嵌入其他常規控制之中。
(2)專家系統開發平台; 支持整個專家系統開發生成周期,支持各種推理方法和推理機制,圖形組態開發,與 常規控制能很好地集成。
(3)神經網路開發平台。
支持從樣本數據採集/錄入,多種網路模型的選擇,圖形監控訓練過程,自動生成神經 網路控制演算法,並可與常規控制加以集成。必須指出:當前智能控制的工程化應用必須與 常規控制方法(迴路調節、邏輯連鎖、畫面監控等)集成運用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5.高精度、模塊化的智能1/0技術
現有的各類工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中主體監控部分(為工控機)一般放在遠離現場的控 制室里,現場的測量儀表(溫度。壓力。流量、速度等位置器或變送器)輸出的信號(為4.20mA) 通過多根並行電纜傳送到控制室,與對應的工控機相連。工控機通過模板或模塊將模擬信 號轉變為數字信號(AO變換)處理;反之又可將數字信號轉變為模擬信號(D/A變換)。 如果現場儀表輸出的電信號能就地數字信號傳輸,或在上層的數字信號能傳輸到現場 後再變換為模擬信號輸入儀表裝置,這樣,現場大量的儀表、裝置和控制室工控機之間通 過幾根雙絞線互連在一起即可完成傳統控制系統的功能,從而降低了成本、方便維護、提 高了系統的可靠性、減少控制室面積。這就是針對現有的各類傳統控制系統實施的智能1/0 技術和現場測控網路技術。本年度重點支持:
(1)開發由智能單元(單片機、DSP)、1/O電路、網路接日及相應軟體組成的智能1/O模 板。 單片機、DSP應選擇適用和先進的1/O電路,應包括:A/D、D/A、v/F、及DI/DD常用 型;隔離型和非隔離型。
(2)開發由智能1/O模塊、現場測檢網路、管理計算機及相應軟體組成的測控系統; 智能(0模板可以是單一的輸入或輸出功能,也可以是自閉路的迴路控制功能。 測控網路可以是單一種類,也可以是多種網路混合構成。
(3)研究和推廣智能1/O模塊擴展到非工業生產過程的應用,如:城市電表、煤氣表、 熱水表和冷水表的自動收費系統;電氣化鐵道變電站饋線微機保護系統等方面。
⑺ 現代中葯材浸制的設備有哪些
中葯材前處理是根據原葯材或飲片的具體性質,在選用優質葯材基礎上將其經適當的清洗、浸潤、切制、選制、炒制、乾燥等,加工成具有一定質量規格的中葯材中間品或半成品。
1.2 中葯材前處理主要生產工藝
中葯材前處理主要生產工藝包括凈制、切制、炮製、乾燥等過程。
1.3 中葯材前處理生產目的
中葯材前處理加工目的是生產各種規格和要求的中葯材或飲片,同時也可為中葯有效成分的提取與中葯浸膏的生產提供可靠的保證。
1.4 中葯材預處理方法
葯材包括植物葯、動物葯、礦物葯3大類。其中,植物葯和動物葯為生物全體或部分器官、分泌物等,通常摻雜各種雜質;而礦物葯多為天然礦石或動物的化石,常夾有泥沙等。
對不同類型的葯材,採用的預處理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有:(1)非葯用部位的去除,通過去莖、去根、去枝梗、去粗皮、去殼、去毛、去核等方法來去除不作為葯用的部位;(2)雜質的去除,通過挑選、篩選、風選、洗、漂等方法來凈化葯材,利於准確計量和切制葯材;(3)葯材的切片,將凈選後的葯材切成各種形狀、厚度不同的「片子」,稱為飲片,供調配處方的葯物。
2 中葯材前處理主要生產工藝及其設備的應用
2.1 凈制
凈制包括中葯材的凈選與清洗。凈制的目的是對葯材進行選別和除去雜質,達到葯用的凈度標准和規格要求。
2.1.1 凈選工藝要求
凈選生產工藝要求:
(1)檢查需凈選的中葯材,並稱量、記錄;
(2)凈選操作必須按工藝要求分別採用揀選、風選、篩選、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等方法,清除雜質或分離並除去非葯用部分,使葯材符合凈選質量標准要求;
(3)揀選葯材應設工作台,工作台表面應平整,不易產生脫落物;
(4)風選、篩選等粉塵較大的操作間應安裝捕吸塵設施;
(5)經質量檢驗合格後交下道工序或入凈材庫。
2.1.2 清洗工藝要求
清洗工藝要求:
(1)清洗葯材用水應符合國家飲用水標准;
(2)清洗廠房內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地面不積水,易清洗,耐腐蝕;
(3)洗滌葯材的設備或設施內表面應平整、光潔、易清洗、耐腐蝕,不與葯材發生化學變化或吸附葯材;
(4)葯材洗滌應使用流動水,用過的水不得用於洗滌其他葯材,不同的葯材不宜在一起洗滌;
(5)按工藝要求對不同的葯材採用淘洗、漂洗、噴淋洗滌等方法;
(6)洗滌後的葯材應及時乾燥。
2.1.3 主要凈制設備
2.1.3.1 洗葯機
清洗是中葯材前處理加工的必要環節,清洗的目的是要除去葯材中的泥沙、雜物。根據葯材清洗的目的,將不同葯材按種類劃分為水洗和乾洗2種。
水洗的主要設備是洗葯機和水洗池。洗葯機有噴淋式、循環式、環保式3種型式。(1)噴淋式洗葯機的水源由自來水管直接提供,洗後的廢水直接排掉,這種洗葯機的造價相對較低,勞動強度較輕,耗水量大;(2)循環水洗葯機自帶水箱、循環泵,具有泥沙沉澱功能,對於批量葯材的清洗具有節水的優點;(3)環保型洗葯機在循環水洗葯機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污水處理功能,它能將洗葯用的循環水經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後反復利用(限同一批葯材),從而進一步節約水資源。
乾洗的主要設備是乾式表皮清洗機。由於廣泛地用水洗凈制各種葯材,易導致一些葯材葯效成分不必要的流失。為避免這些成分的流失,採用乾式表皮清洗機就可達到這一效果,其主要功能是除去非葯物和非葯用雜質。該設備對於根類、種子類、果實類等葯材具有良好的凈制效果。
2.1.3.2 帶式磁選機
利用高強磁性材料自動除去葯材中的鐵性物質(包括含鐵質沙石),是帶式磁選機的主要功能。該機適用於半成品、成品中葯材的非葯物雜質的凈制。
2.1.3.3 變頻風選機
變頻式風選機有立式和卧式2種機型。
(1)卧式風選機主要用於葯材原料或半成品的分級選別和部分雜質去除;
(2)立式風選機主要用於成品葯材雜質去除。
有2種工作模式:除輕法,用較小的風速除去葯材中的毛發、棉紗、葯屑等非葯物和葯用雜質;除重法,用較大的風速除去葯材中的石塊、泥沙等非葯用雜質。
變頻式風選機是運用變頻技術調節和控制電機轉速與風機的風速和壓力,記錄變頻器的操作數據可以分析風選產品的質量,為生產質量管理提供量化依據。
2.1.3.4 凈選機組
將風選、篩選、挑選、磁選等單機設備,
⑻ 在網上看到勁牌中葯數字車間的報道,想詳細了解一下,有知情人能否介紹一下中葯數字車間的技術和影響
勁牌投資1億余元新建的中葯數字車間於2009年8月建成投產。新車間大規模應用3.5T×6罐組逆流提取、碟式離心機、0.05微米陶瓷膜、超濾膜分離、納濾膜濃縮、層析等先進的工藝設備,整個車間分布著500多個數據採集點,採用紅外探頭自動獲取產品品質信息。從各類中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通過自動化調配系統,均勻分配到同一品質的每一瓶酒中,全面提高了中草葯的提取水平,減少了產品中的無功效物質,實現了中草葯的定量提取。勁牌中葯數字車間每年可處理中草葯1800噸。
⑼ 能建葯材深加工的是什麼地
葯材加工廠。
中研普華中葯材必須經過炮製,製成中葯飲片之後才能入葯,這是中醫臨床用葯的一個特點,也是中醫葯的一大特色。中葯炮製技術是根據中醫葯理論,按照中醫醫療、中葯調配以及中葯制劑的不同需要,結合葯材自身性質,將中葯材製成中葯飲片的一整套制葯技術。
中葯炮製是根據中醫葯理論和醫療、調劑、貯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葯材自身的性質,分別採用修治、水制、火制及增添輔料製作等方法,對生葯進行加工的特殊技術,其上可追溯到葯材的種植、採集或飼養,其中以炒、炙、燙、煅、煨和火制方法最為常用,故名「炮製」。
⑽ 飲片的改革措施
一、加強建設符合規范的GAP葯材種植、養殖基地中葯材種質資源和優良的選育是保證中葯材生產的基礎條件;規范化中葯材栽培和加工技術是保證中葯材質量的關鍵環節;降低農葯殘毒和重金屬對環境和葯材的污染是保護生態環境和保護中葯安全性的重要條件。而中葯材GAP的目的,是從保證中葯材質量出發,控制影響葯材質量的多種因素,規范葯材生產的多個環節乃至全過程,已達到葯材「安全、有效、產量穩定、可控」的目的。
二、統一標准
制訂全國統一中葯飲片炮製工藝規范及飲片質量標准,可徹底改變一地一法、各地各法現象。
三、現代飲片形式
1、中葯顆粒飲片是將傳統飲片製成一定粒度的顆粒,可根據要求包裝成協定劑量。其優點為劑量准確,減少用葯量,縮短煎出時間,溶出率高,包裝簡潔,可防止串味,便於機械化調劑,大幅度降低配方工作強度,加快速度,減少出錯。
2、中葯配方顆粒是指按照中葯制劑方法,用適當的溶媒,將單味傳統飲片經提取製成濃縮的顆粒劑,摺合成常規用量定量包裝,供配方使用。具有劑量准確、用量少、免煎煮、作用迅速、安全衛生、方便攜帶、標准統一、易於自動調劑等優點。
3、加強實施中葯飲片生產企業GMP認證只有在中葯飲片生產企業中有計劃、有步驟地監督實施GMP認證,才能逐步規范中葯飲片生產,才能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只有有計劃、有步驟地監督實施GMP認證,才能逐步淘汰設備陳舊、管理鬆散的落後企業,真正使有實力、有抱負的中葯飲片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中葯飲片的規模化、標准化生產。只有實施中葯飲片批准文號管理制度,才能提高中葯飲片質量、促進中葯飲片產
四、現代飲片包裝
實行規范化、標准化中葯飲片小包裝,就是在不改變炮製規范、服用方法的前提下,進行中葯飲片的包裝改進。在飲片出廠前,對每一種炮製好的中葯在流水線上進行規范化的沖淋、烘乾、精選、定量紫外照射,再採用電子稱量方式,對中葯飲片進行以「g」為單位的標准包裝,並標明名稱、規格、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地、商標等信息。這種小包裝具有以下3大有利之處:
1、有利於加速中葯調配方式的改革。單劑量分包後,除少數較特殊的葯物外,無需用戥秤調配,操作中可省去稱量、分劑量、包紮等環節,加快速度,提高效率,縮短患者候葯時間,並可減少或避免錯漏;工作室的潔凈度和忙亂狀況也有較大改觀。
2、有利於中葯貯存保管和運輸,可提高並保證中葯飲片質量。中葯飲片經單劑量密封包裝後,可防鼠、防蟲、防潮,不易氧化變質。由於包裝外有批號,方便飲片先進先出,防止庫存時間過長變質。而且粉塵少、干凈、衛生,使飲片倉庫工作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同時,因包裝規范,也利於運輸和質量監督管理。
3、既能適應辨證施治,隨症加減的需要,又能克服用葯中的某些隨意性,保證用葯安全有效。單劑量分包僅是包裝和調配作業方式的改變,並不影響某些臨床醫生的特殊用葯要求。筆者認為,單劑量成包,可參照法典、教科書的規定,以及根據臨床用葯劑量的一般規律,按3g、5g、6g、10g、15g等多種規格進行分包,不會束縛和影響中醫臨床用葯。
五、加強實行飲片經營GSP制度
實施GSP對於提高葯品經營企業質量管理水平,規范企業葯品經營行為,凈化葯品市場,加強葯品監管,保證葯品質量,保障人體用葯安全,促進醫葯事業的健康發展都有極其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六、現代飲片調配方式
單劑量包裝的中葯顆粒飲片或中葯配方顆粒,可以通過設計飲片存儲櫃,編制計算機程序,將傳統的人工配葯改為計算機控制下的機械手自動化配葯,使中葯調配現代化。葯師將處方的葯味、劑量、劑數等輸入自動調配機,後者即時完成識別、配葯、稱重、計量、包裝動作,大大降低了配方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省人力,提高效率與准確性,還有取葯快捷、葯量精確、缺葯報警、安全性高等特點;對於一些小規模的中葯房,配方人員可採用點數包裝的方式。
七、加速中葯現代化人才培養
1、適應中葯現代化發展需要,有計劃地培養造就一批中葯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高級生產管理和經營人才、國際貿易人才、法律人才、實用技術人才及復合型人才。
2、積極利用中醫葯專業院校和其他相關專業院校的力量對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同時注重在生產和科研實踐中培養人才。
3、利用合資合作積極培養國內急需的中醫葯現代化專門人才,鼓勵有關人員出國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國際性人才。
4、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建立有利於人才成長、人才流動的運行機制和環境。
總之,傳統中葯飲片和湯劑經過幾千年發展而未被取代,足以證明它的科學性和獨特性。中葯飲片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其任務的艱巨性可想而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穩步發展」的原則,將中葯改革與中醫臨床相結合,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進行驗證和比較,才能推動中葯現代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