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氯黴素合成中,為什麼溴化不能遇鐵,鐵的存在對反應有何影響
溴會和鐵反應影響溴化反應
2. 氯黴素的抑製作用作用於線粒體內蛋白質合成過程
氯黴素類抗生素可作用於細菌核糖核蛋白體的50S亞基,而阻撓蛋白質的合成,屬抑菌性廣譜抗生素。
細菌細胞的70S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細胞成分,它包括50S和30S兩個亞基。氯黴素通過可逆地與
50S亞基結合,阻斷轉肽醯酶的作用,干擾帶有氨基酸的胺基醯-tRNA終端與50S亞基結合,從而使新肽鏈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質合成。由於氯黴素還可與人體線粒體的70S結合,因而也可抑制人體線粒體的蛋白合成
3. 氯黴素的結構式、化學名、注意事項、功能主治、分別是什麼
氯黴素是由委內瑞拉鏈絲菌產生的抗生素。氯黴素的化學結構含有對硝基苯基、丙二醇與二氯乙醯胺三個部分,分子中還含有氯。其抗菌活性主要與丙二醇有關。
白色針狀或微帶黃綠色的針狀、長片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味苦。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中易溶。在乾燥時穩定,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較安定,煮沸也不見分解,遇鹼類易失效。
氯黴素類抗生素可作用於細菌核糖核蛋白體的50S亞基,而阻撓蛋白質的合成,屬抑菌性廣譜抗生素。
包括有氯黴素、甲碸黴素及無味氯黴素等。氯黴素為廣譜抗生素,由於其對血液系統的毒性較大,故已較少用。外用其滴眼劑防治眼部感染。
4. 請問:培養黴菌的PDA培養基里如果多加了一倍的氯黴素,對培養的結果有什麼影響
氯黴素主要抑制細菌,對黴菌作用較小,不過我們實驗室為了避免污染也常常在培養基中加氯黴素和鏈黴素
5. 檢測氯黴素的行業標准
氯黴素檢驗方法 --這是我們公司現在使用的方法,發上來大家指導指導
1. 試劑與材料
1.1氯黴素試劑盒,德國r-Biopharm公司
1.2乙酸乙酯,分析純
1.3雙蒸水
2.儀器與設備
2.1微孔板酶標儀,MuLtisKan Ascent,芬蘭Labsystens公司。
2.2 8道移液器,50-300uL
2.3 單道移液器,5-50ul,20-200ml,100-1000ul,1-5ml
2.4 離心機。
2.5 旋轉蒸發器,配真空冷卻系統。
2.6 液體混勻器。
3.樣品前處理
3.1樣品提取 稱取約2g(准確至0.01g)蜂蜜於20ml具塞試管中,加入用4ml雙蒸水溶解,再加4ml乙酸乙酯,在混勻器上混勻10分鍾。將上述樣液轉至10ml離心管中,以4000轉/分離心12分鍾
3.2凈化 從上述離心管中移取1ml上層的乙酸乙酯(相當於0.5樣品)至另一試管中,60℃以下減壓旋轉蒸干,殘留物用0.5ml緩沖液1溶液,此為樣品溶液,供酶標儀測定
4.測定
4.1 酶標儀測定條件
酶標儀測定波長為450nm
4.2 酶標測定(以下操作在20-24℃室溫條件下進行)
4.2.1測定之前的准備工作
將氯黴素酶試劑盒附帶的所有試劑回升至室溫20-24℃。其中氯黴素酶標記物、氯黴素抗體用緩沖液1以1;11的比例稀釋,在吸取濃縮液之前,要仔細振搖使之充分混勻
4.2.2 標准應用的制備;50uL標准濃縮液(氯黴素試劑盒附帶)用450uL緩沖液1稀釋並混合均勻用玻璃不能用塑料瓶
標准應用液1:50uL標准濃縮液1用450uL緩沖液1稀釋oppt
標准應用液2:50uL標准濃縮液2用450uL緩沖液1稀釋50ppt
標准應用液3:50uL標准濃縮液3用450uL緩沖液1稀釋150ppt
標准應用液4:50uL標准濃縮液4用450uL緩沖液1稀釋450 ppt
標准應用液5:50uL標准濃縮液5用450uL緩沖液1稀釋1350ppt
標准應用液6:50uL標准濃縮液6用450uL緩沖液1稀釋4050ppt
4.2.3.測定程序:
取出實驗需要數量的微孔板條,按順序加入50ul標准或處理好的樣品到各自的微孔中,加入50ul稀%@FI
釋了的酶標記物到微孔底部,加入50ul稀釋了的抗體溶液到每一個微孔中充分混合(輕輕振盪板並在桌面上做圓周運動以混均)用薄膜覆蓋板上在室溫孵育2小時(注意在加入抗體的過程中移液器管尖千萬不要接觸到放進孔中的液體,避免交叉污染)
倒出孔中的液體,將微孔架倒置在吸水紙上拍打(拍打4次)以保證完全除去孔中的液體,用250ul蒸餾水充入孔中(輕輕振盪板並在桌面上做圓周運動),再次倒掉微孔中液體,重復操作兩遍。注意在洗板過程中加洗滌水的移液器管尖必須置於微孔板上方約1厘米處打出洗滌水。洗板後立即進行下一步
操作不要讓板孔乾燥。
迅速加入50ul基質及50ul發色劑到每一個孔中,輕輕振盪板並在桌面做圓
周運動以混均。室溫孵育微孔板30分鍾,注意暗處避光放置。在恆溫孵育期間准備好反應停止液
加入100ul反應停止液,混勻。立即測量,如果不能立即測量請放置在暗處並於60分鍾內450nm測量OD值
5.試劑空白
以2 ml雙蒸水代替樣品,按上述步驟提取
6結果與計算
6.1繪制標准曲線法
所獲得的標准和樣品吸光度值的平均值除以第一個標准(0標准)的吸光度值再乘以100,因此0標准等於100%,吸光度值的百分比表示。
標准(或樣品)的吸光度值360
×100 = %吸光度
0標準的吸光度值
計算標準的值並繪成一個以氯黴素濃度(ng/kg)為半對數坐標系統的曲線圖,曲線在50-1350ng/kg(ppt)范圍內應當成為線性。相對應每一個樣品的濃度(ng/kg)可以從校正曲線上讀出。為了獲得樣品中氯黴素的實際濃度(ng/kg),從校正曲線上讀出的濃度值必須乘以相對應的稀釋系數。(可採用Labsystens公司提供的MuLtisKan Ascent軟體,從計算機上編制測定程序並進行數據處理,可直接讀取樣品氯黴素的濃度值)。7.方法的檢出限、回收率
7.1本方法氯黴素的檢出限為125ng/kg(ppt)
7.2 回收率: 90%
對蜂蜜樣品進行的回收率實驗,結果如下表示.
樣品本底值(ng/kg)添加值(ng/kg)測定值回收率
蜂蜜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氯黴素含量實驗中引起誤差的原因是什麼
標准溶液配製的不精確,標准樣品取點少使得標准曲線有誤差,比色皿的透光面不清潔,樣品中出現的干擾性雜質等,樣品的品行測定次數太少以及系統誤差等
7. 由乙苯合成氯黴素方法探討
8. 什麼是氯黴素
黴素(chloramphenicol,chloromycetin)是由委內瑞拉鏈絲菌產生的抗生素。分子中含有氯。
【抗菌作用】氯黴素對革蘭陽性、陰性細菌均有抑製作用,且對後者的作用較強。其中對傷寒桿菌、流感桿菌、副流感桿菌和百日咳桿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強,對立克次體感染如斑疹傷寒也有效,但對革蘭陽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黴素和四環素。抗菌作用機制是與核蛋白體50S亞基結合,抑制肽醯基轉移酶,從而抑制蛋白質合成。
各種細菌都能對氯黴素發生耐葯性,其中以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較為多見,傷寒桿菌及葡萄球菌較少見。細菌對氯黴素產生耐葯性比較慢,可能是通過基因的逐步突變而產生的,但可自動消失。細菌也可以通過R因子的轉移而獲得耐葯性,獲得R因子的細菌能產生氯黴素乙醯轉移酶(acetyltransferase)使氯黴素滅活。
【體內過程】氯黴素自腸道上部吸收,一次口服1.0g後2小時左右血中葯物濃度可達到峰值(約10~13mg/L)。血漿t1/2平均為2.5小時,6~8小時後仍然維持有效血葯濃度。氯黴素廣泛分布於各組織和體液中,腦脊液中的濃度較其他抗生素為高。氯黴素的溶解和吸收均與制劑的顆粒大小及晶型有關。肌內注射吸收較慢,血濃度較低,僅為口服同劑量的50%~70%,但維持時間較長。注射用氯黴素為琥珀酸鈉鹽,水中溶解度大,在組織內水解產生氯黴素。
氯黴素在體內代謝大部分是與葡萄糖醛酸相結合,其原形葯及代謝物迅速經尿排出,口服量5%~15%的有效原形葯經腎小球過濾而排入尿中,並能達到有效抗菌濃度,可用於治療泌尿系統感染。腎功能不良者使用時應減量。
【臨床應用】氯黴素曾廣泛用於治療各種敏感菌感染,後因對造血系統有嚴重不良反應,故對其臨床應用現已做出嚴格控制。可用於有特效作用的傷寒、副傷寒和立克次體病等及敏感菌所致的嚴重感染。氯黴素在腦脊液中濃度較高,也常用於治療其他葯物療效較差的腦膜炎患者。必要時可用靜脈滴注給葯。
【不良反應】主要不良反應是抑制骨髓造血機能。症狀有二:一為可逆的各類血細胞減少,其中粒細胞首先下降,這一反應與劑量和療程有關。一旦發現,應及時停葯,可以恢復;二是不可逆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雖然少見,但死亡率高。此反應屬於變態反應與劑量療程無直接關系。可能與氯黴素抑制骨髓造血細胞內線粒體中的與細菌相同的70S核蛋白體有關。為了防止造血系統的毒性反應,應避免濫用,應用時應勤查血象,氯黴素也可產生胃腸道反應和二重感染。此外,少數患者可出現皮疹及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過敏反應,但都比較輕微。新生兒與早產兒劑量過大可發生循環衰竭(灰嬰綜合征),這是由於他們的肝發育不全,排泄能力差,使氯黴素的代謝、解毒過程受限制,導致葯物在體內蓄積。因此,早產兒及出生兩周以下新生兒應避免使用。
【應用注意】
1.開始治療前應檢查血象(白細胞、分類及網織細胞計數),隨後每48小時再查一次,治療結束還要定期檢查血象,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停葯。
2.氯黴素治療時,對用口服降血糖葯的糖尿病患者或服抗凝血葯者,尤其是老年人,應分別檢測血糖及凝血酶原時間,以防葯效及毒性增強。
3.對肝腎功能不良,G-6PDH缺陷者、嬰兒、孕婦、乳婦應慎用。
4.用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二個月,能達到防止感染復發即可,避免重復療程。
制劑與用法
鹽酸四環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口服:0.25~0.5g/次,3~4次/日。
鹽酸土黴素(oxy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口服一次0.5g,3~4次/日。8歲以下小兒30~40mg/kg/日,分3~4次服用。
多西環素(doxycycline)成人首劑0.2g,以後0.1~0.2g/次,每日1次。兒童首劑4mg/kg,以後每日2~4mg/kg,每日1次。
米諾環素(minocycline)首劑0.2g,以後0.1g,每12小時1次。
氯黴素(chloramphenicol,chloromycetin)口服1.5g/次,每日4次,氯黴素肌注、靜注或靜滴0.5或1g,每12小時1次。
琥珀氯黴素(chlamphenicol sodium succinate)注射劑:0.69(相當氯黴素0.5g),成人1~2g/日,分2~4次肌注或靜滴,兒童每日25~50mg/kg,分二次靜滴。
9. 氯黴素的結構中有兩個手性碳原子,臨床使用的是哪一種光學異構體在全合成過程中如何得到該光學異構體
氯黴素的結構中含有兩個手性碳原子,有四個旋光異構體。其中僅1R,2R(-)即D(-)蘇阿糖型有抗菌活性,為臨床使用的氯黴素。 在氯黴素的全合成過程中,還原一步選擇立體選擇性還原劑異丙醇鋁得到(±)蘇阿糖型-1-對-硝基苯基-2-氨基丙二醇(氨基物),再採用誘導結晶法進行拆分,得到D(-)-蘇阿糖型氨基物,最後得到的氯黴素的構型為lR,2R(-)即D(-)蘇阿糖型。
10. 我現在要制備50μg/ml的氯黴素平板,我現在有1g的氯黴素粉末,我應該怎麼做呢,配好的氯黴素要過濾嗎
50μg/ml 指的是平板中氯黴素最終濃度。
如果你倒平板的培養基體積為100mL,那麼就需要50μg/ml*100mL=5000μg=5mg氯黴素。
氯黴素一般用無菌水配置成溶液使用。一般來說不用過濾。你自己想嚴格的話,麻煩點過濾一下也無所謂。
如果你想加入1mL氯黴素母液到培養基內,使其達到目的濃度的 話, 那你需要配置氯黴素水溶液的濃度是 5mg/1mL=5000ppm。
同理你可以考慮配置50000ppm的母液1mL,即精確稱取0.05g氯黴素粉末,溶於1mL無菌水。每次加入0.1mL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