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液壓卷帶裝置設計

液壓卷帶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07-17 09:09:07

Ⅰ 我想學習設計液壓系統,和液壓元件,有沒有老師傅帶帶我

機電一體化(Mechatronic)亦可稱為機電整合或電子機械.

它的技術基礎是來自機械製造和微電子控制,並配合電腦軟體,因此是整合了機械、電子電路、電機和電腦等相關領域的一種多門的技術,現今已經從機械工程的附屬學科,獨立成為了前沿科學,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機電一體化著重以電子硬體、電腦程式或軟體,對機械進行控制,有別於以往機械工程專科較少觸及電子方面。當中較為人熟悉的機電一體化成品為機器人,其技術亦會應用到工業生產中所使用的機械臂及生產線自動化上。不單在工業生產上,在一般我們常接觸的,如小至體內微血管手術機械臂,大至太空梭、空間站都有應該其技術。現時不少固有的產品亦開始加入自動化控制的元件,如汽車及鐵路。

機電一體化專業主幹課程介紹簡介

1、機械設計基礎

掌握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原理、方法和機械設計的一般規律,具有選用通用機械傳動裝置和初步具有設計簡單機械的能力,具有運用標准、規范、手冊、圖冊和查閱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是機電專業的一門主幹技術基礎課。本課程為學生在今後的工作中解決機械技術問題打下一定的基礎。

2、工程材料及機制基礎

課程學習應達到以下要求:掌握機械加工工藝的基礎知識,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點和應用范圍。熟悉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基本知識。具有確定零件加工方法和制訂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初步能力。具有綜合運用工藝知識,分析零件切削加工與裝配結構工藝性的初步能力。熟悉常用的機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加工工藝與性能之間的關系及變化規律。

3、電子技術

掌握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熟悉半導體、二極體、三極體、場效應管、放大電路、負反饋放大電路、集成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線性與非線性應用、波形發生電路、功率放大電路、數字邏輯基礎、邏輯門電路基本知識及D\A與A\D轉換電路等基本知識。

4、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綜合了計算機控制技術和通訊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通用的自動控制裝置,近來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本門課程作為機電工程技術專業的必修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PLC的硬體和軟體資源及其簡單的系統設計,為學生將來在生產中的具體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5、單片機與介面技術

了解微機組成與結構,熟悉並掌握微機指令系統和匯編程序編制方法。熟悉擴展存儲器、輸入輸出電路AD和DA等、介面電路的使用方法,具有分析、調試匯編程序和簡單系統硬體能力。使學生從應用角度出發,在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單片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基本介面及其介面擴展方法。使學生學習後具有單片機應用系統硬、軟體的初步開發能力。

6、數控機床及編程

了解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掌握典型的機械傳動和控制數控機床運動的插補原理及刀具補償運算。了解數控編程的一般方法,熟悉數控編程指令,能對需要編程的機械零件進行必要的工藝分析和軌跡計算,能對典型的加工零件進行數控編程。

7、伺服系統與機床電氣控制

本課程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必修專業課。讓學生初步了解機床電拖動系統的工作原理,簡單的設計計算方法,提高分析與解讀具體控制系統的能力,為全面掌握機床的控制和工作原理奠定基礎。

8、數控機床故障分析與維修

了解和掌握數控機床常見故障,熟悉引起故障的多種原因。掌握數控機床故障分析所需使用的常用設備儀器和常用手段及數控機床常見故障的維修方法,熟悉典型數控系統參數調整方法。初步掌握判斷已損壞電路的能力。

9、《工程力學》

是機電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為專業設備的機械運動分析和強度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注重理論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以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電工技術》課程

該門課程為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對於電路基礎知識常用電機以及繼電一接觸器控制,電工測量等理論知識掌握,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強調重要內容的合理性和系統性。

11、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課程

工程圖樣被喻為"工程界的語言",它是科技工作者藉以表達和交流技術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術部分的一項重要技術文件。本課程是一門技術基礎課,研究用投影法繪制工程圖樣的理論和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制圖、讀圖的基本技能和空間想像能力。

12、計算機繪圖

計算機繪圖部分,是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新技術,在本課程中應使每個學生對計算機繪圖及其發展的意義的初步的了解,並基本掌握AutoCAD軟體的二維繪圖方法。

13、《液壓氣動技術基礎》

本課程為機電一體化專業人員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是工程技術人員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機類技術人員可獲得必要的液壓傳動基礎知識,熟悉液壓控制閥的特點,對簡單的液壓迴路具有設計能力。對能力培養的要求

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具有設計簡單液壓系統的能力;具有分析典型液壓系統工作原理的能力;具有正確使用液壓控制閥的能力。掌握流體力學基礎知識。掌握流體傳動概念。重點掌握液壓泵及液壓馬達的工作原理重點掌握單向閥、液控單向閥的導通原理掌握常用基本迴路。了解氣動元件。

14、工程檢測技術

《工程檢測技術》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強調動態測試中構成信號流程的基本理論、基本手段和基本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較正確地選用測試裝置和初步掌握進行動態測試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追問:

哥們這對我來說什麼用都沒有... 你能幫忙找個圖紙 論文 之類的嗎

回答:

畢業論文參考:
發展「機電一體化」的思路和對策
主題詞:機電一體化、對策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歷程及其趨勢

自電子技術一問世,電子技術與機械技術的結合就開始了,只是出現了半導體集成電路,尤其是出現了以微處理器為代表的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後,"機電一體化"技術之後有了明顯進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

(一)"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歷程

1.數控機床的問世,寫下了"機電一體化"歷史的第一頁;

2.微電子技術為"機電一體化''帶來勃勃生機;

3.可編程序控制器、"電力電子"等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提供了堅強基礎;

4.激光技術、模糊技術、信息技術等新技術使"機電一體化"躍上新台階.(二)"機電一體化"發展趨勢

1.光機電一體化.一般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是由感測系統、能源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機械結構等部件組成的.因此,引進光學技術,實現光學技術的先天優點是能有效地改進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感測系統、能源(動力)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光機電一體化是機電產品發展的重要趨勢.

2.自律分配系統化——柔性化.未來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控制和執行系統有足夠的「冗餘度」,有較強的「柔性」,能較好地應付突發事件,被設計成「自律分配系統」。在自律分配系統中,各個子系統是相互獨立工作的,子系統為總系統服務,同時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作出不同反應。其特點是子系統可產生本身的信息並附加所給信息,在總的前提下,具體「行動」是可以改變的。這樣,既明顯地增加了系統的適應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統的故障而影響整個系統。

3.全息系統化——智能化。今後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全息」特徵越來越明顯,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這主要收益於模糊技術、信息技術(尤其是軟體及晶元技術)的發展。除此之外,其系統的層次結構,也變簡單的「從上到下」的形勢而為復雜的、有較多冗餘度的雙向聯系。

4.「生物一軟體」化—仿生物系統化。今後的機電一體化裝置對信息的依賴性很大,並且往往在結構上是處於「靜態」時不穩定,但在動態(工作)時卻是穩定的。這有點類似於活的生物:當控制系統(大腦)停止工作時,生物便「亡」,而當控制系統(大腦)工作時,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學研究領域中已發現的一些生物體優良的機構可為機電一體化產品提供新型機體,但如何使這些新型機體具有活的「生命」還有待於深入研究。這一研究領域稱為「生物——軟體」或「生物系統」,而生物的特點是硬 件(肌體)——軟體(大腦)一體,不可分割。看來,機電一體化產品雖然有向生物系統化發展趨,但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

5.微型機電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導體器件製造過程中的蝕刻技術,在實驗室中已製造出亞微米級的機械元件。當將這一成果用於實際產品時,就沒有必要區分機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屆時機械和電子完全可以「融合」,機體、執行機構、感測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體積很小,並組成一種自律元件。這種微型機械學是機電一體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三、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機電一體化產品分系統(整機)和基礎元、部件兩大類。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有:數控機床、機器人、汽車電子化產品、智能化儀器儀表、電子排版印刷系統、CAD/CAM系統等。典型的機電一體化元、部件有:電力電子器件及裝置、可編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電機、感測器、專用集成電路、伺服機構等。這些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技術現狀、發展趨勢、市場前景分析從略。

四、北京發展「機電一體化」而臨的形勢和任務

機電一體化工作主要包括兩個層次:一是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其目的是節能、節材,提高工效,提高產品質量,把傳統工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一步;二是開發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機電產品,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

前者是面上的工作,普及工作;後者是提高工作,深層次工作。

(一)北京「機電一體化」工作面臨的形勢

1.北京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的工作量大而廣,有難度

(1)在700餘家北京市屬工業系統的企業中,有60%以上的企業用微電子技術改造機床設備、工業窯爐、風機電泵、生產過程的任務還未完成需要量的一半。

(2)北京工業系統還有2000餘台機床設備亟需用微電子技術進行改造;在已改造的近6500台機床設備中,大約有15%需進一步改造。

(3)北京工業系統尚有近250座工業爐窯亟需用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改造;且610座已改造過的工業爐窯也很有進一步應用模糊技術進行二次改造的必要。

(4)北京工業系統CAD應用還有較大差距。目前,北京工業品設計,CAD應用率僅17%(而美、日等國已超過85%;國內先進地區也超過了30%);CAD的覆蓋率才達到11%(而全國CAD應用工程領導小組指出,「八五」期間大中型企業要達到35%,中小型骨幹企業要達到15%—20%;到「九五」時,按國務委員宋健的要求,基本上要甩掉繪圖板)。

(5)北京工業系統共有改造價值的各種風機電泵裝機容量50萬千瓦,尚49萬多千瓦用變調速技術進行改造的任務,占總任務量的99.5%左右。

(6)工業是全市能源消耗大戶。1992年,北京工業系統佔全市能耗總量的59.5%。而北京是一個能源嚴重缺乏的城市,1992年北京工業系統萬元產值能耗摺合標煤為2.47噸,比上海的1.57噸高57%,比天津的2.15噸高14%,比先進的工業化國家高近9倍。因此,北京工業系統節能降耗的任務非常重,而電力電子技術是節能降耗的王牌。

2.北京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加速產品更新換代,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呼聲高,有壓力。北京市的工業產品大約有3萬種,每年約開發試制新產品3000種,更新周期很長。由於更新換代速度跟不上市場變化的需要,影響了北京工業產品的競爭能力。

1993年,北京市工業系統生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約837種,在當年生產的產品品種總數中僅佔7.8%左右。其中:機械局系統主要產品約120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不到15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所佔比例僅4%強;儀器儀表總公司系統主要產品35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21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所佔比例為60%;輕工系統主要產品總數為649種,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產品15種,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產品所佔比例約2.3%;汽車工業總公司系統平均每輛汽車的總成本為3.5萬元,每輛汽車平均裝用電子產品的費用約300元,不是總成本的1%;與國外約28%的先進水平相差甚遠;與國內先進水平相差一半左右。

3.北京用機電一體化產品取代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擾民產品的責任重,有意義。在北京工業系統中,能耗、耗水大戶,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還占相當大的比重,且不少地處城區和近郊區。近年來北京的工業結構、產品結構雖然幾經調整,但由於多種原因,成效一直不夠明顯。這裡面固然有上級領導部門的政出多門問題,有企業的「故土難離」「守故業」問題,但不可否認也有優化不出理想的產業,優選不出中意的產品問題。上佳的答案早就擺在了

Ⅱ 液壓卷揚機結構分析

由液壓卷揚機的工作原理可知,卷揚機由下列主要部件組成:①液壓馬達:液壓馬達型式常為軸向柱塞式和徑向柱塞式馬達,輕載卷揚機可採用端面配油的擺線齒輪馬達;②制動器:其結構為液壓常閉多片盤式制動器,彈簧制動液壓松開;③減速器:一般為一級或二級行星輪系;④捲筒和機架:⑤閥塊:閥塊由梭閥、平衡閥及油路塊集成。圖4-1就是此種類型結構卷揚機。

1.自帶減速器的卷揚機

圖4-4所示AF15000型液壓卷揚機是將液壓馬達、制動器和減速器等部件組成一體,稱為卷揚機減速機。減速機外殼與捲筒固定,而液壓馬達外殼與支架固定。不同規格型號的減速機,配以相應捲筒和機架,即組成液壓卷揚機的系列產品。

圖4-4 AF15000型液壓卷揚機

2.具有自由下放功能的卷揚機

具有自由下放功能的液壓卷揚機有兩種型式結構。一種是傳動輸出軸與捲筒之間設一離合器,離合器結構類似制動器,詳見圖4-5ILYJ5系列自由下放卷揚機。離合器也是常閉式,彈簧閉合,液壓分離,由單獨換向閥控制。

圖4-5 ILYJ5系列自由下放卷揚機

圖4-6是具有自由下放速度可調的液壓卷揚機,在捲筒上設有閘帶制動器,通過控制液壓缸中壓力,即可實現重載自由下放過程中的速度調節。

圖4-6 ILYJ5系列自由下放速度可調的卷揚機

另一種具有自由下放功能液壓卷揚機的液壓原理見圖4-7,液壓卷揚機上加一外控油路,來控制制動器和液控單向閥。卷揚機實行自由下放作業時,卷揚機的換向閥處於中位,接通外控油路,使制動器松開、液控單向閥打開,液壓馬達進油口與出油口連通,卷揚機在負載作用下實現自由下放動作。這種卷揚機比採用離合器自由下放的卷揚機結構簡單,液壓岩心鑽機上應用較多。

3.RW300型液壓卷揚機

(1)結構:圖4-8為美國BRADENRW300型卷揚機的結構圖,此卷揚機設計最大提升能力13950kg。

圖4-8中,液壓馬達16固定在液壓馬達座13上,並固定在右側底座12上。液壓馬達主軸通過內輪18的花鍵傳給卷揚機主軸,主軸左端為一軸齒輪,因此液壓馬達輸出軸直接驅動一級中心輪6轉動,一級行星輪25通過滾針軸承24支承在一級行星輪軸26上。一級中心輪通過一級行星輪驅動內齒圈7轉動。

圖4-7 外控自由下放卷揚機的液壓系統圖

第一行星輪系的中心輪通過一級行星輪驅動一級行星架(系桿)1轉動,而該行星輪架通過花鍵與二級中心輪3連接在一起,而二級中心輪通過滑動軸承支承在卷揚機主軸(中心輪6)上。二級中心輪通過二級行星輪驅動內齒圈轉動,通過二級行星輪驅動二級行星架2轉動,而該行星架通過花鍵與三級中心輪4連接在一起,三級行星架5固定不動,三級中心輪通過三級行星輪22驅動內齒圈7轉動。

圖4-8 RW300型卷揚機結構圖

內輪18與外套筒15之間裝有凸輪楔塊17,三者構成一單向離合器。外套筒左端外圓加工成齒槽與摩擦片21內齒相嚙合。摩擦片外齒與液壓馬達座13內齒相嚙合。卷揚機不工作時通過彈簧14,活塞9壓緊摩擦片,使外套筒不能轉動。形成具有雙制動系統的液壓卷揚機。

(2)工作原理:RW300型液壓卷揚機的液壓系統見圖4-9。圖4-10為卷揚機的雙重製動系統結構圖。

圖4-9 制動液壓系統圖

圖4-10 雙重製動系統結構圖

這種卷揚機的特點是在輸入軸與多片摩擦離合器之間又裝一個帶有凸輪楔塊摩擦滾動元件的離合器,使卷揚機不必松開摩擦離合器就可提升。

圖4-10所示為雙重製動系統結構圖,其中凸輪楔塊式定向離合器由內輪5,外套筒2和凸輪楔塊3等組成。內輪內孔為花鍵軸孔與液壓馬達軸配合,外套筒外表面加工成凹槽,與一組帶有凸齒的摩擦片相配合。

工作原理:當主軸逆時針回轉提升外負載時如圖4-11所示,凸輪楔塊被摩擦力矩帶動而滾向間隙寬敞的部分,這時定向離合器處於分離狀態,多片摩擦離合器處於彈簧推力作用壓緊處於嚙合狀態不工作。主軸通過行星輪系帶動捲筒作提升工作。不受凸輪楔塊離合器的影響。

圖4-11 自由轉動狀態

圖4-12 鎖定狀態

提升動作停止時,由於負載的自重會使捲筒反向(順時針)轉動,順時針轉動導致凸輪楔塊收縮,並楔緊與內輪和外套筒之間,使定向離合器進入接合狀態(圖4-12),從而緊緊地將主軸鎖住不動,阻止由負載自重引起的反向轉動。

卷揚機下降負載時,接通油路,當油壓未達到平衡閥開啟壓力時,液壓馬達保持不動,另外當油壓未達到多片摩擦離合器打開壓力時,液壓馬達也保持不動(圖4-12)。只有當油壓升至平衡閥的開啟壓力,同時達到松開多片摩擦離合器壓力時,液壓馬達才能轉動,負載下降。平衡閥的開度決定流量和負載下降速度,增加進入液壓馬達的油量就能夠增強壓力並加大平衡閥的開度,從而提高負載下降速度。降低流量會使壓力降低,平衡閥開度減小,從而降低負載的下降速度。

當操縱閥處於中間位置時,壓力下降,平衡閥關閉,負載運動停止。

(3)輪系傳動比計算:圖4-13為RW300型卷揚機傳動簡圖。設各齒輪齒數z1=15;z2=19;z3=54;z4=26;z5=20;z6=66;z7=20;z8=23。試求主軸轉速n1與捲筒轉速n6的傳動比。

解:首先劃分輪系,此輪系有兩個周轉輪系,一個定軸輪系。中心輪1、行星輪2、內齒圈3與系桿H1組成一級行星輪系;中心輪4、行星輪5、內齒圈6與系桿H2組成二級行星輪系;中心輪7、行星輪8、內齒圈6與系桿H3(系桿為固定件)組成定軸輪系。

圖4-13 RW300型卷揚機傳動簡圖

從傳動簡圖4-13中可知:n3=n6;n4=nH1;n7=nH2

寫出各輪系傳動比,並代入數值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由式a得 n1=-3.6n6+4.6nH1

由式b得 nH1=-2.54n6+3.54nH2

由式c得 nH2=-3.3n6

上述三式整理後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即捲筒與主軸旋轉方向相反,傳動比i16=69

Ⅲ 幫忙做一個簡易液壓系統的設計

兩個換向閥,節流閥調節同步運動,液壓鎖定位。卸料時一側油缸多升10餘毫米就可以標準的卷板機,兩個油缸頂輥子兩端

Ⅳ 液壓系統數據採集裝置的設計

液壓系統具有功率大、響應快及精度高等特點,已經廣泛應用於冶金和製造領域。但其故障又具有隱蔽性、多樣性、不確定性及因果關系復雜等特點,故障出現後不易查找原因,而且故障發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通常,液壓系統只能靠定期檢查和維護來排除故障,這種方法有一定的滯後性。因此需要實時監測液壓系統的狀態數據並及時分析以減少故障率,確保工程機械正常、連續運行。傳統單片機已廣泛應用於數據採集和處理中,雖然其價格便宜、易於開發,但是在存儲空間和網路傳輸方面往往難以滿足工程上的要求。因此,筆者針對液壓系統採用了基於ARM 的數據智能採集終端。

採集終端通過分布在液壓系統各處的感測器對油壓、流量和溫度3 類信號進行採集,並將採集到的信號進行濾波、放大,然後模數轉換,數據經過分析後進行統一的編排與壓縮,最後通過通信模塊進行傳輸,將數據傳輸到本地監控中心做進一步故障診斷。

1 硬體總體結構

智能數據採集終端系統採用三星的ARMS3C2440 為主控晶元、GTM900-C GPRS 為通信模塊。整個硬體系統分為3 部分: 主控模塊、數據採集模塊和通信模塊,具體結構如圖1 所示。

終端的主控模塊包括控制晶元電路、存儲電路、電源電路以及串口和JTAG 介面電路; 數據採集模塊包括感測器電路、信號調理電路以及8 路A/D轉換電路; 通信模塊包括GPRS 晶元以及外圍電路。其中ARM 與GPRS 之間的通信是通過RS-232 匯流排完成。

Ⅳ 如何做液壓卷揚機設計

液壓卷揚機,又稱為液壓絞車,通常由液壓馬達提供動力,齒輪箱傳遞動力,控制閥組控制動作,通過滾筒收/放鋼絲繩鎖來實現卷揚動作,通過壓繩器或排繩器保證滾筒收/放鋼絲繩鎖長度的精確性及收/放鋼絲繩鎖的可重復性,通過安裝支架固定液壓馬達、齒輪箱、捲筒等裝置。有的液壓卷揚機並未帶支架,直接由液壓馬達,控制閥組,滾筒,末端支承軸等組成,這些配置都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或使用場地限制進行選配的。


那液壓卷揚機又是如何設計的呢?設計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液壓卷揚機的設計。

液壓卷揚機設計,首先需要用戶提供幾個參數:鋼絲繩鎖負荷F、鋼絲繩鎖速度V;而設計第一步,就是暫時確定一個捲筒直徑R,直徑R過大,會要求液壓馬達、齒輪箱傳遞的扭矩T1過大,而直徑R過小,會要求液壓馬達、齒輪箱傳遞的轉速r1過大,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確定好捲筒直徑R後,根據鋼絲繩鎖負荷F及捲筒直徑R,來計算捲筒的扭矩T,液壓馬達、齒輪箱傳遞的最大轉矩T1要大於捲筒的轉矩T;根據鋼絲繩鎖速度V及捲筒直徑R,來計算捲筒的轉速r,液壓馬達、齒輪箱傳遞的最大轉速r1要大於捲筒的轉速r。


根據鋼絲繩鎖負荷F、鋼絲繩鎖速度V,來計算液壓馬達、齒輪箱傳遞的最小功率P,選定液壓馬達功率P1要大於P,再綜合考慮來選定液壓馬達的其他參數及齒輪箱的減速比i及型號。當然,其中要注意一些效率。


再根據力學計算,確定捲筒寬度、厚度、中間輻板尺寸及位置、鋼絲繩鎖凹槽尺寸及數量、兩端軸直徑及長度等尺寸,捲筒兩端軸承尺寸、型號,然後根據動作設計液壓馬達的控制閥組,到這里,液壓卷揚機的設計參數就都有了,液壓馬達型號、齒輪箱型號、捲筒結構、軸承型號等也都確定好了,根據這些,通過力學計算設計支架,確定支架的各部位所用型鋼型號,各部位結構,各安裝位置尺寸等等。最後將選好型的液壓馬達、齒輪箱、軸承及設計好的捲筒、支架裝配到一起,看是否有干涉的地方,如果沒有干涉,那麼設計完成。這個設計方案只是個大概的設計流程,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好的了解液壓卷揚機是如何設計的。

Ⅵ 液壓升降機電氣控制原理圖設計,幫忙,謝謝

1、卷揚機構(RCS)
(1)卷揚機構(RCS)簡介 RCS卷揚機構是有起重量大,運行平穩,運行速度快和調速范圍寬等特點,在 國內外廣泛應用在大中型塔機上。如圖6—1

1.限位器 2.捲筒 3.減速器 4.底架

5.電機(兩台) 6.L配電箱 7.電阻箱 8.維修裝置底座
該機構由2台完全相同的帶盤式制動器的繞線電動機與減速器(為一級圓柱齒輪+圓弧齒錐齒輪,速比為35.6)相聯接,浮動安裝套在捲筒軸上,帶動鋼絲繩捲筒,通過交流繼電器、交流接觸器等元件組成電氣控制系統,來控制兩台電機,從而實現重物平穩、高速的上升或下落。(2)起升鋼絲繩的維護及保養?

鋼絲繩的安裝維護、保養、潤滑及報廢應按說明書及有關標准執行。
多層卷繞的鋼絲繩一旦無序卷繞,就形成鋼絲繩之間的橫向擠壓,外層鋼絲繩非常容易地將內層鋼絲繩擠壓破股,繼而形成層與層之間的絞結,嚴重時沿捲筒長度方向在某一區域形成多層混擠,完全打亂了排繩順序,甚至有時會造成斷繩事故。所以,塔機上的排繩裝置必須靈活、可靠,排繩輪軸必須保持清潔,每天進行清洗潤滑,使排繩輪移動自如,保證鋼絲繩繞進或繞出滑輪時偏斜角度不能過大,使鋼絲繩在捲筒上排列整齊。
2、變幅機構(DTC)
1). DTC變幅機構簡述(如圖6—2) 變幅機構由單速力矩電動機,軸伸端帶渦流制動器,其尾部裝有直流盤式制動器,通過傳動軸與捲筒內行星減速器相聯接減速器與捲筒通過螺栓緊固相連,帶動捲筒前繩及後繩,通過電氣控制實現變幅小車水平變幅。

1. 捲筒兼減速機殼體 2. 電機的渦流制動器

3. 電機的制動器 4. 手動釋放制動器的手輪
5. 工作狀態使手輪鎖定的螺母M8
6. 調整制動器彈簧壓力的彈簧筒
7. 制動盤的鎖定螺釘銷,穿在制動盤的第三,四孔內
8. 花鍵套 9. 傳動軸
該機構捲筒直徑Φ360mm,捲筒長度分為L=510mm和L=590mm供臂長60m及70m塔機使用,該機構最大牽引力為600kg,捲筒最大輸出轉矩11500N.M。
該機構根據不同的臂長,前後繩長度分別為:

臂長

50m

60m

70m

前繩長

95m

115m

135m

後繩長

65m

70m

80m

(如圖6—3)檢查制動器的間隙量,正常狀態應在0.5~0.8mm,由於長時間工作,使得此間隙值變化,會造成運行過程出現噪音,磨擦片冒煙,磨損太快或造 成制動器線圈燒壞等現象。調整間隙的方法,將制動盤上的鎖定螺釘把出, 轉動制動盤過4個孔後穿上鎖定螺釘,以保證此間隙不變。 制動器的制動力矩的整定是通過調整彈簧的壓縮量來實現的,適當的轉矩能 同時保證重載時不溜車、吸合時不困難。

3、回轉機構(1)回轉機構簡述回轉機構由力矩電機,行星減速器組成(如圖6—4)。采

用電子調壓調速控制系統。通過調節力矩電機定子的電源電壓及渦流電流的大小
實現速度調節。電動機帶風標制動器用以在工作狀態下以防風停放和在非工作狀
態下吊臂按風向自由旋轉,以減小風的阻力,保證塔機安全。

1:力矩電機 2:行星減速器 3:風標制動器 4:回轉齒圈

回轉支承的使用保養。

1). 回轉支承在塔機出廠前,滾道內塗有少量2號鋰基潤滑油。啟用時,用戶
應根據不同的工作條件,重新充滿新的潤滑脂。
2). 一般工作條件下,球式回轉支承每運轉100小時潤滑一次,滾柱式回轉支
承每運轉50小時潤滑一次。在熱帶、溫度高、灰塵多、溫度變化大的地區及
連續運轉的情況下,應每周潤滑一次。機器長期停止運轉的前後也必須加足
新的潤滑脂。每次潤滑必須將滾道內注滿潤滑脂,直至從密封處滲出為止。
注潤滑脂時要慢慢轉動回轉,使潤滑脂填充均勻。
3). 齒面應每工作10天清除雜物一次,並塗以潤滑脂。潤滑脂可按下表選擇:

支承結構

工作條件

潤滑部位

潤滑脂種類

名稱

稠度等級

塑料隔離塊
膠圈密封

低溫、常溫
潮濕-40℃~+60℃

滾道

極壓鋰基脂

1~2#

齒輪

石墨鈣基脂

ZG-S

金屬隔離塊
迷宮式密封

高溫、潮濕
40℃~140℃

滾道

極壓鋰基脂

1~2#

M0S2復合基脂

2#

齒輪

4號高溫脂

4#

高溫、潮濕
80℃~180℃

滾道

M0S2復合基脂

2#

齒輪

高溫潤滑脂

4#

常溫、耐海水腐蝕
-50℃

滾道

復合鋁基脂

2#

齒輪

鋁基潤滑脂

4#

4). 回轉支承運轉100小時後,應檢查螺栓的預緊力,以後每運轉500小時檢查一次,必須保持足夠的預緊力。一般每7年或工作14000小時之後,要更換螺栓。

5). 使用中注意回轉支承的運轉情況,如果發現噪音、沖擊、功率突然增大,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必要時需拆檢。
6). 使用中防止支承受到強光直接日光暴曬。禁止用水直接沖涮回轉支承,以防止水進入滾道,嚴防較硬的異物接近或進入齒嚙合區。
經常查看密封的完好情況,如果發現密封帶破損應及時更換,如發現脫落應及時復位。
4、RT443行走機構 行走機構主要由4個主動台車組成,每一隻主動台車包括雙速鼠籠電動機,尾部安裝雙作用盤式制動器,軸伸端通過花鍵軸與速比140.2減速器相連,直接與主動車輪嚙合,實現塔機行走運動。 在每一台車上裝有夾軌鉗,供在非工作狀態時錨定塔機之用。四個台車中,只有一個台車內側裝有行程限位開關,用來限制塔機運行范圍。該機構使用電動機型號為YTZE112M-2/4;車輪直徑為Φ365mm;行星減速器速比I=140.2電機尾部安裝雙作用盤式制動器,起動或制動時都有延時作用,以減小塔機在起動或制動過程中的沖擊。電動機和減速器浮動安裝,主動輪軸與減速器輸出軸花鍵聯接,減速器懸掛在台車上,並有緩沖彈簧桿,以降低起動時的沖擊.

主動輪與主動軸是緊配合,聯接簡單,減速器採用漸開線行星齒輪傳動.
該機構可以在直軌上使用,也可在彎軌上行走,但在彎軌運行前將行走速度控制在1檔速度.
行走電動機的制動器為斷電制動,有獨立的電源.當總電源一旦被切斷,制動塊受彈簧推動產生最大制動力矩.大車行走時,將兩磁軛同時通電,制動器受到吸引並緊貼於磁軛上,彈簧壓縮,制動器打開.
大車制動時,一個磁軛斷電,此時塔機行走開始減速,另一個軛鐵繼續通電,待減速5~7秒後速度減到較低時才斷電,制動塊制動,使塔機在慢速下停車。

磁軛間隙調整,請按說明書要求進行。
在塔機行走時要注意:

①電纜捲筒是否穩定地收放電纜,保證電纜不被扭曲、磨損、堆積和拉斷,如果出現堆積或打得太緊要按說明書中的規定調整電纜捲筒的磨擦力矩。
②軌道、軌枕、墊塊等有關變形是否符合標准,以防啃軌或出現其它意外。
5、液壓頂升系統的使用與維修、
ST系列塔式起重機的液壓系統主要由:液壓泵站、頂升油缸、聯接膠管等部分組成。
液壓泵站組成:它主要由油箱、油濾、電動機、油泵、組合換向閥、限壓閥、壓力表組成

基本技術參數:
液壓油 N46抗磨液壓油或40稠化油
油箱容積 130L
電機功率 15KW
安全閥調定壓力 44MPa
頂升最大工作壓力 40MPa
下降最大工作壓力 6.5MPa
平衡閥壓力 2.5MPa
油泵流量 22L/mm
油缸內徑 Φ180mm
活塞桿直徑 Φ125mm
最大頂升力 100t
頂升速度 0.8-0.85mm/min
回程速度 安全范圍內可調
油缸行程 1600mm
高壓膠管 西德標准:40-13-60
H型高壓膠管總成 4m

工作原理

電動機起動後,通過聯軸器驅動油泵,油泵使油液從油箱經過粗油濾,組合換向閥,高壓膠管總成到頂升油缸。油泵與組合換向閥之間調定壓力為44MP,組合換向閥內的頂升溢流閥出廠前調定40Mpa(用戶可根據需要隨便調定),下降溢流閥調定為6.5Mpa,平衡閥調定為2.5Mpa。
組合換向閥處在中間H位置時,P口與T口相連通,油泵輸出的液壓油經組合換向閥直接回油箱,此時液壓系統處於卸荷狀態。
組合換向閥處在圖示左位(提起組合換向閥的手柄時),油泵輸出的液壓油經組合換向閥P→H→高壓膠管總成→雙向液壓鎖,然後進入油缸的無桿腔,同時打開雙向液壓,使油缸的活塞向下運動;油缸有桿腔的液壓油經雙向液壓鎖→高壓膠管總成→組合換閥B→T,流回油箱,頂升油缸頂升工作。頂升速度由油泵的流量確定。
組合換向閥處在圖示右位(壓下組合換向閥的手柄時),油泵輸出的液壓油經組合閥P→B→高壓膠管總成→雙向液壓鎖,然後進入油缸的有桿腔,同時打開雙向液壓鎖,使油缸的活塞向上運動;油缸的無桿腔的液壓油經雙向液壓鎖→高壓膠管總成→→組合換向閥H→T,流回油箱,頂升油缸進行下降工作。下降速度靠調油缸節流閥確定。使用與維護

1). 正確壓接電動機的電源線,使電動機從軸伸方向觀察,使其逆時針方向旋轉(用點動方法檢查電動機的轉向);打開液壓空氣濾清器的蓋子,從液壓空氣濾清器給油箱加滿清潔的、按規定牌號加液壓油;按液壓系統原理圖連接液壓頂升系統管路,並擰緊連接處接頭;試運轉,注意液壓泵站工作是否正常。在開始時油缸可能會出現抖動現象,此時須在油缸的放氣孔將放氣螺絲往左擰,噴出一點油,運行幾次,如果沒有抖動現象了,即可將放氣螺絲向右擰緊;檢查液壓泵站頂升溢流閥的壓力,(出廠前頂升溢流閥調整為40Mpa,工作時一般不需調整。但根據需要也可調至需要的壓,下降溢流閥調定為6.5Mpa),即油缸完全伸出後與油缸完全收回後觀察其壓力。以上工作完成後,可投入正常工作。
2). 第一次加油雖然已經加滿油箱,但開機之後一部分進入油缸,箱內油量減少,所以液壓頂升系統投入運行時,應給油箱內補充液壓油至液位計上限為止;定期檢查液壓油的清潔度,一般情況下,六個月或工作2000小時後檢查一次。也可根據具體情況提前時間。如果仍然是明凈的,就留用,如果是乳狀、凝固和混濁,就要更換新油;為保護油缸的密封圈,應經常擦凈活塞桿上的臟物;工作完了以後,液壓泵站最好用塑料布之類的東西蓋住,以防漏水污染油質及延長其使用壽命。
常見的故障原因及排除

1). 當油缸下降時抖動,震動較大,嚴重時塔身晃動?
原因:由於回油路節流閥調節不當。
排除方法:按說明書規定氣節流閥調整到最佳狀態。如果油缸座的節流口位置與螺紋不同心,則無法調整。
2). 接頭卡套損壞?
原因:由於卡套製造工藝沒有保證。
排除方法:更換新的接頭或焊接。即螺母和直通焊死。(這時接頭不能調整油管方向)。
3). 油缸下降不停、下滑?
原因:由於油缸兩腔排氣不凈;密封不好;液壓油不凈。
排除方法:排凈油缸內的空氣;保證控制活塞與單向閥的密封;經常檢查油的清潔度,保證油箱的密封;液壓泵站中控制閥調整要准確。
注意事項
※液壓頂升系統的高低壓介面不能顛倒;油缸帶載時不允許調整節流閥;調整高壓節流閥要慎重。
※注意:乳化的液壓油決不能使用,易造成泵站的內部配件損壞。
關於我們
塔機電梯維修、變頻器PLC維修、電控櫃設計工程機械維保 塔機電梯配件 二手設備工程機械GPS解鎖 工程機械維保服務 免費幫你診斷設備故障

Ⅶ 如何設計一個自己需要的液壓系統

看看樣本怎麼樣

Ⅷ 液壓卷揚機工作原理

液壓卷揚機結構如圖4-1所示。

圖4-1 液壓卷揚機結構圖

卷揚機是採用軸向柱塞式液壓馬達1驅動主軸8,經行星輪系10減速傳至捲筒9,通過鋼絲繩作提升或下降工作。在捲筒右端裝有制動器,並設有環形液壓缸。從圖中可知彈簧3通過液壓缸活塞4壓緊摩擦片6,由於制動底座是固定的,這時定位盤5被制動,主軸8不能轉動。

在油路設計上液壓馬達與環形液壓缸油路是並聯的。當卷揚機啟動時,同時向液壓馬達和環形液壓缸供壓力油,進入環形液壓缸的壓力油克服彈簧張力使制動器松開,捲筒工作。卷揚機的提升或下降,均由液壓馬達驅動。當油路卸荷時,環形液壓缸的壓力消失,制動器在彈簧的張力作用下,定位盤被制動,捲筒處於剎車狀態。在下放鑽具時,當下放速度過快,超過液壓馬達供油時,由於回油路上平衡閥的限速作用使鑽具以一定速度勻速下降。

Ⅸ 威格士液壓系統的設計

液壓系統是主機的配套部分,設計液壓系統時首先要明確主機對液壓系統提出的要求,具體包括:
1.主機的動作要求,
2.主機的性能要求,
3.液壓系統的工作環境。

使用威格士液壓系統注意事項:
1、液壓泵傳動軸與電動機驅動軸同軸度偏差小於0.1MM,一般採用撓性聯軸節聯結,不允許用V帶直接帶動泵軸轉動,以防泵軸受徑向力過大,影響泵的正常運轉;
2、液壓泵的旋轉方向和進、出油口應按要求安裝;
3、各類液壓泵的吸油高度,一般要小於0.5M。

Ⅹ 我現在在做機械設計,是帶式輸送機液壓卷帶裝置,完全不知道怎麼入手計算,請大神給個詳細思路,謝謝了!

1 測量每秒傳輸速度,2卷繞機構需要時刻計算卷材外緣尺寸這一尺寸是卷繞機主軸轉速的一個函數。外緣越大卷繞速度越低。
需要一邊收集各個數據一邊制定控制方案。

閱讀全文

與液壓卷帶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正給排水管道載入閥門 瀏覽:774
psv工具箱怎麼安裝游戲 瀏覽:175
電梯檢測裝置一般在哪裡 瀏覽:751
南通中華電動工具 瀏覽:333
設備系統如何入賬 瀏覽:676
下料自動校正裝置設計 瀏覽:469
尼爾機械紀元6o戰術刀怎麼獲得 瀏覽:887
溫州地區最大的閥門廠 瀏覽:76
冷庫製冷機電流偏低是什麼原因 瀏覽:985
閥門膜頭是什麼材質 瀏覽:81
踏板車後輪軸承墊片怎麼取下來 瀏覽:213
機床結構示意圖怎麼畫 瀏覽:380
暖氣片閥門兒向左是開向右是開 瀏覽:527
無錫軍青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76
儀表如何隔離 瀏覽:618
對開門冷藏櫃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282
根據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 瀏覽:349
銅與濃硝酸反應實驗裝置 瀏覽:564
滾子軸承兩個軸怎麼接 瀏覽:129
玉器雕刻用什麼機械設備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