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製冷系統為什麼要節流裝置
節流的工作原理是製冷工質流過閥門時流動截面突然收縮,流體流速加快,壓力下降,壓力下降的大小取決於流動截面收縮的比例若節流機構向蒸發器的供液量與蒸發負荷相比過大,部分液態製冷劑一起進入壓縮機,引起濕壓縮或沖缸事故。相反若供液量與蒸發器負荷相比太少,則蒸發器部分傳熱面積未能充分發揮其效能,甚至會造成蒸發壓力降低,而且使製冷系統的製冷量降低,製冷系數減小,製冷裝置能耗增大。節流機構流量的調節對製冷裝置節能降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❷ 製冷設備原理
製冷設備是製冷機與使用冷量的設施結合在一起的裝置。設計和建造製冷裝置,是為了有效地使用冷量來冷藏食品或其他物品;在低溫下進行產品的性能試驗和科學研究試驗;在工業生產中實現某些冷卻過程,或者進行空氣調節。物品在冷卻或凍結時要放出一定的熱量,製冷裝置的圍護結構在使用時也會傳入一定的熱量。因此為保持製冷裝置中的低溫條件,就必須裝設製冷機,以便連續不斷地移去這些熱量,或者利用冰的熔化或乾冰的升華吸收這些熱量。製冷設備的冷卻方式有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兩種。直接冷卻是將製冷機的蒸發器裝設在製冷裝置的箱體或建築物內,利用製冷劑的蒸發直接冷卻其中的空氣,靠冷空氣冷卻需要冷卻的物體。這種冷卻方式的優點是冷卻速度快,傳熱溫差小,系統比較簡單,因而得到普遍應用。間接冷卻是靠製冷機蒸發器中製冷劑的蒸發,從而使載冷劑(例如鹽水)冷卻,再將載冷劑輸入製冷裝置的箱體或建築物內,通過換熱器冷卻其中的空氣。這種冷卻方式冷卻速度慢,總傳熱溫差大,系統也較復雜,故只用於較少的場合,如鹽水製冰和溫度要求恆定的冷庫等。[1]
按照冷卻目的和冷量利用方式的不同,製冷裝置大體可分為冷藏用製冷裝置、試驗用製冷裝置、生產用製冷裝置和空調用製冷裝置四類。
冷藏用製冷裝置主要用於在低溫條件下貯藏或運輸食品和其他貨品,包括各種冰箱、冷庫、冷藏車、冷藏船和冷藏集裝箱等。
❸ 汽車空調製冷循環的四個過程。(指出各過程製冷劑狀態、溫度、壓力的變化)
汽車空調的製冷過程
汽車空調和其它空調製冷都一樣。把溫度通過人為的方式使它下降(或者說把溫度從較高的物體轉移給較低的物體)叫做「人工製冷」,簡稱「製冷」。 蒸汽壓縮循環式製冷(空調)系統都是通過四個過程來完成的。即:節流過程——蒸發過程——壓縮過程——冷凝過程。 節流,通過節流裝置,即節流閥(也稱調節閥或膨脹閥,在汽車空調中通常叫膨脹閥或孔管)。製冷劑的高壓液體經過閥的狹窄通道使其流量和壓力得到節流變小而成為低壓液體進入蒸發器,此時製冷劑的流量和壓力雖然變了,但形態未改變。 蒸發,通過熱交換裝置,即蒸發器。低壓液體在其中與外界(駕駛室)內的熱量進行熱交換(即傳熱,實際為吸熱)而產生沸騰(汽化)現象。從而使空間的溫度不斷得到降低。沸騰(汽化)後產生低壓製冷劑氣體,從而改變了製冷劑的形態,但壓力未改變。 壓縮,通過氣體壓縮裝置,即製冷壓縮機。低壓低溫製冷劑氣體被壓縮機吸入,經過壓縮,變為高壓高溫氣體排出。 冷凝,通過熱交換裝置,即冷凝器(也稱散熱器)。高壓高溫製冷劑氣體在其中將熱量傳遞給外界(實際為放熱)而冷凝(冷卻)成高壓液體,從而又改變了製冷劑的形態,但壓力未改變。 整個製冷過程就是通過這四個裝置形成一個循環系統來完成的,系統用管道將此連接,製冷劑在此系統中如此反復循環,從而不斷使溫度得到降低。 為了使製冷能正常進行,系統在冷凝器通向膨脹閥之間加設了儲液乾燥器(通常稱乾燥過濾器或乾燥瓶)。乾燥和過濾製冷劑中的水份和雜質,並儲存製冷循環所需要的製冷劑。 此外還有一些附屬裝置,如冷凝器用的散熱電子風扇,蒸發器用的鼓風機,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在低壓側蒸發器至壓縮機之間還加設了氣液(油)分離器等。 為了使空調系統能安全自動運行,系統在高低壓側分別設置了壓力控制器(壓力開關);低壓側的蒸發器上設置了溫度控制器(溫度感應器或感測器);整個電氣系統由電腦或控制器控制,實現自動化運行。
❹ 為什麼製冷裝置冷凝器的排熱量近似等於製冷量加上壓縮機軸功率為什麼要加上壓縮機的軸功率
這個說法不是很嚴謹,大致是對的。
從「能量守恆」的角度來說,冷凝器散失的熱量一部分來自於製冷裝置消耗的電力,另一部分來自於蒸發器吸收的熱量。
❺ 汽車空調製冷裝置基本要求
1
汽車空調製冷裝置技術要求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
汽
車空調製冷裝置的型式、結構、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與使用說明書、
包裝、運輸與貯存及質量保證。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隨後所有的
修改單
(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
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 9969.1
工業產品使用說明書
總則
3
型式
汽
車空調製冷裝置型式為非獨立式單蒸發器空調裝置。
4
結構
空調裝置主要由以下各總成組成:
a
)壓縮機總成
b
)冷凝器總成
c
)蒸發器總成
d
)管路總成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空調裝置應符合本標准規定,並按經規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和技術文件製造。
5.2
空調裝置的製冷量、壓縮機驅動功率、空調裝置系統耗電功率
空調裝置的額定製冷量
Q
為
2800W
,
實測製冷量應符合
QC/T 656-2000
中
5.2
規定,
即實測製冷量
應不低於額定製冷量的
93%
,名義工況見表
1
。
壓縮機驅動功率應不大於
2600
W
。
空調裝置系統耗電功率應為
280
W
。
❻ 船舶輔機的一本圖書
《船舶輔機》
《船舶輔機》主要講述海洋干貨船通用輔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性能特點、典型實例、使用管理方法和常見故障分析。內容包括船用泵和空氣壓縮機、甲板機械、船舶製冷和空氣調節裝置、船舶輔鍋爐和海水淡化裝置。 緒論
第一章船用泵概述
第一節泵在船上的功用
第二節泵的分類
第三節泵的性能參數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往復泵
第一節往復泵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第二節泵的正常吸入和排出工作條件
第三節往復泵的空氣室和泵閥
第四節往復泵實例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回轉泵
第一節齒輪泵
第二節螺桿泵
第三節葉片泵
第四節水環泵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離心泵
第一節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第二節離心泵主要部件的結構
第三節離心泵的性能特點
第四節離心泵實例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旋渦泵
第一節旋渦泵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第二節旋渦泵的性能和特點
第三節旋渦泵實例
思考與練習
第六章噴射泵
第一節水射水泵
第二節其他噴射器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船用活塞式空氣壓縮機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空壓機的排量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節空壓機的氣閥及其故障分析
第四節空壓機實例
第五節排氣量調節和啟動釋載裝置
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液壓元件與液壓油
第一節液壓控制閥
第二節液壓泵
第三節液壓馬達
第四節液壓輔助元件
第五節液壓油
思考與練習
第九章液壓舵機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液壓舵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組成
第三節液壓舵機的轉舵機構
第四節液壓舵機的遙控系統
第五節泵控式液壓舵機實例
第六節閥控式液壓舵機實例
思考與練習
第十章錨裝置、系纜機和起貨機
第一節錨裝置概述
第二節錨機實例
第三節系纜機
第四節起貨機
思考與練習
第十一章船舶製冷裝置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蒸汽壓縮式製冷裝置的工作原理
第三節製冷劑、載冷劑和冷凍機油
第四節製冷壓縮機
第五節冷凝器、蒸發器和附件
第六節附屬設備
第七節製冷裝置自動控制及控制元件
第八節船舶製冷裝置實例
思考與練習
第十二章船舶空氣調節裝置
第十三章船用鍋爐裝置
第十四章船舶海水淡水裝置
第十五章船舶防污染裝置
附錄常用液壓圖形符號
❼ 製冷裝置的系統及冷卻方式
1.自然對流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2.強制對流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3.自然對流載冷劑間接冷卻
4.強制對流載冷劑間接冷卻 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自然對流
載冷劑間接冷卻 ←↖強制對流
自然對流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系統比較簡單、節能
蒸發器安裝在用冷場合,利用製冷劑的蒸發來直接冷卻用冷場合的空氣,通過空氣再去冷卻被冷卻物體。
整個用冷場合的空氣流動是由於蒸發器周圍的空氣被冷卻以至於溫度降低、密度變大後引起的。
強制對流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與前面的不同之處在於:用冷場合的空氣通過風機的作用強制流過蒸發器,並在用冷場合內循環流動。
優點:換熱系數高,總傳熱溫差小,蒸發器換熱面積小,製冷劑沖注量小,金屬消耗量小,溫度場均勻,冷卻速度快。
缺點:冷卻物品的干損耗;
風機耗能,又將耗能轉變為熱量增加了蒸發器的負荷。
適用:間冷式冰箱,冷藏汽車,冷藏船,冷庫凍結間等。
在製冷系統規模較大,用冷場合比較分散的情況下,採用製冷劑蒸發冷卻物體,必然會導致如下狀況:
製冷劑循環管路長,製冷劑外泄的可能性增大;
自然對流載冷劑間接冷卻:
優點:減少製冷劑泄露的可能性;
具有一定的蓄冷能力;
溫度調節方便;
缺點:冷損大(傳熱級數多);
泵功耗;系統稍復雜
強制對流載冷劑間接冷卻:
優點:提高了冷卻盤管的傳熱性能,溫度場分布均勻
缺點:冷損大(傳熱級數多);
泵功耗,風機功耗;系統稍復雜
干損耗。 結霜原因及霜的危害:
製冷裝置中蒸發器的外壁面溫度低於0℃,該表面就會接霜。(水蒸氣)
危害:傳熱系數下降,製冷量下降,功耗增加。
統計數據:鋼管,霜層厚度=蒸發器管壁厚度,霜層熱阻比鋼管熱阻大94~443倍(視久積還是新積而定)。
強制對流:如冷風機多用肋片管,接霜時,不但傳熱熱阻增大,而且使空氣流動阻力增大。
除霜的方法及各自優缺點、適用場合:
1.掃霜、水沖霜、
2.製冷劑過熱氣體融霜(熱氣融霜、反循環融霜)、
3.製冷劑過熱氣體和水結合融霜、
4.用電加熱器、蒸汽加熱器或溫水加熱器融霜
(1)掃霜、水沖霜
掃霜:
不停機:不徹底,庫溫影響不是太大,勞動強度大。
停機:較徹底,影響庫溫和生產,強度大。
水沖霜:較簡單。控制水溫25℃。
不停機:影響庫溫不是太大,防止水對冷庫的危害。
停機:影響庫溫和生產
(2)製冷劑過熱氣體融霜和水結合融霜
來自壓縮機的過熱蒸汽通過接霜的蒸發器(相當於冷凝器,製冷劑由氣態變為液態,放熱給蒸發器外表面),使冰霜與蒸發器脫開,然後淋水,可以把霜除掉。
停水後,利用製冷劑過熱蒸汽「烘乾」蒸發器外表面(以免結冰)。
特點:速度快,效果好,操作復雜。
適用:大型及中型製冷裝置,一機多庫。常用在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系統。
(3)電熱融霜
電熱融霜:在蒸發器下面裝電熱器,一般適用單個庫房或小型製冷裝置。
載冷劑系統多採用該形式。
用電加熱器、蒸汽加熱器或溫水加熱器融霜雖然結構簡單,易於實現自動化,但要耗費電能,溫度容易波動。
載冷劑間接冷卻系統的熱鹽水融霜
總結:
電熱融霜與熱氣融霜系統的根本不同點:
1.耗能方式;
2.被融霜的蒸發器內部製冷劑相變情況不同:熱氣融霜的蒸發器內製冷劑是被冷卻,由氣態變為液態,要注意排液或防止壓縮機的液擊。
3.電熱融霜的蒸發器內製冷劑卻是被加熱,由液態變為氣態,要防止回氣壓力、蒸發溫度和庫溫過高。
❽ 冷庫製冷設備的自動控制裝置有哪些功能
冷來庫製冷設備的自動控制是冷庫自運用新技術的具體體現,它通過遙測、遙控按程序進行操作,不但節省了冷庫製冷設備的輔助維護費用,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食品加工的質量,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故障發生。
(1)製冷工藝參數的自動檢測它利用繼電器節流閥、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浮球閥等進行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濕度等的自動檢測。
(2)工藝流程的自動控制它利用高低壓繼電器、電磁閥、製冷壓縮機、氨泵、冷風機、水泵等設備的停開,以及製冷系統中各迴路的工藝自動化流程的程序進行自動控制。
(3)製冷裝置的自動調節它利用液位、壓力、溫度、濕度和時間等控制元件,對庫房的溫度、濕度、容器中的液位、壓力、流量和壓縮機能量進行自動調節。
(4)自動保護控制即利用保護裝置的故障顯示安全報警和斷電停機等功能,對製冷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進行自動保護控制。目前,我國冷庫的自動控制有繼電器元件控制和邏輯元件控制兩種。且邏輯元件控制部分正在逐步增加,以簡化電控線路,提高自動化控制的程度。
❾ 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學會概況
(一) 開展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交流科技信息,提高學科水平,促進自動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推進自動化科技人才的培養;
(二) 開展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民間國際科技交流,發展同國外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團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舉辦各種形式的自動化科技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講座、培訓班、展覽會或展示會等活動,促進國際科技合作;
(三) 促進與港、澳、台的民間自動化科學技術合作和交流;
(四) 組織研究自動化科學技術與產業發展戰略,向政府部門提出咨詢建議;
(五) 組織編輯出版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科技期刊、書籍和論文集;
(六) 開展對自動化科技人員及會員的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作,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經驗;
(七) 接受委託,承擔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科技論證、評估、咨詢、科技成果鑒定、專業技術資格(或職務)評審,科技文獻的編審,標準的制訂;
(八) 發現並推薦人才,表彰、獎勵在科技活動中取得優秀成績的自動化科技工作者和在學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學會工作人員;
(九) 舉辦為會員服務的集體福利事業和活動;
(十) 組織會員參加有益的活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建議和呼聲。 迄今為止,中國自動化學會已召開了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第一、二屆理事長為錢學森院士;第三屆理事長為宋健院士;第四屆理事長為胡啟恆院士;第五屆理事長為胡啟恆院士、楊嘉墀院士;第六屆理事長為楊嘉墀院士、陳翰馥院士、第七屆理事長為陳翰馥院士、戴汝為院士;第八屆理事長為戴汝為院士;第九屆理事長為戴汝為院士、孫優賢院士;第十屆理事長為鄭南寧院士。
縱觀中國自動化學會從籌建到今天的50餘年,我國自動化系統工程研究和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世人所矚目,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工作也得到蓬勃發展。學會的專業領域涉及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和細致,包括了:自動化理論的研究與應用;自動化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自動化裝備與新產品的設計、製造、測試技術;自動化材料與自動化工藝;自動化技術與新產品在電力、冶金、化工、石油、交通、礦山、水利、輕紡、建築、農業、國防等系統及各工業領域中的應用。學會的組織機構也越來越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現有29個省級學會,33個專業委員會,8個工作委員會,會員數量近3萬人。這些機構基本覆蓋了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領域的各個層面。學會的組織成員包括了全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家、專家、教授、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在學術、工程技術領域中有一定造詣的科技工作者、企業家和管理科學家。 機構設置
分支機構 專業委員會序號名稱序號名稱1控制理論專業委員會2遙測遙感遙控專業委員會3儀表與裝置專業委員會4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5應用專業委員會6生物控制論與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7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專業委員會8空間及運動體控制專業委員會9系統模擬專業委員會10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11電氣自動化專業委員會12機器人專業委員會13計算機圖形學及輔助設計專業委員會14經濟與管理系統專業委員會15製造技術專業委員會16農業知識工程專業委員會17工程設計專業委員會18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19技術過程的故障診斷與安全性專業委員會20智能建築與樓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21系統復雜性專業委員會22集成自動化技術專業委員會23過程式控制制專業委員會24平行控制與管理專業委員會25大數據專業委員會26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27綜合智能交通控制專業委員會28智能移動與可穿戴設備專業委員會29粒計算與多尺度分析專業委員會30空間機器人與在軌服務專業委員會31認知計算與系統專業委員會32數據驅動控制、學習與優化33智能分布式能源專委會34國防大數據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 序號名稱1名詞委員會2教育工作委員會3普及工作委員會4青年工作委員會5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6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7智能車工作委員會8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員會下轄分會 號工作單位序號工作單位1北京市自動化學會16浙江省自動化學會2上海市自動化學會17江西省自動化學會3天津市自動化學會18福建省自動化學會4重慶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19四川省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5河北省自動化學會20貴州省自動化學會6河南省自動化學會21雲南省自動化學會7黑龍江省自動化學會22廣東省自動化學會8吉林省自動化學會23廣西壯族自治區自動化學會9遼寧省自動化學會24陝西省自動化學會10山西省自動化學會25成都自動化學會11山東省自動化學會2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動化學會12江蘇省自動化學會27青海省自動化學會(籌)13安徽省自動化學會28內蒙古自治區自動化學會(籌)14湖北省自動化學會29海南省自動化學會(籌)15湖南省自動化學會30寧夏自治區機械工程學會自動化分會 獎勵政策
楊嘉墀科技獎
CAA科學技術獎
CAA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CAA先進集體
CAA優秀學會工作者
CAA五十年傑出貢獻獎
中國自動化企業創新獎
傑出自動化工程師獎
中國自動化小微創業獎
CAA青年女科學家獎
CAA青年科學家獎 學會通訊
自動化學報
信息與控制
機器人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電氣傳動
自動化博覽
計算技術與自動化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❿ 新型冷庫製冷裝置的自動控制包括哪些內容
新型冷庫製冷裝置的自動控制是冷庫運用新技術的具體體現,它通過遙測、遙控按程序進回行操答作,不但節省了人力、電耗,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食品加工的質量,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故障發生。
(1)製冷工藝參數的自動檢測 它利用繼電器節流閥、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浮球閥等進行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濕度等的自動檢測。
(2)工藝流程的自動控制 它利用高低壓繼電器、電磁閥、製冷壓縮機、氨泵、冷風機、水泵等設備的停開,以及製冷系統中各迴路的工藝自動化流程的程序進行自動控制。
(3)製冷裝置的自動調節 它利用液位、壓力、溫度、濕度和時間等控制元件,對庫房的溫度、濕度、容器中的液位、壓力、流量和壓縮機能量進行自動調節。
(4)自動保護控制 即利用保護裝置的故障顯示安全報警和斷電停機等功能,對製冷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進行自動保護控制。
目前,我國冷庫的自動控制有繼電器元件控制和邏輯元件控制兩種。且邏輯元件控制部分正在逐步增加,以簡化電控線路,提高自動化控制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