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圖1是教科書上探究分子性質實驗的裝置圖,圖2是我縣化學老師針對圖1實驗的創新裝置.圖2的創新實驗操作步
(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性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A、B裝置版內被酚酞溶液濕潤權的紗布都能變紅,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2)對比創新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後實驗的優點是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B裝置內被酚酞溶液濕潤的紗布變紅所需時間要比A裝置內被酚酞溶液濕潤的紗布變紅所需時間短,從而可證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3)圖2的創新實驗相對圖1來說,除(2)中所述的優點之外,還具有「①用密閉的U型管來代替半封閉的燒杯來做實驗,減少了因氨氣揮發而對空氣的污染,綠色環保.
②實驗中所需的葯品量較少,節約葯品.」的優點,但無法實現「③能得出分子具有的所有性質.」故選:B;
故答案為:(1)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2)運動越快;(3)B.
⑵ 下圖是探究分子運動的實驗裝置圖。向盛有約40 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的顏
無色 ;酚酞試液變為紅色 ;有白霧 ; 濃氨水有揮發性揮發出氨氣,氨氣與水反應生成氨水,氨水呈鹼性,同時也說明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 |
⑶ 如圖(1)和圖(2)是兩個設計證明分子運動的實驗.在圖(2)的錐形瓶中的小瓶里裝著濃氨水,錐形瓶口用
無色酚酞試液是一種常用的酸鹼指示劑,具有遇鹼性物質變紅的特性.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來的氨氣易溶於水形成的溶液顯鹼性.由設計的實驗來看,圖(1)在設計的實驗比較嚴密,如在大燒杯外放置一裝有無色酚酞試液的燒杯與大燒杯內的無色酚酞試液形成對比,而圖(2)設計的實驗符合微型化的特徵,用到的儀器比較少又節約了葯品.
兩個實驗裝置都有的不足之處是缺少對比試驗;
故答案為:
(1)錐形瓶口濾紙變成紅色;
(2)A燒杯中的酚酞溶液變紅;氨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
(3)圖(1)操作過程更嚴密,用葯品較多;圖(2)所用儀器較少,操作簡單,節約了葯品;
(4)缺少對比試驗.
⑷ 在課外活動中,小兵按照課本實驗探究分子運動現象。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
(1)濃氨水中含有水,氫氧化鈉溶與水放出大量的熱,是分子運動加快,氨水受熱易分解為氨氣和水;
(2)通過圖示可知,濃氨水通過分子運動可到酚酞溶液中,因為氨水呈鹼性,所以它能使酚酞變為紅色;
(3)圖2的裝置:裝置的本身是密閉的實驗裝置,再加上氫氧化鈉溶於水放出大量的熱的作用,促使反應速度快;
故答案為:(1)濃氨水中含有水,氫氧化鈉溶與水放出大量的熱,是分子運動加快,氨水受熱易分解為氨氣和水;
(2)變紅色;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3)降低了氨氣對空氣的污染
⑸ 課堂上老師按圖Ⅰ裝置進行分子運動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課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
(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故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
(2)①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②圖二實驗可以看出C中酚酞溶液比B中先變紅,因為D放在熱水中,氨分子運動的快.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濃氨水顯鹼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③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後實驗的優點是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故答案為:(1)甲中液體變紅;
(2)①作對比;B試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變紅色,C試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變紅色;
②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③防止氨水擴散到空氣中,同時可以證明分子的運動快慢與溫度的關系.
⑹ 在課外活動中,小斌按照課本實驗(見圖1)探究分子的運動時,聞到了刺激性的氨味,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
(1)濃氨水中含有水,氫氧化鈉溶與水放出大量的熱,是分子運動加快,氨水受熱易分解為氨氣和水;
(2)通過圖示可知,濃氨水通過分子運動可到酚酞溶液中,因為氨水呈鹼性,所以它能使酚酞變為紅色;
(3)圖2的裝置:裝置的本身是密閉的實驗裝置,再加上氫氧化鈉溶於水放出大量的熱的作用,促使反應速度快;
故答案為:(1)濃氨水中含有水,氫氧化鈉溶與水放出大量的熱,是分子運動加快,氨水受熱易分解為氨氣和水;
(2)變紅色;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3)降低了氨氣對空氣的污染
⑺ 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實驗」圖Ⅰ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__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性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圖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版學實驗權,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
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分析討論】:
(1)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濃氨水顯鹼性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後實驗的優點是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故答案為:(1)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2)①濃氨水顯鹼性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⑻ 分子在不斷運動的實驗現象圖片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性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圖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分析討論】:
(1)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濃氨水顯鹼性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等;
(3)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後實驗的優點是: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故答案為:甲燒杯酚酞試液變紅;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1)與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較;(2)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3)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⑼ 分子運動現象的實驗說明什麼
(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故填:濃氨水;
(2)片刻後,能夠觀察到B中的酚酞試液變紅,說明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故填:B中的酚酞試液變紅,說明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⑽ 課堂上老師按圖I裝置進行分子運動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課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
(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故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 (2)①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②圖二實驗可以看出C中酚酞溶液比B中先變紅,因為D放在熱水中,氨分子運動的快.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濃氨水顯鹼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③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後實驗的優點是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故答案為:(1)甲中液體變紅 (2)①作對比 ②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③防止氨水擴散到空氣中,同時可以證明分子的運動快慢與溫度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