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6115中原工學院都有什麼專業
紡織學院
紡織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具有紡織新產品設計、現代紡織技術、紡織品貿易方面理論知識及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輕化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能從事紡織品染整工藝設計、染料化工、化學纖維、高分子材料等行業的質量控制、生產管理、新產品開發與研製等工作的合格畢業生。
能源與環境學院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工業與民用建築室內環境與暖通空調、燃氣供應、建築消防等系統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工程監理、工程概預算的理論與技能,並具有一定應用研究與設備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培養能適應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高素質、能力強、有創新意識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本專業分製冷與低溫工程、電廠熱能與動力工程兩個專業方向;畢業生能夠從事製冷空調領域或電廠熱能領域的相關工作,具有中央空調系統、冷庫系統、小型製冷裝置或火力發電廠、工業鍋爐的設計、施工及運行管理能力,並具有初步的應用研究和開發能力。
安全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工業生產安全技術及社會公共安全管理理論、安全科學的理論和技能,具有從事工業安全生產設計、施工、安全生產管理、監察、開發、研究、檢測、監控和評價等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環境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環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等環境污染的控制與治理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為主要業務范圍,具有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防治以及清潔生產等方面的基本專業素質,能夠在環境保護行業從事污染防治和資源保護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築給水排水工程、工業給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具有給水排水工程設計、施工技術、工程概預算和運行管理的初步能力以及從事水工藝與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教育和研究開發等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機電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方面的設計、研究、生產製造、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具備寬廣的現代機械設計、製造、測控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從事現代機械設計、製造、機電產品與系統研究開發、設備控制和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車輛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本專業培養熱愛汽車科技事業、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高、具有車輛工程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在汽車製造、服務行業從事試驗、製造、運行維護、技術管理、市場營銷及研究開發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工業設計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開發、研究,並具有新的設計理念,具有較強設計、創意、審美和動手等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工業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本知識,掌握專業工程基礎理論和技術技能,懂得經濟、管理和系統理論方法,能從事IE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的復合型高級人才。(既懂工程技術又擅長工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服裝學院
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方向)專業
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從事服裝設計、展示陳列、服裝設計管理、服飾品設計與策劃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藝術設計(服裝表演與營銷方向)專業
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從事服裝動態、靜態展示表演、策劃、組織與編導,服裝及相關產品營銷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工科)
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藝術修養、扎實的服裝學科基本理論及良好的實踐能力,能從事服裝產品設計、服裝制板、服裝生產管理、品牌策劃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藝術設計學院
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方向)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平面設計、產品包裝、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展示設計、企業形象策劃,具有系統專業技術技能、較強適應能力及較高藝術修養的應用性人才。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展示設計、室內外設計、景觀設計、小區規劃、園林設計及整體設計策劃等高級應用型人才。
動畫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多媒體設計、動畫創意、動畫腳本創作、二維動畫創作及三維電腦動畫創作、策劃等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攝影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新聞攝影、藝術攝影、廣告攝影、圖片展覽、版面設計等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電子信息學院
自動化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電工及電子技術、計算機通訊及網路化控制、控制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等理論和技術,能從事電氣傳動自動化及生產過程自動化系統、各類微機控制的工業自動化裝置設計開發、運行管理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具有現代電子信息處理技術和電子工程技術分析、設計、研究、開發和應用的寬口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通信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通信工程及網路技術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信息測量與控制工程領域中有關感測器技術、信息檢測、智能化儀器等測控設備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電氣工程領域的電子技術、電力系統、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電工設備,以及風力、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電動汽車的關鍵設備的設計製造及控制、建築供配電、樓宇自動化等工作的強弱電結合、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經濟管理學院
市場營銷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市場營銷管理和業務工作,以及在高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本專業教學研究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會計學專業
主要培養:從事會計實際工作和本專業教學、研究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工商管理專業
主要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的基礎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應用手段,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各項管理、研究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工程管理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房地產經營管理領域或項目管理領域從事全過程項目開發、管理、服務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能在政府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主要培養: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掌握國內外貿易政策和法規,能在政府商務部門、涉外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研究和策劃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金融學專業
主要培養:具備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和金融學理論知識及實際業務技能,能夠在商業銀行從事信貸業務、中間業務、國際業務、資信調查等實際業務,也可以到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及衍生機構或學校科研部門從事投資、理財業務和理論研究,符合國際化發展的高級復合型應用人才。
公共事業管理(會展管理方向)
主要培養:熟悉經濟學管理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會展業務技能,能夠在各類公共事業部門、商務部門從事會展經濟、管理事務、大型商業展示、國內外貿易活動等實際業務,也可到各類管理咨詢公司、公共企事業單位或學校科研部門從事管理操作和咨詢以及研究,符合國際化需求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藝術設計專業(空中乘務與空港管理方向)
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適應民航企業發展需要,熟悉民航基本情況,掌握民用航空基本知識,掌握民航服務與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空乘、客貨運輸企業經營管理、空中交通運輸業管理、物流航空法律等基本知識,具有良好的專業化形象,有修養、綜合服務意識強,能夠適應空乘、空港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新聞與傳播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廣播電視或新媒體播音主持、新聞報道、影視配音,從事公共活動主持、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復合型語言傳播高級應用型人才。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系統掌握廣播電視新聞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服務於公眾的新聞信息需求為主要業務范圍,具有采訪、寫作、現場報道、攝錄、製作、編輯、評論等方面的基本專業素質,能在電視、廣播、網路、報紙及其他新聞媒體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從事新聞采訪、寫作、攝錄、製作、編輯、評論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電視節目編導、影視廣告創作、新媒體節目編導與製作,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從事策劃、攝像(影)、編輯、製作等工作的藝術與技術高度結合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畢業生適用范圍:畢業生適宜到廣播電台、電視台和網路等新媒體以及影視、廣告製作單位、文藝團體、電教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
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具有良好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受到系統的計算機軟體應用、設計與開發的訓練。能夠從事數學、計算科學的教學與研究,或在生產與管理部門從事數學建模、工程軟體、數據分析及計算機軟體的研製與開發、高新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並為計算機、經濟、工程、信息、數理或相應交叉學科研究生的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基礎。
畢業生適用范圍:可在科技、教育、信息產業和經濟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主要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獲得較好的數學和計算機知識的基礎訓練,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和解決某些科學技術中的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編程和軟體開發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經濟和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 軟體開發、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畢業生適用范圍:可在科技、教育、經濟和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
應用物理專業
主要培養:具有堅實的物理基礎理論知識、基本的實驗方法和技能;具備較強的光電信息處理技術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理工結合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政法學院
法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實用性專門人才。
社會工作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政治素質與道德修養,既有社會工作理念又具備社會實務技能的專業社會工作者,並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從事社區服務管理工作、社會行政管理工作、社會保障工作、社會政策研究工作、民政工作、青少年工作、婦女工作的高層次實用性專門人才。
材料與化工學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具有材料加工工程與技術的專業理論與應用能力,能從事材料成型及新材料、新產品的實驗研究、工藝設計、生產製造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具有無機非金屬工程材料、金屬材料領域相關的專業理論與應用能力,能在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從事生產製造、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具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應用、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適用范圍:可到與高分子材料有關的石油化工、化學纖維等企業、科研院所、商檢、海關等單位從事技術開發、質量檢驗、技術監督、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大專院校從事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發和教學工作。
應用化學專業
主要培養:本專業以化學在材料、醫葯、環保、電子等領域的應用為主要方向。培養具備應用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主要培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計算機軟體、硬體和計算機網路為主要業務范圍,具有軟體開發、嵌入式應用、計算機網路管理等專業素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兩個專業方向(計算機網路方向、嵌入式方向),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自由選擇,以適應學生的興趣﹑特點和就業方向的需求。
畢業生適用范圍: 在科研、教育、企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科學研究、教育、開發和應用工作。
網路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能從事網路規劃、設計、實施、維護和網路軟體開發,參與大型局域/廣域網設計,為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從事基於網路的軟、硬體設計開發的高級技術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兩個特色方向(信息安全、網路軟體開發),擁有校企合作的「思科網路技術學院」培訓基地。
軟體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對學生進行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教育,重視工程能力、團隊協作和交流能力的培養,以掌握.NET和J2EE兩個技術平台以及IBM Rational相關軟體開發工具為重點,培養具有軟體工程系統分析與設計、軟體工程項目管理、軟體編碼、軟體測試及質量控制等復合型軟體工程人才。
外國語學院
英語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一定的社會和自然科學文化素養及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英漢語表達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協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能夠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及其他涉外工作的英語高級應用型人才。
對外漢語專業
培養目標: 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漢語、外語(英語、法語或日語)語言基礎和較高的中西文化素質,具有較強的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素質,具有扎實的對外漢語教學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漢外「雙語」高級應用型人才。
日語專業
培養目標: 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高層次日語語言文化素質,掌握日本文學、日語語言學的基本理論與應用,具備口、筆譯理論知識與技巧,具有扎實的日語交際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的日語高級應用人才。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 3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2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職教師人數的90%以上。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其中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2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
學院現有土木工程、建築學2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其中土木工程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工程力學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目前在校生近600人。
建築工程學院下設土木工程系、建築系、建築工程管理系、基礎力學教學部、岩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等教學科研機構。擁有基礎力學、岩土與建築材料、工程結構、建築物理、建築結構CAD等多個實驗室,為本院的實驗和實踐教學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土木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專業領域的設計、施工、研究開發、規劃和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建築學專業(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強調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理工與人文的結合、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在校期間完成建築師的基本訓練,培養具有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及城市規劃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中原工學院中外合作辦學4個本科教育項目專業(紡織工程、市場營銷、會計學、藝術設計)分別於2002年和2004年經河南省教育廳批准開辦,2006年通過教育部復核(教外綜函[2006]103號);中原工學院中外合作辦學3個專科教育項目(建築工程管理、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攝影攝像技術),2007年經河南省教育廳批准開辦(教科外(2007)127號)。
亞太國際學院
藝術設計(服裝設計方向、紡織品藝術設計方向)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較高紡織服裝文化水平,較好的服裝、紡織品設計理論基礎與創新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在紡織服裝產業的策劃、設計、營銷、管理等部門,能夠勝任相關工作的復合型高級應用人才。
國際教育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是中原工學院的直屬學院,舉辦實施本科和專科高等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合作辦學項目依託中原工學院整體優勢,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聯合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充分整合了各相關專業教學院部和職能部門的資源,積極引進國外合作方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及優良的教學環境。項目學生培養特色突出,通過強化英語和引進外方資源,學生英語聽說實踐能力強,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位於學校前列,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和各類演講比賽、辯論賽、知識競賽、體育比賽中成績顯著。學院學習氛圍濃厚,曾被學校授予「學風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主要是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聯合舉辦,專科教育項目是與紐西蘭UNITEC理工學院合作舉辦。
項目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執行由我校和國外合作高校共同制定的培養方案,主要在國內修完學分,成績合格且符合中原工學院學位授予條件的本科生,頒發中原工學院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外語成績和學業水平達到國外合作方規定要求、經濟條件許可的項目學生,在中原工學院學習兩年或三年之後,可以申請到對應的合作高校攻讀外方學位或學歷。選擇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習的學生,在英國的學費優惠20%。項目學生畢業後可申請到與中原工學院有友好交流合作關系的國外高校繼續深造,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就業選擇。
● 本科專業
紡織工程
主要培養適應現代紡織工業發展需要,掌握紡織科學與技術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專業發展前沿,能在國內外企事業單位、學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紡織工藝與設備的研究設計、紡織新產品設計與開發、紡織設備管理、紡織生產管理、國內外紡織品貿易、紡織品檢測以及相關教學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紡織工程(材料工程方向)
主要培養掌握材料工程最新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專業發展前沿,英語水平較高,能在與材料工程有關的企業、科研院所、商檢、海關等單位從事技術開發、質量檢驗、技術監督、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或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從事各種新型材料研發和教學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市場營銷
主要培養適應國際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系統掌握中西方文化和市場營銷專業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營銷策劃與市場推廣、紡織服裝企業品牌管理及市場開發、電子商務為主要業務范圍,具有優良的英語水平、創新意識及動手能力,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等方面的基本專業素質,能在各類工商企業尤其是紡織、服裝企業從事市場營銷管理和業務工作以及在各類研究咨詢機構從事專業研究、咨詢工作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會計學
主要培養適應國際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和現代商務要求,掌握會計學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精通國內外會計業務、適合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會計理論研究、教學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在國內外工商企業、金融證券業、會計事務所、經濟管理部門、學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會計工作以及相關教學和研究等工作。
藝術設計
主要培養適應德、智、體全面發展,並具有較強專業知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並能熟練運用相關的設計軟體,測繪和表現技法。具備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展示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標志設計以及從事整體設計策劃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和國際意識,有較高的審美能力,較強的實踐技能,能從事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繼續出國深造。
● 專科專業
建築工程管理
主要培養適應現代建築工業發展需要,掌握建築工程管理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英語水平較高,了解國外建築行業先進的技術和從業資格要求,能在建築工程及管理行業工作的具有較強適應能力的高級職業技術人才。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主要培養適應現代汽車工業發展需要,掌握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服務與營銷技能,英語水平較高,具備「懂技術,善經營,會服務」的實踐能力,能在汽車生產服務、汽車技術服務和汽車銷售服務等領域工作的高級職業技術人才。
攝影攝像技術
主要培養掌握攝影與攝像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一定的美學修養,具備系統的拍攝,後期技術和設備使用與維護的實踐工作能力,能在新聞出版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攝影、專題攝影、商業攝影、版面設計,攝像與影像後期等工作的高級職業技術人才。
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軟體職業技術學院主要負責軟體行業應用型軟體人才的培養,成立於2004年,是省教育廳確定的河南省首批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之一。學院是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教育與培訓委員會會員單位,學院為河南省軟體學院實習實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二年制專科實用型軟體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學研究成果獲得河南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本科軟體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較好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很好的軟體設計能力、較強的軟體工程實踐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的復合型、實用型高級軟體工程人才。
專科各專業以程序設計、軟體維護及軟體應用能力的培養為核心,培養掌握主流的軟體開發技術、方法和工具,受到良好的程序設計規范化訓練,具有較強的實際編程及應用能力的實用型人才。設置軟體編碼方向、日文軟體開發方向、計算機信息管理、軟體測試方向、網路系統管理等專業或方向,其中日文軟體開發方向主要是針對目前對日軟體外包的需要,培養既懂軟體又懂日語的計算機特殊人才。
學院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於50多家軟體企業簽訂了實訓就業協議,保證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軟體學院目前已經有近千名學生畢業,他們遍布在全國各地,正在為我國的軟體產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科軟體工程專業和專科專業畢業學生擁有蓋有中原工學院印章的畢業證書。
●本科專業(本科三批錄取)
軟體工程專業
主要培養:針對軟體企業及社會的需求,以軟體工程化人才培養為特色,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具有較好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很好的軟體設計能力、較強的軟體工程實踐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的復合型、實用型高級軟體工程人才。
畢業生適用范圍:在科研、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等單位從事軟體工程技術的研究、分析、設計、開發及測試工作,IT企業的軟體設計師及軟體項目管理等工作。
●專科專業(專科一批錄取)
軟體技術專業(軟體技術、日文軟體開發方向、游戲軟體開發)
主要培養:具有規范化程序設計能力,掌握國際上最流行、最實用的軟體開發語言、工具、技術和方法的專門人才。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
主要培養:具有較強的軟體開發能力,能夠從事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實用型、工程型的程序設計專門人才。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軟體測試與維護方向)
主要培養:具有較強的軟體開發能力,掌握軟體測試理論、軟體測試管理工具、故障跟蹤方法、軟體質量度量方法的專門人才。
網路系統管理專業
主要培養:具有較強的計算機網路管理與維護能力,能夠從事簡單的網站程序設計以及各種大小企事業單位網路管理維護工作的專門人才。
㈡ 大夥說說增加製冷劑的充注量能增加過冷度嗎
增加冷凝面積會使冷凝溫度壓力降低,而過冷指的是出口溫度和冷凝溫專度之差
故增加冷凝面積屬未必增加過冷, 對否 ?
小型製冷裝置設計指導 上的說法是「要使液體過冷, 必須在遠離汽液相平衡的界面處冷卻液體,如果在相界面處獲悉和想界面附近冷卻液體,只能降低冷凝壓力,不能產生過冷」,如何理解這句話
㈢ 找一本製冷專業書籍電子版本,小型製冷裝置設計指導pdf版,吳業正主編。感激不盡!,,
原因如下:
1、製冷劑泄漏.(表現為內外機都工作,壓縮機也工作,但就是沒效果專)。
2、壓縮機電容損壞屬或不良,導致壓縮機不工作.(現象和上面差不多,但壓縮機不轉,且過熱)。
3、室溫感溫頭阻值變值,導致空調外機不工作.(現象和空調達到設定溫度後停機一樣)。
4、遙控器不良或空調接收器不良.(表現為開機空調無反映,或時靈時不靈)。
㈣ 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製冷與空調技術與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智能家電)哪個專業好
製冷與空調技術
專業主要特色
本專業教學注重經驗與新知識的銜接,結合實際工程,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該專業實行「雙證書」制度,學生在校期間不僅獲得學歷證書,同時取得製冷設備維修工/中央空調操作員中、高級職業崗位資格證書,使學生就業後能夠較快的適應單位和社會需要,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
專業核心課程
工程制圖、計算機繪圖、流體力學與熱工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製冷原理、製冷壓縮機、空氣調節、小型製冷裝置設計、熱工測試技術、製冷工藝設計、中央空調運行管理、製冷空調自動化、製冷中高級職業技能實訓、中央空調工程設計等。
畢業後可適應的工作范圍
學生畢業後,可在與本專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相關崗位上從事下列工作:
1. 從事製冷與空調設備的設計、生產製造、銷售、工程安裝、調試及技術服務;
2. 從事商業冷庫、醫院、化工廠和賓館飯店樓宇的空調與製冷設備的運行管理、維修工作;
3. 從事小型製冷裝置的安裝調試、技術支持工作;
4. 從事於低溫物流管理企業與本專業相關技術管理工作等。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要掌握的知識
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電子技術理論、通曉電子系統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和相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面向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等電子、信息、通信領域的寬口徑、高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開發。
編輯本段所學課程
該專業培養掌握現代電子技術理論、通曉電子系統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和相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面向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等電子、信息、通信領域的寬口徑、高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開發。
編輯本段學習必備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要是學習基本電路知識,並掌握用計算機等處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實的數學知識,對物理學的要求也很高,並且主要是電學方面;要學習許多電路知識、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計算機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課程。學習電子信息工程自己還要動手設計、連接一些電路並結合計算機進行實驗,對動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譬如自己連接感測器的電路,用計算機設置小的通信系統,還會參觀一些大公司的電子和信息處理設備,理解手機信號、有線電視是如何傳輸的等,並能有機會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大的工程設計。學習電子信息工程,要喜歡鑽研思考,善於開動腦筋發現問題所獲能力 1.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的工作范圍; 2.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編輯本段就業方向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深入,各行業大都需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比如,做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器件;做軟體工程師,設計開發與硬體相關的各種軟體;做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這對經驗、知識要求很高;還可以繼續進修成為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等。 註:不同院校的課程設置可能不同。
你可以參考下這個,具體的就業前景要看到時畢業之後的行業的發展,因為現在很多東西都沒辦法預測得到的,有很多選了當時很熱門的專業,但幾年之後畢業就不一樣啦,成為一個很冷門的就業專業,而且學東西最好還是自己要有興趣才好,如果你沒興趣盡管你選得那個專業很熱門都沒用。希望能給你帶來少許的幫助。
㈤ 哈爾濱商業大學能源與建築工程學院的專業介紹
本科教育:
熱能與動力工程(製冷空調方向)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熱能工程、傳熱學、流體力學、動力工程等方面基礎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製冷及低溫工程、空調工程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實驗研究和安裝、開發、營銷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受到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製冷工藝、製冷設備和空調系統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初步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2、較系統的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力學、機械學、工程熱物理、流體力學、電工與電子學、控制理論、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掌握製冷、空調、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設計、營銷、管理、安裝、施工、調試製冷空調系統的能力;
4、具有對製冷、空調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了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三、學制與學分
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即修業年限一般為3~6年。本輪教學計劃按四年編制。
全程總學分為178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41學分;實踐環節39學分。
四、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幹學科:工程熱物理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製冷原理與設備、熱公測試技術、製冷壓縮機、製冷裝置設計、空氣調節、製冷裝置自動控制。
專業方向:A組(製冷工程):冷庫建築、食品冷凍工藝學、冷庫電氣、小型製冷裝置;B組(空調工程):熱泵,空調蓄冷技術,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技術、空調用機器與設備;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訓、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製冷裝置課程設計、空氣調節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土木工程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從事土木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施工、管理與科研開發等技術及管理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服務面向: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基建管理職能部門;建築工程勘察設計院、土木工程科研院所;建築、岩土公司等施工企業;工程質量監督站,工程建設監理部門;房地產開發公司,工程造價咨詢機構、銀行及投資咨詢機構等技術與管理工作的部門。
二、專業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受到試驗儀器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土木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施工、管理與研究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方面和應用前景;
2. 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和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工程測量、土工測試、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的基本技術;
3. 具有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主要測試和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初步能力,從而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管理與研究開發的初步能力;
4.具有商業供銷類建築如大型商場、冷庫、食品工廠的建設和監理等方面的綜合業務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規;
5.初步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外語交流和閱讀能力。
三、學制與學分
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即修業年限一般為3~6年。本輪教學計劃按四年編制。
全程總學分:174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37學分,實踐環節37學分。
四、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力學、土木工程。
主要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房屋建築學、流體力學、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測量、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地基及基礎、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組織。
專業方向:建築結構抗震設計、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土木工程施工技術。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課程實習、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社會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
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方向)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全過程管理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管理人才。
本專業服務面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施工企業;建設監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工程管理的教學部門;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房地產產品的銷售、策劃、評估等中介部門。
二、專業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土木工程技術知識;受到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掌握工程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
2、掌握投資經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熟悉土木工程技術知識;熟悉工程項目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國內外工程管理的最新發展動態;
5、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
6、初步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外語交流和閱讀能力;
7、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本學科當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方面和應用前景。
三、學制與學分
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即修業年限一般為3~6年。本輪教學計劃按四年編制。
全程總學分:180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47學分,實踐環節33學分。
四、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管理學、土木工程
主要課程:房地產經濟學、工程結構、房地產投資分析、建築施工與修繕、工程項目管理、工程估價、工程經濟學、房地產市場營銷房地產制度與政策等。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室內環境設備系統及建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及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的特殊環境的研究開發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設計研究院、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工作的,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服務面向:環境管理職能部門,設計研究院,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
二、專業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築物理和環境控制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建築設備系統之設計、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並初步具備這方面的工作能力。
1、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並了解本專業學科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2、具有一定的室內環境及設備系統測試、調試及運行管理的能力;
3、初步掌握室內環境及設備系統的設計方法;
4、具有較好的自然科學基礎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5、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及協作精神和自學能力;
6、初步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一定的外語交流和閱讀能力。
三、學制與學分
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即修業年限一般為3~6年。本輪培養計劃按四年編制。
全程總學分:178 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46學分,實踐環節32學分。
四、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泵與風機、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空調製冷技術、建築環境工程、測試技術。
專業方向課:空調工程、供熱工程、通風工程、鍋爐與鍋爐設備、建築給排水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金工實習、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設計實習內容及空調工程、建築電氣等課程的實驗課。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及人才市場需求,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能在交通運輸規劃與設 計、油氣儲運管理等部門從事油氣儲運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項目管理、生產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並具有一定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 才。畢業生可在石油、石化、民航、城市燃氣、給排水等各個行業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
二、專業基本要求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人才培養以技術型為主、應用研究型為輔。培養的學生應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 力;掌握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電工電子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綜合利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和科研問題的 能力;具有油氣儲運系統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生產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了解油氣儲運工程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 語,具有良好的聽、讀能力和一定的口語、寫作能力,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三、課程設置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目前共開出本科生課程20門,其中必修課7門,分別為油罐及管道強度設計(儲運專業)、腐蝕與防腐、專業外語、油氣集輸、輸油管道設計與 管理、油庫設計與管理、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腐蝕與防腐、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天然氣集輸、城市液化氣供應等。
㈥ 烴冷凝器設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