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份關於凈水器的實驗報告
凈水器的檢驗報告是需要防預站檢查後才能提供呀!自己怎麼可以隨便做呢??
㈡ 初三化學自製簡易凈水器的凈水效果——填寫實驗報告
①對混有泥沙的臟水的凈化效果——靜置、過濾,得到澄清液體
②對混有墨水內的臟水容的凈化效果——用活性炭吸附後,得到澄清液體
③對混有泥沙和墨水的臟水的凈化效果——靜置、過濾,再用活性炭吸附後,得到澄清液體
④對混有食鹽並溶解的鹽水的凈化效果——蒸發掉進水分後,得到白色的氯化鈉固體
㈢ 初三化學實驗報告 器材:鐵架台,燒杯,漏斗,玻璃棒,濁水,圓形濾紙 請設計實驗操作方案
1、實驗儀器
漏斗、燒杯、玻璃棒、鐵架台(含鐵圈)、濾紙。
2、原理
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差異,將液體和不溶於液體的固體分離開來的一種方法。如用過濾法除去粗食鹽中少量的泥沙
3、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見圖) 過濾布袋
一貼 即使濾紙潤濕,緊貼漏斗內壁,不殘留氣泡。 (防止氣泡減慢過濾速度。)二低 1.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邊緣。 2.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防止液體過濾不凈。)三靠 1.傾倒時盛過濾液的燒杯杯口緊靠玻璃棒。 過濾海綿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層濾紙處。 3.漏斗下端長的那側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㈣ 誰有自製簡易凈水器的實驗報告
好像化學書人教版九年級的書里有
㈤ 水質的凈化與檢測的實驗報告。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主要儀器和試劑 4、實驗步驟和實驗現
1實驗目的及要求
掌握鉻法測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時了解其他水質指標,如SS、-N、PO43-。
1.2實驗原理
(1)重鉻酸鉀法測定污水COD
實驗原理:化學需氧量是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物污染物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用氧量(mg/L)表示。化學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劑主要是重鉻酸鉀和高錳酸鉀。以高錳酸鉀作氧化劑時,測得的值稱CODMn。以重鉻酸鉀作氧化劑時,測得
的值稱CODCr,或簡稱COD。
重鉻酸鉀法測COD的原理是在水樣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鉻酸鉀和催化劑硫酸銀,在強酸性介質中加熱迴流一段時間,部分重鉻酸鉀被水樣中可氧化物質還原,用硫酸亞鐵銨滴定剩餘的重鉻酸鉀,根據消耗重鉻酸鉀的量計算COD的值。
(2)污水中懸浮物(SS)的測定
測定方法:用0.45m濾膜過濾水樣,留在濾料上並於103-105℃烘至恆重的固體,經103-105℃烘乾後得到SS含量。
(3)污水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測定范圍:本方法測定氨氮濃度范圍以氨計為0.050mg/L-0.30mg/L。
測定原理:氨氮是指以游離態的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氨。氨氮與納氏試劑反應生成黃棕色的絡合物,在400nm-500nm波長范圍內與光吸收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
3實驗儀器、材料、試劑及注意事項
(一)重鉻酸鉀法測定污水COD實驗條件:
(A)儀器
微波閉式COD消解儀、氟塑消解罐,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錐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B)試劑
重鉻酸鉀標准溶液(c(l/6 K2Cr2O7=0.2500mol/L),試亞鐵靈指示
液,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H2SO4-Ag2SO4溶液
(C)測量范圍
1/4
0.25mol/L重鉻酸鉀溶液測定大於50mg/LCOD,0.025mol/L測定5-50mol/L的COD值。
(二)污水中懸浮物(SS)的測定儀器及注意事項
烘箱,分析天平,乾燥器,孔徑為0.45um、直徑45-60mm濾膜,玻璃漏斗,真空泵,內徑為30-50mm稱量瓶,無齒扁嘴鑷子,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
注意事項:
(1)樹葉、木棒、水草等雜質應從水樣中除去。
(2)廢水粘度高時,可加2-4倍蒸餾水稀釋,搖均勻待沉澱物下降後再過濾。
(3)也可採用石棉坩堝進行過濾。
(三)污水氨氮測定的試劑、材料、儀器及注意事項
試劑和材料:
(1)無氨蒸餾水:在每升蒸餾水中加0.1mL濃硫酸進行重蒸餾。或用離子交換法,蒸餾水通過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氫型)柱來製取。無氨水貯存在帶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內,每升中加10g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氫型),以利保存。
(2)硫酸鋁溶液:稱取18g硫酸鋁[Al2(SO4)3·18H2O]溶於100mL
水。
(3)50%(m+V)氫氧化鈉溶液:稱取25g氫氧化鈉(NaOH)水中。
(4)酒石酸鉀鈉溶液:稱取50g酒石酸鉀鈉(KNaC4H6O6·4H2O)溶於100mL水中,加熱煮沸驅氨,待冷卻後用水稀釋至100mL。
(5)納氏試劑:稱取80g氫氧化鉀KOH),溶於60mL水中。稱取20g碘化鉀(KI)溶於60mL水中。稱取8.7g氯化汞,加熱溶於125mL水中,然後趁熱將該溶液緩慢地加到碘化鉀溶液中,邊加邊攪拌,直到紅色沉澱不再溶解為止。在攪拌下,將冷卻的氫氧化鉀溶液緩慢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並稀釋至400mL,於暗處靜置24h,傾出上清液,貯於棕色瓶內,用橡膠塞塞緊,存放在暗處,此試劑至少穩定一個月。
(6)磷酸鹽緩沖溶液:稱取7.15g無水磷酸二氫鉀(KH2PO4)及45.08g
磷酸氫二鉀(K2HPO4·3H2O)溶於500mL水中。
(7)2%(m+V)硼酸溶液:稱取20g硼酸(H3BO3),溶於1000mL水中。
(8)氨氮標准溶液(10mg/L):吸取10.00mL氨氮貯備溶液於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標線,用時現配。
儀器:
500mL全玻璃蒸餾器,20mm比色皿,分光光度計
㈥ 四年級上冊分離食鹽和水的方法學生實驗報告的步驟與結論馬上
1.用燒杯倒上一杯水,然後將食鹽攪拌到水中直至溶解。
2.把水用酒精燈加熱,架在酒精燈上,進行反復地燒、烤,直到水幹了為止。
3.觀察結果,發現食鹽的顆粒。
結論:說明食鹽並沒有消失在水中,只是在水中溶解了,同樣可以提取出顆粒。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滿意的請採納,不滿意的可以追問,O(∩_∩)O謝謝
㈦ 求含泥沙食鹽水的過濾操作步驟或視頻
1粗鹽提純
一、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 驗 記 錄
1.粗鹽稱量和溶解
(1)在托盤天平的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質量相同的紙片.觀察零點,稱量5g粗鹽。
固體粗鹽呈________色
(2)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燒杯中,用葯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攪拌,至不再溶解為止,用托盤天平稱量剩餘的粗鹽。
10ml水中可溶解_______g粗鹽
2.過濾
用漏斗和濾斗和濾紙製作過濾器,過濾粗鹽,如濾液渾濁,應再過濾一次。
濾液是_________色液體
3.蒸發
將澄清的濾液倒入蒸發皿放到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邊加熱邊用玻璃棒攪拌,當有大量晶體出現時,停止加熱。
蒸發皿中的濾液量逐漸____,當水分蒸發到一定程度時,蒸發皿底部就有________________析出
4.轉移
用玻璃棒把蒸發皿中的固體轉移到潔凈容器內。
粗鹽提純步驟
1.溶解
用托盤天平稱取5.0 g粗鹽,用葯匙將該粗鹽逐漸加入盛有10 mL水的燒杯里,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觀察所得食鹽水是否渾濁。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10 ML水中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
稱取粗鹽/g
剩餘粗鹽/g
溶解粗鹽/g
5.0
2.過濾
仔細觀察濾紙上剩餘物及濾液的顏色,如濾液仍渾濁,應再過濾一次。
如果兩次過濾後濾液仍渾濁,應如何檢查實驗裝置並找出原因?
3.蒸發
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待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4.計算產率
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後,回收到教師指定的容器中。將提純後的氯化鈉與粗鹽作比較,並計算精鹽的產率。
㈧ 小華同學為了探究明礬的凈水原理,做了如下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已知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212H2
明礬能溶於水,向河水中加入明礬、硫酸鋁、氯化鋁都能使河水變澄清,說明這三種物質都具有凈水的作用;而加入的硫酸鉀不能使河水變澄清,說明硫酸鉀並不具有凈水的作用;
(1)在渾濁的天然水中加少量硫酸鋁或氯化鋁,攪拌靜置後,天然水都能變澄清,說明硫酸鋁或氯化鋁也都具有凈水作用;
(2)明礬的溶液中含有K+、Al3+和SO42-,硫酸鋁溶液中含有Al3+和SO42-,氯化鋁溶液含有Al3+和Cl-,硫酸鉀溶液中含K+和SO42-,因為明礬、硫酸鋁、氯化鋁都具有凈水作用而硫酸鉀卻不具有同樣的作用,所以可判斷溶液中的Al3+具有凈水的作用;
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在蒸餾水中加入少量明礬,攪拌 | 明礬全部溶解 | 明礬能溶解 |
②在渾濁的天然水中加少量明礬,攪拌靜置 | 天然水變澄清 | 明礬吸附水中小顆粒泥塵聚集成大的,沉降 |
③在渾濁的天然水中加少量硫酸鋁,攪拌靜置 | 天然水變澄清 | 硫酸鋁有明礬的吸附作用 |
④在渾濁的天然水中加少量硫酸鉀,攪拌靜置 | 天然水仍渾濁 | 硫酸鉀無明礬的吸附作用 |
⑤在渾濁的天然水中加少量氯化鋁,靜置沉澱 | 天然水變澄清 | 氯化鋁有明礬的吸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