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鹼式滴定管的使用實驗裝置圖

鹼式滴定管的使用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7-26 04:10:15

A. 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到實驗室學習.如圖1在實驗桌上擺有下列儀器:(1)指導教師要求同學們寫出儀器的名稱,

(1)b中漢字寫錯,應復該為容量瓶;d儀器制是酸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有活塞,鹼式滴定管下端有橡膠管,橡膠管內有玻璃球.
故答案為:

儀器編號 b d
名稱
改正的名稱 容量瓶 酸式滴定管
(2)漏斗的下口較細,所以它的用途有①往細口容器中加液體;②組成過濾裝置.
故答案為:①往細口容器中加液體;②組成過濾裝置.
(3)漏斗頸太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從漏斗處泄露,在漏斗頸下加一隻小試管,試管內加滿稀鹽酸後,漏斗被封,多餘的鹽酸流出與大理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B. 100分求一個化學實驗!!

1.D 2.B 3.D 4.C 5.A 6.D 7.BC
1.(2007北京卷)如圖所示,集氣瓶內充滿某混合氣體,置於光亮處,將滴管內的
水擠入集氣瓶後,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集氣瓶氣體是
① CO、O2 ② Cl2、CH4 ③ NO2、O2 ④ 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2007北京卷)用4種溶液進行實驗,下表中「操作及現象」與「溶液」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選項 操作及現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升高至65℃以上,
溶液變澄清。 C6H5ONa溶液
B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變渾濁。 Ca(OH)2溶液
3.(2007四川卷)下列家庭實驗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用熟蘋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麴和水制甜酒釀 D.用雞蛋殼膜和蒸餾水除去澱粉膠體中的食鹽
4.(2007天津卷)為達到預期的實驗目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欲配製質量分數為10%的ZnSO4溶液,將l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B.欲制備F(OH)3膠體,向盛有沸水的燒杯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並長時間煮沸
C.為鑒別KCl、AICl3和MgCl2溶液,分別向三種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D.為減小中和滴定誤差,錐形瓶必須洗凈並烘乾後才能使用
5.(2007年江蘇)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除去鐵粉中混有的少量鋁粉.可加人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後過濾
B.為測定熔融氫氧化鈉的導電性,可在瓷坩堝中熔化氫氧化鈉固體後進行測量
C.制備Fe(OH)3膠體,通常是將Fe(OH)3固體溶於熱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鹽酸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6.(2007年江蘇)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對應的實驗(部分儀器巳省略),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7.(2007年江蘇)某同學按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過程中,銅電極上有H2產生
B.電解初期,主反應方程式為:Cu+H2SO4 CuSO4+H2↑
C.電解一定時間後,石墨電極上有銅析出
D.整個電解過程中,H+的濃度不斷增大
8.(2007年江蘇10分)實驗室常利用甲醛法測定(NH4)2SO4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其反應原理為:
4NH4++6HCHO=3H++6H2O+(CH2)6N4H+ [滴定時,1 mol(CH2)6N4H+與 l mol H+相當],
然後用NaOH標准溶液滴定反應生成的酸,某興趣小組用甲醛法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I 稱取樣品1.500g。
步驟II 將樣品溶解後,完全轉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搖勻。
步驟Ⅲ 移取25.00mL樣品溶液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搖勻、靜置
5 min後,加入1~2滴酚酞試液,用NaOH標准溶液滴定至終點。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復2次。
(1)根據步驟Ⅲ填空:
①鹼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後,直接加入NaOH標准溶液進行滴定,則測得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後,水未倒盡,則滴定時用去NaOH標准溶液的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
A.滴定管內液面的變化 B.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④滴定達到終點時,酚酞指示劑由 色變成 色。
(2)滴定結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標准溶液的濃度為0.1010mol•L-1則該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為
9. (2007年江蘇(12分)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於溶劑、增塑劑、香料、粘合劑及印刷、紡織等工業。乙酸乙酯的實驗室和工業製法常採用如下反應: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乙酸的轉化率,可採取的措施有 、
等。
(2) 若用右圖所示裝置來制備少量的乙酸乙酯,產率往往偏低,
其原因可能為 、
等。
(3)此反應以濃硫酸為催化劑,可能會造成 、 等問題。
(4)目前對該反應的催化劑進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質子酸離子液體可用作此反應的催化劑,
且能重復使用。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質的量混合)

①根據表中數據,下列 (填字母)為該反應的最佳條件。
A.120℃,4h B.80℃,2h C.60℃,4h D.40℃,3h
② 當反應溫度達到120℃時,反應選擇性降低的原因可能為
10.(15分)(2007山東卷) 鐵及鐵的化合物應用廣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劑、印刷電路銅板腐蝕劑和外傷止血劑等。
(1)寫出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銅板的離子方程式 。
(2)若將(1)中的反應設計成原電池,請畫出原電池的裝置圖,標出正、負極,並寫出電極反應式。

正極反應 ,負極反應 。
(3)腐蝕銅板後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濃度均為0.10 mol•L-1,請參照下表給出的數據和葯品,簡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實驗步驟:


氫氧化物開始沉澱時的pH 氫氧化物沉澱完全時的pH
Fe3+
Fe2+
Cu2+ 1.9
7.0
4.7 3.2
9.0
6.7
提供的葯品:Cl2 濃H2SO4 NaOH溶液 CuO Cu
(4)某科研人員發現劣質不銹鋼在酸中腐蝕緩慢,但在某些鹽溶液中腐蝕現象明顯。請從上表提供的葯品中選擇兩種(水可任選),設計最佳實驗,驗證劣質不銹鋼易被腐蝕。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劣質不銹鋼腐蝕的實驗現象: 。
11.(16分) (2007山東卷)下圖所示為常見氣體制備、分離、乾燥和性質驗證的部分儀器裝置(加熱設備及夾持固定裝置均略去),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各題(儀器裝置可任意選用,必要時可重復選擇,a、b為活塞)。

(1)若氣體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氣體,E內放置CuO,選擇裝置獲得純凈乾燥的CO,並驗證其還原性及氧化產物,所選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填代號)。能驗證CO氧化產物的現象是 。
(2)停止CO和CO2混合氣體的通入,E內放置Na2O2,按A→E→D→B→H裝置順序製取純凈乾燥的O2,並用O2氧化乙醇。此時,活塞a應 ,活塞b應 ,需要加熱的儀器裝置有 (填代號),m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氣體入口改通空氣,分液漏斗內改加濃氨水,圓底燒瓶內改加NaOH固體,E內放置鉑銠合金網,按A→G→E→D裝置順序製取乾燥的氨氣,並驗證氨的某些性質。
①裝置A中能產生氨氣的原因有 。
②實驗中觀察到E內有紅棕色氣體出現,證明氨氣具有 性。
12.(8分)(2007山東卷)工業上對海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電解飽和食鹽水常用離子膜電解槽和隔膜電解槽。離子膜和隔膜均允許通過的分子或離子是 。電解槽中的陽極材料為 。
(2)本工藝流程中先後製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Br2、
Mg(OH)2、CaSO4的順序制備? ,原因是 。
(3)溴單質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四氯化碳與水不互溶,故可用於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藝中卻不用四氯化碳,原因是 。
13.(2007天津卷)(19分)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業上用於橡膠的硫化。為在實驗室合成S2C12,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查閱了有關資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 將乾燥的氯氣在110℃ ~ 140℃與硫反應,即可得S2C12粗品。
② 有關物質的部分性質如下表:
物質 熔點/℃ 沸點/℃ 化學性質
S 112.8 444.6 略
S2C12 -77 137 遇水生成HCl、SO2、S;
300℃以上完全分解;
S2C12 + C12 2SCl2

設計實驗裝置圖如下:

⑴.上圖中氣體發生和尾氣處理裝置不夠完善,請你提出改進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改進後的正確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⑵.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C、D中的試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儀器A、B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⑸.如果在加熱E時溫度過高,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F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S2C1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雜質是(填寫兩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提高S2C12的純度,關鍵的操作是控制好溫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07四川卷)在實驗室墮可用下圖所示裝置製取氯酸鉀、次氯酸鈉和探究氯水的性質。

圖中: ① 為氯氣發生裝置;②的試管里盛有15mL30%KOH 溶液.並置於水浴中; ③ 的試管里盛有15mL 8 % NaOH 溶液.並置於冰水浴中; ④ 的試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試液; ⑤ 為尾氣吸收裝置。
請填寫下列空白:
( l )製取氯氣時,在燒瓶里加人一定量的二氧化錳.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坡寫儀器名稱)向燒瓶中加人適量的濃鹽酸。實驗時為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可在① 與② 之間安裝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下列編號字母)的凈化裝置。
A.鹼石灰 B.飽和食鹽水 C.濃硫酸 D.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 2 )比較製取氯酸鉀和次氯酸鈉的條件.二者的差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完畢經冷卻後,② 的試管中有大量晶體析出。右圖中符合該
晶體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編號字母);從②的試管中分離出該晶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實驗操作名稱)
(3)本實驗中製取次氯酸鈉的離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可觀察到④的試管里溶液的顏色發生了如下變化,請填寫下表中的空白:
實驗現象 原因
溶液最初從紫色逐漸變為____色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使石蕊變色
隨後溶液逐漸變為無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後溶液從無色逐漸變為____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5分)在室溫和大氣壓強下,用圖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測得a g含CaC290%的樣品與水完全反應產生的
氣體體積為 b L。現欲在相同條件下,測定某
電石試樣中CaC2的質量分數,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CaC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① 。
⑵若反應剛結束時,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圖所示,
這時不能立即取出導氣管,理由是② 。
⑶本實驗中測量氣體體積時應注意到的事項有 ③ 。
⑷如果電石試樣質量為 c g。測得氣體體積為d L,則電石試樣中CaC2的質量分數計算式
W(CaC2)= ④ 。(雜質所生成的氣體體積忽略不計)。
16.(2007福建卷)(15分)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焦炭後,流出氣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還有CO2和水蒸氣等。請用下圖中提供的儀器,選擇必要的試劑,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上述混合氣體中有CO和H2。(加熱裝置和導管等在圖中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⑴ 盛濃硫酸的裝置的用途是 ;
盛NaOH溶液的裝置的用途是 。
⑵ 儀器B中需加入試劑的名稱(或化學式)是: ,
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⑶ 儀器C中加試劑的名稱(或化學式)是 ,
其目的是 。
⑷ 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用字母表示介面的連接順序:
g-ab 。
⑸ 能證明混合氣中含有CO的實驗依據是 。
能證明混合氣中含H2的實驗依據是 。
17.(2007北京卷)(13分)短周期元素的單質X、Y、Z在通常狀況下均為氣態,並有下列轉化關系(反應條件略去):

已知: a.常見雙原子單質分子中,X分子含共價鍵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個電子,乙分子含有18個電子。
(1)X的電子式是 。
(2)實驗室可用下圖所示裝置(缺少收集裝置,夾持固定裝置略去)制備並收集甲。

①在圖中方框內繪出用燒瓶收集甲的儀器裝置簡圖。
②試管中的試劑是(填寫化學式) 。
③燒杯中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其原因是(用電離方程式表示)

(3)磷在Z中燃燒可生成兩種產物,其中一種產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不全是8電子結構,丁的化學式是 。
(4)n mol丁與n mol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該化合物蒸氣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氫氣的174倍,其化學式是 。
18.(2007北京卷)(17分)
某課外小組對一些金屬單質和化合物的性質進行研究。
(1)下表為「鋁與氯化銅溶液反應」實驗報告的一部分: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將打磨過的鋁片(過量)放入一定濃度的CuCl2溶液中。 產生氣泡,析出疏鬆的紅色固體,溶液逐漸變為無色。
反應結束後分離出溶液備用

紅色固體用蒸餾水洗滌後,置於潮濕空氣中。 一段時間後固體由紅色變為綠色[視其主要成分為Cu2(OH)2CO3]
按反應類型寫出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各一個(是離子反應的只寫離子方程式)
置換反應 ;
化合反應 。
(2)用石墨作電極,電解上述實驗分離出的溶液,兩極產生氣泡。持續電解,在陰極附近的溶液中還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解釋此現象的離子方程式是 。
(3)工業上可用鋁與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反應來。
① 用鋁與軟錳礦冶煉錳的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

② MnO2在H2O2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若將適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產生Mn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8.(10分)(1)①偏高②無影響③B④無 粉紅(或淺紅)(2)18.85%
9.(12分)(1)增大乙醇的濃度 移去生成物
(2)原料來不及反應就被蒸出 溫度過高,發生了副反應 冷凝效果不好,部分產物揮發了(任填兩種)
(3)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液(或造成環境污染) 部分原料炭化 催化劑重復使用困難 催化效果不理想(任填兩種)
(4) C 乙醇脫水生成了乙醚
10.(1)2Fe3++Cu=2Fe2++Cu2+
(2)裝置圖

正極反應:Fe3++e-=Fe2+(或2Fe3++2e-=2Fe2+)
負極反應:Cu=Cu2++2e-(或Cu-2e-=Cu2+)
(3)①通入足量氯氣將Fe2+氧化成Fe3+;②加入CuO調節溶液的pH至3.2~4.7;
③過濾[除去Fe(OH)3]
(4)CuO+H2SO4=CuSO4+H2O
CuSO4+Fe=FeSO4+Cu,不銹鋼表面有紫紅色物質生成。
11.(1)ACBECF;AB之間的C裝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間的C裝置中溶液變混濁。
(2)關閉;打開;k;m;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氫氧化鈉溶於水放出大量熱,溫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減小而放出;氫氧化鈉吸水,促使氨放出;氫氧化鈉電離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濃度,促使氨水電離平衡左移,導致氨氣放出。 還原。
12.(1)陽離子(或Na+);鈦(或石墨)
(2)否。如果先沉澱Mg(OH)2,則沉澱中會夾雜有CaSO4沉澱,產品不純。
(3)四氯化碳萃取法工藝復雜、設備投資大;經濟效益低、環境污染嚴重。
13.(19分)⑴.用導管將A的上口和B相連(或將A換成恆壓滴液漏斗)(1分)
在G和H之間增加乾燥裝置 (2分)
⑵.MnO2 + 4 H+ +2 C1- == Mn2+ + C12 ↑+ 2H2O
2 S + C12 S2C12 ⑶.飽和食鹽水(或水) 濃硫酸
⑷.分液漏斗 蒸餾燒瓶 導氣、冷凝 ⑸.產率降低 有固體產生(或其他正確描述)
⑹.SCl2、C12、S(任寫其中兩種即可) 控制濃鹽酸的滴速不要過快
14.( 18 分)( l )分液漏斗 B
( 2 )鹼溶液(或反應物)的濃度不同,反應溫度不同 M 過濾
( 3 ) Cl2 + 2OH-=ClO- + Cl一+H2O
( 4 )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將石蕊氧化為無色物質
黃綠 繼續通入的氯氣溶於水使溶液呈黃綠色
15.(15分) ⑴CaC2+2H2O=Ca(OH)2+C2H2↑
⑵因為裝置內氣體的溫度沒有恢復到室溫,氣體壓強還不等於大氣壓強。
⑶ 待裝置內氣體的溫度恢復到室溫後,調節量筒使其內外液面持平。
⑷ a×d b×c ×90%
16.(15分)(1)除去水蒸氣 除去CO2
(2)氧化銅CuO CuO+H2 Cu+ H2O CuO+CO Cu+CO2
(3)無水硫酸銅(CuSO4) 檢驗CO2
(4)(g-ab)―kj―hi―cd (或dc)―fe―lm
(5)原混合氣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與CuO 反應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6)原混合氣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與CuO 反應生成的H2O使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為藍色
17.(13分)
(1)

(2) ①

②NH4Cl、Ca(OH)2 (合理答案均給分)
③NH3•H2O NH4++OH-(3)PCl5(4)P3N3Cl6
18.(17分) (1) 2Al+6H+===2Al3++3H2↑或2Al+3Cu2+===2Al3++3Cu
2Cu+O2+H2O+CO2===Cu2(OH)2CO3
(2)白色沉澱生成,後沉澱逐漸溶解至消失
Al3++3OH-=== Al(OH)3↓ Al(OH)3+OH-=== AlO2-+2H2O
(3) ①3MnO2+4Al=== 3Mn+2Al2O3
②MnO2+H2O2+2H+=== Mn2++O2↑+2H2O
易考網路:www.ekaonet.com (供稿)

C. 求化學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格式示例 例一定量分析實驗報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為例)
實驗題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准溶液的配製、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鹼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准溶液採用間接配製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准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用台式天平稱取NaOH1g於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准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於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鍾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准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於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後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於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鍾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准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

3.產物粗分:
將接受器中的液體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後,將下層的粗製溴乙烷放入乾燥的小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浸於冰水浴中冷卻,逐滴往瓶中加入濃硫酸,同時振盪,直到溴乙烷變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層分出(約需4mL濃硫酸)。用乾燥的分液漏斗仔細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層,將溴乙烷層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餾瓶中。

接受器中液體為渾濁液。分離後的溴乙烷層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製
配蒸餾裝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熱,蒸餾溴乙烷。收集37-40℃的餾分。收集產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卻。無色液體,樣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樣品重9.8g。
5.計算產率。
理論產量:0.126×109=13.7g
產率:9.8/13.7=71.5% 結果與討論:
(1)溶液中的橙黃色可能為副產物中的溴引起。
(2)最後一步蒸餾溴乙烷時,溫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產量因而偏低,以後實驗應嚴格操作。

例三性質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題目: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
實驗方法和步驟現象解釋和化學反應式

結論:
(1)(2)……
思考題:
(1)(2)……

終讀數
結果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mol·L-1

m樣/g
V樣/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ωH2C2O4
H2C2O4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實驗結果與討論:
(1)(2)(3)……

結論:

例二合成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題目:溴乙烷的合成
實驗目的:1.學習從醇制備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鞏固蒸餾的操作技術和學習分液漏斗的使用。
實驗原理:
主要的副反應:
反應裝置示意圖:
(註:在此畫上合成的裝置圖)
實驗步驟及現象記錄:
實驗步驟現象記錄
1.加料:
將9.0mL水加入100mL圓底燒瓶,在冷卻和不斷振盪下,慢慢地加入19.0mL濃硫酸。冷至室溫後,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後在攪拌下加入13.0g研細的溴化鈉,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熱,燒瓶燙手。
2.裝配裝置,反應:
裝配好蒸餾裝置。為防止產品揮發損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卻,並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剛好浸沒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熱石棉網上的燒瓶,瓶中物質開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狀物質逐漸蒸餾出去,約30分鍾後慢慢加大火焰,直到無油滴蒸出為止。
加熱開始,瓶中出現白霧狀HBr。稍後,瓶中白霧狀HBr增多。瓶中原來不溶的固體逐漸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黃色。

D. 求:高中全部化學試驗圖示

①燒瓶:主要用於溶液之間或液、固之間的反應,可加熱,但需墊石棉網,還可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②燒杯:主要用於液體之間的反應,溶解固體,配製溶液組裝過濾器,可以加熱,但需要墊石棉網。
③錐形瓶:可用於反應容器,例如中和滴定;蒸餾實驗中承接各種餾分,組裝氣體發生裝置,可以加熱,但需墊石網。
④蒸發皿:用於濃縮溶液或去掉結晶水合物中的結晶水。可以直接加熱。
⑤試管:少量物質間的反應容器,組裝簡易氣體發生裝置,收集少量氣體,可直接加熱。
⑥集氣瓶:用於氣體與其它物質的反應,收集氣體。
⑦廣口瓶:用於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⑧量筒: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不能用於反應容器,讀取液體體積時應注意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切。
⑨容量瓶:用於准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或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不能用做溶解的容器。
⑩滴定管:中和滴定的主要儀器,也可用於准確量取液體。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鹼性試劑,鹼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試劑和氧化性試劑。
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用,不能倒置,滴加時尖嘴不能伸入容器內部(個別例外),應在接受容器上口邊緣0.5cm處垂直滴加。
托盤天平:粗略稱量質量用,使用前應先調好零點,使指針指在標尺中間,兩邊托盤放大小相同的紙,若稱取有腐蝕性的葯品時,應放在玻璃容器中稱量,左盤放稱量物,右盤放砝碼。
酒精燈:需加熱的實驗中做熱源。酒精燈中酒精的容量在 1/4~2/3 之間。用外焰加熱,用完後用燈蓋蓋滅
漏斗:向小口容器內傾倒液體,制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極易溶於水的氣體時用於組裝尾氣吸收裝置,組裝過濾裝置。
分液漏斗:滴加液體時需控制滴加速率時用到,組裝氣體發生裝置,分液、萃取。
長頸漏斗:添加液體,組裝氣體發生裝置(用於形成液封)。
溫度計:在需要控制溫度的實驗中用於測量溫度,不能代替玻璃棒。
玻璃棒:攪拌,引流

E. 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到實驗室學習.在實驗桌上擺有如圖1所示儀器:(1)指導教師要求同學們寫出儀器的名稱,

(1)b中漢字寫錯,應該為容量瓶;d儀器是酸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有活塞,鹼式滴定管下端有橡膠管,橡膠管內有玻璃球,
故答案為:

儀器編號 b d
名稱
改正的名稱 容量瓶 酸式滴定管
(2)漏斗的下口較細,所以它的用途有:①往細口容器中加液體;②組成過濾裝置,
故答案為:往細口容器中加液體;組成過濾裝置;
(3)d為酸式滴定管,在使用時必須檢查是否漏水,檢查方法為:關閉活塞,向滴定管中加適量水,用滴定管夾將滴定管固定在鐵架台上,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鍾內不漏水,將活塞旋轉180°,重復上述操作,
故答案為:關閉活塞,向滴定管中加適量水,用滴定管夾將滴定管固定在鐵架台上,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鍾內不漏水,將活塞旋轉180°,重復上述操作;
(4)漏斗頸太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從漏斗處泄露,在漏斗頸下加一隻小試管,試管內加滿稀鹽酸後,漏斗被封,多餘的鹽酸流出與大理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改裝後的裝置圖為:

F. 化學,簡單題,關於酸鹼滴定管

酸鹼都沒關系吧 看著樣子是鹼式滴定管把橡膠和尖嘴拔掉

G. 化學高考常見實驗及其所用器材

高三化學復習 化學實驗知識
【考綱要求】
1.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各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4.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對常見的物質進行檢驗、分離和提純,能根據要求配製溶液。
6.能根據實驗試題要求,做到:
(1) 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
(2) 了解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
(3) 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合理結論;
(4) 繪制和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
7.以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
【知識要點】
一、常用儀器的使用
l.能加熱的儀器
(l)試管 用來盛放少量葯品、常溫或加熱情況下進行少量試劑反應的容器,可用於製取或收集少量氣體。
使用注意事項:①可直接加熱,用試管夾夾在距試管口 1/3處。 ②放在試管內的液體,不加熱時不超過試管容積的l/2,加熱時不超過l/3。 ③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④加熱時試管口不應對著任何人;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2)燒杯 用作配製溶液和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
使用注意事項:①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②溶解物質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能觸及杯壁或杯底。
(3)燒瓶 用於試劑量較大而又有液體物質參加反應的容器,可分為圓底燒瓶、平底燒瓶和蒸餾燒瓶。它們都可用於裝配氣體發生裝置。蒸餾燒瓶用於蒸餾以分離互溶的沸點不同的物質。
使用注意事項:①圓底燒瓶和蒸餾燒瓶可用於加熱,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也可用於其他熱浴(如水浴加熱等)。 ②液體加入量不要超過燒瓶容積的1/2。
(4)蒸發皿 用於蒸發液體或濃縮溶液。
使用注意事項:①可直接加熱,但不能驟冷。 ②盛液量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 ③取、放蒸發皿應使用坩堝鉗。
(5)坩堝 主要用於固體物質的高溫灼燒。
使用注意事項:①把坩堝放在三腳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熱。 ②取、放坩堝時應用坩堝鉗。
(6)酒精燈 化學實驗時常用的加熱熱源。
使用注意事項:①酒精燈的燈芯要平整。 ②添加酒精時,不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酒精不少於l/4。 ③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隻酒精燈。 ⑤用完酒精燈,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 ⑥不要碰倒酒精燈,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濕布撲蓋。
2.分離物質的儀器
(1)漏斗 分普通漏斗、長頸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用於過濾或向小口容器轉移液體。長頸漏斗用於氣體發生裝置中注入液體。分液漏斗用於分離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體,也可用於向反應器中隨時加液。也用於萃取分離。
(2)洗氣瓶 中學一般用廣口瓶、錐形瓶或大試管裝配。洗氣瓶內盛放的液體,用以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氣體雜質。使用時要注意氣體的流向,一般為「長進短出」。
(3)乾燥管 乾燥管內盛放的固體,用以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氣體雜質,也可以使用U型管。
3.計量儀器
(l)托盤天平 用於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稱量,能稱准到0.1g。所附砝碼是天平上稱量時衡定物質質量的標准。
使用注意事項:①稱量前天平要放平穩,游碼放在刻度尺的零處,調節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稱量時把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砝碼要用鑷子夾取,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再加質量小的砝碼。 ③稱量乾燥的固體葯品應放在在紙上稱量。
④易潮解、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必須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 ⑤稱量完畢後,應把砝碼放回砝碼盒中,把游碼移回零處。
(2)量筒 用來量度液體體積,精確度不高。
使用注意事項:①不能加熱和量取熱的液體,不能作反應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釋溶液。②量液時,量簡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簡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體積。
(3)容量瓶 用於准確配製一定體積和一定濃度的溶液。使用前檢查它是否漏水。用玻璃棒引流的方法將溶液轉入容量瓶。
使用注意事項:①只能配製容量瓶上規定容積的溶液。 ②容量瓶的容積是在20℃時標定的,轉移到瓶中的溶液的溫度應在20℃左右。
(4)滴定管 用於准確量取一定體積液體的儀器。帶玻璃活塞的滴定管為酸式滴定管,帶有內裝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為鹼式滴定管。
使用注意事項:①酸式、鹼式滴定管不能混用。 ②25mL、50mL滴定管的估計讀數為±0.01mL。 ③裝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沖洗干凈,並要用待裝的溶液潤洗滴定管。④調整液面時,應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讀數時視線與管內液面的最凹點保持水平。
(5)量氣裝置 可用廣口瓶與量筒組裝而成。如圖所示。排到量筒中水
的體積,即是該溫度、壓強下所產生的氣體的體積。適用於測量難溶於水
的氣體體積。
4.其它儀器
鐵架台(鐵夾、鐵圈) 坩堝鉗 燃燒匙 葯匙 玻璃棒 溫度計 冷凝管 表面皿 集氣瓶 廣口瓶 細口瓶 滴瓶 滴管 水槽 研缽 試管架 三角架 乾燥器
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儀器的洗滌
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內壁上附著的水膜均勻,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Ⅰ普通法:可向容器中加水,選擇合適毛刷,配合去污粉或一般洗滌劑反復洗滌,然後用水沖洗干凈。
Ⅱ特殊法:容器內附有普通法不能洗去的特殊物質,可選用特殊的試劑,利用有機溶劑或化學反應將其洗滌。
2、葯品取用
(1)實驗室里所用的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嚴格遵照有關規定和操作規程,保證安全。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注意節約葯品,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按最少量取用:液體l-2mL,固體只需要蓋滿試管底部。實驗剩餘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人指定的容器內。
(2)固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固體葯品一般用葯匙。往試管里裝入固體粉末時,為避免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葯品的葯匙(或用小紙條折疊成的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然後使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塊狀的葯品可用鑷子夾取。
(3)液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體時可用膠頭滴管吸取。取用較多量液體時可用直接傾注法:取用細口瓶里的葯液時,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後拿起瓶子(標簽應對著手心)瓶、口要緊挨著試管口,使液體緩緩地倒入試管。注意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葯液流下來,腐蝕標簽。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傾注液體時,應用玻璃棒引流。
3、試紙的使用
試紙種類 應用 使用方法 注意
石蕊試紙 檢驗酸鹼性(定性) ①檢驗液體:取一小塊試紙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測液的玻璃棒點在試紙的中部,觀察顏色變化。
②檢驗氣體:一般先用蒸餾水把試紙潤濕,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試紙放到盛有待測氣體的試管口(注意不要接觸),觀察顏色變化。 ①試紙不可伸入溶液中,也不能與管口接觸。
②測溶液pH時,pH試紙不能先潤濕,因為這相當於將原溶液稀釋了。
pH試紙 檢驗酸、鹼性的強弱(定量)
品紅試紙 檢驗SO2等漂白性物質
KI-澱粉試紙 檢驗Cl2等有氧化性物質
4、溶液的配製
(l)配製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
計算:算出所需溶質和水的質量。把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如溶質是液體時,要算出液體的體積。
稱量:用天平稱取固體溶質的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水的體積。
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攪拌使溶質完全溶解.
(2)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計算:算出固體溶質的質量或液體溶質的體積。
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溶質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溶質的體積。
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約為所配溶液體積的1/6),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冷卻到室溫後,將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滌(轉移):用適量蒸餾水將燒杯及玻璃棒洗滌2-3次,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振盪,使溶液混合均勻。
定容:繼續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把容量瓶蓋緊,再振盪搖勻。
5、過濾 過濾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於溶劑的雜質的方法。
過濾時應注意:
①一貼:將濾紙折疊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餾水潤濕,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②二低:濾紙邊緣應略低於漏斗邊緣,加入漏斗中液體的液面應略低於濾紙的邊緣。
③三靠:向漏斗中傾倒液體時,燒杯的夾嘴應與玻璃棒接觸;玻璃棒的底端應和過濾器有三層濾紙處輕輕接觸;漏斗頸的末端應與接受器的內壁相接觸,例如用過濾法除去粗食鹽中少量的泥沙。
6、中和滴定
准備過程 ①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洗滌滴定管及錐形瓶;③用少量標准液潤洗裝標准液的滴定管及用待測液潤洗量取待測液的滴定管;④裝液體、排氣泡、調零點並記錄初始讀數。
滴定過程 姿態:左手控制活塞或小球,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及滴速。
滴速:逐滴滴入,當接近終點時,應一滴一搖。
終點:最後一滴剛好使指示劑顏色發生明顯改變時即為終點。記錄讀數。
7、蒸發和結晶 蒸發是將溶液濃縮、溶劑氣化或溶質以晶體析出的方法。結晶是溶質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結晶的原理是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蒸發減少溶劑或降低溫度使溶解度變小,從而使晶體析出。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防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例如用結晶的方法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8、蒸餾 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
操作時要注意:
①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②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底口下緣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③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l/3。
④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
⑤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例如用分餾的方法進行石油的分餾。
9、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兩種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體分離開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並且溶劑易揮發。
在萃取過程中要注意:
①將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劑依次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過漏斗容積的2/3,塞好塞子進行振盪。
②振盪時右手捏住漏鬥上口的頸部,並用食指根部壓緊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時用手指控制活塞,將漏鬥倒轉過來用力振盪。
③然後將分液漏斗靜置,待液體分層後進行分液,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鬥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
10、升華 升華是指固態物質吸熱後不經過液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利用某些物質具有升華的特性,將這種物質和其它受熱不升華的物質分離開來,例如加熱使碘升華,來分離I2和SiO2的混合物。
11、滲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紙、玻璃紙等),使膠體跟混在其中的分子、離子分離的方法。常用滲析的方法來提純、精製膠體溶液。
三、物質的存放和事故處理
1.試劑保存
化學葯品因見光、受熱、受潮、氧化等可能使其變質,有些因其揮發性或吸水性等改變濃度。故葯品的貯存方法與其化學、物理性質有關。
(1)試劑瓶選用原則:葯品狀態定口徑—— 固體廣口、液體細口
瓶塞取決酸鹼性(注意:盛放液)避光存放棕色瓶
保存方法 原因 物質
廣口瓶或細口瓶 便於取用 溴水、NaCl
瓶塞 用橡皮塞 防腐蝕 不能放HNO3、液Br2
用玻璃塞 防粘 不能放NaOH、Na2CO3、Na2S
塑料瓶 SiO2與HF反應 NH4F、HF
棕色瓶 見光分解 HNO3、氯水、
液封 水封 防氧化、揮發 P4、液Br2
煤油封 防氧化 Na、K
石蠟油封 防氧化 Li
密封 防揮發 HCl、HNO3、NH3.H2O
防氧化 Na2SO3、H2S、Fe2+、
防吸水、CO2 漂白粉、鹼石灰
防吸水 CaC2、CaCl2、P2O5、濃H2SO4
1.空氣中易變質的試劑:這類試劑應隔絕空氣或密封保存,有些試劑的保存還要採取特殊的措施。
被氧化的試劑:亞鐵鹽,活潑金屬單質、白磷、氫硫酸、苯酚、Na2SO3等。
易吸收CO2的試劑:CaO,NaOH, Ca(OH)2,Na2O2等。
易吸濕的試劑:P2O5、CaC2、CaO、NaOH、無水CaCl2、濃H2SO4、無水CuSO4、FeCl3•6H2O等。
易風化的試劑:Na2CO3•10H2O、Na2SO4•10H2O等。
2.見光或受熱易分解的試劑:應用棕色瓶盛放且置於冷、暗處。如氨水,雙氧水,AgNO3、HNO3等。
3.易揮發或升華的試劑:這類試劑應置於冷,暗處密封保存。
易揮發的試劑:濃氨水、濃鹽酸、濃硝酸、液溴、乙酸乙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汽油等。
易升華的試劑:碘、萘等。
4.危險品:這類試劑應分類存放並遠離火源。
易燃試劑:遇明火即可燃燒的有汽油、苯、乙醇、酯類物質等有機溶劑和紅磷、硫、鎂、硝酸纖維等。能自燃的有白磷。
本身不可燃但與可燃物接觸後有危險的試劑有:高錳酸鉀、氯酸鉀、硝酸鉀、過氧化鈉等。
易爆試劑:有硝酸纖維、硝酸銨等。
劇毒試劑:氰化物、汞鹽、黃磷、氯化鋇、硝基苯等。
強腐蝕性試劑:強酸、強鹼、液溴、甲醇、苯酚、氫氟酸、醋酸等。
5.有些試劑不宜長久防置,應隨用隨配。如硫酸亞鐵溶液、氯水、氫硫酸、銀氨溶液等。
2.常見事故的處理
事故 處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 立即用濕布撲蓋
鈉、磷等失火 迅速用砂覆蓋
少量酸(或鹼)滴到桌上 立即用濕布擦凈,再用水沖洗
較多量酸(或鹼)流到桌上 立即用適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後用水沖洗
酸沾到皮膚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試,後用水沖洗,再用NaHCO3稀溶液沖洗
鹼液沾到皮膚上 先用較多水沖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鹼濺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復沖洗,並不斷眨眼
苯酚沾到皮膚上 用酒精擦洗後用水沖洗
白磷沾到皮膚上 用CuSO4溶液洗傷口,後用稀KMnO4溶液濕敷
溴滴到皮膚上 應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無毒有機溶濟洗去,後塗硼酸、凡士林
誤食重金屬鹽 應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應立即撒上硫粉
四、氣體的發生裝置
(1)裝置順序:制氣裝置→凈化裝置→反應或收集裝置→除尾氣裝置
(2)安裝順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順序:裝配儀器→檢驗氣密性→加入葯品
1、氣體發生裝置的類型
(1)設計原則:根據反應原理、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所需條件等因素來選擇反應裝置。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 固體反應物(加熱) 固液反應物(不加熱) 固液反應物(加熱)
裝置
示意圖
主要儀器
典型氣體 O2、NH3、CH4等 H2、CO2、H2S等 Cl2、HCl、CH2=CH2
操作要點 (l)試管口應稍向下傾斜,以防止產生的水蒸氣在管口冷凝後倒流而引起試管破裂。
(2)鐵夾應夾在距試管口 l/3處。
(3)膠塞上的導管伸入試管裡面不能太長,否則會妨礙氣體的導出。 (1)在用簡易裝置時,如用長頸漏斗,漏斗頸的下口應伸入液面以下,否則起不到液封的作用;
(2)加入的液體反應物(如酸)要適當。
(3)塊狀固體與液體的混合物在常溫下反應制備氣體可用啟普發生器制備。 (1)先把固體葯品加入燒瓶,然後加入液體葯品。
(2)要正確使用分液漏斗。
幾種氣體制備的反應原理
1、 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2H2O+O2↑
2、NH3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NH3•H2O NH3↑+H2O
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SO2 Na2SO4+H2SO4(濃)=Na2SO4+SO2↑+H2O
7、NO2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8、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9、C2H2 CaC2+2H2O→Ca(OH)2+CH≡CH↑
10、Cl2 MnO2+4HCl(濃) MnCl2+Cl2↑+2H2O
11、C2H4 C2H5OH CH2=CH2↑+H2O
12、N2 NaNO2+NH4Cl NaCl+N2↑+2H2O
2、收集裝置
選用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據是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由氯氣的物理性質得,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氯氣,因氯氣難溶於飽和食鹽水,也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收集。
(1)設計原則:根據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 排水(液)集氣法 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向下排空氣集氣法
裝 置
示意圖
適用范圍 不溶於水(液)的氣體 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 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
典型氣體 H2、O2、NO、CO、CH4、
CH2=CH2、CH≡CH Cl2、HCl、CO2、SO2、H2S H2、NH3、CH4

3、凈化與乾燥裝置
尾氣吸收處理裝置:有三種:①用倒扣漏斗------極易溶於水的氣體;②玻璃管----能溶於水或溶於溶液的氣體的吸收(如用NaOH溶液吸收Cl2);③點燃法----處理CO。
(1)設計原則:根據凈化葯品的狀態及條件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
類型 液體除雜劑(不加熱) 固體除雜劑(不加熱) 固體除雜劑(加熱)
適用
范圍
裝 置
示意圖

(3)氣體的凈化劑的選擇
選擇氣體吸收劑應根據氣體的性質和雜質的性質而確定,所選用的吸收劑只能吸收氣體中的雜質,而不能與被提純的氣體反應。一般情況下:①易溶於水的氣體雜質可用水來吸收;②酸性雜質可用鹼性物質吸收;③鹼性雜質可用酸性物質吸收;④水分可用乾燥劑來吸收;⑤能與雜質反應生成沉澱(或可溶物)的物質也可作為吸收劑。
(4)氣體乾燥劑的類型及選擇
常用的氣體乾燥劑按酸鹼性可分為三類:
①酸性乾燥劑,如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膠。酸性乾燥劑能夠乾燥顯酸性或中性的氣體,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氣體。
②鹼性乾燥劑,如生石灰、鹼石灰、固體NaOH。鹼性乾燥劑可以用來乾燥顯鹼性或中性的氣體,如NH3、H2、O2、CH4等氣體。
③中性乾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等,可以乾燥中性、酸性、鹼性氣體,如O2、H2、CH4等。
在選用乾燥劑時,顯鹼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酸性乾燥劑,顯酸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鹼性乾燥劑。有還原性的氣體不能選用有氧化性的乾燥劑。能與氣體反應的物質不能選作乾燥劑,如不能用CaCI2來乾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濃 H2SO4乾燥 NH3、H2S、HBr、HI等。
氣體凈化與乾燥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若採用溶液作除雜試劑,則是先除雜後乾燥;若採用加熱除去雜質,則是先乾燥後加熱。
對於有毒、有害的氣體尾氣必須用適當的溶液加以吸收(或點燃),使它們變為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物質。如尾氣Cl2、SO2、Br2(蒸氣)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CO可用點燃法,將它轉化為CO2氣體。
五、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上差異來分離。
混合物的物理分離方法
方法 適用范圍 主要儀器 注意點 實例
固+液 蒸發 易溶固體與液體分開 酒精燈、蒸發皿、玻璃棒 ①不斷攪拌;②最後用余熱加熱;③液體不超過容積2/3 NaCl(H2O)
固+固 結晶 溶解度差別大的溶質分開 NaCl(NaNO3)
升華 能升華固體與不升華物分開 酒精燈 I2(NaCl)
固+液 過濾 易溶物與難溶物分開 漏斗、燒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澱要洗滌;③定量實驗要「無損」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質分離出來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對萃取劑的要求;③使漏斗內外大氣相通;④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從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離互不相溶液體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與飽和Na2CO3溶液
蒸餾 分離沸點不同混合溶液 蒸餾燒瓶、冷凝管、溫度計、牛角管 ①溫度計水銀球位於支管處;②冷凝水從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滲析 分離膠體與混在其中的分子、離子 半透膜 更換蒸餾水 澱粉與NaCl
鹽析 加入某些鹽,使溶質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燒杯 用固體鹽或濃溶液 蛋白質溶液、硬脂酸鈉和甘油
氣+氣 洗氣 易溶氣與難溶氣分開 洗氣瓶 長進短出 CO2(HCl)
液化 沸點不同氣分開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2、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
對物質的分離可一般先用化學方法對物質進行處理,然後再根據混合物的特點用恰當的分離方法(見化學基本操作)進行分離。
用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時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雜質;
②不能損耗或減少被提純物質的質量
③實驗操作要簡便,不能繁雜。用化學方法除去溶液中的雜質時,要使被分離的物質或離子盡可能除凈,需要加入過量的分離試劑,在多步分離過程中,後加的試劑應能夠把前面所加入的無關物質或離子除去。
對於無機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進行分離和提純:
(1)生成沉澱法 (2)生成氣體法 (3)氧化還原法 (4)正鹽和與酸式鹽相互轉化法 (5)利用物質的兩性除去雜質 (6)離子交換法

常見物質除雜方法
序號 原物 所含雜質 除雜質試劑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熱的銅絲網 用固體轉化氣體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氣
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氣
4 CO2 CO 灼熱CuO 用固體轉化氣體
5 CO2 HCI 飽和的NaHCO3 洗氣
6 H2S HCI 飽和的NaHS 洗氣
7 SO2 HCI 飽和的NaHSO3 洗氣
8 CI2 HCI 飽和的食鹽水 洗氣
9 CO2 SO2 飽和的NaHCO3 洗氣
10 炭粉 MnO2 濃鹽酸(需加熱) 過濾
11 MnO2 C -------- 加熱灼燒
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鹽酸) 過濾
13 AI2O3 Fe2O3 NaOH(過量),CO2 過濾
14 Fe2O3 AI2O3 NaOH溶液 過濾
15 AI2O3 SiO2 鹽酸`氨水 過濾
16 SiO2 ZnO HCI溶液 過濾,

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過濾
18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轉化法
19 NaCI溶液 NaHCO3 HCI 加酸轉化法
20 FeCI3溶液 FeCI2 CI2 加氧化劑轉化法
21 FeCI3溶液 CuCI2 Fe 、CI2 過濾
22 FeCI2溶液 FeCI3 Fe 加還原劑轉化法
23 CuO Fe (磁鐵) 吸附
24 Fe(OH)3膠體 FeCI3 蒸餾水 滲析
25 CuS FeS 稀鹽酸 過濾
26 I2晶體 NaCI -------- 加熱升華
27 NaCI晶體 NH4CL -------- 加熱分解
28 KNO3晶體 NaCI 蒸餾水 重結晶.
29 乙烯 SO2、H20 鹼石灰 加固體轉化法
30 乙烷 C2H4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洗氣
31 溴苯 Br2 NaOH稀溶液 分液
32 甲苯 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33 己醛 乙酸 飽和Na2CO3 蒸餾
34 乙醇 水(少量) 新制CaO 蒸餾
35 苯酚 苯 NaOH溶液、CO2 分液
3、物質的鑒別
物質的檢驗通常有鑒定、鑒別和推斷三類,它們的共同點是:依據物質的特殊性質和特徵反應,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准確觀察反應中的明顯現象,如顏色的變化、沉澱的生成和溶解、氣體的產生和氣味、火焰的顏色等,進行判斷、推理。
檢驗類型 鑒別 利用不同物質的性質差異,通過實驗,將它們區別開來。
鑒定 根據物質的特性,通過實驗,檢驗出該物質的成分,確定它是否是這種物質。
推斷 根據已知實驗及現象,分析判斷,確定被檢的是什麼物質,並指出可能存在什麼,不可能存在什麼。

H. 酸鹼中和反應是中學化學一類重要的反應,某學生實驗小組對課本中的兩個酸鹼中和實驗進行了研究.(1)用

(1)①根據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形玻璃攪拌器,故答案為:環形玻璃攪拌器;
②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故答案為: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
③醋酸是弱酸,電離過程吸熱,所以用用醋酸代替上述鹽酸實驗,測得反應前後溫度的變化值會減小,中和熱偏大,數值偏小,故答案為:偏低;
(2)①標准NaOH溶液只能存放在鹼式滴定管中,故答案為:b;
③選擇酚酞,觀察到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鍾不褪色,則達到滴定終點,故答案為:觀察到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鍾不褪色;
④三次滴定消耗的體積為:24.02mL,23.96mL,22.52mL,捨去第3組數據,然後求出1、2組平均消耗V(NaOH)=23.99mL,c(待測)=

V(標准)×c(標准)
V(待測)
=
0.100mol/L×23.99mL
25.00mL
=0.096mol/L,故答案為:0.096mol/L;
⑤A.滴定終點讀數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導致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偏小,所以所測鹽酸濃度偏小,故錯誤;
B.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未用待測液潤洗,待測液的物質的量不變,所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不變,所測鹽酸濃度不變,故B錯誤;
C.滴定到終點讀數時發現滴定管尖嘴處懸掛一滴溶液,所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偏大,所測鹽酸濃度偏大,故C正確;
D.未用標准液潤洗鹼式滴定管,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偏小,所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偏大,所測鹽酸濃度偏大,故D正確;
E.滴定前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後未乾燥,待測液的物質的量不變,所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不變,所測鹽酸濃度不變,故E錯誤;
故選:CD;

I. 化學中各種玻璃儀器的名稱圖片用途,注意事項

化學中各種玻璃儀器有試管、蒸發皿、燒杯、燒瓶、錐形瓶、集氣瓶、廣口瓶、細口瓶、滴瓶、量筒、玻璃棒、洗氣瓶等,其名稱圖片用途、注意事項舉例如下:

1、試管

(1)主要用途:

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收集少量氣體和氣體的驗純。

(1)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可直接加熱,用試管夾夾住距試管口1/3處;試管內盛放的液體不超過容積1/3;加熱前外壁應無水滴;加熱後不能驟冷,以防止試管破裂;加熱時,試管口不應對著任何人。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能用試管加熱熔融NaOH等強鹼性物質。

(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攪拌時避免與器壁接觸。

J. 酸鹼滴定實驗詳細步驟

酸鹼滴定實驗詳細步驟:

1、把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注入事先已用該鹽酸溶液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轉動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並記下准確讀數。

酸鹼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項:

1、搖瓶時,應微動腕關節,使溶液像一個方向做圓周運動,但是勿使瓶口接觸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濺出。

2、滴定時左手不能離開旋塞讓液體自行流下。

3、注意觀察液滴落點周圍溶液顏色變化。開始時應邊搖邊滴,滴定速度可稍快(每秒3~4滴為宜),但是不要形成水流。接近終點時應改為加一滴,搖幾下,最後,毎加半滴,即搖動錐形瓶,直至溶液出現明顯的顏色變化,准確到達終點為止。

4、每次滴定最好從「0.00」ML處開始(或者從0ML附近的某一段開始),這也可以固定使用滴定管的某一段,以減小體積誤差。

閱讀全文

與鹼式滴定管的使用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聲波測厚儀怎麼調 瀏覽:213
330kv75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設計技術規定 瀏覽:100
地上建築物或設備有哪些 瀏覽:951
碗組軸承可以用什麼替換 瀏覽:4
機械下管法有哪些 瀏覽:845
一個方塊里有個Q是什麼閥門 瀏覽:387
下列哪些設備是微信計算機輸入設備 瀏覽:251
小車空調製冷量多少 瀏覽:72
windows設備登錄失敗怎麼辦 瀏覽:458
設鎖氣卸灰裝置的作用 瀏覽:287
位移儀表迴路調試如何計取 瀏覽:127
預作用滅火裝置 瀏覽:34
機械表什麼時間調日期和時間嗎 瀏覽:448
儀表廠如何推廣 瀏覽:83
打自攻釘電動工具 瀏覽:416
小區暖氣閥門上熱量表 瀏覽:391
個人墊付設備配件報銷怎麼做賬 瀏覽:259
正泰儀器儀表獲得的榮譽有哪些 瀏覽:566
博大電動工具蘭州總代理店 瀏覽:19
怎麼安裝vat閥門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