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刷過程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1.觀察樣張
印刷過程中,試印中確定下來的供墨量、供水量總會有些變化,應經常通過抽查印樣來進行再高速一般500-1000張抽樣1張,重點是觀察印樣的套印和墨色情況。墨色檢查一般可將印樣的兩邊與中間部位進行比較,也可將印樣調頭進行墨色對比,並可與前幾次抽取的印樣比較。如果有變化,可對供墨系統做微調。也應注意版面水分是否有變化。規矩的檢查,尤其是單色機印第一色的檢查,可經常抽取20-30張印樣,將其叼口撞齊錯開,觀察規矩線上下是否一致,前規、側規的定位是否准確。經連續印刷一段時間後,紙張的紙粉、紙毛及油墨中的細小墨皮等污物,易附著在印版或橡皮布上,造成線條、文字的斷線、缺筆斷畫或圖文粘臟,如有此類情況,應停機擦卻紙毛、墨皮等污物,以防止停機引起墨色深淺變化,一般宜放8-10張過版吸墨紙後再繼續印刷。同時,應經常注意檢查印品,觀察其背面有無粘臟現象,對圖文面積較大、墨層較厚的印品,應採取噴粉和晾夾板措施。
2.清洗橡皮布
連續印刷數千張後,由於堆積在橡皮布上的紙粉、紙毛及墨皮等越來越厚,油墨轉移性越來越差,印樣墨跡變得淺而粗糙,層次逐漸不清,輪廓模糊。此時應立即停機,清洗橡皮布。清洗橡皮布的方法有手工和自動兩種。手工清洗時,一邊點動機器,一邊用浸汽油的布擦拭,待污垢溶解後,再用清潔的布將臟污除去。自動清洗時,先扳動清洗裝置的手柄,使清洗輥和橡皮滾筒相接觸,再通過注油管對壓輥灌注汽油,清洗橡皮布,清洗下來的臟油被轉移到主動輥上,最後被刮刀刮入盛油的槽中。同時要注意使橡皮布保持平整,不應有凹坑。
3.夾入警示紙
印刷過程中,在發現故障的地方應做記號標明,以便在後工序中重點檢查。方法是將用醒目顏色標好「蹭臟」、「套印不準」等字樣的警示紙夾於紙堆中。
4.注意版面水量的變化
印刷過程中,印版應保持適度的水量。若版面水量大,則油墨嚴重乳化,印跡失去光澤,線條發虛,油墨乾燥緩慢,紙張伸長,套印不準;若版面水量過少,則空白部分容易起臟,應根據抽樣或版面亮度觀察版面水量變化,及時加以調整。水量過大時要降低水斗的轉速;水量不足時要加快水斗輥的轉速。
5.注意油墨的變化
(1)注意墨斗中的油墨。墨斗中的油墨依靠自重會自然地流動,其出墨量的大小取決於墨斗與墨斗刀片間的縫隙。因此,墨斗內盛入油墨量的多少便直接影響出墨量,為保持出墨量的穩定就得經常保持墨斗中的油墨量。油墨具有觸變性,需要經常用墨鏟攪拌油墨或安裝攪拌器,使油墨維持良好的流動性。
(2)注意印品的墨色。印品的墨色,在供水量,供墨量,車間溫度和濕度,機器運轉情況等因素稍有改變時,便會出現差異。因此,印刷過程中需要經常抽樣,將將其與試印標准墨色加以對照。在印刷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堅持三勤操作,即勤檢查印張、勤觀察版面水量、勤攪拌墨斗中的油墨。另外,換色時應將墨輥上的油墨清洗干凈,尤其是深色墨換淺色墨時。
6.注意印版的變化
注意觀察印版發亮處的淺調細小網點是否磨損,而需要更換新版;注意觀察版面是否有劃痕,印版是否松動。
7.長時間停機時需採取的措施
在等版、工間休息等長時間停機時,需採取以下措施:
(1)保護印版。在印版表面塗擦阿拉伯樹膠,並注意不要在版面上留下氣泡,而且膠液絕不能黏附在橡皮布上。
(2)防止油墨乾燥。為防止墨斗中和墨輥上的油墨發生表面乾燥,可以在油墨表面噴灑乾燥抑制劑。
(3)半成品存放。應將半成品存放在密閉、避光的車間內壓實,以免發生紙張變形,影響套印。
8.注意印刷機運轉中的印刷異常現象
應密切注視膠印機運轉中可能出現的異常,例如運二輕局中機器發出的異常聲響、軸承和機架處的溫度、機器整體或局部的振動、機器油路阻塞情況等。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停機檢修。
『貳』 印刷機水輥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海德堡膠印機常見故障分析以及排除
故障1:紙張到達前規,整台機器停機
分析:此故障主要是紙未走好及光孔未調整好造成的。
故障原因1:紙張到達前規時間過早或過晚。
排除方法:點動機器使紙張走到前規處,查看前規回程定位並下落至最低點時,紙張距前規距離是否為4~5mm。如未到5mm,則走紙過慢;反之則走紙過快。可松開操作面兩個¢13mm螺母,藉助法蘭盤調至標准位置。
故障原因2:如紙未走到位,可能是前規處光控檢測頭動作有誤。
排除方法:點動機器到前規上擺至定位處後,在前規處放上一張正方形紙,並輕輕推至靠住前規處,此時前規處光控檢測頭的兩個光電顯示燈應亮。如有一個不亮則說明有一邊超前,造成未走到的假象,可順時針旋轉調節螺釘至顯示燈亮,再轉進1~2圈即可。
故障原因3:如若發現兩個光電顯示燈時亮時不亮或較暗,則可能是光眼上有紙毛等雜質遮住,致使光電檢測出錯。
排除方法:用柔軟的布蘸酒精輕擦乾凈即可。
故障原因4:擺動牙開牙過小造成。可點動機器查看,當發現擺動牙下擺至快叼紙時把紙張彈回,則判斷是擺動牙造成。
排除方法:點動機器至遞紙牙到輸紙台板上將叼紙的位置,此時可用90°直角規測牙墊與輸紙板90°位置,用¢13mm套筒扳手套住牙軸殲牙螺母(操作面),用1mm的螺片塞進牙齒上,再用3mm內六角扳手調整調節螺母,以拉出時的手感有少許阻力為准。
故障原因5:走紙歪斜或紙張毛邊,造成停機。
排除方法:此時可調節飛達及走紙桿,使兩邊快慢一致即可。
故障2:紙張側規處拉不到位
故障原因1:由於二手機使用時間較長,特別是靠身拉規條磨損嚴重,造成拉規板頂住下台板而拉規球碰不到拉條。
排除方法:此時可松開拉規條上兩個¢5mm的緊固螺母,將拉規條取下,用0.1mm的鋼片(具體視磨損程度而定)做成與拉規條一致形狀,並把它緊固在原拉條下面,加適量潤滑油緊上即可,經使用效果良好。
故障原因2:拉規板起落靠山磨損嚴重,造成拉紙起落不幹脆,也易引起走紙不到位。
排除方法:可拆下拉規板,並在原磨損靠山處加焊1mm厚度,並裝於原位即可。
故障原因3:側規拉簧壓力過小。
排除方法:順時針擰緊即可。
故障原因4:拉規球偏心調得過高。
排除方法:轉動調至合適即可。
故障原因5:印刷白板紙時,4隻毛刷輪壓力過重。
排除方法:適當調輕或往後移至合適位置即可。
故障3:CPC顯示出墨量很大,而實際出墨量卻相對較少
故障原因1:墨斗片使用時間過長,漏下的油墨在墨斗片下結塊,造成出墨量下降。
排除方法:清洗圓柱偏心(共32隻)上的積墨,並把臟的海綿條換掉,代之以新的墨斗片即可(墨斗片使用壽命為36小時)。
故障原因2:控制出墨量的電機螺桿上有積墨,使螺桿轉動不靈活甚至卡死,造成不出墨或出墨量不均勻。
排除方法:拆開墨斗下的32塊擋片(注意:緊固螺桿上的空心套千萬別丟失),用針剔除螺桿上的油墨,並清除干凈所有積墨,打動CPC,使每個電機都能靈活地從最低出墨量打到最高出墨量,並把槽內注滿黃油,就可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出墨,經使用效果很好。
故障4:傳墨輥傳墨不好
故障原因1:傳墨輥由於長時間使用,表面老化,傳墨性能下降,墨輥表面橡膠出現裂紋或晶化發亮。
排除方法:如若發生表面晶化,可用汽油蘸浮石粉反復擦拭,提高表面吸附性能。由裂紋引起的表面老化,就只能更換同尺寸的墨輥了。
故障原因2:更換傳墨輥時,對機器的尺寸了解不夠,易造成換上的墨輥尺寸偏大或偏小。調節時如發現墨斗輥連續打滑,轉角急劇增加,就是由墨輥的尺寸偏大,傳墨輥把墨傳給串墨輥時又未與墨斗輥脫開造成的。
排除方法:發現此情況,應果斷停機處理,更換上標准尺寸的墨輥,一般墨輥直徑誤差應控制在±0.5mm以內。
故障原因3:由於長時間使用,墨斗輥傳墨時振動較大,加上對傳墨輥調整不當,造成傳墨輥兩頭的空心銷子彎曲,致使墨輥兩端不同心。一般表現為傳墨輥工作時,一端與墨斗輥接觸良好,而另一端卻未與傳墨輥接觸或接觸不充分。如加重該端與墨斗輥壓力,則會出現整個傳墨輥的"打滑"現象,造成機器振動加大且墨色偏深很多,根本無法印刷。
排除方法:可拆下兩邊的罩殼,取下墨斗槽兩頭的靠山,並取出傳墨輥兩端空心銷(¢8mm),換上新的即可。
註:應在新的¢8mm空心銷內插入一直徑為6mm的空心銷,以保證其長時間不變形。
故障原因4:傳墨輥控制氣閥固定螺絲斷裂,造成不傳墨或傳墨輥靠山處磨損較多,致使墨停時傳墨輥也會碰到墨斗輥。
排除方法:打開機器操作面一側的罩殼,檢查氣閥固定螺絲是否完好,如發生斷裂或脫落,需重新安裝;安裝好後,可按動傳墨輥開關,檢查氣閥是否工作正常,不正常應拆下修理好後裝上即可。如果是靠山磨損較嚴重,可松開靠山上¢3mm的頂頭螺絲,調整至合適位置,然後再鎖緊頂頭螺絲。
故障5:印刷時印版易糊版、起油膩
故障原因1:墨斗內油墨添加劑或調墨油加入過多,致使油墨太稀,叼口部位出現油膩。
排除方法:先加大整個版面的水量,還是清除不凈。又停機,用潤濕粉擦洗,開印前幾百張還好,後又重復出現。考慮到海德堡高速機只有一根靠版橡膠水輥,其攜水能力及潔版能力沒有包水絨套的水輥效果好,這時應以原墨印刷為好,特殊產品需加放輔料的一定要適度。當發現由於油墨太稀造成油臟時,應在墨斗內加入原墨或更換油墨。
故障原因2:靠版水輥與串水輥壓力偏重或偏輕。
排除方法:如是壓力偏重,靠版水輥上的水就會被串水輥擠壓出去,造成糊版;而壓力過輕,串墨輥上的墨在一開印時就清除不掉,從水斗槽下面觀察,可看到串水輥上有油墨的痕跡,同樣造成糊版。這時,可拆下計量輥,用0.1mm鋼片重新平好壓力,也可查看靠版水輥與串水輥間的墨杠寬度,一般調整至3~4mm為宜。
故障原因3:計量輥與靠版水輥間壓力太重或太輕。
排除方法:如是壓力太重,則在機器運轉,落下靠版水輥時,可明顯地看到水輥座氣閥跳動。看到此現象應馬上停機,重新調整壓力,不可蠻印,以免造成氣閥損壞及水輥軸承、滾針軸承的損壞。一般地,可在計量輥與靠版水輥間塞入一張白紙,手動落下水輥座氣閥,抬起後取出紙條觀看墨杠寬度,其寬度調整至5~6mm為宜。
故障原因4:靠版水輥與印版間壓力過重或過輕。
排除方法:靠版水輥與印版間的壓力過重也會造成水輥座氣閥跳動。具體調整方法如下:把印版滾筒點到合適的位置,手動落下水輥座氣閥,抬起後再點動到合適位置觀察墨杠的寬度,一般墨杠寬度調整4~6mm為宜。每次更換新的靠版水輥時壓力就要重新調整,新水輥壓力可適當調輕些,水輥使用較長時間後可略加重些,但以水輥座氣閥不跳動為最大限度。
故障原因5:靠版墨輥未調節好造成。
排除方法:這種情況多為後面兩根收墨輥壓力偏輕所造成,但壓力過大,也易使印版親水層過早被破壞,印版發亮造成油臟。可停機點到合適位置,手動落下靠版墨輥後抬起,觀察4根靠版墨輥的墨杠寬度,一般調整至3~5mm為宜。
故障原因6:水斗輥出水不勻或水斗輥緊固螺釘松動或斷掉。
排除方法:如是水斗輥表面老化,更換新的水斗輥即可。而平時在清洗水斗輥時,夾進去的抹布也會造成局部凹陷,致使該區水量偏大,加重整個計量輥與水斗輥間壓力,造成邊緣糊版。如傷得輕可用還原劑擦拭使其恢復,調節不好只能更換新水斗輥。而計量輥與靠版水輥緊固螺釘松動或斷掉會因出水不好而造成糊版或花版,在調節處理時應特別注意。
故障原因7:水箱工作不正常。
排除方法:(1)水箱製冷裝置損壞,造成水溫過高,從而使酒精揮發速度過快,水的表面張力下降,潤版液潔版能力不夠,造成糊版,所以製冷裝置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水溫應控制在3~5℃之間
『叄』 如何更好的清洗印刷機
洗墨的過程:在墨輥上面澆上汽油和洗車水,將刮墨器安裝在洗墨的位置槽里,擰緊調節螺絲,使橡皮刀呈40°角度與印刷機相對應的串墨輥表面接觸,串墨輥縱向和橫向運動,將輸墨系統上的舊墨和汽油源源不斷地通過橡皮刀刮洗到收墨槽裡面。
洗墨換色清洗得干凈徹底,對於印刷色相的准確把握起著關鍵作用,通過洗墨印品才能色相正,墨色鮮艷准確,在實際洗墨換色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洗墨的刮墨器裝置,必須是在洗墨換色的時候,或者由於其它因素需要清洗墨輥時才能將其安裝到膠印機上,安裝時將收墨槽兩端的偏心銷軸擱置在固定於膠印機牆板上的支承軸的開口槽中,將調節螺母固定在牆板上的方鐵塊的開口之中。然後開動膠印機,並且擰動調節螺母,使橡皮膠刀的刀刃緩慢地向串墨輥的表面接觸,左右兩端的調節螺絲接觸壓力要求均勻,橡皮刀與串墨輥每一個部位均勻接觸,能夠全面地刮除油墨。
2.在清洗墨時,為了徹底而干凈地清除掉所有墨輥上的積墨和墨色痕跡,最好從輸墨部件上部,在靠近墨斗區的墨輥上澆撒汽油,這樣,清洗焉的廢墨便從橡膠刀口上部流入收墨槽里,經過一段時間的清洗,就能把墨輥洗干凈。
3.輸墨部件墨輥和墨斗清洗干凈之後,要揩擦乾凈,用干凈、柔軟、整潔無纖維絨毛並吸水性能好的布頭進行清理。
4.清理洗墨機構的刮墨器安裝位置要准確,將橡皮刀片與串墨輥的表面之間保持相等距離和相同的接觸壓力。
5.清理干凈後,拿擦布要穩揩擦的速度要快捷,膠印機在運轉情況下切莫讓擦布捲入墨輥之中。
『肆』 印刷機自動洗膠布效果不理想
自動清洗的,現在一般是無紡布的。由於國產無紡布所用油性清潔劑參數不穩定等原因,勢必造成清洗效果不理想。建議購買原裝清洗布。然後嚴格把控原有布碎的使用情況,使機台習慣使用自動清洗
『伍』 印刷機自動清洗橡皮布好用嗎
好是好,就是太費清洗材料。
『陸』 如何清洗絲網印刷機的絲網版
要確保絲網印刷機網版絲網的目數和印刷產品有良好的質量匹配度。同時,絲網的伸展性不應過大,它的結構要盡量的保持緊密,不然就無法保證網版的質量。在使用絲印機生產完成之後,一定要記得經常清洗網版,常見的清洗網版的材料有稀釋劑,漂白水,助洗濟,當然也可以通過清水把絲印後的網版殘留的油墨或其它原料沖洗干凈。
假如絲網在之前就已經使用過了,在裝上絲網印刷機使用前必須要先將上面的油漬,以及灰塵等物質清理干凈。在清理的時候要使用專業的清潔劑,不能使用普通的洗衣粉或者是洗滌劑。這是因為在普通的洗滌劑當中有很多的香精,漂白劑等物質,會影響到絲網的性質,而且像洗衣粉是顆粒物質,有可能會將絲網給堵住了。
絲網版
一般清洗絲網印刷機上網版的方法就是通過上面的某種助洗濟處理後,再用干凈的網布輕輕的將網版表面擦乾凈,在這里要注意的是,網版的應用場景不同使用清洗的原理和方法都不一樣。例如:電路行業的網版清洗方法使用的清洗原料會有些不同,因為電路印刷的原料會有少量的硫代硫酸鈉和少量銀的絡合物,可以通過水洗將殘留的原料去除。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網版的使用時間延長,避免因為使用過後留在網版內部的原料因為特別變化和化學反應導致膠片的顏色褪去。常用的方法就是通過水洗,但是有的行業產品在印刷過程中使用的原料無法使用水洗的方法將網版的原料去除,就必須得使用其它助洗濟或者灑精等。當印刷完畢之後,應立即用相應的溶劑將版面清洗干凈,不得留有墨跡,以免殘墨干固堵網,再版印刷損失階調。印刷停機在15 h以上時,應當先洗版後停機。洗版時要用紙或塑料布把印台蓋好,放平印版。
a.洗版時把版平放在洗版槽中輕輕擦洗,不要立洗,以免影響網版張力和松網。
b.彩色階調印刷應連續生產,在多色印刷中,上一色與下一色套印間隔不要超過1天,以免承印物伸縮或印墨玻璃化,影響網印質量。
另外在清洗的時候,要將它的兩面都塗勻清洗劑,然後使用海綿進行擦拭。用清水把它沖洗干凈,確保在上面不會有泡沫留下來,而且洗完了以後不可以用手去摸。洗完了以後讓絲網在一個沒有灰塵的環境下乾燥,但是不可以使用電風扇吹乾,因此這樣會出現很多的灰塵。干凈絲網時採用乾燥箱是最理想的了,這樣可以讓氣流經過絲網的時候更加的均勻。目前市面上已經有絲網版清洗機的清洗效果也很好,有條件的客戶可以買絲網版清洗機進行清洗。
『柒』 印刷企業存在何種職業病危害項目
印刷行業職業病危害項目
一、有機溶劑及其他化學品
印刷行業,特別是彩印,接觸有毒有害化學品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類:油墨、溶劑和各種重金屬。油墨——印刷油墨含多種化學品,經常使用乙醇、異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溶劑。雖然這些有機溶劑乾燥後絕大部分都會揮發掉,但揮發前的溶劑,和揮發後的殘留部分,仍會危害人體。尤其是上墨面積較大、墨層較厚的印刷品,殘留的溶劑也較多,在使用過程中釋放出的有毒物質會污染空氣、損害人們的健康。另一個大問題在於油墨中的顏料。這些顏料顆粒很細小,吸附能力很強,其中含有鉛、鉻、鎘、汞等重金屬元素,均具有一定毒性。當人體內的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精神障礙、噩夢、失眠、頭痛等慢性中毒症狀,嚴重者乏力、食慾不振、惡心、腹脹、腹痛、腹瀉等。鉛還可通過血液進入腦組織,造成腦損傷。鉛毒對兒童智力有較大影響。職業性慢性苯中毒——中毒者早期常會出現頭暈、頭痛、乏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晚期會出現全血細胞減少,或再生障礙性貧血,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白血病。
二、雜訊
雜訊對人體的影響則主要有特異性作用和非特異性作用兩種,雜訊對聽覺器官的影響就是特異性作用的一種。一般聽力損傷要經歷聽覺適應聽覺疲勞、聽力障礙等階段。長時間接觸較強的雜訊先會感覺耳鳴、聽力下降,但離開雜訊環境後,數分鍾可完全恢復。之後會出現聽力下降明顯,需要十幾小時甚至二十幾小時才能恢復。這時,如果繼續接觸雜訊形成不能完全恢復或不能恢復的聽力障礙,就是雜訊性耳聾。另外,長期接觸較強的雜訊,很多人還會有頭痛頭暈、耳鳴、心悸、疲倦、乏力、心情煩躁、睡眠障礙等神經衰弱症狀;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食慾不振、消瘦、消化不良等;也可影響心血管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變化,比如,女性有可能出現月經周期紊亂。
三、機械傷害
印刷行業使用機械代替人手,機械的使用節省了人力,但機械本身卻潛在種種危害。如果使用不正確,會釀成意外,導致工人肢體受損,甚至死亡。平台印刷機可能造成的傷害:較易發生工人身體被移動中的印刷板夾住。往復式印版必須要有防護裝置。這種裝置最好與印刷機的傳動裝置互鎖。油墨輥和輸送臂都應該加上護罩。在對印刷機進行加油潤滑等保養工作時,必須先切斷電源和掛上警告牌,然後才進行維修保養。
預防措施
⑴安裝完善的通風排毒防護設備。為了降低清洗劑的揮發力度,車間內溫度不能太高,應安裝空調保持恆溫。在使用清洗劑的過程中,盡量蓋好蓋子,防止揮發。沾有清洗劑的布碎要妥善處理,盡可能減少它的揮發度。
⑵盡量使用低毒和無毒的清洗劑代替天那水、白電油、洗板水等。
⑶印刷工人自己要加強安全自我防護。在進廠前,參加職業性健康體檢,避免工傷和職業病。參加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掌握預防職業中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⑷印刷工人在有毒有害作業崗位工作時,堅持佩戴手套和有效的防毒口罩,使用口罩時如有不適,及時向廠方反應,要求更換。不直接用手接觸化學品。對清洗劑避免嗅聞。
⑸不在車間飲水和進食,不把生活用具放在車間;避免長時間連續加班。
⑹開機生產過程中,要保持戴好耳塞。開機前先檢查各保險關卡是否正常。
『捌』 絲網印刷機網版的清洗要怎麼做
一般清洗絲網印刷機上網版的方法就是通過助洗劑處理後,再用干凈的網布輕輕的將網版表面擦乾凈,在這里要注意的是,網版的應用場景不同使用清洗的原理和方法都不一樣。清洗網版的注意問題:
1.洗版時把版平放在洗版槽中輕輕擦洗,不要立洗,以免影響網版張力和松網。
2.彩色階調印刷應連續生產,在多色印刷中,上一色與下一色套印間隔不要超過1天,以免承印物伸縮或印墨玻璃化,影響網印質量。
3.如果需要更換印刷設備的話,建議選擇深圳億寶萊印刷設備10年專業深圳絲印機廠家,提供全自動絲印機、絲印機、絲網印刷機、垂直絲印機、斜臂絲印機、半自動絲印機、玻璃絲印機生產。
『玖』 印刷工藝流程及其影響顏色的原因是什麼
印刷工藝流程分為三個階段:
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攝影、設計、製作、排版、輸出菲林打樣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過印刷機印刷出成品的過程;
印後→指印刷後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後加工包括過膠(覆膜)、過UV、過油、啤、燙金、擊凸、裝裱、裝訂、裁切等,多用於宣傳類和包裝類印刷品。
印刷影響顏色的原因是:
一、壓力不適引起的印刷色差
印刷壓力是油墨轉移的條件之一,由於印版表面不可能絕對平整的,紙張表面也不可避免存在細微的凹凸狀及厚薄不均情況,若印刷壓力不足或不均勻時,印刷墨層就容易出現濃淡不均現象。理想的印刷工藝是在「三平」的基礎上,即要求印版面與承印物和包襯表面都達到比較平的條件,才能以較薄的墨層通過均衡印刷壓力的作用,使印品上獲得較均勻的墨色。當印刷壓力不足或不均勻時,包襯體與印版面存有接觸不良情況時,則需通過加大輸墨量,來滿足版面著墨的視覺效果,但是這樣不僅會增大油墨的耗用量,又容易產生印刷色差和印品出現粘臟質量問題。所以,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應把握好印刷「三平」的基本條件,並採用均勻而又恆定的壓力進行印刷。如果是用凸版工藝(採用圓壓平或平壓平型機器)印刷大面積的圖版產品,最好要採用金屬型的底墊材料,這樣,其材料平整度和堅固性較好,印刷壓力比較穩定,有利於防止壓力變異引起的印刷色差。
二、墨輥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平版、凸版等印刷工藝,印品能否獲得均勻的墨色,膠輥的質量有著至關緊要的作用。承印彩色印刷品的機器上,一般裝有傳墨輥、勻墨輥和著墨輥三種,其中對墨色濃淡影響較大的是傳墨膠輥和著墨輥。而墨輥的彈性、粘性、圓心度、硬度和表面光潔度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印品墨色質量。若著墨輥的彈性差、粘性不足、輥體偏心、膠體過硬以及膠體光潔度差等情況存在時,印刷過程中容易造成刷墨不均勻或不穩定現象,使各印張的印刷墨色不一致。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採用質量較好的膠輥,才能確保每一印刷周期塗布於版面上的油墨保持基本一致。若印刷大宗的產品,印刷中應適時對膠輥進行清洗,使滯留在膠輥上的紙塵。雜質得以清除,以保證油墨的均勻產地,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另一方面,應調整好墨輥與串墨鐵輥的接觸位置,一般自動印刷機設有幾組的串墨裝置,以實現均勻的輸墨。但是,如果膠輥與串墨鐵輥存有接觸不良情況,勢必造成傳墨不充分、不均勻,使印品橫向版面墨色出現濃淡不均情況。對此,應調整膠輥兩端的軸頭,使膠輥與鐵輥間達到均勻的接觸狀況,調整後可採用5絲的鋼片塞進膠輥與鐵輥間進行抽拉檢驗,抽拉鋼片時以有明顯的阻力感為度。此外,還要調整好著墨膠輥與印版面間的接觸位置。若著墨輥調得過高時,版面得不到均勻,充足的油墨塗布量,並容易因著墨輥在版面打滑而產生印刷杠痕。若著墨輥調的過低時,版面上的油墨層將被刮刀印版拖梢部位,造成印品墨色前淡後深的色差現象,即叼口部位墨色偏淡,拖梢部位墨色偏濃。著墨輥與印版面應調整成平行而又均勻的接觸狀態,只有準確調整好著墨輥與版面間的接觸位置,才能確保印品墨色的均勻一致。
三、給墨裝置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當墨斗鐵輥圓心度差或存在磨損變形情況,墨斗鋼板也出現磨損變形,以及控制墨斗輥轉動的機構存在缺陷,使印刷過程中輸墨量不穩定,也會引起印刷色差的產生,對此,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處理,才能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此外,應注意合理條真給墨裝置,墨斗中的油墨要全面增大或減少輸送量,有兩種調整方式,一是通過調整墨斗鋼片與傳墨(給墨)鐵輥間隙來實現;而是通過調整傳墨鐵棍的轉動弧度的大小來實現。油墨在較稀的情況下,不宜將鋼片與鐵棍間隙調的過大,以免漏墨造成墨色不均。調整給墨量時,一般應將傳墨鐵棍的轉動弧度控制在其調節范圍的1/2之間,這樣可使印刷過程中的油墨濃度出現變化時,可靈活調整給墨量,以確保印品墨色的均勻一致,防止印刷色差問題的出現。
四、潤版因素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平版印刷工藝若潤版不適,也容易出現印刷色差現象。如當水輥存在偏心情況時,由於其與版面的接觸不一致,就容易使版面供水量大小出現差異。此外,水輥熔套若使用老化或吸附油墨、雜質時,將會影響水輥的吸水性和對潤版液的均勻傳遞。再則,水斗裝置若出現漏水現象時,也會影響印刷版面水分的均勻輸送。這些不良情況存在,都會破壞版面油墨的均勻和穩定傳遞,使印品墨色出現差異。所以,潤版系統要保持良好的裝體,應經常清洗水墨輥,對使用老化的水輥絨套應予以更換,才能較好地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
五、油墨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工藝情況表明,印刷墨層厚度和粘度不適容易產生印刷色差。印刷時,只有以適度而又均勻的印刷墨層,才能較好地保證印品的墨色質量,並有效防止印刷粘臟故障的產生。若印刷墨層偏厚其粘度相應就增加,由此容易引起印刷中的紙面掉粉、拉毛現象,進而影響印品墨色均勻。但若印刷墨層偏薄及油墨粘稠度過小,印品的墨色就顯得偏淡,印品的視覺效果也就差。另一方面,由於油墨具有觸變性的特性,隨著印刷機運行時間的增長,以及印刷速度的加快,機器的摩擦系數隨之增大,油墨的溫度也將逐漸升高,其粘度也將相應下降,這樣印刷墨色就將越印越淺,使成批產品前後墨色不一致而形成色差。所以,調墨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要根據氣候溫度狀況和印刷機器特點,調整合適的油墨濃度,以減少印刷中產生色差的機會,使印刷墨色獲得相對的穩定。但在實際印刷過程中,油墨粘度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往往剛開印的印品墨色較濃,隨後便逐漸淡化,這樣,可通過適當調整傳墨鐵棍的轉動角度,逐漸增加輸墨量,使前後印刷的墨色基本保持一致。調配間色和復色油墨時,應盡量避免用比重懸殊較大的油墨混調,以免印刷中因比重差異大而使墨斗里的油墨,產生「分層」(即沉澱與懸浮)現象造成印刷色差。為保持油墨的連續、均勻傳送,應經常用墨刀去攪拌墨斗中的油墨。此外,印刷過程中由於墨斗中墨量明顯減少厚,容易使墨斗鋼片與傳墨鐵輥間隙變小而使油墨輸出量減少,使印品墨色變淡。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生產中還應注意常給墨斗加墨,使墨斗中始終保持一定的油墨。為防止油墨粘稠度變異過於厲害而影響印品墨色的均衡,各膠輥與鐵輥間的接觸不可過緊,膠輥也不易偏硬,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摩擦熱量對油墨觸變性的影響,減少油墨出現淡化現象。
六、承印物材質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在日常印刷工藝中,我們可以發現承印物材質差異也是產生印刷色差的原因之一,如承印物光澤度和色相的差異,都會產生印刷色差問題。以壓紋鍍鋁紙為例,鍍鋁紙紙面的色相存在差異,都會造成印刷顯色效果上的不一致。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盡量選用光澤度和色相一致的承印物。如果,客觀因素存在的情況下,同一批產品採用兩種色澤和光澤度不同的材料,應注意分開印刷,並在工藝上通過調整油墨色相和印刷壓力,使兩種材料的印刷墨色基本一致,以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
七、機器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持機器良好的使用性能,是提高印刷墨色質量的可靠保證。但是,如果機器存在不良情況,如壓印系統工作不穩定,使每個印張的壓力不一致,以及輸紙系統不正常,印刷中頻繁出現空張、多張等故障現象時,也最容易引起印刷色差問題的出現。所以,平時應注意做好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要重視機器要害部位的潤滑工作,如滾筒軸等部位要防止磨損,使壓印機構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況,使印刷壓力保持恆定不變。要調整好飛達、氣泵裝置,使氣路暢通無阻印張吸送正常,確保輸紙張順暢不出現空張現象,這樣才能較好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
八、印版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印版是圖文復制質量的基礎要素之一,在印刷過程中,印版只有保持不變形、不磨損,才能較好地保證版面傳墨量的穩定。印刷過程中,若網點版面出現糊版或磨損而變形,線條出現磨損而擴大,這樣,由於版面吸墨量的改變,必然將使印品墨色出現偏差。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注意控制好適度的印刷壓力,並調整好膠輥、水輥對印版的接觸壓力,防止因壓力過重加劇印版面的磨損,使前後印刷的產品墨色出現偏差。另一方面,應盡量採用光滑度好、不易掉粉、掉毛的材料進行印刷,這也是有效避免印刷中版面出現磨損變形的工藝措施之一,有利於較好地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
九、包襯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包塵是印跡轉移的媒介,對印刷墨色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如果,包襯彈性太差的話,隨著印刷次數的不斷增加,它逐漸出現下沉變形後就難以復位,那麼,就將使印品前後的印刷墨色不一致。另一方面,若印刷過程中,包襯表面粘附一層油墨、紙屑等雜質,也會使印品墨色產生偏差。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選具有一定彈性的包襯,並適時清洗橡皮布表面的印跡或紙屑,以防止因包襯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十、光源特性及觀察角度不同對鑒別印品顏色的差異
通常鑒別印品墨色的光源,主要有日光(自然光)、日光燈和白熾燈等光源。它們發出光源特性不同,發射的出的光顏色也就有所差異,如日光為醇白色,觀察顏色相對就較准確。日光燈的光白中帶青,近似日光。而白熾燈的光則有紅中帶有偏黃顏色,所以,難以准確進行鑒別顏色。日光和日光燈雖然有點相似,但在鑒別質量較高的色彩產品時,也應考慮兩者的差別。光線對鑒別墨色的影響,不僅在於光源的特性,還與光的強弱和照射的角度有很大關系。在同一光源下,被照射而遠者則弱。正確的照射角度,應當十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光照射在樣張上免不了有部分折射,但是對墨色並無多大影響,在鑒別印品墨色時,不論十白天或夜間都應在光源強弱程度和照射角度都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另一方面,在鑒別印品墨色時,特別是鍍鋁紙印刷品,印刷中途對照樣張顏色,應正確區別並列放置鑒別與重疊放置鑒別樣張顏色存在的偏色差異,如將印刷樣放在標准樣旁別進行比對顏色,因為觀察角度差異大,會產生一定的視覺誤差,容易造成墨色鑒別不準。而將印刷樣的墨色樣塊重疊放在標准樣上面進行比對,由於其觀察角度差異小,對顏色的鑒別相對較准。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如筆者在一次送商標樣(主標與背標底色相同)給客戶確認時,客戶在看了並列放置的標樣後,認為主標與背標的底色存在明顯色差,提出了異議。而筆者通過將背標疊放在主標的上面後,進行顏色比對即感到顏色比較接近,於是客戶終於簽字確認了。工藝實踐情況表明光源特性和觀察腳的的差異,將直接影響顏色的准確鑒別,所以,印刷顏色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最好應安排在白天印刷,並且在比對顏色時,應採用多種角度反復進行觀察比較,以防止印刷過程中油墨控制不當,造成前後印刷產品墨色不一致。
綜上所述,正確認識產生印刷色差的若干因素,通過把好印刷工藝十和操作技術關,不僅可有效地避免這樣或那樣的印刷弊病的產生,而且可較好地保證彩色印刷品的墨色質量。
『拾』 絲網印刷技術和清洗方法
絲網印刷技術:
絲網印刷通常有兩種,即手工印刷和機械印刷。
手工印刷是指從續紙到收紙,印版的上、下移動,刮扳刮印均為手工操作。
機械印刷是指印刷過程由機械動作完成。其中又分為半自動和全自動印刷,半自動指承印物放入和取出由人工操作,印刷由機械完成;全自動是指整個印刷過程均由機械完成。
還有一種快速簡易的曲面絲印網印刷方法活面網印,即將絲網版面拆下來直接緊貼於承印物面上進行印刷。採用活面網印方法,可印製大量加工印品,如乳膠塑料桶、純凈水桶、臉盆、熱水瓶、杯、碗、盤等產品。同時利用此方法可在汽車上印製招牌字,也可在異形平面上印字。
活面絲網版的製作:先將感光好的文字圖文版進行乾燥修補處理,然後摘下,按尺寸剪好。並在網版兩端用木片或者鋁片等作為骨架用粘膠帶緊緊粘固,也可用粘膠直接粘固,這樣即可製成所需的活面絲網版。
活面網的操作方法:根據承印物選用不同印料進行調配:首先選用平板和盤子,將所油墨進行調配,然後,一人雙手持著活面絲網版,將所印部位緊緊貼於承印物面上,另一人用刮刀在調墨板上均勻地將油墨蘸在刮刀上口面上,然後,將刮刀在調墨板上均勻放置在版面上進行均勻地刮印。
若印製的圖形面積過大,可根據情況將油墨倒在版面上,但不要讓油墨流出承印物。注意調配的油墨不要太稀,也不要太干,干濕適中為好。小面積印字、印畫,可一人操作,方法是將活面版的一端用包裝膠帶貼於承印物機所需位置上,然後,用另一隻手拉緊印版緊貼承印物上,即可進行印刷。
起版注意:一定按貼好膠帶一端的方向較輕起版,若兩人操作起版廣告也是如此,採用此種方法印刷,具有操作方便,對承印物的要求靈活,能大能小,數量可多可少,具有成本低廉節約能源的優點。
清洗方法:可以用絲網印刷油墨清洗劑,專門用來清洗各種機械印刷、絲網版印刷,進口、國產輪轉、單張平版印刷機、打樣機、印鐵機(熱固化油墨)、光固化UV油墨的專門產品,可完全取代汽油、煤油。
金屬絲網洗網版的方法:
1.金屬絲網可以用5~10%的冰醋酸溶液清洗5分鍾,然後用熱水洗去所有殘液;
2.拿著金屬絲網直接通過氣體火焰或本生燈,然後用清潔刷擦凈,為貼膜作準備。但是,要注意不要使它在火焰上的時間過長;
3.任何稀釋的腐蝕劑都可用清洗金屬絲網,然後用熱水洗去腐蝕劑;
4.清洗金屬絲網的一個舊方法是把金屬絲網插在一個與網框同樣厚的架子上,用一塊在浮石、揮發油或漆稀釋溶劑中浸過的砂布打磨,然後用熱水洗凈,之後模版就可以貼在金屬絲網上了;
5.10%的鹼液或20%的氨水溶液也可以用來對金屬絲網進行清洗或去脂處理;
6.也可以用從供應商那裡購買到的專用清洗溶劑。
(10)印刷自動清洗裝置布斷裂擴展閱讀:
絲網印刷的適於表現:
1、絲網印刷同其他印刷一樣需要准確地再現原稿的圖文及色調。絲網印刷所採用的原稿原則上和其它印刷方法所用原稿沒有很大差異,但在具體的製版、印刷實踐中,其要求就有不同之處,這主要是由於絲網印刷特性所決定的。
特別是由於絲網印刷墨層厚實、色澤鮮艷,所以在選擇原稿及製版時要充分考慮絲網印刷的特殊效果。
2、另外,絲網印刷所用原稿圖文線條、網點精度要求也和普通印刷方法所用原稿要求有所不同。如果原稿的線條、網點十分精細,採用絲網印刷製版則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用絲網印刷技術不適於再現精細線條、網點的原稿。
3、在選擇印刷方法時要充分地考慮各種印刷的特點。甚至在絲網印刷製版時也同樣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網線,以求達到充分再現原稿的目的。
4、絲網印刷比較適於表現文字及線條明快的單色成套色原稿,同樣適於表現反差較大,層次清晰的彩色原稿。通過絲網印刷的特殊效果,使得復製品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通過豐富厚實的墨層和色調的明暗對比,充分表達原稿內容的質感以及立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