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設計規律的實驗裝置圖

設計規律的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7-17 05:40:44

1. (2010鄂州)為了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小李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1

(1)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可以改變紙板B的位置,內使其與容紙板A不在同一平面上,看看紙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線,即可得到結論.
(2)由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可知,將反射光線改為入射光線,光路圖照樣成立,體現了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為:(1)將紙板B繞ON向前(後)轉動,觀察在紙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線;(2)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某實驗小組探究一種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規律.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甲,實驗的主要步驟:①在燒杯中

(1)根據圖甲所示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圖,把滑動變阻器串聯接入電路,電路圖如圖1所示.
(2)由圖丙所示電流表可知,其量程是0~0.6A,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3A,
由圖示電壓表可知,其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其示數為9V,∵I=

U
R
,∴電阻阻值R=
U
I
=
9V
0.3A
=30Ω.
(3)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描出對應點,然後作出圖象,圖象如圖2所示.
(4)由R-t圖象可知,熱敏電阻阻值隨溫度升高為減小.
故答案為:(1)電路圖如圖1所示;(2)30;(3)圖象如圖2所示;(4)電阻大小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 我們在課堂上探究了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小剛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並在下表中記錄了熔化過程

(1)根據描點法作圖,先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上找出對應點,然後作出圖象,如下圖所示.

(2)由圖象及表格中數據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0℃不變,則冰是晶體,且熔點為0℃;
(3)開始2min時,冰還沒有開始熔化;最後2min時,冰已完全熔化成液態水;
由於水的比熱容比冰的大,因此在相同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多,溫度上升的較少;
故答案為:(1)圖象如上圖所示;(2)晶體;0;(3)水的比熱容大於冰的比熱容.

4. 我們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如圖所示為該實驗的裝置圖,實驗時首先利用太陽光測出所使用的凸

(1)方案甲和方案乙在進行探究時只是讓物距在某一位置時,進行探究,太片面,不具有代表性.同時也無法得出結論.
丙和丁讓物距逐漸變化,觀察成像的特點並測量像距的大小,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便可總結出規律性的結論.物距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沒有關系.
故答案為:丙、丁;
(2)由於蠟燭在2倍焦距的時候成等大、倒立的實像,2倍焦距以外成放大的實像,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放大的實像,一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虛像.
故本題答案為:二倍焦距;焦點(或者一倍焦距);
(3)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大於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這一原理製成的;若用一厚紙板擋住A處的燭焰,B出燭焰的光線通過凸透鏡仍然可以成像,所以在光屏上C處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現象.
故答案為:縮小;照相機;C.
(4)充滿水和水池底部的這個美麗的圖案,由於光的折射看起來比實際位置偏高,當把水排掉後.此圖案相對人來說變遠了,如果小明仍然想在原來的位置用此照相機拍到這個圖案清晰的照片,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他應該調整照相機,使鏡頭後縮.
故答案為:後縮.
(5)由圖知,當物距為20cm時,像距也為20cm,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物距等於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像距與物距相等.
所以2f=20cm,則f=10cm.所以A說法錯誤.
f=10cm,2f=20cm,當u=15cm時,物距處於f和2f之間,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B說法錯誤.
當物距u=25cm時,物距大於2倍焦距,所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C說法錯誤.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0cm處移到30cm處的過程中,像距逐漸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漸減小.所以D說法正確.
故選D.

5. 某學生設計了一個驗證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在大線圈Ⅰ中放置一個小線圈Ⅱ,大

根據法拉第電制磁感應定律得,E=N

△B
△t
S,因為大線圈中每個時間段內電流均勻變化,則每個時間段內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不變,則小線圈中每個時間段內感應電流的大小不變.因為多功能電源輸出電流變化的頻率適當增大,則產生的感應電動勢適當增加,感應電流大小適當增加,變化的周期變小.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6. 小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裝置來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

(1)圖中試管較小,如果直接用酒精燈加熱受熱會不均勻,且溫度上升較快,不便於記錄各時刻的溫度值,可以選用乙裝置,使冰在空氣中吸熱自行熔化;
該實驗應選用碎冰塊來進行實驗,這樣受熱均勻,效果較好;
(2)如圖所示,是觀察水沸騰的實驗裝置,除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時間的工具秒錶;
(3)冰在加熱後2min到第6min這段時間雖然不斷的吸熱,溫度卻保持不變,這是冰的熔化過程,持續了4min.加熱至第6min時是液態;
(4)冰熔化需要吸收熱量,雖然未給冰加熱,但周圍溫度高於冰的溫度,所以冰可以吸收到熱量;
燒杯外壁有一層水珠,空氣中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杯凝結成小水滴,屬於液化現象.
故答案為:(1)a;碎冰塊;(2)秒錶;(3)4;液態;(4)需要;液化.

7. 如圖是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選D。因為在光屏上要得到等大的像就說明這個像是實像。而實像都是倒立內的。所示形成倒立、等大容、實像所具備的條件就是u=2f(即物距=兩倍的焦距)。所以,光屏在55cm處。(在科學課堂作業本上,蠟燭的10cm處,凸透鏡在40cm處,所以物距就是30cm。相對應,焦距就是15cm.即往40後數15cm)而當蠟燭移動至30cm處時,u=10,f依然=15.所以便得到u<f。而當u<f時,光屏上看不到像。是呈正立、放大、虛像。所以選D

8. 實驗探究:冰的熔化規律【設計並進行實驗】如圖甲所示,是中考物理理化操作考試中用來探究冰的熔化規律實

【設計並進行實驗】較大的冰塊受熱不均勻,較小的冰塊接觸緊密,受熱均勻;在燒杯的底部墊石棉網,使冰受熱均勻;對冰的加熱方式採用「水浴法」,利用水給試管內的冰加熱,這樣做的好處使冰受熱均勻;為使所測溫度更為准確,實驗過程中宜選用碎冰;
【分析論證得出結論】冰在熔化時要不斷地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實驗拓展】若實驗所用的溫度計為水銀(其沸點為357℃)溫度計,水的沸點為100℃,低於水銀的沸點,因此選擇水銀溫度計可以測量水的沸點;
故答案為:【設計並進行實驗】較大的冰塊受熱不均勻,較小的冰塊接觸緊密,受熱均勻;受熱均勻;
【分析論證得出結論】吸收;不變;
【實驗拓展】能;水的沸點為100℃,低於水銀的沸點,因此選擇水銀溫度計可以測量水的沸點;

9. 朗朗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請你結合該實驗裝置,對實驗中的問題給予完整

(1)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還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後面的蠟燭,便於觀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與物體的位置有何關系和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3)兩只蠟燭大小完全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實驗要求蠟燭1和蠟燭2要完全相同,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這種實驗方法在物理學中稱作等效替代法.
(4)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此時蠟燭B不要點燃,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發現: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5)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6)實驗時用刻度尺測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物像到平面鏡距離關系.
(7)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應採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避免實驗現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所以應採取C操作.
(8)不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不能使蠟燭B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可能是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造成的.
故答案為:(1)較昏暗;(2)透光;確定像的位置;(3)完全相同;像與物;等效替代;(4)相同;垂直;(5)不會;平面鏡成虛像;
(6)刻度尺;比較物像到平面鏡距離關系;(7)C;(8)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閱讀全文

與設計規律的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正給排水管道載入閥門 瀏覽:774
psv工具箱怎麼安裝游戲 瀏覽:175
電梯檢測裝置一般在哪裡 瀏覽:751
南通中華電動工具 瀏覽:333
設備系統如何入賬 瀏覽:676
下料自動校正裝置設計 瀏覽:469
尼爾機械紀元6o戰術刀怎麼獲得 瀏覽:887
溫州地區最大的閥門廠 瀏覽:76
冷庫製冷機電流偏低是什麼原因 瀏覽:985
閥門膜頭是什麼材質 瀏覽:81
踏板車後輪軸承墊片怎麼取下來 瀏覽:213
機床結構示意圖怎麼畫 瀏覽:380
暖氣片閥門兒向左是開向右是開 瀏覽:527
無錫軍青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76
儀表如何隔離 瀏覽:618
對開門冷藏櫃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282
根據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 瀏覽:349
銅與濃硝酸反應實驗裝置 瀏覽:564
滾子軸承兩個軸怎麼接 瀏覽:129
玉器雕刻用什麼機械設備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