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菌;實驗作用;
(2)殺死其中的細菌等微生物;
(3)能;低溫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4)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
⑹ 李彬同學為探究如何保鮮肉湯做了以下實驗:將甲乙兩裝置裝好後,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然後都放在室溫
(1)分析資料可知,李彬將甲、乙裝置裝好後,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對肉湯進行高溫處理後,肉湯內原有的細菌被殺死;如果再阻止空氣中的細菌進入,就能使肉湯長期保鮮.因此李彬的保鮮方法是高溫滅菌.
(2)本探究實驗中,空氣中的細菌可以進入甲玻璃管,不能進入乙玻璃管,甲就是實驗組,乙就是對照組.由於經過一段時間後,甲內有細菌,乙內無細菌,二者的變數就是細菌.所以實驗中的變數是細菌,甲組在實驗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對照作用.
(3)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對肉湯進行高溫處理,肉湯內原有的細菌被殺死,這是高溫消毒法.
(4)實驗後李彬將乙裝置的玻璃管取走,並放到冰箱里,若干天後肉湯仍新鮮,說明在低溫條件下,細菌的生長繁殖會受到抑制,肉湯也能在較長時間內保鮮.
(5)通過本實驗可以看出高溫能殺死細菌,低溫能抑制細菌等的生長和繁殖,因此食品保存的方法有高溫滅菌法、低溫保存法等.
故答案為:(1)高溫滅菌
(2)細菌 對照
(3)殺滅肉湯中原有的細菌
(4)低溫不利於細菌生長繁殖適宜的溫度
(5)高溫滅菌法 低溫保存法
⑺ 李彬同學為探究如何保鮮肉湯做了以下實驗:將甲乙兩裝置裝好後,分別用精燈加熱至沸騰,然後都放在室溫25
(1)分析資料可知,他將甲、乙裝置裝好後,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對肉湯進行高溫處理後,肉湯內原有的細菌被殺死;如果再阻止空氣中的細菌進入,就能使肉湯長期保鮮.因此李彬的保鮮方法是高溫滅菌.
(2)本探究實驗中,空氣中的細菌可以進入甲玻璃管,不能進入乙玻璃管,甲就是實驗組,乙就是對照組.由於經過一段時間後,甲內有細菌,乙內無細菌,二者的變數就是有無細菌.所以實驗中的變數是有無細菌,甲組在實驗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對照作用.
(3)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對肉湯進行高溫處理,肉湯內原有的細菌被殺死,這是高溫消毒法.
(4)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到: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
故答案為:
(1)高溫滅菌
(2)有無細菌;對照作用
(3)高溫
(4)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
⑻ 手指扎破了是哪個組織
D 34 bu
⑼ 李彬同學為探究如何保鮮肉湯做了以下實驗(如圖):將甲、乙裝置安裝好後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然後都
:解:(1)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氣中的細菌等微生物能通過豎直的玻璃管進入到肉湯中,來分解肉湯中的有機物,使得肉湯腐敗變質.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彎曲的,可以把空氣中的細菌等微生物阻擋在乙試管之外,從而使得乙試管中的肉湯保持新鮮.
(2)由(1)可知,甲、乙裝置除了有無細菌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實驗中的變數是細菌,空氣中的細菌可以進入甲裝置作為對照組,不能進入乙裝置作為實驗組.
(3)用酒精燈加熱是高溫消毒法,利用了巴氏(巴斯德)消毒方法,目的是殺滅肉湯中的已有細菌.
(4)細菌的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在低溫條件下,不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低溫能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放在冰箱中的肉湯是新鮮的.
(5)該實驗說明:細菌的生長繁殖需要的條件是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物質).
故答案為:(1)乙;使空氣中的細菌不能直接與肉湯接觸;
(2)細菌;對照;
(3)殺滅肉湯中的已有細菌;
(4)低溫能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⑽ 李彬同學為探究如何保鮮肉湯做了以下實驗(如圖):將甲乙裝置好後,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然後都放在
(1)本探究實驗中,空氣中的細菌可以進入甲玻璃管,不能進入乙玻璃管,甲就是實驗組,乙就是對照組.由於經過一段時間後,甲內有細菌,乙內無細菌,二者的變數就是有無細菌.
(2)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對肉湯進行高溫處理,肉湯內原有的細菌被殺死,這是高溫滅菌法.
(3)實驗後,把乙裝置的玻璃管取走,並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後,肉湯還是新鮮的,這證明低溫能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4)通過實驗可得出細菌的生長和繁殖需要的條件是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物質).
(5)食物腐敗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則預防食物腐敗的根本原理就是殺死細菌和真菌,或者抑制它們的繁殖.細菌的生長和繁殖需要的條件是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因此保存食物時應該注意低溫、乾燥、隔絕空氣.
故答案為:
(1)有無細菌;實驗組
(2)高溫滅菌
(3)能;低溫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
(4)營養物質、水分、適宜的溫度
(5)保持低溫、乾燥、隔絕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