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業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人體工程學的主題內容包括什麼
在這就不復制那些課本知識了,按我理解來說吧,
工業設計的原則,批量生產的產品,最好是環保,對社會有幫助的,等
人機工程學主要是人的尺寸方面,還有就是你座椅子舒服嗎?拿東西舒服嗎?等這些,
說的不全,但是這些都包含,不知道你是要論文的還是要大概意思的,
㈡ 1. 人機工程學在交通工具設計中的應用,試列舉5項汽車內操縱裝置的名稱和人體的動態舒適性
汽車內操縱裝置的名稱有:轉向操縱(即方向盤)、加速操縱(即油門踏板)版、變速操縱(即換擋手權柄和離合器)、行車制動操縱(即制動踏板)、駐車制動操縱(即駐車手剎)、冷熱溫操縱(即空調暖風開關)、娛樂功能操縱(即儀錶板上的各種旋鈕)、視野調節(即對後視鏡的觸及)、座椅操縱(即調節座椅)
人體的動態舒適性是人體工程學的一部分,首先要確定交通工具在應用的時候,人群比例是多少,比如車內的操縱都是95%男性和5%的女性。尤指人進行某種活動時肢體能夠達到的范圍從而實現功能,是在人的動態條件下測得的,是由關節的活動或者轉動所產生的角度或者肢體的長度協調產生的范圍尺寸,用於解決帶有空間范圍和位置設定。
㈢ 工業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人體工程學的主題內容包括什麼
工業設計的一般原則 工業設計的結果是創造一種新的產品形式,該產品應該能夠完美地實現本身的目的,其功能與形式都應該符合各種需要,包括滿足使用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種需要。同時又能合理地進行生產,產品價格符合經濟的原則。從這些要求出發: 1. 功能性原則(安全性,易操作性,使用者的環境,產品與環境的協調等問題) 2. 創造性原則 3. 語義性原則(設計師運用材料,構造,造型,色彩等來表達產品存在的依據和語) 4. 美學的原則 5. 以人為本的原則 6. 理性的原則 7. 簡潔的原則 8. 生態平衡的原則 人體工程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人體尺度 *人體行為區域 *常用傢具設備尺寸 *建築尺度規范 *視覺心理和空間 「人體工程學」是從第二次世界大站中後期開始發展的,最初只為軍事目的服務。「人體工程學」是研究環境、機具和人這三者關系中人的工作效能和安全問題的科學;這個系統中,人處於主導的地位,環境和機具都是為人服務的,都應該受控於人的。人不只是適應、利用環境和工具,更主要的是人應該也能夠改良,創造更加完美的環境和機具。環境和機具的優和劣,可以反作用於人。對人類的身心健康和生存,都會產生正面和負面的影響。「人體工程學」涉及的內容和方面很廣,不局限於「尺度」一個方面。他還包括色彩、照明、知覺,雜訊、溫濕度、空氣流速與質量、電磁輻射、綠化、工作軌跡、應激反應、避免工傷與職業病等諸多方面,直接影響到人的心理、行為、生理、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壽命長短。
㈣ 人機工程學的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人機工程學的命名及定義
1.2 人機工程學的起源與發展
1.3 以人為中心的設計
1.4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1.5 人機工程學與工業設計
第2章 人體基本生理特徵及作業空間設計
2.1 人體靜態測量參數
2.2 設計用人體模板
2.3 人體動態測量參數
2.4 作業空間的人體尺度
2.5 作業面設計
2.6 控制台設計
2.7 辦公台設計
2.8 工作座椅設計
第3章 人的感知與認知特徵及顯示裝置設計
3.1 人的基本感知特徵
3.2 人的視覺特徵
3.3 視覺顯示器的設計
3.4 人的聽覺特徵
3.5 聽覺傳示裝置設計
3.6 膚覺、嗅覺和味覺
3.7 人的信息傳遞與處理
3.8 圖形符號設計
第4章 人的運動特徵及操縱裝置設計
4.1 人體運動特徵
4.2 人的操作動作分析
4.3 操縱裝置的類型與特徵
4.4 手動操縱裝置設計
4.5 手握式工具設計
4.6 腳動操縱裝置設計
4.7 操縱裝置設計與選擇的人機工程學原則
第5章 人的行為特徵與設計
5.1 人的行為習性
5.2 人的錯誤
5.3 疲勞
5.4 基於用戶行為的設計原則
第6章 環境與設計
6.1 作業環境
6.2 微氣候
6.3 照明環境
6.4 雜訊環境
6.5 建築環境設計
第7章 人機系統的設計與可靠性分析
7.1 人機系統的設計
7.2 人機系統的可靠性分析
第8章 人機工程學的綜合應用
8.1 人機工程學與汽車
8.2 人機工程學與機床
8.3 人機工程學與舒適生活
㈤ 人機工程學的設計標准
那麼,對於一件產品是如何來評價它在人機工程學方面是否符合規范呢? 以德國Sturlgart設計中心為例,在評選每年優良產品時,人機工程上所設定的標准為:
1)產品與人體的尺寸、形狀及用力是否配合;
2)產品是否順手和方便使用;3)是否能防止使用者操作時意外的傷害和錯用時產生的危險;
4)各操作單元是否實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義毫無疑問的被辨認;
5)產品是否便於清洗、保養及修理。
一般情況下,在設計教育中常以上述第三項較為強調,而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則是以產品的視覺效果、商場氣氛及價值來決定購買行為的成立與否,但作為一名好的設計師應為產品長期使用的效果及舒適性負責,尤其是避免傷害與危險的防止更是不可忽視的考慮因素。如,在操作計算機的上機姿勢中,在現行的上機條件下,操作員常常是手臂向前懸空著來操作鍵盤和滑鼠的。手臂的懸空形成了肩頸部的靜態疲勞,使得操作員不得不將背部靠在椅子靠背上作業(後靠姿勢會加大懸空的手臂的前伸程度,從而增大肩部所需要的平衡力矩,加快肩頸部的疲勞),而當操作員脫離靠背又手臂懸空時,體重就全部需要由脊柱來承擔,其結果或者是腰背的疲勞酸痛,或者是腰肌放棄維持直坐姿勢而塌腰駝背,或者是把手腕抵在桌沿而引發腕管綜合症。那麼,要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設計師就必須充分考慮人機工程學的因素。
國際功效學會給人機工程學下的定義是研究人在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等諸方面因素,研究人-機器-環境系統中的交互作用著各個組成部分(效率、安全、健康、舒適等)在工作條件下、在家庭中、在閑暇時間內如何達到最優化的一門學科。
㈥ 人機工程學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2版人機工程學,書中具體包括了:人機工程學的命名及定義、人體基本生理特徵及作業空間設計、作業空間的人體尺度、人的感知與認知特徵及顯示裝置設計、人的運動特徵及操縱裝置設計、基於用戶行為的設計原則等內容。
㈦ 關於工業設計中人機工程學的問題~
個人認為工業設計具備的素質主要是思想和認識層面的。要有活躍靈動,不拘一格,打破傳統的思維;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有能准確認知事物本質的能力。工業設計主要研究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以人為本是其中心理念,創造力是其靈魂,你接觸到一個新事物能准確找出它與人之間的本質關系,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那你就具備了工業設計的基本要求。我在回答別人時總結了一下,說得不好。復制過來供你參考:
人機工程學的目標是根據人類的能力來設計商品和機器,人與物達到完美兼容是其追求的境界。工業設計中的人機工程學研究基本從以下四個方面:
1.和人體有關的應用,如傢具,電腦,家電等,它們都要考慮人的尺寸、人的力學能力、人的感知能力、人的信息傳遞及使用的心態變化等等。
2.操控的應用,即手控、腳控、眼控、聲控等設備或機器的操作方式,如遙控設備、游戲桿、腳踏開關等。
3.信息顯示的應用,如導航儀、電子屏幕等
4.人機界面的應用,如眼控對焦相機,眼睛看到哪相機自身就能感知而拍到哪,機器能捕捉人的意圖。
總之其中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 。以上乃本人多年工業設計工作中對海量信息資料的歸納總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㈧ 人機工程學作業答案,在線等,急需
1主要包括指針的形狀,大小顏色零點位置及指針與儀表的關系等內容。
2操縱者與顯示裝置間的觀察距離; 根據操縱者的位置,顯示裝置是否布置在最佳視區范圍; 選擇有利於顯示和認讀的形式,以及考慮顏色照明等條件。包括人體形態尺寸和人體功能尺寸; 人的視覺特徵 及其參數;人的體部指數;人體的體積、表面積和比重;人體生物力學和生理學參數等
3儀表盤的總體布置有3種 直線、弧形、彎折形
特點 比較第一 1 直線形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用於小型控制室,但視覺條件差,易產生炫光。
第2 弧形結構安裝結構比較復雜,視覺條件好,炫光不嚴重。 第3彎折形一般是組合成型,安裝和結構比較簡單,視覺條件好,炫光較少
4以視中心線為基準,在其上下各15°的區域內誤讀概率最小,視角增大差錯率增
不好意思只查到這么多...
㈨ 人機工程學 手動操縱裝置有哪3種
人機工程學研究的方法:
1 測量人體各部分靜態和動態數據;
1 調查、詢問或直接觀察人在作業時的行為和反應特徵;
2 對時間和動作的分析研究;
3 測量人在作業前後以及作業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和各種生理指標的動態變化;
4 觀察和分析作業過程和工藝流程中存在的問題;
5 分析差錯和意外事故的原因;
6 進行模型實驗或用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
7 運用數字和統計學的方法找出各變數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便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或發展有關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