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右圖是驗證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圖.(1)簡要敘述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______.(2)紅磷是一種可燃物
(1)可以利用大氣壓強的原理,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並打開活塞,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也可以利用氣體受熱體積膨脹的原理來檢驗裝置的氣密性,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然後用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故答案為: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並打開活塞,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其他答案合理也行)
(2)【實驗步驟】根據所學的燃燒的條件,進行實驗是要分別驗證才行,沒氧氣不行,溫度達不到著火點不行,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燃燒,所以實驗時①是只提供了溫度,但由於沒有氧氣,所以紅磷不燃燒;根據③中的結論,可以知道,實驗時提供了氧氣,而氧氣的來源是由於打開K1和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在實驗步驟③的基礎上④點燃酒精的目的是提供燃燒所需要的溫度,使得具備了燃燒的條件,所以紅磷燃燒產生白煙.故答案為:
步驟 | 操作 | 預計現象 | 得出的結論 |
① | 略 | 略 | 沒有氧氣不能燃燒 |
② | 略 | 略 | 略 |
③ | 打開K1和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 略 | 略 |
④ | 略 | 紅磷燃燒產生白煙 | 略 |
『貳』 如圖,實驗前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請說明原理
由於裝置相對較大,另外就是涉及到的儀器較多,所以略顯復雜.但專是可以將集氣瓶看屬成是試管,這樣貌似陌生的儀器就很熟悉了,就是教材上那個氣密性檢查的儀器組合.止水夾的存在要在實驗中做出准確的描述,開始和結束中止水夾的狀態都將影響實驗的結果.所以在實驗操作的說明中要明確詳細說明.對實驗的檢查結果要給必要的結論,裝置氣密性的良好與否與對應的實驗現象的關系要予以說明.
組裝儀器,打開止水夾,雙手緊握集氣瓶,導管末端伸入液面以下,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若有氣泡,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不好,需要檢查後再次檢驗.
『叄』 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
⑴ 手握升溫法:這種方法適於體積較小的氣體發生裝置,如氧氣的氣體發生裝置。檢驗方法是:將帶有導氣管的單孔塞在試管口上塞緊,並將導氣管出口浸沒在水中,用雙手握住試管外壁片刻,水中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有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氣體發生裝置氣密性良好。
⑵ 微熱升溫法 這種方法廣泛地適於由試管、 燒瓶等加熱類玻璃儀器組裝的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檢驗。如氧氣的發生裝置。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氣體發生裝置的導氣管出口浸沒在水中,用酒精燈在試管或燒瓶的底部稍微加熱(體系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水中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後,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升入導氣管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較長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例題.校興趣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制備氮化鈣,並推斷其化學式(實驗式)。
按圖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⑶ 注水法:這種方法主要適於啟普發生器及其簡易裝置的氣密性檢驗。具體操作方法是:塞緊橡皮塞,關閉導氣管活塞(或關閉導氣管上的止水夾),從漏斗向氣體發生裝置內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於氣體發生裝置內的水面,且形成一段明顯的水柱時,停止加水,觀察水柱在較長時間內不下降則表面裝置氣密性良好。
例題: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較,實驗時間均以生成30 mL氣體為准(即比較反應速率)。用圖示裝置測量產生氣體的體積,其它可能影響實驗因素均已忽略,相關數據如下:
(1)檢查圖(I)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檢查圖(Ⅱ)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在乳膠管上夾上彈簧夾,向量氣管加適量水,提高量氣管,一段時間後,若量氣管內液 面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 ;
(2) 圖(Ⅱ)裝置中油層的作用是 。
(3)為了較准確地測量氣體體積,在讀取反應前後量氣管中液面的讀數的過程中,應注意 (填字母編號)。
a.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b.讀數前不能移動量氣管和水準管
c.保持水準管靜止,待水準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時,立刻讀數
d.讀數前應上下移動水準管,待兩管液面相平再讀數
『肆』 用圖甲所示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A 分 析: A、用圖甲所示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水面下落高度與錐形瓶中液面高度相平,則說明氣密性良好,正確;B、乙裝置不能用於吸收HCl氣體,應將苯換成CCl4,並且導管應插入四氯化碳中,才能防止倒吸,錯誤;C、通常不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物覆蓋在固體的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錯誤;D、用丁圖所示裝置將溶液定容到100mL,實驗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錯誤;故本題選擇A。 考點: 化學實驗的評價 考點 分析: 試題屬性 題型: 難度: 考核: 年級
『伍』 如何檢驗裝置氣密性
加熱法
1.如圖1,這種制氣裝置在加入反應物前,應怎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連接好裝置,將導管的
一端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手掌緊貼錐形瓶外壁,如果盛水的
容器中有氣泡冒出,移開手掌,一會兒,導管中有一段液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如果環境溫度偏高,手掌緊貼使錐形瓶內外的溫度變化很小,也可採用酒精燈微熱或其他方法】
加水法
2.如圖2,這種制氣裝置在加入反應物前,應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方法1,用彈簧夾夾住膠皮管,從長頸漏斗中向試管內加水,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液柱,
停止加水,液柱不下降,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方法2,先從長頸漏斗中向試管內加水,使長頸漏斗下端形成液封,將導管另一端放入盛
水的容器中,再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如果盛水的容器中有氣泡出現,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圖2中長頸漏斗與空氣連通,用圖1的方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降溫法
3.用如圖3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氣球可膨脹或縮小。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呢?
關閉A、B的活塞,將廣口瓶浸沒在冰水中(室內溫度為20℃),廣口瓶內溫度降低,
氣球會很快膨脹(或脹大),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觀察裝置圖,氣球與空氣直接相通,氣球膨脹或縮小與裝置的氣密性直接相關】
抽氣法
4.檢查圖4裝置的氣密性,應如何操作?看到什麼現象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向外輕輕拉動注射器的活塞,浸沒在水中的玻璃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觀察裝置圖,要看清單向閥的方向】
組合裝置
5.如圖5,在反應前用手掌緊貼燒瓶外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觀察不到明顯現象,
還可以用什麼簡單的方法證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先微熱燒瓶,B、C、D瓶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後,
水會上升到導管里形成一段液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裝置連接儀器較多,用手掌緊貼燒瓶外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產生氣泡較難,現象很不明顯。可藉助酒精燈】
特殊裝置
6.如圖6,關閉裝置中的彈簧夾a後,開啟分液漏斗的活塞b,水不斷往下滴,直
至全部流入燒瓶,能否說明該裝置是否漏氣?如果不能,該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關閉裝置中的彈簧夾a後,再用止水夾夾住橡皮管,然後開啟分液漏斗
的活塞,水不能全部往下滴,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不能說明裝置是否漏氣。由於分液漏斗和燒瓶間用橡皮管相連,使分液漏斗中
液面上方和燒瓶中液面上方的壓強相同,無論裝置是否漏氣,都不影響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入燒瓶。】
『陸』 化學實驗的氣密性檢驗的方法(最好有圖而且要全的)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升高溫度法,升高氣體發生裝置體系內氣體的溫度,可以臨時增大其壓強,從而使這個整體部分空氣外逸(在液體處可觀察到有氣泡放出),當溫度恢復到初始溫度時,這個整體壓強減小,導致浸沒在水中的導氣管內倒吸有一段水柱。
(1)對於一些製取氣體量較小的裝置,可採用手握法,把導管的一端浸在水裡,兩手緊貼容器(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放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如果裝置漏氣須找出原因,進行調整、修理或更換,然後才能進行實驗。
(2)上述方法有其缺點,如果環境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現象就不夠明顯,就應該採用微熱法。也就是說手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差不多時,手握改變不了這個整體的溫度及壓強,用酒精燈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燈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熱,或把容器浸在熱水中,如果水中有氣泡放出,停止加熱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對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比如:實驗室製取氫氣,經除雜質(HCI氣體及水分)後,再做它用。
這個裝置如何檢驗氣密性呢?此裝置比較復雜,但檢驗原理是一樣的,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用熱水微熱B或C裝置,如果在D處有氣泡放出,A的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停止加熱,A中長頸漏斗液面恢復正常,D中導管倒吸—段水柱,證明氣密性良好。
(圖見參考資料吧)
『柒』 檢查裝置氣密性問題(高中化學)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是化學實驗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試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為檢查如圖1所示簡易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甲、乙兩位同學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和方案設計.
①甲同學認為,只要往漏斗中加水,便可檢查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經檢驗
他的方案可行.則甲同學的操作方法、現象和結論是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向長頸漏斗中倒水,發現漏斗導管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乙同學設計的方案: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沒長頸漏斗下端.關閉活塞,用手握住試管中上部,待漏斗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打開活塞讓液面回落後,迅速關閉活塞,松開手,見漏斗中的液面低於試管中的液面且不再升降,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乙同學設計方案的原理是乙同學操作在裝置不漏氣的情況下,試管上部空間中氣體壓強小於大氣壓,故有「長頸漏斗中液面低於試管中液面不再有升降」的現象.
(2)為檢查如圖2所示裝置的氣密性,應採取的方法是夾緊BC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微熱B中錐形瓶,觀察A中長導管中的液面,如果上升,表明左側裝置氣密性良好;夾緊AB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U形管外接滴定管,微熱B中的錐形瓶,如果C中有氣泡產生,外接滴定管的液面發生變化,表明右側裝置氣密性良好.
考點:常見氣體制備原理及裝置選擇;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
專題: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1)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原理是根據裝置內外的壓強差形成水柱或氣泡,據此解答;
②運用空氣熱脹冷縮法,一個密閉系統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空氣被微熱,試管上部空間中氣體壓強小於大氣壓,據此解答;
(2)如圖2所示裝置圖,體積較大,需分段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原理仍然是利用裝置內外的壓強差形成水柱或氣泡,據此解答.
解答:解:(1)①檢查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往漏斗中加水,需先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發現漏斗導管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長頸漏斗和試管連成了一個封閉系統,氣密性良好,液面差保持不變,反之氣密性不好,
故答案為: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向長頸漏斗中倒水,發現漏斗導管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沒長頸漏斗下端,關閉活塞,用手握住試管中上部使試管變熱,試管內部壓強變大擠壓水面使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待漏斗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打開活塞讓液面回落後,迅速關閉活塞,松開手,外面大氣壓大於試管內部氣壓,所以壓進長頸漏斗的水下去而不會回升上來,所以見漏斗中的液面低於試管中的液面且不再升降,
故答案為:乙同學操作在裝置不漏氣的情況下,試管上部空間中氣體壓強小於大氣壓,故有「長頸漏斗中液面低於試管中液面不再有升降」的現象;
(2)如圖2所示裝置圖,體積較大,需分段形成一個密閉系統進行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夾緊BC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微熱B中錐形瓶,觀察A中長導管中的液面,如果上升,表明左側裝置氣密性良好;夾緊AB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U形管外接滴定管,微熱B中的錐形瓶,如果C中有氣泡產生,外接滴定管的液面發生變化,表明右側裝置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夾緊BC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微熱B中錐形瓶,觀察A中長導管中的液面,如果上升,表明左側裝置氣密性良好;夾緊AB之間導管上的橡皮管,U形管外接滴定管,微熱B中的錐形瓶,如果C中有氣泡產生,外接滴定管的液面發生變化,表明右側裝置氣密性良好.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裝置氣密性的檢查,依據密閉裝置中存在壓強差是判斷裝置是否漏氣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捌』 怎樣檢查裝置氣密性(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版口有連續的氣泡權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玖』 實驗室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製取二氧化碳時,怎樣檢查裝置氣密性
連接裝置,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往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若能形成穩定水柱,證明氣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