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飛機在天空中飛行時機艙都是密閉的,那麼飛機內的氧氣是怎麼來的
飛機里的空氣是從發動機引進空氣由空調系統加熱之後送進機艙里的,是不斷循環的.正常情況下飛機上是不會供純氧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給人們出行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飛機也是許多人考慮的交通工具。但是相比其他的交通工具,只有飛機在行駛的時候是密封的,那麼飛機內的氧氣就不能像其他交通工具一樣,空氣通過部件連接的縫隙進入內部,使人保持正常呼吸。
第二,每一架飛機都准備好的氧氣——應急氧氣供應系統。這種氧氣小夥伴們肯定都不想遇見,如果見了就是飛機遇到一些情況了。這些氧氣是用來應對緊急情況,在發生內部氣壓變化失常,那些小型的氧氣瓶或者氧氣面罩就會立馬自動調出來,增加乘客的安全保障,這些設備雖然是應急用的,可是都夠支持呼吸二十分鍾以上,這些時間正好足夠撐到飛機緊急迫降。
❷ 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機艙又是密閉式,飛機上氧氣是如何來的
萬米高空空氣稀薄沒錯,但並不是沒有氧氣。空氣稀薄沒關系,只要壓縮後供給客艙就可以保證足夠呼吸的含氧量。
飛機無論飛得有多高,周圍其實都還是有氧氣存在的,只是隨著高度的增加,氧氣的量會逐漸減少,氣體的溫度也會越來越低,所以,其實飛機只要能夠把周圍的空氣壓縮,並且適當的加熱就可以提供給乘客呼吸了。
完成者操作的就是壓氣機,它可以把稀薄的空間通過加壓的方式,使得含氧量升高,同時氣體溫度也會被提升,然後再經過一系列的加工之後,通過氣體導管導入機艙內部,以此來給乘客提供氧氣。
高空只是空氣少,氮氧比例和地面差不多,所以把外面的空氣增壓後就可以供給艙內使用了,艙內空氣一部分排到艙外實現新風循環。溫度、濕度就靠飛機上空調來調節了,實際上取艙外空氣增壓、向艙外排廢氣都是機上空調的一部分。
機上也備有氧氣,那是緊急狀況下用的,比如動力故障、機艙失壓,這時頭頂上的氧氣面罩就會落下來。
❸ 為什麼B-52飛行員在飛行中要戴氧氣面罩
處說的面罩是供氧面罩。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壓力說起。
戴上供氧面罩的飛行員有沒有很帥氣!
我們知道隨著高度的增加氣壓會變低,大氣中的含氧量、溫度也會降低。此時大氣壓力降低對人體生理影響的原因在於吸入氣體的氧分壓降低,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在處於高度很高的地方時,容易產生身體不適和呼吸困難的現象。在一定高度以上為保證飛行人員和乘客的安全和舒適,需要採取環境保護措施。
現在大多數商用飛機內部都有一個增壓過程,即將調節好濕度和溫度的空氣泵入機艙以達到增壓的過程,為乘客和機組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乘機環境。增壓密艙包括駕駛艙、客艙、電子設備艙和貨艙等部分。
當然了,戰斗機由於要參與高空作戰,作戰飛機不能像民航機那樣營造一個飛行員能適應的艙內大氣環境,在高機動、高過載時氧氣面罩也十分重要。有時如果發生座艙蓋爆破這類情況,也得在高空堅持戰斗,因此,就必須自始至終地、分秒不離地有專門的氧氣供應。另外其還有通訊、防噪音等功能。
原來,帥是要付出代價的。
❹ 航天員供氧裝置
【分析】 氧氣可用於支持呼吸,幫助燃燒。 1、宇航員呼吸時需要氧氣,而到了太空沒有專空氣,也屬沒有氧氣,所以宇航員在太空工作時要攜帶供氧裝置;月球上是真空的,沒有氧氣,如果能將一根燃燒的木條拿上月球,它會熄滅。 【點評】 解答此類與太空、月球等高科技相結合的問題,看似深奧,仔細分析,所考查的仍然是一些基礎知識,只要認真分析,弄清問題,結合所學知識便可迎刃而解。
❺ 機艙里我們呼吸的空氣來自哪裡
機艙里我們呼吸的空氣來自機艙外的大氣,但是要經過處理才可以使用。隨著中國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飛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長途旅行的人們的一種交通方式。飛機上的服務也變得越來越人性化。不僅有電視節目可以看,還有美味的飛機餐可以吃。總的來說,還是很舒服的。然而,許多人在10000米高空飛行時會感到頭暈和胸悶,這是缺氧的表現。
氧氣面罩是通過化學反應原理在面罩中產生新鮮氧氣的裝置。它通常放在每位乘客前面的客艙頂部。當有危險或乘客缺氧時,氧氣面罩會自動彈開,供乘客使用。同時,氧氣罐將留在船上以備緊急情況。
❻ 民用飛機在飛行時機艙是密閉的,那麼飛機上的氧氣從何而來
現在很多人在乘坐飛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像國內的話,也會有分為國內航班、國際的話有國際航班,但是飛國際的話,有坐過飛機的人都會知道,都要經常要坐上十幾個小時,有時候要更久。那麼你會知道,我們在進入飛機的時候,我們的氧氣從哪裡來呢?這時候我們都會知道飛機上的高空之後它所含有的一個空氣含量是很少的。那麼我們要是坐了這么長的飛機路程的話,我們呼吸的氧氣要從哪裡去得到呢
這也是一般情況下會出現的現象,但是會也會有特殊的情況。就是如果飛機要是被迫出現降落或者是其他特殊的事情的話,這時候要是出現沒有氧氣的現象的時候,飛機的緊急處理是要通過氧氣的蠟燭去獲取獲取氧氣了,飛機的每個座位的話,都是會有這個應急措施。也會有這個蠟燭氧氣在我們出現缺少氧氣的時候會提供給我們去使用。但是這個蠟燭氧氣使用時間是很少的。只能提供我們呼吸十五分鍾,如果過了十五分鍾之後飛機的故障,還不能夠解決的話,還沒有給我們提供新鮮的空氣的話,會讓整個飛機的人都出現缺氧的現象,這就會飛機出現很多意外,會發生很多意外的危險了。所以這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高空下面的氧氣形成原因了。
❼ 如果發生電影《中國機長》中情況,飛機上的供氧系統可以為乘客吸氧多久
通常客機的供氧系統也就能為乘客提供30分鍾左右氧氣。
為了保證飛機乘員吸入足夠的氧氣以及防止在高空飛行或應急離機過程中缺氧的個體防護裝備。飛機供氧系統根據飛機的乘員人數、航程、升限和任務性質的不同而有多種形式,但基本上都由氧源、控制閥、減壓閥、調節器、各種指示儀表、跳傘供氧器、斷接器和氧氣面罩等組成。
危機關頭,機長劉傳健屏住呼吸,在抵抗氣流吹襲和大量設備損壞的狀態下,穩住了自己的心態,並依靠自己往返飛行上百次的經驗,憑借自己的判斷力,勉力維持飛行狀態。與此同時,組織後方數位乘務人員安撫乘客心情,保持鎮定,防止乘客心態失衡,影響前方機組人員工作。
穩中有序,尋尋漸進。劉傳健與乘務人員的積極配合,終於將3U8633航班從死亡邊緣拉回,於當日07:46分,安全迫降程度雙流機場,全機組人員及乘客安然無恙。
❽ 飛機在幾千米的高空飛行,飛機內的氧氣是哪來的
現在交通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其中飛機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不管是在國內省份之間的來回,還是國際之間出行,甚至是一些瓜果蔬菜、快遞包裹都是用飛機來運輸的。很多人多有"自己沒坐過飛機,但是快遞卻坐過"的經歷,可見飛機在人們日常生活里普及的程度。但是你知道坐飛機飛機在幾千米的高空,機艙里的氧氣從哪來的?為什麼不會缺氧嗎?
當然了,這些被排出的空氣還是不能直接被人們吸入的,因為剛剛從渦輪機排出的空氣熱度是非常高的,所以還需要一個降溫的過程,這就需要用到熱交換器,在熱空氣通過熱交換器後冷卻到適合的溫度後,就會被排放進機艙內。當然,為了保持機艙內的空氣流通,還需要流出閥的配合,在乘客體內循環後的空氣從流出閥流出,才能夠保證從渦輪機排進的空氣能循環。
❾ 飛機上的供氧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飛機上的供氧來源就是大氣。
在萬米高空上,稀薄的空氣源源不斷進入發動機後,其中一部分會經過壓縮機壓縮,壓縮到人類可以正常呼吸的壓強(一般是地面海拔1000米左右的水平),然後壓縮機將壓縮的空氣引入機艙的空調系統,加熱到適當溫度吹入機艙,這就是飛機供氧的原理。
但在客艙失壓的情況下,從天花板掉下來的黃色呼吸器里的氧氣是來自於飛機上准備的液氧或氣態氧氣
❿ 旅客氧氣系統起動後,可持續供氧多長
飛上的氧氣系統有三類:駕駛艙失壓或有煙霧時機組應急系統,客艙失壓應急系統,手提式醫療供氧設備.
機組應急設備的氧氣源為高壓氧氣瓶,正常壓力1800psi,客艙氧氣系統的氧氣源是位於每組座位上方的旅客氧氣發生器,每組座位一個,可持續供氧10~12分鍾,一旦觸發不可關斷.發生器和儲氧袋杯形面罩一起構成了旅客服務組件,為了保險起見,面罩數都多於飛機上的座位數.當客艙失壓時,氧氣面罩回自動放出,旅客只需抓住面罩,用力下拉即可觸發發生器.
飛機在4268米以上的高度飛行時,要對座艙增壓。如果萬一飛機座艙失壓,就會造成缺氧,乘客會因此而頭暈甚至失去知覺,及至危機生命。在不同的高度上發生座艙失密的情況下,人所能承受的缺氧時間分別為6100米10分鍾,7800米2分鍾,9140米30秒,10700米20秒,12200米15秒,19800米12秒。氧氣面罩是為旅客提供氧氣的應急救生裝置。在飛機座艙發生失密的情況下,氧氣罩會自動從艙頂吊落下來,旅客應該帶上氧氣罩,直至飛機下降到可以呼吸的安全高度以下時才能將它摘下。每個航班上都准備了足夠的氧氣面罩,,即每位乘客都有配備,而且每排座位還多配裝一副備用面罩,以防以外