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室廢棄物都有哪些廢棄物的種類及種類
按實驗抄室廢物的性質分類:
1、化學性廢物。化學性廢物包括有機物、無機物廢物。有機物廢物包括一些劇毒的有機樣品,如農葯、苯並芘、黃麴黴毒素、亞硝胺等。
2、生物性廢物。生性廢物包括檢驗、實驗室的標本,如血液、尿、糞便、痰液和嘔吐物等;檢驗用品如實驗器材、細菌培養基和細菌陽性標本等。
3、放射性廢物。放射性廢物包括放射性標記物、放射性標准溶液等。
(1)實驗室配置的處理廢物的裝置擴展閱讀
開展生物性實驗的實驗室會產生大量高濃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養液、培養基,如未經適當的滅菌處理而直接外排,會造成嚴重後果。生物實驗室的通風設備設計不完善或實驗過程個人安全保護漏洞,也會使生物細菌毒素擴散傳播,帶來污染,甚至帶來嚴重不良後果。
2003年「非典」流行後,許多生物實驗室加強了對SAS病毒的研究,但之後報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實驗室研究時被感染的。
B. 誰有實驗室廢棄物處理的方法啊越全面越好
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
一、實驗室一般化學廢棄物(化學廢液)的處理
實驗室化學廢液產量大,處理任務重,是三廢處理中的重要環節。廢液處理必須分類收集、安全存放,嚴禁隨意排放。在廢液桶上將廢棄物的詳細情況,如廢棄物的成份、含量、性質、收集日期、負責人等信息填寫在廢液收集單上,貼上標簽,由專職人員定期交由學校回收處理。
二、實驗室氣體廢棄物(廢氣)的處理
1、對少量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設備(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稀釋後排至室外,通風管道應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氣體易被空氣稀釋。
2、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經過處理如吸收處理或與氧充分燃燒,然後才能排到室外,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氣體,可用導管通入鹼液中,使其被吸收後排出。
3、對於生物安全櫃、超凈工作台、紫外燈等採用紫外臭氧殺菌的設備,由於臭氧分解的半衰期為20~50min,因此消毒結束後,需關閉紫外燈至少半個小時以上再進行無菌操作實驗。
三、實驗室固體廢氣物(廢渣)的處理
對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同廢液處理類似,需根據其性質進行分類收集處理,禁止隨意混合存放。其中,需特別的注意事項如下:
1、存放實驗廢棄物必須使用標記有「醫療廢物」的專用黃色塑料袋,存放生活垃圾必須使用黑色塑料袋。
2、使用過的微生物、細胞等培養材料的固體廢棄物,如:培養基、培養瓶、培養皿、培養板等需經過有效的消毒處理(如高壓蒸汽滅菌30min、或有效氯溶液浸泡2-6h)後方可丟棄或清洗。
3、鑒於溴化乙錠(EB)的強誘變性,研究院不鼓勵使用EB染料,建議選用毒性小的新型替代染料(如熒光染料、花箐類染料等)。如果一定要使用EB,則EB污染過的廢棄物嚴禁隨意丟棄,必須經過有效的凈化處理(如使用專業的EB清除劑或採用活性炭吸附、氧化使其失活等方法)。
(2)實驗室配置的處理廢物的裝置擴展閱讀:
化學廢棄物按污染物形態分類
(1)廢水。實驗室產生的廢水包括多餘的樣品、標准曲線及樣品分析殘液、失效的貯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滌水等。幾乎所有的常規分析項目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廢水污染問題。這些廢水中成分包羅萬象,包括最常見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對少見的氰化物、細菌毒素、各種農葯殘留、葯物殘留等。
(2)廢氣。實驗室產生的廢氣包括試劑和樣品的揮發物、分析過程中間產物、泄漏和排空的標准氣和載氣等。通常實驗室中直接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都要求在通風櫥內進行,這固然是保證室內空氣質量、保護分析人員健康安全的有效辦法,但是月直接污染了環境空氣。實驗室廢氣包括酸霧、甲醛、苯系物、各種有機溶劑等常見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氣等較少遇到的污染物。
(3)固體廢物。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多餘樣品、分析產物、消耗或破損的實驗用品(如玻璃器皿、紗布)、殘留或失效的化學試劑等。這些固體廢物成分復雜,涵蓋各類化學、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過期失效的化學試劑,處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嚴重的污染事故。
C. 實驗室廢水處理方法和裝置有哪些
實驗室廢水有很多種下面我詳細的說一下
氧化還原中和沉澱法
此類方法多適用於含六價鉻和具有還原性的有毒物質及金屬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用於處理含氰、含酚、含硫化物的廢水。常見的工藝過程是向廢水中加入氧化劑 ,經過氧化還原反應後 ,使高毒性的物質轉化為低毒性的物質 ,再經過混凝、沉澱將其從反應體系中除去。C r6 + 和 C r3 + 的無機物最高允許排放量分別為0. 5 mg /L 和 3. 0 mg /L。含鉻的廢液可用鐵、鋅等作還原劑 ,用廢鹼液中和沉澱後 ,轉化為難溶鹽除去。
2.硫化物沉澱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含汞、鉛等金屬的呈酸性的實驗廢水。一般是向廢水中加入硫化鈉 ,生成難溶於水的金屬硫化物 ,然後與 Fe (OH ) 3 共沉澱而分離出去。
3.絮凝沉澱法
絮凝沉澱法不僅是處理許多工業企業污水中重金屬的有效方法 ,也是實驗室廢水處理的一種可行
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含重金屬較多的實驗廢水 ,加入合適的絮凝劑 ,在弱鹼性條件下可以形成絮狀沉澱 ,有效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降低廢水的化學需氧量 ( COD ) 。
4.活性炭吸附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處理物理、化學方法不能處理的微量呈溶解狀態的有機實驗廢水。有機實驗廢水含有大量的廢溶劑、實驗殘液、有機酸等。其濃度高、排放量少的特點很適合活性炭吸附法處理。處理工藝流程為先把廢水中的有相分離出來 ,再用活 性炭吸附 , COD 的去除率可達 93%
5.焚燒法
每種處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處理性能 ,都不是萬能的。焚燒法一般適用於形成乳濁液之類的液。但要特別注意避免燃燒產生的毒氣造成二次污染。例如 ,對於只含有 C, H , O 元素的有機廢物在燃燒時一般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而含有鹵素 N , S等元素的有機廢物焚燒時將會釋放多種有害氣體。
6.生物實驗廢水的處置方法
處理生物實驗廢水常用的方法是熱力消毒滅菌和化學葯劑消毒滅菌。熱力消毒滅菌法是通過高溫加熱使廢水溫度達到或超過某些有害微生物存活溫度的最高極限 ,殺死細菌 ,以確保排出廢水的安全。化學葯劑消毒滅菌法則是利用各種化學葯劑對廢水中的有害微生物進行殺菌消毒處理 ,目前常用的消毒工藝有臭氧消毒、氯消毒、鹼消毒等。在實際操作中 ,可以採用熱力和化學葯劑相結合的消毒滅菌方式 ,安全有效地處理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廢水。
詳細的可以看水天藍環保裡面有詳細的解答
D. 固體實驗室廢棄物、液體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要求有哪些
固體處理:
進行一次封袋,貼上危害提醒標簽,進行2次封袋,貼上危害等級,物品名稱,處理方式標簽,由專人送至銷毀處,進行無害化處理。
先確定該液體是否為腐蝕性液體,如為腐蝕性液體應裝於抗腐蝕密封罐中並貼上腐蝕性標簽,將罐內液體進行中和(強腐蝕性液體因按照1:2500處置)後進行排放(排放點應設有防迴流裝置和過濾網)。
E. 實驗室設備及廢棄物安全管理方法有哪些
烘箱與箱式電阻爐等的安全管理
實驗室使用的烘箱、箱式電阻爐(馬弗爐)、油浴設備等加熱設備,一般使用年限為12年。對於超過使用年限的,每年須有相關單位檢查每台加熱設備的性能及安全狀況確定其是否可繼續使用,對於已不能繼續正常工作的加熱設備須作報廢處理,如果使用時間尚未到期限,但是損害嚴重、無法修理的也應報廢。用於化學相關類實驗的加熱設備嚴禁使用開放式電爐,應選用密封電爐、加熱套、水浴鍋、油浴、砂浴設備等。嚴禁將易燃、易爆物質以及氣體鋼瓶和雜物等堆放在烘箱、箱式電阻爐等附近,並保持實驗室通風。含有有機溶劑的物質,不得放入烘箱內乾燥。
冰箱與冰櫃的安全管理
實驗室存放化學易燃物質的冰箱(冰櫃),一般使用年限為10年。對於超過使用年限的,每年須由相關單位檢查每台設備的性能及安全狀態確定其是否可繼續使用,對於已不能繼續正常工作的設備須作報廢處理,如果使用時間尚未到期限,但是損害嚴重、無法修理的也應報廢。機械溫控類有霜或無霜型冰箱不能用於儲藏化學試劑等易燃易爆物質。嚴禁將易燃、易爆物質及氣體鋼瓶和雜物等堆放在冰箱(冰櫃)等附近,並保持實驗室通風。
大型儀器使用安全管理
1)大型、貴重、稀缺的精密儀器應建立以技術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管理制度,由專人負責保管、安裝調試,以免影響儀器精密度或造成損壞。2)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上崗,並按照儀器操作規程使用大型儀器設備。學生上機實驗等必須在實驗室工作人員指導下進行。3)使用大型儀器必須按規定和格式要求填寫「儀器使用登記本」,出現故障或儀器異常時應記錄情況,以便檢查和維修。
實驗室廢棄物排放管理
1)化學實驗室廢棄物是實驗室重要安全隱患之一,各實驗室必須結合安全、衛生值日制度,做到及時清理實驗廢棄物,各相關實驗室至少沒星期清理廢棄物兩次。2)化學實驗室廢棄物必須粘貼標簽,標明主要成分、類別,分類存放。不得在實驗室大量積聚化學廢棄物,不要對自己不了解的化學廢棄物進行合並(混合)操作。3)產生有害廢氣的實驗室必須按規定安裝通風、排風設施。對排放氯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氣體的實驗室,必須安裝廢氣吸收系統進行吸收處理。4)要加強排污處理裝置(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對無機廢水溶液,要做到達標排放。嚴禁將實驗室廢棄物倒入自來水下水道或普通垃圾箱等處。
答案來自
F. 實驗室污水綜合處理裝置由什麼構成
污 水 處 理設備 我 們 買的是山東 博 斯達環保 科 技有 限 公 司 生 產的 BS D SYS系 列 產品 , 技術講過 : 由 廢水收 集 單 元 、 廢 水調節 單 元 、 廢水 深 度 處 理等等 , 具體 的你可 以登錄 他 們 網 站看一下。
G. 特殊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方法
化學類廢物
一般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稀釋排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通過與氧充分燃燒或吸收處理後才能排放。
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一般廢液可通過酸鹼中和、混凝沉澱、次氯酸鈉氧化處理後排放,有機溶劑廢液應根據性質進行回收。
含汞廢液的處理
排放標准3:廢液中汞的最高容許排放濃度為0.05mg/L(以Hg計)。
①硫化物共沉澱法:先將含汞鹽的廢液的pH值調至8-10,然後加入過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澱。再加入FeS04(共沉澱劑),與過量的S2-生成FeS沉澱,將懸浮在水中難以沉澱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澱.然後靜置、分離,再經離心、過濾,濾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2]
②還原法:用銅屑、鐵屑、鋅粒、硼氫化鈉等作還原劑,可以直接回收金屬汞。
含鎘廢液的處理
①氫氧化物沉澱法:在含鎘的廢液中投加石灰,調節pH值至10.5以上,充分攪拌後放置,使鎘離子變為難溶的Cd(OH)2沉澱.分離沉澱,用雙硫腙分光光度法檢測濾液中的Cd離子後(降至0.1mg/L以下),將濾液中和至pH值約為7,然後排放。
②離子交換法:利用Cd2+離子比水中其它離子與陽離子交換樹脂有更強的結合力,優先交換.
含鉛廢液的處理
在廢液中加入消石灰,調節至pH值大於11,使廢液中的鉛生成Pb(OH)2沉澱.然後加入Al2(S04)3(凝聚劑),將pH值降至7-8,則Pb(OH)2與Al(OH)3共沉澱,分離沉澱,達標後,排放廢液。
含砷廢液的處理在含砷廢液中加入FeCl3,使Fe/As達到50,然後用消石灰將廢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氫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澱的吸附作用,除去廢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離沉澱,達標後,排放廢液。
含酚廢液的處理
酚屬劇毒類細胞原漿毒物,處理方法:低濃度的含酚廢液可加入次氯酸鈉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濃度的含酚廢液,可通過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萃取,經調節pH值後進行蒸餾回收.處理後的廢液排放。
用酸、鹼調節廢液PH為3-4、加入鐵粉,攪拌30min,然後用鹼調節p H為9左右,繼續攪拌10min,加入硫酸鋁或鹼式氯化鋁混凝劑、進行混凝沉澱,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澱於廢渣方式處理。
生物類廢物應根據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地點,專人分類收集進行消毒、燒毀處理,日產日清。
液體廢物一般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固體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處理、一律及時焚燒。固體非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滿足消毒條件後作最終處置。
一次性使用的製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後放入污物袋內集中燒毀。
可重復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後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廢棄。
盛標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後用洗滌劑及流水刷洗、瀝干;用於微生物培養的,用壓力蒸汽滅菌後使用。
微生物檢驗接種培養過的瓊脂平板應壓力滅菌30min,趁熱將瓊脂倒棄處理。
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樣品,加漂白粉攪拌後作用2-4h,倒入化糞池或廁所。或者進行焚燒處理。
一般實驗室的放射性廢棄物為中低水平放射性廢棄物,將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廢物收集在專門的污物桶內,桶的外部標明醒目的標志,根據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分別採用貯存一定時間使其衰變和化學沉澱濃縮或焚燒後掩埋處理。
H.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的一般有什麼要求
①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前應充分了實驗室充的來源、主要組成、化合物性質、並對可能產生的有毒氣體、發熱、噴濺及爆炸等危險有所警惕。
②處理實驗室廢棄物應盡量選用無害或易於處理的葯品,防止二次污染。如用漂白粉處理含氰廢水,用生石灰處理某些酸液等,還應盡量採用「以廢治廢」的方法,如利用廢酸液處理廢鹼液。
③分離實驗中產生的廢渣,沾有有害物質的濾紙、稱量紙、廢活性炭、葯棉及塑料容器等,進行單獨處理,以減少廢液的處理量。
④用量較大的有機試劑,原則上要進行回收利用。
⑤過期的實驗葯品應請廠商回收,不得並入廢液處理。
⑥對無法自行妥善處理的實驗室廢棄物應委託相關法律法規認可的專業處理機構處理。
⑦處理實驗室廢棄物時,應對處理人、處理數量、處理方式、處理時間等相關信息進行詳細記錄。
I. 實驗室廢物,廢液處理辦法有哪些
廢液的處理 實驗室廢液可以分別收集進行處理,下面介紹幾種處理方法: 2.1、 無機酸類:將廢酸慢慢倒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或用 廢鹼互相中和,中和後用大量水沖洗。 2.2、 氫氧化鈉、氨水:用6mol/L鹽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沖洗。 含氰廢液:加入氫氧化鈉使pH值在10以上,加入過量的高錳酸鉀(3%)溶液,使CN- 氧化分解。如含量高,可加入過量的次氯酸鈣和氫氧化鈉溶液。 2.3、 普通簡單的廢液: 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可直接倒入廢液桶 中,廢液桶盡量不要密封,不能裝太滿(3/4即可)。 2.4、 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倒入另一個廢液桶內立即封蓋,統一處理。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3.1、 沾附有有害物質的濾紙、包葯紙、棉紙、廢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東西, 不要丟入垃圾箱內,要分類收集。 3.2、 廢棄不用的葯品可交還倉庫保存或用合適的方法處理掉。 3.3、 廢棄玻璃物品單獨放入紙箱內;廢棄注射器針頭統一放入專用容器內, 注射管放入垃圾箱內。 3.4、乾燥劑和硅膠可用垃圾袋裝好後放入帶蓋得垃圾桶內;其他廢棄的固體葯品包裝好後集中放入紙箱內,放到液體廢液集中放置點由專業回收公司處理(劇毒,易爆危險品要先預處理)。
J. 實驗室處理化學廢物的一般方法
每個質檢中心,實驗室等都有需要處理的有機無機廢液,主要包括:實驗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強酸、強鹼、有機溶液,清洗各種實驗用具和設備 (各種玻璃容器、進樣瓶、制樣設備等)時產生的廢液和設備冷卻裝置(如各種蒸餾冷卻裝置、儀器設備冷卻裝置等)產生的廢液,而且量還不同於一般的大學實驗室,累積起來也不少,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廢液呢?
燃燒?但是,燃燒過程中會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回收?有的溶劑回收是不是比較麻煩?不然怎麼有的工廠怎麼就直接倒掉了?
倒掉?如果倒入下水道,地下水都是這樣污染了,誰還敢喝水?
這些廢液應按其性質、成分等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廢液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質,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網,有的則採用適當方法處理,然後再排外部管網。
一、廢液處理原則
對高濃度廢酸、廢鹼液要經中和至中性時排放。對於含少量被測物和其他試劑的高濃度有機溶劑應回收再用。用於回收的高濃度廢液應集中儲存,以便回收;低濃度的經處理後排放,應根據廢液性質確定儲存容器和儲存條件,不同廢液一般不允許混合,避光、遠離熱源、以免發生不良化學反應。廢液儲存容器必須貼上標簽、寫明種類、儲存時間等。
二、實驗室廢液處理的基本方法
1、無機實驗廢液處理的一些方法
(1)無機實驗中通常產生大量的廢液是廢酸液。廢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網紗或玻璃纖維過濾,濾液中加鹼中和,調pH至6—8後就可排出。
(2)無機實驗中含鉻廢液量最大的是廢鉻酸洗液。這可以用高錳酸鉀氧化法使其再生,繼續使用。少量的廢鉻酸洗液可加入廢鹼液或石灰石使其生成氫氧化鉻沉澱,將此廢渣埋於地下。
(3)氰化物是劇毒物質,含氰廢液必須認真處理。少量的含氰廢液可先加氫氧化鈉調pH>10,再加入幾克高錳酸鉀使CN根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廢液可用鹼性氯化法處理。先用鹼調至PH>10,再加入漂白粉,使CN根氧化成氰酸鹽,並進一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氮氣。
(4)含汞鹽廢液應先調DH至8-10後,加適當過量的硫化鈉,而生成硫化汞沉澱,加硫酸亞鐵而生成硫化弧鐵沉澱,從而吸附硫化汞共沉澱下來。靜置後分離,再離心,過濾:清液含汞量可降到0.02mg/L以下排放。
(5)含重金屬離子的廢液,最有效和最經濟的處理方法是:加鹼或者硫化鈉把重金屬離子變成難溶性的氫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澱下來,從而過濾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