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終傳動裝置的作用
利用能量做有用功,起到傳遞能量、轉換能量形式或者改變能量運作方式的作用。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
② 焦化廠工藝
工藝流程簡介
4.1備煤車間
備煤系統的任務是為焦爐提供合格的原料煤。其范圍是從精煤堆場開始至焦爐煤塔加煤層為止。包括原料煤的配煤、粉碎及輸送等作業。
備煤系統採用配煤倉電子自動配料秤配煤,先配煤後粉碎的工藝方案。備煤系統能力是按年產100萬噸焦炭的搗固焦爐生產能力而配套設計的,上料系統能力均為300t/h,配煤粉碎系統能力均為300 t/h,焦爐精煤用量為145.15t/h。
工藝流程簡述:煉焦用精煤由汽車運入場內,人工卸料。上煤採用不同煤種輪番上煤;上煤時,推土機或裝載機將原料煤推入相應的受煤坑內,受煤坑下的往復式給料機(M80501A-F)將煤給入備1帶式輸送機(A80501), 經備2、3帶式輸送機送到配煤倉將煤卸入各自的配煤倉內儲存。
配煤倉下的電子自動配料秤將各種煤按相應的配合比例進行配合,經除鐵器除鐵後煤進入粉碎廠房內的PCFK1618可逆反擊錘式破碎機進行粉碎,煤被細碎至<3mm佔90%以上,其中<1mm佔50%以上,然後經備4、備5和備6帶式輸送機及可逆配倉帶式輸送機送入煤塔內供焦爐煉焦使用。詳見備煤工藝流程圖。
本系統採用PLC控制與就地操作相結合的控制方式
煉焦、熄焦、地面除塵站
煉焦工段焦爐選用2×72孔ZHJL4350D型寬炭化室、雙聯火道、廢氣循環、下噴、單熱式搗固焦爐,年產干全焦94萬噸;採用煤餅搗固, 側裝高溫干餾,濕法熄焦工藝和地面站除塵系統。
煉焦工段由焦爐、煤塔、間台、端台、爐門修理站、推焦桿及煤槽底板更換站、熄焦設施、煙囪、爐前集塵固定干管、地面站(集塵冷卻器、布袋除塵器、風機、電機、液力偶合器和輸灰系統)及相應配套的焦爐機械組成。
煉焦工段任務是將備煤工段配好的洗精煤,搗固成煤餅送入焦爐炭化室中高溫干餾,生產出焦炭和荒煤氣。焦炭經噴淋冷卻後,經涼焦台送篩貯焦工段;荒煤氣在橋管、集氣管經循環氨水噴灑冷卻後被抽吸至冷鼓工段;焦爐裝煤出焦產生的煙塵經地面除塵系統處理後達標排放。
(1)煉焦工藝
由備煤車間來的洗精煤,由輸煤棧橋運入煤塔,裝煤車行至煤塔下方, 由搖動給料機均勻逐層給料, 用21錘微移動搗固機分層搗實, 然後將搗好的煤餅從機側裝入炭化室。煤餅在950~1050℃的溫度下高溫干餾, 經過~24小時後, 成熟的焦炭被推焦車經攔焦車導焦柵推出落入熄焦車內,焦炭送至熄焦塔用水噴灑熄焦,熄焦後的焦炭由熄焦車送至涼焦台,經補充熄焦、涼焦後,由刮板放焦機放至皮帶送篩焦樓。
干餾過程中產生的荒煤氣經炭化室頂部、上升管、橋管匯入集氣管。在橋管和集氣管處用壓力為~0.3MPa,溫度為~78℃的循環氨水噴灑冷卻,使~700℃的荒煤氣冷卻至84℃左右,再經吸氣彎管和吸氣管抽吸至冷鼓工段。在集氣管內冷凝下來的焦油和氨水經焦油盒、吸氣主管一起至冷鼓工段。
焦爐加熱用回爐煤氣由外管送至焦爐,經煤氣總管、煤氣預熱器、主管、煤氣支管進入各燃燒室,在燃燒室內與經過蓄熱室預熱的空氣混合燃燒,混合後的煤氣、空氣在燃燒室由於部分廢氣循環, 使火焰加長, 使高向加熱更加均勻合理,燃燒煙氣溫度可達~1200℃, 燃燒後的廢氣經跨越孔、立火道、斜道,在蓄熱室與格子磚換熱後經分煙道、總煙道,最後從煙囪排出。
上升氣流的煤氣和空氣與下降氣流的廢氣由液壓交換機帶動,液壓交換傳動裝置定時進行換向。
裝煤過程中產生的含塵煙氣經煙塵收集車燃燒後進入由介面翻板閥組成的除塵干管,並經由連接管道進入地面除塵站進行凈化處理。
焦爐出焦除塵採用乾式出焦除塵地面站凈化方式,即出焦時產生的陣發性煙塵在焦炭熱浮力及風機作用下收入設置在攔焦車上的大型吸氣罩,然後進入集塵干管,送入蓄熱式冷卻器冷卻並分離火花後經脈沖袋式除塵器凈化,排入大氣。除塵器收集的粉塵由鏈式輸送機運至貯灰倉,為防止粉塵二次飛揚,污染環境,對輸灰系統進行封閉,並在各產塵點設集氣罩,接入地面站除塵系統,貯灰倉中的粉塵先經加濕處理後汽車外運。
(2)熄焦工藝
熄焦泵房內設有兩台熄焦泵,一開一備。快速啟閉電磁閥的開啟由紅外遙控探頭自動控制,當裝有紅焦的熄焦車運行至熄焦塔下時,開始噴灑熄焦,整個噴灑過程由時間繼電器控制在90~120秒,保證紅焦熄滅。
濕法熄焦工藝包括熄焦泵房、熄焦塔、熄焦水噴灑管、除塵用捕集裝置、粉焦沉澱池、清水池、粉焦脫水台和電動單軌抓鬥起重機、焦台、刮板放焦機等。
為了保證熄焦塔捕集焦塵的效率,在泵房設有清水沖洗泵,定期對捕集裝置進行沖洗。
熄焦塔高36米,熄焦塔下部設有熄焦水噴灑管,頂部設有一層折流式木結構的捕集裝置,可捕集熄焦時產生的焦粉和水滴,增加其除塵效率,有效的改善了周圍環境。
粉焦沉澱池的長度、寬度和深度使含焦粉的循環水有充分的沉澱時間和沉澱速度。可保證熄焦水循環使用。
為了定時清理粉焦沉澱池內的粉焦,設計選用了容積為0.75m3的電動抓鬥,定時將沉澱池底的粉焦抓到粉焦脫水台上,經脫水後外運。
(3)地面除塵工藝
裝煤除塵:煙氣由煙塵收集車收集並燃燒後,再匯入除塵干管,然後通過除塵地面站除塵管道進入滅火冷卻器降溫後,再經阻火型脈沖除塵器凈化,煙塵由除塵風機抽引,最後達標氣體通過煙囪排入大氣。
除塵系統與裝煤車信號聯鎖,當裝煤車給出裝煤信號時,冷風閥關閉,除塵風機在液力偶合器的作用下高速運轉。裝煤停止後,在液力偶合器的作用下風機低速運轉,同時冷風閥打開,冷風將滅火冷卻器蓄存的熱量帶走,待再次接到裝煤信號後,關閉冷風閥,風機高速運轉,如此循環,含塵氣流經除塵器凈化後由煙囪排入大氣。
在風機低速運轉期間,由預噴塗裝置將收集來的焦粉噴入裝煤除塵器的布袋上,以防止布袋糊死。
出焦除塵:出焦過程中,攔焦車上的焦塵罩與除塵干管連通。焦側爐門框頂部逸散的煙塵、推焦過程中焦餅向熄焦車塌落時以及熄焦車內紅焦與周圍環境中空氣燃燒後產生的大量煙塵、導焦柵頂部逸出的煙塵,在熱浮力和除塵風機的作用下,經混風進入集塵罩,然後進入固定干管,再由除塵風管引入地面站。煙氣先經過滅火式冷卻器,除去大顆粒或著火的焦粉,煙氣降至120℃以下,然後進入阻火型低壓脈沖式布袋除塵器,除塵後煙氣排放濃度<50mg/m3。凈化後的氣體經除塵風機、消音器、煙囪排入大氣。為裝煤和出焦除塵器配套有輸灰系統,輸灰系統為機械輸灰,布袋除塵器及滅火冷卻器收集的粉塵經雙層卸灰閥、刮板輸送機、貯灰倉、加濕攪拌機,並由汽車外運。
除塵地面站系統與攔焦車信號聯鎖,當攔焦車給出推焦信號時, 關閉非常閥,除塵風機高速運轉,進行除塵工作。推焦停止後, 除塵風機低速運轉,達到節能目的。開啟氣動非常閥,滅火式冷卻器降溫,為下一循環作準備。
煤氣凈化車間
本車間包括冷鼓、電捕工段、脫硫工段(含蒸氨)、硫銨工段和粗苯工段。
(1)、冷鼓、電捕工段
冷鼓電捕的主要任務是煤氣的冷凝、冷卻和加壓輸送;焦油、氨水和焦油渣的分離、貯存和輸送;煤氣中焦油霧滴及萘的脫除。
工藝流程:從煉焦工段來的焦油氨水與煤氣的混合物約80℃進入氣液分離器,煤氣與焦油氨水等在此分離。分離出的粗煤氣進入橫管式初冷器,初冷器分上、下兩段,上段用循環水將煤氣冷卻到45℃,然後煤氣進入初冷器下段與製冷水換熱,煤氣被冷卻到22℃,冷卻後的煤氣進入煤氣鼓風機進行加壓後進入電捕焦油器捕集焦油霧滴,加壓後的煤氣送脫硫工段。
初冷器的煤氣冷凝液分別由上段和下段流出,經各自初冷水封槽後進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由冷凝液循環泵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噴淋,如此循環使用,多餘部分由下段冷凝液循環泵抽送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
從氣液分離器分離的焦油氨水與焦油渣去機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後分離成三層,上層為氨水,中層為焦油,下層為焦油渣。分離的氨水至循環氨水槽,然後用循環氨水泵送至煉焦車間冷卻荒煤氣。多餘的氨水去剩餘氨水槽,用剩餘氨水泵送至脫硫工段進行蒸氨。分離的焦油至焦油中間槽貯存,當達到一定液位時,用焦油泵將其送至罐區焦油槽貯存、外售。分離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場摻混煉焦。冷鼓工段中各貯槽尾氣收集後經排風機加壓後送入排氣洗凈塔,用循環水洗滌後排空,洗滌後的循環水送生化處理。
(2)、脫硫工段
包括脫硫及硫磺回收其主要任務是將煤氣中的硫化氫含量脫至100mg/Nm3,並回收硫磺,同時將冷鼓來的剩餘氨水中的氨採用再沸器間接加熱將氨蒸出製得濃氨汽,濃氨汽經氨分縮器及冷凝冷卻器冷卻後製得含氨~10%氨水。氨水作為脫硫溶液系統的補充液。
工藝流程簡述:來自冷鼓工段的煤氣首先進入脫硫塔下部與塔頂噴淋下來的脫硫液逆流接觸洗滌,洗滌後煤氣中H2S含量降至約100mg/Nm3,煤氣經捕霧段除去霧滴後全部送至硫銨工段。
在脫硫塔內發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NH3+H2O=NH4OH (1)
H2S+NH4OH = NH4HS + H2O (2)
NH4OH + HCN = NH4CN + H2O (3)
NH4OH+CO2=NH4HCO3 (4)
NH4HS + NH4HCO3 + (X-1)S= (NH4) 2Sx+ CO2+ H2O (5)
從脫硫塔中吸收了H2S和HCN的脫硫富液至溶液循環槽,用溶液循環泵抽送至再生塔下部與空壓站來的壓縮空氣並流再生,再生後的脫硫貧液返回脫硫塔塔頂循環噴淋脫硫。硫泡沫則由再生塔頂部擴大部分排至硫泡沫槽,由硫泡沫泵送至熔硫釜,生產硫磺外售。
在再生塔內發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NH4HS + 1/2O2 = S↓+ NH4OH (1)
(NH4)2Sx + 1/2O2 = Sx↓+ 2NH4OH (2)
(3)、硫銨工段
本工段的主要任務是用硫酸作吸收劑,脫除煤氣中的氨,生成硫銨並將其乾燥後得到硫銨產品。將煤氣中的氨含量脫至30mg/Nm3。
工藝流程簡述:從脫硫工段來的煤氣經煤氣預熱器後進入硫銨飽和器上段的噴淋室,在此煤氣與循環母液充分接觸,使其中的氨被母液吸收,然後經硫銨飽和器內的除酸器分離酸霧後送至洗脫苯工段。
在硫銨飽和器內發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NH3 + H2SO4 = NH4HSO4 (1)
NH4HSO4 + NH3= (NH4)2SO4 (2)
在飽和器下部的母液,用循環母液泵連續抽出送至上段進行噴灑,吸收煤氣中的氨,並循環攪動母液以改善硫銨的結晶過程。飽和器母液中不斷有硫銨結晶生成,用結晶泵將其連同一部分母液送至結晶槽,排放到離心機內進行離心分離,濾除母液。離心分離出的母液與結晶槽溢流出來的母液一同自流回飽和器。從離心機卸出的硫銨結晶,由螺旋輸送機送至沸騰乾燥器,分別經由送風機送入熱空氣乾燥、冷風機送入的冷空氣冷卻後進入硫銨貯斗,然後由包裝磅秤稱量、包裝送入硫銨倉庫。
沸騰乾燥器所用的熱風,經熱風器加熱後送入。沸騰乾燥器排出的廢氣經旋風除塵器捕集夾帶的細粒硫銨結晶後,由排風機抽送至水浴除塵器進行濕式再除塵,最後排入大氣。
硫銨飽和器噴淋室溢流的母液入滿流槽,將少量的酸、焦油分離,分離酸、焦油後的母液入母液貯槽,由母液噴灑泵加壓後送噴淋室噴淋。
由罐區補充來的濃硫酸由硫酸高位槽自流至滿流槽補入系統中。調節硫銨飽和器內溶液的酸度。
由冷鼓來的剩餘氨水經與從蒸氨塔底來的蒸氨廢水在氨水換熱器中換熱後,加入含NaOH(42%)的鹼液,進入蒸氨塔。蒸氨塔底的氨水部分進入再沸器,在再沸器內與低壓蒸汽間接換熱部分氣化後產生蒸汽, 汽水混合物進入蒸氨塔底部,與塔上部來的剩餘氨水逆流接觸進行精餾。蒸出的氨汽進入氨分縮器,冷凝下來的液體進入蒸氨塔頂作迴流,未冷凝的含NH3~10%氨汽進入氨冷凝冷卻器冷凝成濃氨水至溶液循環槽作為脫硫補充液。塔底排出的蒸氨廢水在氨水換熱器中與剩餘氨水換熱後,進入廢水槽,由廢水泵加壓至廢水冷卻器冷卻後送去生化處理。
(4)、粗苯工段
本工段包括終冷、洗苯、脫苯。終冷主要是將硫銨來的煤氣冷卻到25~27℃;洗苯的任務是用焦油洗油洗去煤氣中的苯,洗苯後煤氣含苯量為2~4g/Nm3;脫苯的主要任務是將洗苯後的含苯富油脫苯,生產粗苯,脫苯後的貧油返回洗苯塔循環使用。
工藝流程簡述:來自硫銨工段的粗煤氣,經終冷塔冷卻後從洗苯塔底部入塔,由下而上經過洗苯塔填料層,與塔頂噴淋的循環洗油逆流接觸,煤氣中的苯被循環洗油吸收,再經過塔的捕霧段脫除霧滴後離開洗苯塔入外管網,其中一部分送焦爐做回爐煤氣,一部分送粗苯管式爐和鍋爐房做燃料,剩餘煤氣供城市煤氣或生產甲醇。
洗苯塔底富油經富油泵加壓後送至粗苯冷凝冷卻器,與脫苯塔頂出來的粗苯汽換熱,將富油預熱至60C左右,然後至油油換熱器與脫苯塔底出來的熱貧油換熱,由60C升到140C左右,最後進入管式加熱爐被加熱至180C左右,進入脫苯塔。從脫苯塔頂蒸出的粗苯油水混和汽進入粗苯冷凝冷卻器分別被從洗苯塔底來的富油和16C製冷水冷卻至30C左右,然後進入粗苯油水分離器分離,分離出的粗苯入粗苯迴流槽,部分粗苯經粗苯迴流泵送至脫苯塔頂作迴流,其餘部分入粗苯中間貯槽,由粗苯輸送泵送往罐區裝車外售。由粗苯油水分離器分離出的油水混合物入控制分離器,在此分離出的油去地下放空槽,分離出的水去本工段冷凝液貯槽,由冷凝液泵送冷鼓工段。
脫苯後的熱貧油從脫苯塔底流出,自流入油油換熱器與富油換熱,使其溫度降至90C左右入貧油槽,並由貧油泵加壓送至一段、二段貧油冷卻器分別被循環水和製冷水冷卻至約30C,送洗苯塔噴淋洗滌煤氣。
0.5MPa(表)蒸汽被粗苯管式加熱爐過熱至400C左右,作為洗油再生器和脫苯塔的熱源。管式爐所需煤氣由洗苯後煤氣供給。
在洗苯脫苯的操作過程中,循環洗油的質量逐漸惡化,為保證洗油質量採用洗油再生器將部分洗油再生。洗油再生量為循環洗油量的11.5%,用過熱蒸汽加熱,蒸出的油汽進入脫苯塔,殘渣排入洗油殘渣槽定期送往煤場。
來自庫區的新洗油入新洗油油槽,由貧油泵補入系統中。
地下放空槽是為收集裝置內低點排油設置的,收集的洗油由地下放空槽液下泵送至貧油槽。
③ 傳動系統的功用是什麼
作用:減速變速、中斷傳動、差速作用;用途:汽車、貨車、客車
傳動系統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其基本功用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汽車的驅動車輪,產生驅動力,使汽車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駛。
④ 傳動機構的作用是幹啥的
簡單地講:傳動機構的作用是通過某一機構(或零件),將A零件的運動方式(旋轉或靜止)傳遞給B零件。例如,軸(或軸套)通過螺釘(銷或鍵),使傳動座旋轉,傳動座又通過某一零件使動環旋轉。靜環通過防轉銷和壓蓋保持靜環靜止。這里軸套和傳動座、傳動座與動環、靜環和壓蓋之間均無相對運動發生。據我所知,我從專業的角度上講一下概述機械傳動機構,可以將動力所提供的運動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變,被人們有目的地加以利用。我國古代傳動機構類型很多,應用很廣,除了上面介紹的以外,像地動儀、鼓風機等等,都是機械傳動機構的產物。我國古代傳動機構,主要有齒輪傳動、繩帶傳動和鏈傳動。圖中是其中一種常見的傳動機構作用上述也講了傳動機構的主要有齒輪傳動、繩帶傳動和鏈傳動組成。我就分開來講述一下其中的作用齒輪傳動:其出現時間不晚於西漢,西漢時的指南車、記里鼓車,東漢張衡發明的水力天文儀器上,都使用了相當復雜的齒輪傳動系統。這些齒輪只用來傳遞運動,強度要求不高。至於生產上所採用的齒輪,要傳遞較大的動力,受力一般較大,強度要求較高。古代在利用畜力、水力和風力進行提水、糧食加工等工作時,都要應用此類齒輪。例如在翻車上,須應用一級齒輪傳動機構,以改變運動的方位和傳遞,適應翻車的工作要求。 鏈傳動:鏈,在我國古代出現很早,商代的馬具上已有青銅鏈條,其他青銅器和玉器上也有用鏈條作為裝飾的。西安出土的秦代銅車馬上,有十分精美的金屬鏈條。但這都不能算是鏈傳動。作為動力傳動的鏈條,出現在東漢時期。東漢時畢嵐率先發明翻車,用以引水。根據其工作原理和運動關系,可以看作是一種鏈傳動。翻車的上、下鏈輪,一主動,一從動,繞在輪上的翻板就是傳動鏈,這個傳動鏈兼做提水的工作件,因此,翻車是鏈傳動的一種特例。到了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上,出現了一種天梯,實際上是一種鐵鏈條,下橫軸通過天梯帶動上橫軸,從而形成了真正的鏈傳動。 繩帶傳動:這是一種利用摩擦力的傳動方式。在西漢時, 四川出產井鹽,在鑿井、提水時,都是用牛帶動大繩輪,收卷繞過滑輪上的繩索,來提升鑿井工具、鹵水等。西漢時出現的手搖紡車,是一種典型的繩帶傳動。在西漢時期的畫像石上,有幾幅手搖紡車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繩輪主動,通過繩索帶動紗錠,用手搖大繩輪旋轉一周,紗錠旋轉幾十周,效率很高。以後出現的三錠、五錠的紡車,效率就更高了。元代的水運大紡車,也是用繩帶傳動的。東漢時,冶金手工業有一項重要發明水排,用於鼓風。這種繩帶傳動的工作原理是:水力推動卧式水輪旋轉,水輪軸上裝有大繩輪,通過繩帶帶動小繩輪,小繩輪軸上端曲柄隨之旋轉,通過連桿推動鼓風器鼓風。這種水排鼓風效力很高,可以抵得上幾百匹馬鼓風。它的出現,標志著東漢時發達的機械已經在我國出現了,因而意義十分重大。 希望此答案對您有幫助。
⑤ 有哪位前輩能夠給我講講焦化廠推焦機的作用和構造嗎最好有附圖
推焦車分兩種,因為焦爐爐型的不同分為頂裝焦爐用的推焦車和搗固焦爐用的裝煤推焦車。
目前國內的頂裝焦爐的推焦車為5-2串序,即推焦桿與平煤桿的水平距離等於焦爐的5個炭化室之間的距離。例如推第一孔的時候可以對第5孔進行平煤操作。這樣大大的縮短了推焦的操作時間,也是最科學的裝煤推焦順序,也方便推焦計劃的編制。頂裝焦爐推焦車的主要機械部件有推焦桿,平煤桿,啟門裝置,爐門清掃裝置,頭尾焦刮板,余煤漏斗等等。推焦車上最大的機械部件就是推焦桿了,一般國內的焦爐車輛都是由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設計製造,推焦桿的鋼種也比較特殊能夠耐高溫。平煤桿則設在3層平台上,與操作室在同一層,用來平煤。一般推焦車的操作步驟如下:走行至待推的爐孔,待攔焦車和熄焦車對位結束後與攔焦車同時摘門。然後推焦,推焦結束後推焦桿撤回。在推焦過程中,爐門清掃機構會將爐門向右水平旋轉90度,由清掃刮刀由下至上進行對爐門進行清掃。推焦桿歸位後,爐門框清掃機構對爐門框上的石墨和焦油等雜物進行清掃確保爐門框的密封性能。然後將爐門向左旋轉,將門掛上。在推焦的同時可以進行平煤操作,在推焦車平煤桿前面有個啟門裝置,將小爐門打開,平煤桿伸入炭化室進行平煤。在推焦桿從炭化室內退回時,由於炭化室設計有錐度,會帶出一部分尾焦,尾焦將掉入有水的尾焦刮板槽內,由尾焦刮板刮至收集漏斗後卸到尾焦收集箱中運走。平煤時帶出的煤則落到余煤漏斗里,通過余煤單斗提升機重新添至煤塔中繼續煉焦。在推焦車上還裝有壓縮空氣清掃裝置,壓縮空氣缸一般裝在推焦車的走行電機旁。至於其它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備用柴油發電機組等等也是不可缺少的。
關於推焦車的自動對位,大連重工有自己的一套軟體,中冶焦耐也有自己的軟體,雙保險。對位的裝置一般是靠編碼器,碼輪裝在推焦車的走行輪之間。
搗固焦爐的推焦車與頂裝焦爐的推焦車相比結構基本一致,但是多了個搗固槽,裝煤的時候由推焦桿把搗固好的煤餅推到炭化室完成裝煤,待焦炭成熟後再用推焦桿推出去。所以叫裝煤推焦車
⑥ 傳動系的作用是什麼
傳動系統的作用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汽車的驅動車輪,產生驅動力,使汽車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駛。傳動系統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
機械式傳動系常見布置型式主要與發動機的位置及汽車的驅動型式有關。可分為:
1. 前置後驅—FR:即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
2. 後置後驅—RR:即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
3. 前置前驅—FF: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
4. 越野汽車的傳動系。越野汽車一般為全輪驅動,發動機前置,在變速箱後裝有分動器將動力傳遞到全部車輪上。輕型越野汽車普遍採用4×4驅動型式,中型越野汽車採用4×4或6×6驅動型式;重型越野汽車一般採用6×6或8×8驅動型式。
⑦ 傳動裝置都有哪些作用
汽車傳動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與汽車發動機協同工作,以保證汽車能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為此,汽車傳動系都具備以下的功能:
1、減速和變速:
我們知道,只有當作用在驅動輪上的牽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對汽車的阻力時,汽車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駛。由實驗得知,即使汽車在平直得瀝青路面上以低速勻速行駛,也需要克服數值約相當於1.5%汽車總重力得滾動阻力。以東風EQ1090E型汽車為例,該車滿載總質量為9290kg(總重力為91135N),其最小滾動阻力約為1367N。若要求滿載汽車能在坡度為30%的道路上勻速上坡行駛,則所要克服的上坡阻力即達2734N。東風EQ1090E型汽車的6100Q-1發動機所能產生的最大扭距為353Nm(1200-1400rpm)。假設將這以扭距直接如數傳給驅動輪,則驅動輪可能得到的牽引力僅為784N。顯然,在此情況下,汽車不僅不能爬坡,即使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也不可能勻速行駛。
另一方面,6100Q-1發動機在發出最大功率99.3kW時的曲軸轉速為3000rpm。假如將發動機與驅動輪直接連接,則對應這一曲軸轉速的汽車速度將達510km/h。這樣高的車速既不實用,也不可能實現(因為相應的牽引力太小,汽車根本無法啟動)。
2、減速作用:
為解決這些矛盾,必須使傳動系具有減速增距作用(簡稱減速作用),亦即使驅動輪的轉速降低為發動機轉速的若干分之一,相應地驅動輪所得到的扭距則增大到發動機扭距的若干倍。
汽車的使用條件,諸如汽車的實際裝載量、道路坡度、路面狀況,以及道路寬度和曲率、交通情況所允許的車速等等,都在很大范圍內不斷變化。這就要求汽車牽引力和速度也有相當大的變化范圍。對活塞式內燃機來說,在其整個轉速范圍內,扭距的變化范圍不大,而功率的及燃油消耗率的變化卻很大,因而保證發動機功率較大而燃油消耗率較低的曲軸轉速范圍,即有利轉速范圍很窄。為了使發動機能保持在翻譯公司有利轉速范圍內工作,而汽車牽引力和速度有能在足夠大的范圍內變化,應當使傳動系傳動比(所謂傳動比就是驅動輪扭距與發動機扭距之比以及發動機轉速與驅動輪轉速之比)能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變化,即傳動系應起變速作用。
3、差速作用
當汽車轉彎行駛時,左右車輪在同一時間內滾過的距離不同,如果兩側驅動輪僅用以根剛性軸驅動,則二者角速度必然相同,因而在汽車轉彎時必然產生車輪相對於地面滑動的現象。這將使轉向困難,汽車的動力消耗增加,傳動系內某些零件和輪胎加速磨損。所以,我們需要在驅動橋內裝置具有差速作用的部件——差速器,使左右兩驅動輪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轉。
⑧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⑨ 電動汽車傳動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傳動裝置電動汽車傳動裝置的作用是將電動機的驅動轉矩傳給汽車的驅動軸,當採用電動輪驅動時,傳動裝置的多數部件常常可以忽略。因為電動機可以帶負載啟動,所以電動汽車上無需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離合器
⑩ 傳動系統各組成的功用有哪些
傳動系來統各組成的功用如下:源(1)離合器:保證換擋平順,必要時中斷動力傳遞。
(2)變速器:變速、變矩、變向及中斷動力傳遞。
(3)萬向傳動裝置:實現有夾角和相對位置經常發生變化的兩軸之間的動力傳遞。
(4)主減速器:將動力傳給差速器,並實現降速增矩、改變傳動方向。
(5)差速器:將動力傳給半軸,並允許左右半軸以不同的轉速旋轉。
(6)半軸:將差速器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