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Ⅰ為化學教學中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中充
(1)極易溶於水或氣體與溶液易發生化學反應可形成圖I中噴泉,A利用氣體的溶解性形成噴泉,B中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噴泉,而C中CO2不溶於飽和碳酸氫鈉溶液、D中NO不溶於水,不能形成噴泉,所以能形成噴泉的是AB;
故答案為:AB;
(2)圖Ⅱ的錐形瓶中,C、D中發生鈍化,A不發生反應,只有B中生成NO,瓶內氣體增多,錐形瓶中壓強增大,使液體噴到圓底燒瓶中,則B可形成噴泉,
故答案為:B;
(3)圖Ⅰ和圖Ⅱ兩套裝置,均產生壓強差,形成噴泉,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
故答案為:減小;增大;
(4)①如果關閉活塞c,打開活塞a、b,再擠壓膠頭滴管,有氨氣的瓶內氣壓減小,HCl與氨氣結合生成氯化銨,則觀察到HCl氣體進入到盛有NH3的集氣瓶,產生大量的白煙,
故答案為:HCl氣體進入到盛有NH3的集氣瓶,產生大量的白煙;
②在①操作的基礎上,打開活塞c,瓶內氣體減少,外壓大於內壓,形成噴泉,則①②兩燒瓶同時產生噴泉,
故答案為:打開活塞c.
Ⅱ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Ⅰ為化學教學中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中
(1)極易溶於水或氣體與溶液易發生化學反應可形成圖I中噴泉,A、C利用氣體的溶解性形成噴泉,B中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噴泉,而D中NO不溶於水,不能形成噴泉,故答案為:D;
(2)圖Ⅱ的錐形瓶中,C、D中發生鈍化,A不發生反應,只有B中生成NO,瓶內氣體增多,則B可形成噴泉,故答案為:B;
(3)圖Ⅰ和圖Ⅱ兩套裝置,均產生壓強差,形成噴泉,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故答案為:減小;增大;
(4)①如果關閉活塞c,打開活塞a、b,再擠壓膠頭滴管,有氨氣的瓶內氣壓減小,HCl與氨氣結合生成氯化銨,則觀察到HCl氣體進入到盛有NH3的集氣瓶,產生大量的白煙,故答案為:HCl氣體進入到盛有NH3的集氣瓶,產生大量的白煙;
②在①操作的基礎上,打開活塞c,瓶內氣體減少,外壓大於內壓,形成噴泉,則現象為①②兩燒瓶同時產生噴泉,故答案為:①②兩燒瓶同時產生噴泉.
Ⅲ 跪求噴泉實驗各種裝置!
參考資料1:http://ke..com/view/879352.htm;
參考資料版2:http://..com/question/101355621.html?fr=qrl&index=1。權
Ⅳ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存在壓強差. (1)圖Ⅰ為化學教學中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
(1)極易溶於水或氣體與溶液易發生化學反應可形成圖I中噴泉,A、C利用氣體的溶解性形成噴泉,B中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噴泉,而D中NO不溶於水,不能形成噴泉,故答案為:D; (2)圖Ⅱ的錐形瓶中,C、D中發生鈍化,A不發生反應,只有B中生成NO,瓶內氣體增多,則B可形成噴泉,故答案為:B; (3)圖Ⅰ和圖Ⅱ兩套裝置,均產生壓強差,形成噴泉,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故答案為:減小;增大; (4)①如果關閉活塞c,打開活塞a、b,再擠壓膠頭滴管,有氨氣的瓶內氣壓減小,HCl與氨氣結合生成氯化銨,則觀察到HCl氣體進入到盛有NH 3 的集氣瓶,產生大量的白煙,故答案為:HCl氣體進入到盛有NH 3 的集氣瓶,產生大量的白煙; ②在①操作的基礎上,打開活塞c,瓶內氣體減少,外壓大於內壓,形成噴泉,則現象為①②兩燒瓶同時產生噴泉,故答案為:①②兩燒瓶同時產生噴泉. |
Ⅳ 如圖為中學化學教材上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中充滿了乾燥氣體,膠頭滴管及燒瓶中分別盛有液體,下列各組
在燒瓶中充滿抄乾燥氣體,而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若形成噴泉,則氣體極易溶於液體或氣體極易與液體反應,液體不能充滿燒瓶說明氣體溶於水反應生成難溶於水的氣體;
A.NH3極易溶於水,則可形成噴泉,液體充滿整個燒瓶,故A不選;
B.二氧化氮溶於水和水反應,能形成噴泉,但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氣體難溶於水,液體不能充滿燒瓶,故B選;
C.二氧化碳極易與NaOH反應,產生壓強差,形成噴泉,液體充滿整個燒瓶,故C不選;
D.4:1的NO2與O2和水,4NO2+O2+2H2O=4HNO3,能形成噴泉,燒瓶能充滿液體,故D不選;
故選B.
Ⅵ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實驗現象(如圖),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Ⅰ為化學教學中所用的噴泉實驗裝置
(1)該裝置中形成噴泉的條件是燒瓶中的氣壓變小;
A、HCl易溶於H2O,所以能使燒瓶中的氣體迅速減小,能形成噴泉,故A不選;
B、O2不易溶於H2O,所以不能使燒瓶中的氣體減小,不能形成噴泉,故B選;
C、S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應,能導致燒瓶中的氣體減小,所以能形成噴泉,故C不選;
D、C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應,能導致燒瓶中的氣體減小,所以能形成噴泉,故D不選;
故答案為:B;
(2)圖Ⅱ是在錐形瓶中加入的物質能導致錐形瓶中氣壓變大才能形成噴泉;
A、CaCO3與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阻止反應進一步發生,生成二氧化碳比較少,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化不大,不能形成噴泉,故A錯誤;
B、稀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不生成氣體,不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故B錯誤;
C、鋅與稀鹽酸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所以能形成噴泉,故C正確;
D、NaCl與稀HNO3反應不生成氣體,不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3)圖Ⅰ和圖Ⅱ兩套裝置,均產生壓強差,形成噴泉,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
故答案為: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使其小於大氣壓,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使其大於大氣壓;
(4)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的原理與圖Ⅱ原理相似,故答案為:圖Ⅱ.
Ⅶ 大氣壓對許多物理實驗和化學實驗有著重要影響。下圖是噴泉實驗的裝置圖(圖中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1
(1)2NH 4 Cl+Ca(OH) 2
![]() (3)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專,然後打開屬止水夾氨極易溶於水,使燒瓶內壓力減小,與外界形成壓力差 (4)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熱燒瓶,趕出玻璃管中的空氣,關閉止水夾;待燒瓶冷卻後,再打開止水夾即可。 Ⅷ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形成壓強差.(1)圖Ⅰ是化學教材中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夾持儀
(1)極易溶於水或氣體與溶液易發生化學反應可形成圖中噴泉,A、C、D均可內形成噴泉容,而B中氧氣不易溶於水,則不能形成噴泉,故答案為:B; Ⅸ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如圖是化學教材中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在燒瓶中充滿乾燥氣
在燒瓶中充滿乾燥來氣體,而膠頭源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若形成噴泉,則氣體極易溶於液體或氣體極易與液體反應, 與下圖是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充氣消防預作用裝置怎麼安裝
瀏覽:600
帶孔天然氣閥門
瀏覽:245
家用暖氣片閥門兒哪裡買
瀏覽:925
生活水箱進水管上都安什麼閥門
瀏覽:760
win7電腦維修軟體工具箱
瀏覽:24
用頻率特性法設計串聯超前校正裝置的步驟
瀏覽:86
機械鍵盤防塵軸和普通軸什麼區別
瀏覽:545
數控機床加工中撞刀了怎麼調制
瀏覽:10
汽車放機油用閥門怎麼樣
瀏覽:65
消防預作用裝置氣泵接法
瀏覽:375
abb激活機械裝置單元
瀏覽:876
軋輥平衡裝置的作用
瀏覽:231
炮仗儀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162
高壓計量裝置設計論文
瀏覽:875
屯溪高壓閥門廠
瀏覽:409
推土機最終傳動裝置
瀏覽:351
賤人工具箱列印機
瀏覽:868
美國工具箱反傾銷
瀏覽:320
帶動道岔的主要設備是什麼
瀏覽:62
永磁軸承怎麼拆
瀏覽: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