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開始時,a、b兩處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時間.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U型管左邊裝置是中性溶液,所以發生吸氧腐專蝕,右邊裝置是酸性溶液發生析氫腐蝕,故A正確.屬 B、左邊裝置發生吸氧腐蝕時,氧氣和水反應導致氣體壓強減小,右邊裝置發生析氫腐蝕,生成氫氣導致氣體壓強增大,所以右邊的液體向左邊移動,所以一段時間後,a管液面高於b管液面,故B正確. C、a處鐵失電子生成亞鐵離子,氧氣得電子和水反應生成氫氧根離子,亞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所以a處pH不變;b處溶液變成硫酸亞鐵溶液,溶液的pH值變大,故C錯誤. D、a、b兩處構成的原電池中,鐵都作負極,所以負極上具有相同的電極反應式:Fe-2e - =Fe 2+ ,故D正確. 故選C. |
② 下列實驗裝置及操作正確的是() A. 構成原電池 B. 檢驗溴乙烷消去後的產物是否含乙烯
A.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應分開,將氯化鐵和氯化亞鐵交換,故A錯誤; B.乙醇也可以使高錳酸鉀褪色,水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乙烯有還原性,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故B正確; C.氣體從長頸漏斗中溢出,應用分液漏斗,故C錯誤; D.左邊消耗氧氣,右邊有氫氣生成,紅墨水應左高右低,故D錯誤. 故選B. |
③ 化學實驗裝置的對錯解釋,麻煩化學高手進來幫我看看
11D、錯誤。NaHCO3應該在內管,Na2CO3在外管。因為內管溫度低,溫度低時NaHCO3都能分解,就能證明NaHCO3穩定性差。如果NaHCO3在外管,可能是由於溫度差異導致的,證據不充分
13D、中間的液面高度看不清楚。應該是左側高、右側低。因為左邊是吸氧腐蝕,O2被吸收,壓強小。右邊是析氫腐蝕,放出H2,壓強大。所以液面左側高、右側低。
④ 下列操作或儀器的選用正確的是()A.實驗室制備氨氣B.鐵的析氫腐蝕C.配置稀硫酸溶液D.氯化氫的尾
A.固固加熱製取氨氣,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反應原理與圖中裝置一致,故A正確;
B.食鹽水為中性溶液,發生吸氧腐蝕,酸性溶液中發生析氫腐蝕,故B錯誤;
C.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濃硫酸,稀釋應在燒杯中,冷卻至室溫後轉移到容量瓶中,故C錯誤;
D.導管與水直接接觸,不能起防止倒吸的作用,可將苯改為四氯化碳來防止倒吸,故D錯誤;
故選A.
⑤ 用下圖I所示裝置通電10分鍾後,去掉直流電源,連接成圖Ⅱ所示裝置,可觀察到U形管左
裝置2中是發生的鋼鐵的吸氧腐蝕,2H++2e-===H2↑是鋼鐵在酸性較強的情況下發生析氫腐蝕的反應方程式
⑥ 某化學學習小組藉助下列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及相關試劑粗略測量空氣中O 2 的體積百分數。 (1)實驗前用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