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苯氧乙酸的制備思考題
1、苯酚羥基的鄰、對位更為活潑,直接反應易生產羥基苯乙酸等非目標產物。鹼性條件,對反應物脫去氯化氫產生醚鍵有利。
2、(樓主應該把制備過程介紹詳細一點,現在只能根據推測可能是)通過萃取除去尚未反應的苯酚。
2. 工業上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合成路線。
苯=>HNO3(c)+H2SO4(c)+加熱
=>硝基苯=>Zn+HCl
=>苯胺=>Fe+Cl2+CCl4
=>2,4-二氯苯胺=>(1)HCl+NaNO2 (2)濃氫氧化鈉溶液
=>T.M.
3. 怎樣合成苯氧乙酸
苯氧乙酸制備方法:由苯酚與一氯乙酸在鹼性溶液中進行縮合,然後酸化即製得苯氧乙酸。
一氯乙酸制備方法:一種製取一氯乙酸的工藝,其工藝步驟為:(1)配比好醋酸和硫磺,在90~100℃的溫度下通入氯氣;(2)將所得的乙醯氯氣體引出、冷凝器後呈液態由冷醋酸吸收備用;(3)將步驟1和步驟2產生的液料比例配置,並預熱;(4)在高位將步驟3配置好的液料連續放入氯化反應塔內,並同時通入氯氣,其中生成的氯代乙醯氯和乙醯氯氣體經冷凝後被回收,並循環生成一氯乙酸粗品。具有氯化反應速度快,液態混合,適合於塔式連續氫化反應操作;製取利用現成生產設備和條件,方法簡單方便等優點。
4. 苯乙酸怎麼製取有什麼用
用甲苯為原料,c6H5CH3+Br2=C6H5CH3Br+HBr條件光照,然後C6H5CH2Br+NAOH=C6H5CH2OH+NABR條件是水溶液加熱。再和氧氣氧化成C6H5CHO再氧化成C6H5COOH.製取一些物質可以倒著推,這樣會很容易,在高中常用這種方法。
5. 苯氧乙酸與高錳酸鉀反應的條件和方程式
苯氧乙酸與高錳酸鉀反應?
不反應的。酸性高錳酸鉀可以用於制備苯氧乙酸的。
【苯氧乙酸可以通過KMnO4 氧化α位羥基化合物的苯基酯來制備。將1.293
g PhOCH2 CH=CHCOOEt加入到100mL 二惡烷、20mLH2 O和3.10g KMnO4 的混合物中,
迴流1hr,生成91mg PhOCH2 COOH和630mg未反應的PhOCH2 CH=CHCOOEt。】
6. 苯氧乙酸的制備
將氯乙酸水溶液緩慢加人配好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使溶液呈中性,備用。在反應釜中加入苯酚和水,邊攪拌邊加入20%氫氧化鈉溶液,全部溶解後,補足計量的水和氫氧化鈉。快速攪拌,緩緩加入上述氯乙酸鈉水溶液,加完後,升溫至75-80℃,並在此溫度下保持3h。反應結束後,分出下層水相並冷卻,有白色鱗片狀結晶析出。過濾,用少量乙醇洗滌,乾燥即得產品。由於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較小,可以在反應介質中加入有機溶劑和相轉移催化劑,以提高反應轉化率。同樣裝置,用苯酚的衍生物代替苯酸可以制備一系列產品,如2,4-二氯對氧乙酸等。
7. 化學實驗操作
選B
苯酚鈉和氯乙酸(ClCH2COOH)發生反應,生成苯氧乙酸。反應的副產物(中和產物)是苯酚。
問題是,以下哪個方法可以最簡單的分離這兩種產物?
A和B都是想利用兩者的溶解度的區別來分液。A用了NaOH,結果會把這兩種產物全轉化成極性較強的鈉鹽,不利於分液;B用NaHCO3(注意:bicarbonate是指HCO3-,即重(音chong2)碳酸根),苯氧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會反應生成苯氧乙酸鈉和CO2;苯酚的酸性弱於碳酸,保持不變——於是苯氧乙酸鈉更易溶於水而苯酚更易溶於有機溶劑,從而可以分液。
C會得到兩者的混合晶體;D雖然也可以,但是比較麻煩——苯酚的沸點182°C,苯氧乙酸的沸點高達285°C,所以蒸餾還是不太好做;E項的水蒸汽蒸餾在蒸這么高沸點的物質的時候也是不好辦
8. 苯氧乙酸合成實驗,反應中為什麼要用濃鹽酸
苯氧乙酸通常以苯酚,氯乙酸為原料合成,在鹼性條件下進行,得到是苯氧乙酸鈉,加鹽酸酸化,苯氧乙酸不溶於水,從而沉澱析出。
9. 哪裡可以搜到苯氧乙酸制備的化工工藝流程圖。
苯氧乙酸,白色針狀結晶。1g產品溶於約75ml水,易溶於乙醇、乙醚、苯、二硫化碳和冰乙酸。熔點98℃。沸點285℃(部分分解)。半數致死量(兔,經口)>200mg/kg。有刺激性。[1]
中文名
苯氧乙酸
外文名
phenoxyacet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