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1分)(2)0.680(1分); 1.61(2分)(3)平衡摩擦力過度(1分)
砂和小砂桶的總質量回m不遠小於小答車和砝碼的總質量M(2分)
⑥ 實驗題: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彈簧測力計A掛於固定點P,下端用細線
(1)彈簧測力計讀數,每1N被分成5格,則1格就等於0.2N.圖指針落在3N到4N的第4格處,所以3.8N.
(2)A、實驗通過作出三個力的圖示,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須要知道.故A正確;
B、彈簧測力計是測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確必須在測之前校零.故B正確;
C、拉線方向必須與木板平面平行,這樣才確保力的大小准確性.故C正確;
D、當結點O位置確定時,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也確定,由於重物的重力已確定,兩力大小與方向均一定,因此彈簧測力計B的大小與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變拉力多次實驗.故D錯誤.
故選:D.
(3)當彈簧測力計A超出其量程,則說明彈簧測力計B與重物這兩根細線的力的合力已偏大.又由於掛重物的細線力的方向已確定,所以要麼減小重物的重量,要麼改變測力計B拉細線的方向,或改變彈簧測力計B拉力的大小,從而使測力計A不超出量程.
故答案為:(1)3.8;(2)D;(3)改變彈簧測力計B拉力的大小;減小重物M的質量;
⑦ 某同學用圖示實驗裝置研究電流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與電流方向、磁場方向之間的關系.(1)該同學將觀察到
(1)左手定則的內容:伸開左手,使大拇指與四指方向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讓磁感線穿過掌心,四指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同,大拇指所指的方向為安培力的方向.在第二次實驗中,慈航的方向豎直向上,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根據左手定則,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第三次實驗中,電流方向垂直紙面向里,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根據左手定則,磁場方向豎直向上.
實驗次數 | P中電流方向 | 磁場方向 | P的運動方向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2)金屬棒受到的摩擦力太大,金屬棒與導軌接觸不良,磁場太弱,電流太小等.
⑧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合力的方法彈簧測力計a掛於固定點p下端用細
(1)彈簧測力計讀數,每1N被分成5格,則1格就等於0.2N.圖指針落在3N到4N的第3格處,所以3.6N.
(2)A、彈簧測力計是測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確必須在測之前校零.故A正確;
B、該實驗中不一定需要OB水平,故B錯誤;
C、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分別為兩細線的力的大小,同時畫出細線的方向即為力的方向.雖懸掛重物的細線方向確定,但大小卻不知,所以要測重物重力,故C正確;
D、拉線方向必須與木板平面平行,這樣才確保力的大小准確性,故D正確;
E、該實驗中,改變拉力時,只要物體處於平衡狀態,兩彈簧拉力的合力與M的重力等大反向,因此O點不用每次靜止在同一位置,故E錯誤
故選:ACD
故答案為:(1)3.6;(2)ACD
⑨ 某同學用圖示的裝置做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選用小球a為入射小球,b為被碰小球.設小球a、b的質量分別
(1)驗證碰撞過程的動量守恆,為防止兩個小球碰撞後入射球反彈,入射球的質量與大宇被碰球的質量; (2)要使兩球發生對心正碰,兩小球發生碰撞時,兩球的球心應在同一水平面上,則兩球半徑應相等; (3)小球離開軌道後做平拋運動,它們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相等,設為t, 由圖示可知,B為碰前入射小球落點的位置,A為碰後入射小球的位置,C為碰後被碰小球的位置, 碰撞前a的速度v 1 = ,碰撞後a的速度v 2 = ,碰撞後b的速度v 3 = , 我們需要驗證:m a v 1 =m b v 3 +m a v 2 ,將球的速度表達式代入得:m a OB=m a OA+m b OC; 故答案為大於;等於;m a OB=m a OA+m b OC. |
⑩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彈簧測力計A掛於固定點P,下端用細線掛一個重物
(1)彈簧測力計讀數,每1N被分成10格,則1格就等於0.1N.圖指針落在3N到4N的第8格處,所以3.80N.
(2)A、細線應盡可能長一些,能更加准確的記錄力的方向,故A正確;
B、實驗通過作出三個力的圖示,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須要知道.故B正確;
C、細線AO與BO之間的夾角適當大一點,不一定需要大於90°,故C錯誤;
D、當結點O位置確定時,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也確定,由於重物的重力已確定,兩力大小與方向均一定,因此彈簧測力計B的大小與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變拉力多次實驗.故D錯誤;
本題選不必要的,故選:CD.
(3)A、圖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論值,故A錯誤,B正確;
C、F是力F1和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D、本實驗將細繩都換成橡皮條,同樣能達到實驗目的.故D正確;
故選:BCD
(4)該實驗採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的,
故選:B.
故答案為:①3.80;②CD;③BCD;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