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繼電保護裝置是怎樣根據不同的整定值來實現動作的
根據保護裝置內部邏輯判據啊,每個說明書上都會有邏輯框圖
2. 繼電保護整定值應該由設計院提供還是應該由繼電保護裝置廠家提供
繼電保護整定值既不由設計院提供,也不由繼電保護裝置廠家提供。
對電力系統內部的繼電保護整定值,由當地供電企業的調度部門(區調)根據該地區電網的具體情況計算提供;
對大用戶內部的繼電保護整定值,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設備繼電保護整定值一般由當地供電企業的調度部門(區調)根據該地區電網的具體情況計算提供;35KV以下電壓等級設備繼電保護整定值一般由用戶根據當地供電企業的調度部門(區調)提供的電網參數,自己進行計算,對沒有計算能力的用戶,當地供電企業的營銷管理部門(用電檢查)根據該地區電網的具體情況協助進行計算;
也有一些地區,進口繼電保護整定值由當地供電企業進行計算,內部其它設備繼電保護整定值由用戶自己計算。具體採用什麼方式,要看當地供電企業的具體規定和要求,在當地《調度規程》和《調度協議》中都應有說明。
3. 繼電保護定值計算
繼電保護定值計算技巧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防止事故發生和擴大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隨著電力工業迅速發展,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也加快了更新換代的步伐,大量的電磁式繼電保護裝置被微機保護所取代。針對多種形式、不同廠家各異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能否正確動作,直接關繫到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有數據表明:電力系統因繼電保護引起的電力事故占較大比重,由於定值計算與管理失誤造成繼電保護「三誤」事故也時有發生。因此,探索新模式下的繼電保護定值計算與管理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1定值計算的前期工作
1.1定值計算需要大量前期資料
定值計算應具備准確無誤的計算資料,這是進行定值計算的前提。它包括:一、二次圖紙;所帶變壓器、電容器、消弧線圈、電抗器等銘牌數據和廠家說明書;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變比和試驗報告;實測線路參數或理論計算參數;保護裝置技術說明書、現場保護裝置列印清單等等。
1.2在實際計算中遇到的問題
圖紙或資料與現場實際不符;比如TA變比與實際不符、線路長度與實際不符、變壓器短路阻抗與實際不符、應該實測的參數沒有實測值、圖紙錯誤等等。
定值計算所需資料不全:未提供電容器內部接線形式;沒有現場保護裝置列印清單等。
提供資料標注不清:架空線沒有分段標注長度和型號;電纜線路在方案中沒有寫清所帶用戶或標注雙電纜。
1.3TA變比與實際不符使定值計算錯誤
例:某變電站10kV出線,帶兩台容量SN為1000kVA變壓器,短路阻抗UK為6%,資料提供TA變比N為600/5,實際變比N為1000/1。
保護定值計算:
TA變比N取600/5,過流保護按躲過最大負荷電流整定:
I≥1.5×2SN×31/2UeN=1.37A
則一般定值最小可選:600/5,2A。
而實際情況:
TA變比N取1000/1,代入
I≥0.16A
可選擇:1000/11A。
速斷按躲過變壓器低壓側短路整定:
短路阻抗標么值:(取基準容量SB=100MVA,基準電壓UB=10.5kV,基準電流IB=5500A)當UB=UN時
X*=UK×SB/(100×SN)=6
I≥1.3×5500/(X*×N)=9.93A(N取600/5)
一般最小可取:600/5,10A。
而實際情況:N=1000/1,
1.3×5500/(X*×N)=1.19A
可選取:1000/1,2A。
結論:可見實際為1000/1的TA,按照600/5計算,所選定值將相差懸殊。
1.4解決措施
由設備運行維護單位建立由專人負責的設備運行管理資料庫,資料庫要做的時時更新、准確無誤、資源共享。
作為提供資料單位,應對定值所需資料的正確性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進行定值計算的基礎工作,錯誤或不準確的資料會直接導致繼電保護裝置不能正確動作,造成嚴重後果。
復雜的定值計算單位,應針對不同的工程內容、不同的定值計算工作,提供計算所需資料清單列表,以便工程組織單位盡快提供全部資料。
2定值計算工作
定值計算是決定保護裝置正確動作的關鍵環節。定值計算人員應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樹立全局觀念和整體觀念。整定計算工作應嚴格遵守整定計算基本原則:局部服從整體;下級服從上級;局部問題自行消化;盡可能的照顧地區電網和下一級電網的需求;保證重要政治用戶供電。滿足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速動性的要求,在不滿足時應合理取捨。
保護裝置為適合現場需要不斷更新換代,特別是微機保護裝置版本不斷升級。整定計算人員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逐字逐句的學習研究新內容,與保護裝置廠家技術人員反復溝通,掌握原理和動作邏輯,在採用新的微機保護裝置時很容易出錯。
由於保護裝置來自不同的廠家,有時會有同一種保護定義不同、名稱各異,容易引起混淆。有些保護廠家說明書寫的不夠詳細,比如缺少邏輯迴路圖,使整定計算人員很難判斷保護是否動作。還有的廠家定值菜單內容過於繁瑣,比如設很多控制字和投退壓板。
二次接線修改的圖紙變更工作不及時。
整定計算人員對於新裝置的內容、含義和二次迴路不清楚,沒有很好的掌握,以致定值內容出錯。
保護裝置先天不足,比如有些老型號的裝置,定值單位步進較大,小數點之後整不出來,影響了定值單的准確性,甚至影響了上下級的配合關系。
整定人員沒有參加有關繼電保護配置、設計審查和設備選型等工作,到了計算定值的時候才發現問題,特別是裝置本身存在設計缺陷時很難得到修改,使保護配置先天不足。
下級定值沒有與上級定值介面,上級改線路定值、下級更換變壓器,沒有及時通知上下級單位配合,使保護定值失去配合關系。
線路切改或更換變壓器後沒有及時修改系統阻抗,使定值計算出現偏差。
定值計算錯誤舉例:
例1:某35kV/10kV變電站,變壓器後備過流保護1s斷開10kV母聯斷路器,1.5s斷開10kV主斷路器,計算10kV出線保護定值時,定值計算人員按常規將10kV出線定值整定成速斷0.5s,過流1s,造成該10kV出線短路越級斷開10kV母聯斷路器的事故。
例2:某變電站變壓器接線方式為Yyd11線,由於保護整定人員,沒有深入理解某裝置變壓器接線控制字的意義,錯將0002H整成0001H,在35kV線路短路時造成變壓器差動保護掉閘。
解決措施一般應規范繼電保護裝置軟體版本,規范廠家對同一種保護、同一種功能的壓板名稱,規范廠家技術說明書及其必要的內容。總之,做好規范化工作對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和運行維護工作意義重大。
整定計算人員應提高業務素質,加強對新裝置的學習,積極參與保護裝置的配置、選型和改進工作。
加強各級各地區整定計算人員之間、與廠家技術人員之間、與現場運行繼電保護調試人員的溝通和學習。取長補短,相互把關。
新型微機保護裝置的動態培訓工作成為新裝置上馬後的重中之重。作為微機保護裝置使用單位,整定計算人員最先接觸新裝置,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並且在新裝置的使用初級階段,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讓定值計算人員和現場調試維護人員,盡快掌握微機保護裝置性能,培訓工作十分重要。應加大動態培訓的力度,盡快提高繼電保護人員整體的業務技術水平。
3定值單的執行工作
一張定值單的產生和執行,要經過組織單位提供資料、確定運行方式、定值計算、定值審核、確定停電時間、保護調試、調度人員核對等諸多環節,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造成定值單在執行中出現問題。
凡運行的繼電保護必須有正式的定值單為憑證,保護投入前必須由當值調度員與現場人員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後,調度部門填寫執行日期並蓋章,在一周內返還定值計算部門存檔。
實際遇到的問題中,執行後的定值單不能及時的返還到定值計算部門,使保存的定值單與現場定值出現偏差。
定值單在流轉執行過程中或執行完畢丟失,使定值單出錯。
解決措施:應建立繼電保護定值單的閉環管理措施,建立定值單執行簽轉制度。參與定值單執行的各部門人員應嚴肅定值單執行工作,不能認為定值單的執行和保護僅僅是繼電保護人員的責任。
4定值的管理工作
定值單管理工作應細致認真,管理好定值單、定值底稿、資料方案對繼電保護定值計算和運行維護工作十分重要,保存的定值及其資料必須與現場實際相符,才能保證定值計算正確和執行無誤。
實際遇到的問題,如工作中定值計算底稿和資料沒有及時歸檔,再次計算時資料不全,出現計算錯誤。每年的定值單現場核對工作流於形式,沒有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
停運的線路和改路名的線路沒有通知整定計算人員。
一般採用解決的措施是由保護運行維護單位,建立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庫,繼電保護及二次設備的建檔工作應准確及時。保護裝置建檔是一項基礎工作,每套裝置均應建立檔案,包括廠家、設備規范、軟體版本、運行性能、校驗日期、缺陷問題、停運和投運日期、更換日期等,管理庫時時更新,資源共享。
認真做好每年的定值單核對工作,建立定值單核對、存放管理制度。建立電子版的定值單存放庫,定期核對檢查。
定值單的管理是繼電保護專業的基礎工作,只有從基礎工作抓起,才能使繼電保護工作有序進行。
4. 配電系統繼電保護裝置檢查整定記錄怎麼填
一般這個記錄都是 繼電保護檢定 人員填 每年一次的檢定 然後他們就直接填好了 主要內容就是 該線路 採用了幾種保護 每種保護的整定值是多少
5. 什麼是繼電保護裝置,作用是什麼
反應電力系統中電氣元件發生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並動作於斷路器跳閘或發出信專號的一種自動裝屬置。繼電保護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測量部分、邏輯部分和執行部分。測量部分的作用是測量被保護元件工作狀態的物理量,並和已給的整定值進行比較,從而判斷保護是否應該起動。邏輯部分的作用是根據測量部分各輸出量的大小,性質,出現的順序等,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程序工作,最後傳到執行部分。執行部分的作用是根據邏輯部分送的信號,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擔負的任務。如發出信號,跳閘或不動作等。
6. 倒閘操作時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使用原則是什麼
答
倒閘操作時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使用原則是:
(1)設備不允許無保護運行。一切新設備均應按照DL400-91《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的規定,配置足夠的保護及自動裝置。設備送電前,保護及自動裝置應齊全,圖紙、整定值應正確,傳動良好,壓板在規定位置。
(2)倒閘操作中或設備停電後,如無特殊要求,一般不必操作保護或斷開壓板。但在下列情況要特別注意,必須採取措施:
1)倒閘操作將影響某些保護的工作條件,可能引起誤動作,則應提前停用。例如電壓互感器停電前,低電壓保護應先停用。
2)運行方式的變化將破壞某些保護的工作原理,有可能發生誤動時,倒閘操作前也必須將這些保護停用。例如當雙回線接在不同母線上,且母聯斷路器斷開運行,線路橫聯差動保護應停用。
3)操作過程中可能誘發某些聯動跳閘裝置動作時,應預先停用。例如,發電機無勵磁倒備用勵磁機,應預先把滅磁開關聯鎖壓板斷開,以免恢復勵磁合滅磁開關時,引起發電機主斷路器及廠用變壓器跳閘。
(3)設備雖已停電,如該設備的保護動作(包括校驗、傳動)後,仍會引起運行設備斷路器跳閘時,也應將有關保護停用,壓板斷開。例如,一台斷路器控制兩台變壓器,應將停電變壓器的重瓦斯保護壓板斷開;發電機停機,應將過電流保護跳其它設備(主變壓器、母聯及分段斷路器)的跳閘壓板斷開。
7. 本人做關於110KV變電站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整定計算與設計的論文,根據原始資料如何制定系統運行方式呢
具體什麼時間交呢,我有。
8. 求《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化裝置整定計算》的電子版,謝謝!!!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224_250654_1.htm
9. 名詞解釋:繼電保護裝置靈敏度
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規程中有具體規定)。通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值來實現。整定值的校驗一般一年進行一次。
當電力系統中的電力元件(如發電機、線路等)或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故障危及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時,能夠向運行值班人員及時發出警告信號,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這些事件發展的一種自動化措施和設備。實現這種自動化措施的成套設備,一般通稱為繼電保護裝置。
(9)繼電保護裝置及自動裝置整定值擴展閱讀
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
監視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當被保護的電力系統元件發生故障時,應該由該元件的繼電保護裝置迅速准確地給脫離故障元件最近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時從電力系統中斷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
當系統和設備發生的故障足以損壞設備或危及電網安全時,繼電保護裝置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如:單相接地、變壓器輕、重瓦斯信號、變壓器溫升過高等)。
反應電氣設備的不正常工作情況,並根據不正常工作情況和設備運行維護條件的不同發出信號,提示值班員迅速採取措施,使之盡快恢復正常,或由裝置自動地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會引起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反應不正常工作情況的繼電保護裝置允許帶一定的延時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