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火電廠房上邊防甩剪力牆起什麼作用
核電廠主要是防止汽輪機廠房在事故時高速轉動的器械沖向核島 造成核島損傷 火電廠是為了防止汽輪機甩擊 造成周圍的建築物和人員損傷 火電曾經出現過這種事情
㈡ 核電站工作原理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反應釋放出能量,經能量轉化而發電的。
首先在壓水堆內,由核燃料235u原子核自持鏈式裂變反應產生大量熱量,冷卻劑將反應堆中的熱量帶入蒸汽發生器,並將熱量傳給其工作介質水,然後主循環泵把冷卻劑輸送回反應堆,循環使用,由此組成一個迴路,稱為第一迴路。
這一過程也就是核裂變能轉換為熱能的能量轉換過程。蒸汽發生器U型管外二次側的工作介質受熱蒸發形成蒸汽,蒸汽進入汽輪機內膨脹做功,將蒸汽焓降放出的熱能轉換成汽輪機的轉子轉動的機械能,這一過程稱為熱能轉換為機械能的能量轉換過程。
(2)核電為什麼設計防甩裝置擴展閱讀
核電站的類型:
(1)氣冷堆型核電站,反應堆採用天然鈾作燃料,用石墨作慢化劑,用二氧化碳或氦作冷卻劑。此種反應堆由於一次裝入燃料多,因此體積大,造價高。英國和法國曾採用此種堆型。
(2)改進型氣冷堆型核電站,反應堆所用慢化劑和冷卻劑與上述氣冷堆型相同,只是燃料採用2.5%~3%的低濃縮鈾,美國、德國曾採用此種堆型。
(3)輕水堆型核電站,反應堆採用2%~3%低濃縮鈾作燃料,用水作慢化劑和冷卻劑。此種反應堆的體積小,造價低,技術也較容易掌握,世界上85%以上的核電站均採用此種堆型,我國全部採用此種堆型。
㈢ 核電站利用是什麼原理,前景如何,安全嗎
核電站是利用一裂變物質的裂變反應釋放出能量轉化為熱能進而產生電能的發電廠。核電站必須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則。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均採用縱深防禦的原則,從設備、措施上提供多等級的重疊保護,以確保核電站對功率能有效控制,對燃料組件能充分冷卻,對放射性物質不發生泄漏。縱深防禦原則一般包括五層防線,第一層防線:精心設計、製造、施工,確保核電站有精良的硬體環境。建立周密的程序,嚴格的制度,對核電站工作人員有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訓,人人注意和關心安全,有完備的軟體環境。第二層防線:加強運行管理和監督,及時正確處理異常情況,排除故障。第三層防線在嚴重異常情況下反應堆正常的控制和保護系統動作,防止設備故障和人為差錯造成事故。第四層防線:發生事故情況時,啟用核電站安全系統包括各外設安全系統加強事故中的電站管理,防止事故擴大保護反應堆廠房安全殼。第五層防線萬一發生極不可能發生的事故並伴有放射性外泄啟用廠內外應急響應計劃努力減輕事故對周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
㈣ 核電站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核電站是一種高能量、少耗料的電站。以一座發電量為100萬千瓦的電站為例,如果燒煤,每天需耗煤 7000~8000噸左右,一年要消耗200多萬噸。若改用核電站,每年只消耗1.5噸裂變鈾或鈈,一次換料可以滿功率連續運行一年。可以大大減少電站燃料的運輸和儲存問題。此外,核燃料在反應堆內燃燒過程中,同時還能產生出新的核燃料。核電站基建投資高,但燃料費用較低,發電成本也較低,並可減少污染。
簡單地說,就是核燃料裂變過程釋放出來的能量,經過反應堆內循環的冷卻劑,把能量帶出並傳輸到鍋爐產生蒸汽用以驅動渦輪機並帶動發電機發電。
核反應堆發生核反應產生熱能--->熱能給水加熱產生高壓蒸氣--->高壓蒸氣通過管道推動氣輪機轉動--->氣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轉動發電。
核電站是實現核裂變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它與火電站最主要的不同是蒸汽供應系統。核電站利用核能產生蒸汽的系統稱為「核蒸汽供應系統」,這個系統通過核燃料的核裂變能加熱外迴路的水來產生蒸汽。從原理上講,核電站實現了核能-熱能-電能的能量轉換。從設備方面講,核電站的反應堆和蒸汽發生器起到了相當於火電站的化石燃料和鍋爐的作用。 核電站中的能量轉換藉助於三個迴路來實現。反應堆冷卻劑在主泵的驅動下進入反應堆,流經堆芯後從反應堆容器的出口管流出,進入蒸汽發生器,然後回到主泵,這就是反應堆冷卻劑的循環流程(亦稱一迴路流程)。在循環流動過程中,反應堆冷卻劑從堆芯帶走核反應產生的熱量,並且在蒸汽發生器中,在實體隔離的條件下將熱量傳遞給二迴路的水。二迴路水被加熱,生成蒸汽,蒸汽再去驅動汽輪機,帶動與汽輪機同軸的發電機發電。
㈤ 核電站為什麼要設置四道安全門
核電站設有四道安全門,保證核輻射物不外泄。
第一道「安全門是,核燃料芯塊外表塗上三四層熱解碳和碳化硅塗料,可阻止99%的放射性物質外逸。有的是把燃料經過處理,有的是放在陶瓷做的燃料棒內。
第二道「安全門是芯塊組成的燃料棒外面再套上一個密封管。密封管是由耐高溫,耐腐蝕材料製成的。密封管能使逃逸出來的1%-2%的放射物質被包覆住。
第三道「安全門」是由燃料棒組成的芯堆放在一個大容器內。容器直徑有幾米,壁厚20厘米,形狀像熱水瓶膽,由低合金鋼製成的。萬一燃料棒的密封管破裂了,泄漏出來的物質也不會跑到這個容器的外面去。
第四道「安全門」是有一個安全殼的廠房,把「一迴路」設備包容在裡面,安全殼沒有窗戶和多餘的門,並且建設很堅固。這就保證了如果萬一發生事故,放射物質也不向外泄漏,使危險只限於安全殼內。
放射性物質也不會由冷卻物質泄漏出去。就以壓水堆來說吧。反應堆和蒸氣發生器所用的水,是「一迴路」,而推動汽輪機轉動的蒸氣所用的水,是「二迴路」。「一迴路」和「二迴路」是隔離的。另外,「二迴路」的水循環使用,不外流。所以要把汽輪機用過的熱水冷卻,冷卻用的水與「二迴路」的用水是隔離的。所以核電站的放射性不會由冷卻水泄漏出去。
核電站還有很完善的安全系統,它包括事故監視裝置、安全保護線路和安全保護執行機構三大部分。事故監視裝置對30項-40項重要參數進行監視,如果發現有出現事故的苗頭,立即發出警告信號和讓反應堆停止工作信號。安全保護線路根據監視裝置的信號,根據預先設計的措施和方法,發出信號,驅使安全保護執行機構將反應堆關閉,使防止事故的系統投入工作。安全保護線路是採用兩套甚至三套「保險線路」,以提高可靠性。
還有工程安全設施,假若壓水堆的「一迴路」管道破裂造成堆芯失水,緊急停堆系統會在2秒內關閉反應堆,並且開動安全注入系統,注入大量的水,水中含有吸收中子的吸收劑。
萬一發生火災,廠房安全殼的噴淋系統自動從頂部噴淋而下,水中含有氫氧化納和硼酸,可以將蒸氣和放射物除掉。在發生事故時,安全殼隔離系統,自動地把廠房安全殼與外部相通的管道關閉,使廠房安全殼與外部隔離起來。
㈥ 核電站的防甩擊,為什麼叫防甩擊
因為核電站里的主管道是高溫高壓的,如果斷裂的話,會甩到其他設備和管道上,造成嚴重的事故,所以現在都用阻擬器(類似汽車上的安全帶)和LBB技術(在有少量泄漏的時候,就監測到,採取措施)
㈦ 核電站這么危險為什麼還要建
建核電站的原因是:核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它的單位發電量是煤的成千倍,核能的利用可以大大緩解地球能源危機。
核電站是指通過適當的裝置將核能轉變成電能的設施。核電站以核反應堆來代替火電站的鍋爐,以核燃料在核反應堆中發生特殊形式的「燃燒」產生熱量,使核能轉變成熱能來加熱水產生蒸汽。
核電站這么危險為什麼還要建
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2、核能發電無碳排放,不會加重地球溫室效應;
3、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萬千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
4、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不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固發電成本較為穩定。
以上就是核電站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站相比,核電站具有的優勢。所以即使核電站危險也要建,不過現在技術成熟了,在這方面有很多的專家,不用擔心危險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